大學(xué)生觸不可及觀后感
影片講述了一位富有的貴族菲利普,在一次跳傘運動事故后下肢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無法自理,因此他找了黑人青年德瑞斯來家里幫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觸不可及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xué)習(xí)!
觸不可及觀后感1
好萊塢對歐洲影視作品的翻拍并不陌生,僅在90-00年代,就有著耳熟能詳?shù)臅r代經(jīng)典《真實的謊言》《聞香識女人》《香草的天空》《偷天換日》。但在續(xù)集/前傳/翻拍大行其道的今天,美版翻拍卻越來越鮮見,更不用提優(yōu)秀的美版翻拍了--在《致命伴旅》《生人勿進》,以及《蛛網(wǎng)中的女孩》的對比下,大衛(wèi)·芬奇《龍紋身的女孩》儼然成了皇冠明珠一樣的存在。
而在2000年以來的好萊塢翻拍電影的坐標(biāo)系中,美版的《觸不可及》撐死了也只是在中游徘徊,和《天倫之旅》不先上下。
上映于2011年的原版《觸不可及》,由于在法國本土收獲了巨大的成功,自然也被海外的制片商視作潛力股。但就其本質(zhì)而言,《觸不可及》和其他廣泛傳播的“洗滌心靈”的法國電影類似,并沒有逃脫“中產(chǎn)階級心靈雞湯”的范疇之外;2011年的世界政治環(huán)境,也要比數(shù)年后要簡單得多。
但在聲名狼藉的韋恩斯坦眼中,這一切都不是問題:法文翻成英文,好萊塢大明星補位,似乎就能在這個尋找希望和彌合間隙的雞湯小故事身上,再榨出一筆錢--甚至還想著像《聞香識女人》,再拿幾個提名也說不定。
但這出野心勃勃的大戲,被韋恩斯坦的#METOO絆了個趔趄,順手坑掉了2014年以來好萊塢最熱且多產(chǎn)的喜劇明星,凱文·哈特。
與大多數(shù)著急轉(zhuǎn)型但并沒有什么用的喜劇演員不同,凱文·哈特采取了和肥姐梅麗莎·麥卡西類似的策略,通過頻繁地在同類型題材中的演出,來尋找觀眾的G點,進而嘗試打破同質(zhì)化的表演慣性。但《觸不可及》溫吞的節(jié)奏,并不適合凱文·哈特話嘮和富有活力的表演風(fēng)格。而對原始材料的空洞復(fù)制,也并未帶來太多新意。
缺乏喜劇經(jīng)驗的《分歧者》系列導(dǎo)演尼爾·伯格或許是這部電影難以實現(xiàn)突破的重要原因,因為他盡管重置了原作中的特定場景和段子,但在面對像凱文·哈特和“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這樣富有才華的演員時,從來沒能制造出像原版《觸不可及》那樣的魅力--而他早在2011年執(zhí)導(dǎo)的《永無止境》,同樣采用老少配的卡司陣容(布萊德利·庫珀和羅伯特·德尼羅),也同樣是一次令人惋惜的浪費。
這對于表現(xiàn)并不糟糕的幾位主演來說,無疑是非常不理想的。作為調(diào)和劑的妮可·基德曼顯然是最吃虧的那一個,在電影中幾乎沒有什么值得展示的空間和時間,和《超大號美人》中的米歇爾·威廉姆斯一樣,被動地成為了一個類型化的符號,忽視了演員為角色注入的完整性。
而作為主要敘事者的凱文·哈特,也并沒有得到更好的待遇,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只是作為簡單的喜劇形象出現(xiàn),缺乏作為主角之一的自覺--真正得到了完整的角色弧光的,反而是布萊恩·科蘭斯頓。這就與同類的雙主角電影之間拉開了距離,因為美版《觸不可及》中,繞著“老白”出現(xiàn)的所有角色,都被大量地簡化,似乎僅僅是為了體現(xiàn)出這一角色成長而存在的工具。
曾經(jīng)在弗朗索瓦·克魯塞和奧馬·希之間出現(xiàn)過的那種化學(xué)反應(yīng),在美版中消失在了過時而又刻板的種族關(guān)系印象,和生搬硬套的角色上。而電影在敘事上也沒有什么挖掘的動力,只有一些標(biāo)準(zhǔn)化和模式化的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和經(jīng)濟沖突,其次就是老到掉渣的人生教化大講堂。
這些問題其實也存在于原版電影中,只不過在缺乏靈感和編排生硬的美版電影中,被放得更大了。
與原版《觸不可及》相比,美版更像是過于依賴狗血情節(jié)的精簡版,并不希望在銀幕上表達復(fù)雜的情感和有趣的點子,自滿于膚淺的樣子實在是令人失望。
要知道,幾乎在同一檔期,已經(jīng)有了一部在彌合種族間隙方面,更加深入也更加有力的電影,一部男版的《為黛西小姐開車》:《綠皮書》。但對于美國電影市場而言,為了得到更好的票房,太多電影已經(jīng)將盡力花在制造/追趕話題,和毫不掩飾的對獎項的野心。
但對于《觸不可及》而言,美版并沒能夠為喜好雞湯的觀眾們,帶來不去看原版的足夠理由。
觸不可及觀后感2
曾經(jīng)的菲利普該是一個多驕傲的人啊?他英俊、儒雅、多金,追逐激情,但一次不幸的跳傘事故將他的后半生狠狠摔進輪椅里。他需要一位私人護理,優(yōu)厚的工作待遇令應(yīng)聘者趨之若鶩,但他的自尊心總是冷冷地將每一個應(yīng)聘者拒之千里。
德瑞斯來自一個黑人移民大家庭,生活拮據(jù)、壓力繁重。他因一次偷竊坐了六個月的牢。德瑞斯毫無誠意地來應(yīng)聘菲利普的私人護理,盤算著得到一紙拒聘書,好湊齊材料去申請失業(yè)保險金。出乎意料的是,他與菲利普談話時的直率、爽朗叫菲利普眼前一亮,決心冒險試用這個乏善可陳的德瑞斯。
人們不能理解菲利普的決定,并提醒他:“別讓什么人都能進你家,尤其你現(xiàn)在的狀況。(此處,菲利普流露出不悅的表情)要當(dāng)心,貧民窟出來的人可沒有同情心。”菲利普回擊道:“就是這點,我要的就是這點--沒有同情心。他總把電話遞給我,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他忘了我不能動。他對我沒有憐憫。”
德瑞斯磨合著慢慢進入護工的角色,但相處中,他視菲利普更似朋友而非病人。這是菲利普最需要的[]。雖然身體被禁錮在輪椅里,心一直向往著解放,就像院子里那輛不知被防塵罩遮蓋了多久的瑪莎拉蒂,當(dāng)?shù)氯鹚箚影l(fā)動機,強勁有力的轟鳴聲噴薄而出時,坐在副駕的菲利普開心地笑了,那是久違的激情。對啊!你忘了嗎?生活本應(yīng)是這樣的。一點一點,菲利普重拾起生活的樂趣、尊嚴和勇氣。而德瑞斯也收獲了自己的成長。
《觸不可及》,有歡笑,有溫情,也有力量。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故事溫馨、幽默,畫面柔和清新,音樂的配合也很棒!叫人感動的一部佳片!
觸不可及觀后感3
我覺得《觸不可及》很大程度上在緩和社會矛盾、種族歧視和激發(fā)黑人樹立自信、尋找自我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實黑人這個種群中的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都是不太正常的,由于從小就生活在種族歧視的大環(huán)境下,所以他們有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于是長大后大多數(shù)黑人都自暴自棄,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販賣毒品??《觸不可及》的主人公德瑞斯在一開始就是典型的這種人,不過好在他的本性純良,且很豁達、自信,還相當(dāng)有幽默感。
“人們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大抵上是這個世界對待他的方式:如果他收到禮遇和尊重,他便有可能禮遇和尊重別人;如果他感覺到自己是遭排斥和受詛咒的,那他最有可能的是也去排斥別人和詛咒這個世界,盡管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是不自覺的。”在招聘現(xiàn)場,菲利普面對那么多有文憑、有證書且彬彬有禮的人,誰也沒有想到最后他會把機會給一個性情有點暴躁、插隊、“橫沖直撞”入門且說話聲音很大、身材高大的黑人,最重要的是,他根本不是來應(yīng)聘的,而是為了能齊集三個簽名以領(lǐng)取失業(yè)金。
在試用期間,當(dāng)伊馮娜發(fā)現(xiàn)德瑞斯的包里有各種危險性的刀具時,他的好朋友勸他不要再用德瑞斯,因為他查過德瑞斯的個人檔案,得知他剛因搶劫珠寶店坐完六個月的牢,“貧民窟出來的人可沒同情心!”而菲利普的回答是,“我要的就是這點,沒有同情心。他總是把電話遞給我,忘了我不能動。的確,他沒有憐憫我,但只要他長得高大魁梧,有手有腳,能正常思考,身體健康,那么其余的,對于我現(xiàn)在的狀況,我完全不在乎他的過去。”
當(dāng)然,這是他和(德瑞斯相處幾天之后才下的結(jié)論,我想知道的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為什么菲利普會那么果斷、堅決的選擇德瑞斯呢?難道是因為德瑞斯的放蕩不羈使他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某些影子?是因為他的幽默?自信? “難道你的生活就沒有其他的追求了嗎?”“當(dāng)然有,這就有一個,(朝瑪格麗拋媚眼)這品味不錯吧!”還是因為他們都愛女人?
不,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一進來就和菲利普說話,而不是只和瑪格麗說話,他們自然的談起了音樂,他喜歡“庫爾邦”、“地球風(fēng)與火樂團”,還跟菲利普說起了笑話,他一進來就沒把菲利普當(dāng)做殘疾人,所以最終原因還是菲利普不想被人同情,也不想看不起他人,另一方面他也想給德瑞斯一次感受上等人生活的平等的機會。我想正是德瑞斯無意識的心理上對菲利普的平等,使菲利普也以平等的地位和心態(tài)來來對待他,而菲利普的這種態(tài)度逐漸的改變了德瑞斯,讓他變得更加自尊,自信。
“平等的尊重不同身份的人,較低身份的人同樣有著自身不可侵犯的尊嚴。”別看德瑞斯外表看起來粗野、輕率,可他很注重對自己尊嚴的保護,他在保護自己尊嚴的方式上,及對待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的方式上,看起來也是粗野的,但又是很有必要的。比若說對待那個經(jīng)常停車在菲利普家門口的鄰居,他憤怒的跑到那人的車旁,然后“咚咚咚咚咚”的拍打人家的車,并粗暴的把那人拽出車,把那人的頭摁在“請勿停車”的牌子旁,讓他大聲念出來??“這次應(yīng)該有所改觀了。”菲利普笑著說。菲利普帶他去買了一副在他看來只有一灘血卻價值41500歐元的畫后,他很受刺激,于是乎也開始作畫,但是不巧被菲利普的女兒看到了,“你不知道要敲門嗎?”“你在作畫?”“快出去!”??菲利普的女兒可能打斷了他的靈感吧,于是他生氣的跑去找菲利普,“你該管教管教她了,不然我就要把她往墻上撞了??十六歲就打扮的花枝招展??你對她什么也做不了,除非從她身上碾過去??我最受不了她說話時居高臨下的傲慢態(tài)度,他和我說話的態(tài)度,毫無尊重可言??”之后菲利普聽取他的意見教訓(xùn)了他的女兒。
他不僅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也教別人去尊重他人。菲利普過生日那天,他的女兒被“雞毛毯子”甩了,很傷心的在哭,并想吃藥自殺,但被德瑞斯發(fā)現(xiàn)了,于是在她的請求下答應(yīng)幫她出氣。在放學(xué)的時候,他把“雞毛毯子”拽到墻上,“你對艾麗莎說的壞話可不太好??現(xiàn)在你有男子漢的樣子就說聲對不起??每天早上給她送羊角面包??辦的像樣些,禮貌些??”然后就是對于頑劣的弟弟的管教,他都不斷地重復(fù)“尊重、禮貌”這些字眼,因為對于他來說,只有這些是他最為珍貴的東西。
觸不可及觀后感4
我們再來看菲利普與德瑞斯的深厚友誼是怎樣一步步建立起來的。首先,德瑞斯的性格比較爽朗、幽默,說起話來喋喋不休,笑起來毫無顧忌,又喜歡多管閑事,有時候確實很煩,可是對于菲利普來說,他太需要一個像德瑞斯這樣能經(jīng)常跟他說話或是拌嘴的朋友了。他身邊的其他人,雖然平時對他照顧有加,但是都沒有像德瑞斯這樣敢于給他提意見且能在他面前開懷大笑或是破口大罵的性情中人。
菲利普第一次和德瑞斯一起外出坐車時,德瑞斯對菲利普說,“我可不想把你抱進車里,即使你是我老板,我也不能把你像馬一樣抱進后車廂里。”于是德瑞斯就把菲利普抱進他以前的愛車里。也許正是德瑞斯的這一句話打動了菲利普。之后,德瑞斯還幫他沖破了心理障礙,勇敢的面對和他通了六個月信卻從未見過面的女孩。第一次是不顧菲利普的反對和生氣,接通了電話,第二次是他走后又回來看他,并帶他去看海的時候,幫她約了那個女孩,在走之前把曾經(jīng)偷走的象征菲利普與愛麗絲愛情的彩蛋還給了菲利普,最后菲利普和那個女孩終于見了面??有一次菲利普晚上發(fā)病,德瑞斯帶他出去看夜景中的巴黎,他們一起聊天,吃飯,就是在這一次菲利普跟他講了他的過去??“我就像一塊冰凍牛排被扔進了熱鍋里,雖然我身體沒知覺,但還是能感到痛苦??”“我一直鐘愛競賽,極限運動,極限速度,飛得更快更高,跳傘滿足我所有的要求,居高臨下,一覽無余,我從小就被教育成為一個萬人膜拜的強者??”之后德瑞斯因為弟弟出了事必須要走的時候,把自己的過去也告訴了菲利普。這是兩人秘密的平等交換,也是兩人友誼真正的開始。
德瑞斯是整個影片的笑點所在,他總能給菲利普,給觀眾帶來歡樂,像在音樂會上看到“大樹”唱著德語歌而不顧周圍人異樣的眼光破口大笑,生日晚會上將那些高雅音樂鑒賞為“貓和老鼠主題曲”、“咖啡廣告曲”、“失業(yè)補助中心電話鈴聲-等候時間約為2年”等都讓人捧腹大笑。之后他給大家?guī)硭矚g的“庫爾邦”、“地球風(fēng)與火樂團”的歌曲,在他看來,“能跳舞的音樂才是好的音樂。”他的音樂感染了現(xiàn)場所有的人,菲利普第一次那么開心的大笑。還有他對于那副名畫(有“污跡”的畫布)的形容,則可以稱得上全片里最高明的諷刺,及他心血來潮作畫時的場景,在海邊給菲利普刮胡子的場景,飆車騙警察的場景??總之是他為整部影片披上了喜劇的色彩。
喜劇有很多種,在我看來,裝瘋賣傻的無厘頭喜劇,屎尿橫流的重口味喜劇,“炮聲”連綿的性喜劇,都比不上這種溫馨的高雅喜劇--在談笑風(fēng)生間,帶給你歡笑和感動,讓你在無法觸碰的距離之間,也能在心靈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這部電影在法國上映時,連續(xù)十周獲得票房冠軍,同時兩位男主角也分獲法國愷撒獎和東京電影節(jié)的影帝殊榮,可以說,兩位演員的精彩表現(xiàn),是這部電影獲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雖然電影沒有在中國上映,但通過豆瓣和時光的評分我們也可以看出,好電影是沒有國界的。
最后,不管是德瑞斯,還是菲利普,他們的人生都從彼此認識起就發(fā)生了新的轉(zhuǎn)折,實現(xiàn)了新生。如果沒有德瑞斯,菲利普可能早就郁郁而終了;如果沒有菲利普,德瑞斯的生活可能現(xiàn)在變得更加墮落。是他們彼此的尊重、平等、信任與真誠,幫他們開啟了一場曠世罕見的奇特人生之旅,真實而感人!
觸不可及觀后感5
對德里斯來說,社會用以資助失業(yè)人的失業(yè)補助金、惦念著他,給予他家庭的養(yǎng)母的眼淚、他離開家庭后米娜發(fā)給他的許多條簡訊,哪怕是他自己的桀驁不馴和放蕩不羈,也全部都沒能觸及到他的內(nèi)心。
對菲利普來說,名貴的跑車和用以緩解病癥的藥物、生日趴上出席的親朋好友和前來演出的樂隊、每一個對他抱有憐憫和同情心的護工,都沒能觸及到他的內(nèi)心。
說不清是什么讓這兩個人的日漸封閉,難以觸及。但他們心中始終記得那些曾經(jīng)讓自己靈魂為之顫動的人事,那自己原本的姓名和熱烈的愛情。
然而他們的幸運是遇見了彼此,讓自己心重新得以被觸動,進而面對真實的自己,承擔(dān)真實的自己所需要正視的情感和所指而來的責(zé)任。
德里斯和菲利普的.故事是真實的,因為它真切的體現(xiàn)出人與人之間無論感情如何融洽深厚,都需要包容對方的那些自己所不能理解的喜好和觀念,甚至需要放棄一些自己的堅持。
想到這里不由得有些羨慕德里斯和菲利普能夠遇見彼此的幸運,但說到底這份幸運與他們來說是應(yīng)得的,他們當(dāng)?shù)闷疬@份真摯的友情。
當(dāng)自己坐在歌劇現(xiàn)場最棒的位置上觀看演出,朋友卻大聲狂笑,把歌劇演員說成是一棵會唱歌的樹,你會同菲利普一樣忍俊不禁,跟著笑起來,不顧身邊人們的噓聲陣陣么?
當(dāng)你的朋友身患重疾,無法自理生活時,你可還能把他看為一個不需要被人憐憫、被人同情的普通人并支持他如普通人一般表述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么?
生活中有多少人愿意同那些與自己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和經(jīng)濟基礎(chǔ)的人平等自然的交流共事,而不帶有絲毫的傲慢和自卑呢?
這一切很難做到,包括對德里斯和菲利普來說也是一樣。在電影中,不難看出德里斯對“絲襪”和“掏屎”的拒絕,還有菲利普對德里斯時而不顧他感受的“笑話”的惱怒。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但他們兩個人卻都不約而同的選擇包容對方,選擇接受這些在與對方交往的過程中,所必須存在的小問題。
他們給予對方的包容和理解,讓對方的真情得以觸及自己的內(nèi)心。也正是因為被對方觸動,才能夠有足夠的溫暖和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對德里斯,是面對自己的家庭和事業(yè);對菲利普是面對自己的女兒和與筆友的愛情。
這一切,太難了。因為在面對過許許多多的“決不讓步和惱羞成怒,進而積怒成怨”的我看來,也許感情是值得堅信的,但人類常常不是。所以這部電影的名字終究還是叫做“觸不可及”。
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努力讓自己平和真摯,讓自己的心,可觸而可及——這是擁有任一種可貴的、能夠抵達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感情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