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電影觀后感中文600
可可西里,中國境內最終的原始荒原。”我絕對不會去觸碰那純潔的雪山,絕不會去追逐那美麗的生靈,絕對不會去踐踏流淌的河水,絕對不會去阻擋匆忙的風沙。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精彩范文,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英語電影觀后感1
看過《可可西里》我感觸很深,他們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最終明知力量懸殊,可是,還是不放棄,直到自我倒地,我內心的深處佩服日泰隊長他們一行人的偉大、勇敢和執著。
可可西里是一個貧窮而美麗神奇的地方,在那里居住生活著一群并不美麗,可是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日泰隊長一行人。他們擁有著明鏡止水般潔凈的心靈,就像可可西里一樣。大家同樣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本來應當全都是朋友。
就像故事中大卡車卡在冰路上難以過河,日泰隊長他們和偷獵者一道在零下溫度的冰河里,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最終把大卡車從冰河里艱難地拖了出來,當時他們激動萬分歡呼著勝利,久違的喜悅出此刻臉上。
就在此時,彼此都成為了朋友而不是敵人,雖然僅有短暫的一會兒,可是卻成了永久的回憶,為什么就不能成為永遠的朋友呢?難道就為了幾張皮子而放棄本應當是朋友的朋友嗎?本來在生活的道路上他們應當是互相幫忙,同舟共濟的好朋友。正是因為金錢誘惑才會導致分道揚鑣,一路去殺藏羚羊的,我想是這樣的。他們殺藏羚羊應當是為了能更好地生活下去——只為了能活下去,這是他們唯一思考的問題。
日泰隊長有一點做得異常好,皮子、金錢、權利都是能夠重新再來的,可是失去一個朋友,肯定是無法用世界上的任何東西來計算的。當兄弟的生命和皮子正面沖突時,日泰隊長果斷地放棄了皮子而保留兄弟的生命。這是很值得敬佩的。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僅有一次,日泰隊長他們一行人和偷獵者一行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進雪山的,我想他們比我們更明白生命的重要,生命對每個人僅有唯一的一次。從必須角度上,我也同情偷獵者一行人。雖然他們殺藏羚羊是犯法的,主觀上是貪婪和法律意識的淡漠,而客觀上也是環境惡化,區域貧窮所造成的。他們既是環境的破壞者,同時也是受害者,所以只能說是自食其果吧。我們強烈期望歷史不要重演,不再重演!
難道他們就不能為別人想想嗎?“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日泰隊長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永遠。日泰隊長就像飛翔在天空中的雄鷹,永遠守護著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可可西里。大家都應當在有限的生命中保護可可西里,關心可可西里,保護可可西里就是保護自我的家園,而不是破壞可可西里。臨渴掘井是來不及的,到了那時再多的錢和皮子也無濟于事,毫無回天之力,到了那時亡羊補牢也為時已晚了。醒醒吧!你們的良知,住手吧!
英語電影觀后感2
也許是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沒有走出教室,剛從昏暗的教室走向室外,突然覺得溫度驟然降低。雨絲夾著陰冷的風吹進頸項,使得整個人瑟瑟發抖。
莫名的原因,看完之后的一個小時,覺得自我像是被關在一座高不見頂的象牙塔里,說不出一句話。
“真是一部煽情的電影!”
他們叫可可西里“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姑娘。”是啊,除開那一片荒蕪的沙漠、吃人的流沙、蕭瑟的戈壁外,平靜的冷湖、壯觀的昆侖山脈、成群放牧藏羚羊、牦牛、馬、駱駝的草原是美麗的。它們像生在一個潔白的地方,沒有污染、喧囂、爭吵。
然而美麗的存在總是有黑暗勢力與之對峙著,仿佛這是它們亙古不變的習慣。而那些美麗的背后又是怎樣的黑暗呢?是盜獵分子貪婪兇暴的欲望眼神?無數對著藏羚羊們的蠢蠢欲動的槍支?我無力去回憶,因為那些鏡頭會使我的心再一次縮緊。可是那些殘忍的鏡頭卻是多么固執地盤踞在我腦海中。
對于馬占林和他的同伙們的那一雙雙渾濁、病態的丑陋雙眼,如果斷章取義地將他們放在電影外,你絕對會同情他,同情他人生晚年的悲慘遭遇。回到電影里,你更是會可憐他們,可憐他們用自我的沾滿藏羚羊血洗不凈的手制造了他的命運。
可憐的人也有其可恨之處。是其自甘墮落,自覺自愿地攀附黑暗,攀附可恨的盜獵者頭目,像只狗般搖尾乞憐,盼著主人給它食物以茍活。
可是,人都是有尊嚴的。假如給他們富足的吃喝及優越的生活,想必必須不屑于這剝一張羊皮才賺區區五塊錢的生意。是啊,他也不想如此般茍活于世。只是,他能奈何他的命運?他已經無力回天,可是貪婪本性還在,他為了賺錢,為了生存,即使成為全人類的敵人,還是一樣會做著這早已良心麻木的事情。求生存是人類的本能。在生死的邊緣,人類是倔強的,能夠倔強得不擇手段。
原先,生命對有的人來說是一種累贅。完這樣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除了沉默還是沉默。
英語電影觀后感3
周一下午,班主任安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泰坦尼克號》。
那是1912年泰坦尼克號豪華郵輪,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駛往美國紐約,在其處女地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凄美故事。主人公杰克和露絲在豪華郵輪上相遇,他們兩個人深深愛上了對方。
豪華郵輪撞上了一座海面上的冰山,郵輪進水,船長讓老弱婦孺先上救生艇,其余人只得等待死亡,感人的故事油然而生。在郵輪上幾乎沒有幾個人跟隨船長上救生艇;在無奈之下,船長命令當時世界第一首富上救生艇時,他卻領著他的狗走到船頭默默地等死;一位婦女已經坐在救生艇,但又為帶著孩子的母親讓出了位置,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大家在最后的時刻,都在說:我愛你,我愛你!
生死只在一霎之間時,杰克選擇了露絲,他偉大的愛救下了露絲的性命,他將自己凍死在水里,他是神圣的,偉大的。而在生死之間,卻有許多無恥之徒,有人用錢收買船長,用錢玷污了純潔的生命;有人居然未保自己不沉水底,按住露絲的頭;有人竟然男扮女裝,上救生艇。
人性的好壞,在這里展現的淋漓盡致,生與死之間,人類顯而易見恐懼死亡。但是,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選擇別人生的人是高尚的,杰克讓露絲好好的活下去,他讓自己人生中摯愛的生命逃離了死亡,走向了生的希望,延續了愛的光輝,傳播了美的高尚。
在安老師的講述下,我的心靈受得了很大的震撼,精神得到了美的升華。在杰克的面前我是那么渺小,如果我在泰坦尼爾號上,也可能會躲到救生艇里逃走,以后我會學習杰克為自己的愛而放棄自己的性命。我相信!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
英語電影觀后感4
最近花了很多的時間,一口氣將《泰坦尼克號》看了幾遍,覺的有寫點東西的必要了。《泰坦尼克號》這部耗資巨大的影片確實給人帶來的感觸頗深,我想任何人看完了都會陷入沉默深思。這一則包融信念、勇氣、犧牲和愛的不朽傳奇,不緊帶給大家生與死的震撼,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思考!其中的也有很多人物也很值得敬重!很值得我們思考。我把他們分成兩個之最!!
一 最有生命理念的人
三等艙中年輕的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童話使孩子安然入睡,因為她不想讓她的孩子看到死亡;那個維護秩序開槍打死一人的警衛,在別人都在設法逃命的時候,明知自己也是要死的(因為救生船不夠),卻依然在維護著秩序,最后因打死一人,選擇了自殺。他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就算死了也很偉大很值得我們敬仰;還有年邁的船長——他的失誤是導致這次災難的原因之一,但最后他意識到自己的失誤,在其他人愴惶而逃的時候,他獨自走進浸水的水倉,是在為別人祈禱,也是在為自己贖罪。他將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給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熱情與輝煌的地方;女主角露絲不愿與杰克分離,在救生船往下放時,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號的窗口。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二 最有生命智慧的人
當人們忙于逃命時,船上奏樂師卻不慌不亂的拉著一曲曲哀傷的樂曲,在生命的尾聲最后一次合作,那是對生命的熱愛,對音樂的忘我精神。臨危不亂,從容的面對死亡。方顯示出生命的智慧。
三 什么是真愛
泰坦尼克號沉沒之后,露絲和杰克找到了一張竹筏。經過一場驚險、辛苦的逃亡,他們在海上被疲憊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為了能讓露絲活下去他把竹筏給了給了露絲。并不停的鼓勵她。讓她許下偌言活下去。滿天星斗在夜空中閃閃爍爍,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著一群群穿著救生衣的尸體。只有一艘救生船回來救人。船員的探照燈燈光在海面上來回地尋找活著的人。凍得瑟瑟發抖的露絲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滿心喜悅地想喚醒杰克。可是她的呼喊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杰克在沉睡中已無力醒來。露絲的熱淚滑過冰涼的臉。救生船此時正往遠方駛去。露絲眼中含著痛苦的神色將杰克的尸體放入海洋,哆嗦著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諾言,她曾答應過杰克一定要活下去。
露絲孱弱的呼喚伴隨著堅定的眼神,那眼神透著無比的決心,蘊涵著對生命無限的渴求,她在絕望的邊緣拼命掙扎,頑強地與死神搏斗。她必須登上救生船,否則她會被茫無涯際的黑暗與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靈魂會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
她不要在剛領悟了生命的意義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違背她親口答應的諾言。她顫抖著游向一個已死的船員,取過他掛著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氣吹響了它,吹響了她對生命的熱愛,吹響了她對世間萬物的留戀,吹響了她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上帝聽見了她虔誠的禱告,救生船調轉方向,朝哨聲響起的地方駛來。探照燈明亮的燈光照在了露絲寫滿堅強的臉上,她終于在救生船上溫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睜開雙眼時,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黑暗過去了。她活了下來,是了杰克!!為了杰克她必須好好活下去。那才是真愛!!!
《泰坦尼克號》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記得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被其中驚心動魄的場面所震撼,偶爾也會在心中柔軟的沙灘上留下一行足跡。但現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動了,也將它深深地印入了記憶之中。甚至在除夕夜放煙火時,看到那煙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綻放,再落下,竟會想起泰坦尼克號遇難時,船長發出的求救信號。煙火同樣上升至遼闊的星空,綻放,落到無垠的海面上。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麗的煙花而高興地笑了。想起來仍覺得心痛。
人的感觸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深,就第一次的我只把《泰坦尼克號》當作驚險片,而如今卻被它深深感動。五年后,十年后……我一定會從這部經典的影片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感悟
英語電影觀后感5
不知道你是否見過夜晚的海,夜色溫柔的像一襲柔軟的毯子,海水是紫色、浪花是棕色,有失眠的海鷗在孤單地飛行,它長時間的靜止像是一只有線扯著的風箏。海邊的燈光倒映在水里,迷迷蒙蒙,看久了似乎時間都停止了。同樣安靜的夜,同樣靜默的海,年逾百歲的露絲回憶著那時的一切——1500名落海者和救生艇上的七百人等待著,等待著活命,等待著寬恕,等待著這場無休止的噩夢驚醒。而落入水中的1500人不過只有6人獲救,剩下的生靈都永久的葬身汪洋,祭奠了那場聲勢浩大的夢。韓寒說過:“美麗故事的開始,悲劇就在倒計時。”
影片中有這樣一幕——“媽媽,我們在做什么?”“親愛的,我們在等待,等頭等艙的乘客上了救生艇就輪到我們了。”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輕而易舉地道出了那個階級明顯的社會所有的丑惡,然而下層階級的人們最不缺的就是樂觀的心性。人與人之間毫無嫌隙,歡快的民樂一起,牽手便可舞蹈,映在他們眼中的微弱燈光,晃動著每一個人快樂的瞳仁,像是一抹淺淡的火,靜靜地燃燒著他們井底的天空,溫暖著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幸福。當卡爾在救生艇上接過下等艙的人遞過的酒時,我們更應該明白,災難面前,眾生平等,但那時高貴的你們,習慣嗎?
突如其來的人世,我們都是闖入者,能夠與夢相守該是多大的幸運。當撞上冰山的喪鐘響起,人們慌張逃亡,泰坦尼克號的設計師安德魯先生獨自凝視著時鐘,等待著死神的腳步來臨;船長也從喧囂的船舷走回了他的控制室,他沉穩地站著,望著前方灌滿海水的船艙,一瞬間的安靜讓他蒼老了那么多。他們兩個都在懺悔,在為泰坦尼克哀悼,飽含淚水的眼眶在告訴人們,他們要和自己親手打造的“夢想號”相守,等待著與這艘承載著兩個人夢想的游輪一同離去。當小提琴聲重新響起,當樂隊的成員一一歸來,災難來臨的前一刻,音樂在寬慰即將逝去的靈魂,他們是“夢想號”上的音樂家,與觸動人心的音樂相守是他們永遠的羈絆,那些動人心弦的音符,在每一個恐懼的心靈上扎根,為噩夢的降臨插上了柔美的翅膀。那對在被海水包圍的床上緊緊相擁的老夫妻,講述著愛情里的相守,能夠一生執子之手,死亡何嘗不是永生,“一輩子住在一個地方,一輩子睡在一個人身旁”,愛情本就要經得起平淡的流年,在彼此相惜了數十年之后,能陪對方走完最后一程是多么的浪漫。在媽媽的故事里安然睡去的孩子,聽著世界上最美好的童話,與親情的相守讓死亡來的溫柔了許多,睡夢中的孩子應該不會害怕吧,媽媽在身邊保護著自己,而媽媽也不會孤單,比生命還重要的孩子在懷中,死亡又算作什么?還有那個與信仰相守的牧師,做了一生的傳道士,而那一刻人們最需要他的祈禱,他說:“上帝會擦去所有人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傷和生死離別,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
當然,影片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相守”是男女主角間的愛情,本有那么多次機會逃生的露絲,因為那句“你跳我也跳”的愛情箴言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杰克的身邊,我想杰克對于露絲是一個夢想,露絲帶著枷鎖在上流社會的虛假做作中徘徊,一方面為了家庭身不由己,一方面向往自由厭惡一成不變的現狀,而杰克自由自在樂觀豁達的天性——“我覺得生命是一份禮物,我不想浪費它,你不會知道下一手牌會是什么,要學會接受生活。”——讓露絲看到了自己憧憬的未來。他們執手逃亡,直到死神的鐮刀當空劃下,那寒冷的海水讓杰克的聲音更像低吟,他安慰露絲,“你一定會脫險,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著他們長大。你會安享晚年,安息在溫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在這里,不是像這樣的死去。”夜色越來越濃,天空和大海一樣深邃,終于,救生艇回來了,露絲能做的只有帶著杰克賜予自己的勇氣和希望活下去,“我不會放棄的,杰克,我永遠不會放棄。”而對于沉入海底的杰克,贏得船票、與露絲相逢本就是他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他帶著自己的這個夢永遠的沉入了海底,這何嘗不是一種夢想的不朽,后來露絲將自己的姓改作“道森”也算是一種杰克生命的延續吧。
影片最后的夢境里,所有人不分尊卑齊聚一堂,杰克從舊日里樓梯的拐角處轉身,與露絲執手相擁,在《我心永恒》的曲調中,我似乎聽到流年呢喃,“曾經做過的最美好的事,就是觀察四季輪回和遇見你。”
夜色沉靜,時光依舊,泰坦尼克號并沒有沉沒,它與夢想和希望相守,永存人們心中,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