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大全
《美麗人生》這部聞名于世的電影,由于片名太像心靈雞湯,長久以來我都沒有觀看的興趣。家里的電視有免費資源,每部電影都有一個評分,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集錦,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1
小人物,樂觀、機智、善良,非常像卓別林電影的設定。其實在現代來說,驚心動魄的、匪夷所思的、顛覆三觀的作品更能引起大家的興趣,而《美麗人生》卻能堅守電影品位。這樣的人物設定非但不讓人感覺俗套,反而博得我極大的好感。同時可以注意到,電影里的人物,除了法西斯外,并沒有窮兇極惡的家伙,各種角色都有著舞臺劇一般的標志,但不讓人感覺刻板,而是顯得可愛。
我可以打包票,初中生看這部電影多半會給的評價是“幼稚”,因為他們更喜歡新鮮刺激的東西,還不太能欣賞這種帶有古典氣息的表演。電影用了非常多的伏筆,這也是一大特色。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細節,都有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被應用成玄學的叔本華哲學,被雞蛋淋了一頭的行政官員,吆喝樓上瑪麗亞扔下鑰匙的小伙子,總被主角偷拿帽子的商店老板,喜歡猜謎的德國醫生……這些人物,就是那么有模有樣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美麗人生》不賣弄拍攝技巧,也不使用假裝深奧的臺詞,甚至演員的演出明顯的就是在“演”,可這些全都能打動我。它讓我們期望的美好、浪漫在電影中一一實現。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2
堅強,快樂,希望,勇敢,拼搏,有無數個美好的詞語去形容這部“喜劇”中的主角圭多,但我知道,所有的一切不過都是愛的附屬品,那是對生命的熱愛,對愛人的愛,對兒子的愛。
“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就變成一座墳墓”白朗寧的這句話,此時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即使在最黑暗最艱難的歲月里,即使了無希望,隨時面臨著死亡,圭多依然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他深愛的妻子與兒子。他的智慧與勇氣,在集中營暗無天日中,硝煙彌漫的戰爭中,在最后槍聲響起,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依然閃現著耀眼的光芒。
圭多用盡全力,在集中營的暗無天日的日子里,為約書亞營造出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游戲,一旦游戲勝利獲得1000分,他就能得到一輛嶄新的坦克。所以,他的兒子有了足夠的勇氣,在他的庇護下“天真快樂”的“熬”過了那段歲月。
他抓住一切機會為他風雨中的家庭制造哪怕是點滴的快樂,在偷偷鉆進集中營的廣播室,冒著生命危險在廣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是為了告訴朵拉,他和兒子都還活著。
他趁著做侍者的機會,為趁著做侍者的機會,為妻子播放了歌曲,那首曾經響在他們定情之夜的歌曲,在黑夜里,給他的妻子帶去安慰,也讓他們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氣,共同經歷灰暗的時光。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3
美麗人生的開頭是一個聰明機靈的應伺生愛上了富家小姐,然后沖破了多重磨難在一起,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還完成了剛來小鎮的夢想--開一家自己的書店。
這或許是許多人都向往的生活。
但不幸的是他們生活在戰亂時期。有著猶太人血統的圭多和自己的兒子被抓到了集中營,妻子知道后也堅持跟著一起去。在集中營里,圭多為了保護自己孩子的美好、純真,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讓兒子沒有聽話避開了危險,一面做著最辛苦最臟累的活,一面還想著眾多辦法和妻子報信,讓她知道他們父子還平安。最后他被士兵發現帶去槍決的路上,路過兒子躲得小鐵箱也表現出一副滑稽搞笑的樣子,但是那幾聲槍聲卻讓我們看到現實,為他得死而感動。
影片揭露了戰爭時期的殘酷,孩子的天真純潔與納粹的殘忍形成無形的對比。塑造了一個愛妻子愛兒子愛家人愛朋友愛生活的男主,盡管身處險境,在兒子面前也是積極樂觀的狀態,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兒子的安全和童心。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4
《美麗人生》撼動人心之處,是納粹戕害猶太人的殘忍恐怖,更是父親為孩子的付出和犧牲。觀影之后,我去隨意搜索了一些觀后感,其中一篇文章的標題最使我印象深刻
《美麗人生》撼動人心之處,是納粹戕害猶太人的殘忍恐怖,更是父親為孩子的付出和犧牲。觀影之后,我去隨意搜索了一些觀后感,其中一篇文章的標題最使我印象深刻——《我們有資格做父親嗎》。我不禁也要問一句——有嗎?
先回到電影里,那些拿著槍支指著別人的胸膛,逼著青壯年去服勞役,逼著老人和孩子踱向充滿毒氣的封閉室……這些人,難道沒有父親嗎?這些人,難道以后都不打算做父親嗎?難道他們的父親教育他們要屠殺自己的同類;難道這些人做父親的時候,就要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們的子女——我們可以拿著我們的槍支彈藥,去隨意剝奪別人的人生?周而復始,又是怎樣一副光景呢?
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做父親呢?寫這篇讀后感的時候,我首先就想到了這個標題。這標題并非我原創,是借用了魯迅先生《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我覺得用這短短一句話,最能符合我觀影后的心情。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里寫到——“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的做人。”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5
一提到父母之愛,特別是父愛如山的電影,《Life is beautiful 美麗人生》必被提及。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于1997年12月20日在意大利上映,后風靡全球,歷久彌新。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最后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父親卻慘死的故事。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評選中一舉斬獲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三項大獎。
首先,電影故事不落俗套,別出心裁。 戰爭也是電影的主要題材之一,其中不乏《辛特勒的名單》、《血戰鋼鋸嶺》這些優秀大片,但《美麗人生》卻另辟蹊徑,敘事成功,因為它沒有采用傳統的戰爭片的表現手法,而是用“寓言”的方式寫實,明明是悲劇,卻傳遞了更多的喜劇效果。
在劇情完整度上,影片前半部分為后半部分做了充分鋪墊:比如前面兒子深愛坦克,后面才有了父親利用他對坦克的期盼編織美麗的謊言;前面兒子表現的不愛洗澡,后面這一小點正好救了他的命;前面男女主人公看歌劇,后面男主正是通過詠嘆調向女主傳達他們還活著的信息……
在電影表現上,導演兼主演羅貝托·貝尼尼發揮了高度的創意,把本已經拍爛的二戰題材?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梗點石成金,又利用了卓別林的喜劇效果,既體現了意大利人開朗的民族性,又把故事敘述的生動形象,讓觀眾淚中有笑,笑中含淚。
即使過去了20多年,這部電影的故事依然不失創意,熠熠生輝,甚至可以說,直至今天,還沒有哪部戰爭電影在情感表現方面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