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5篇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后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1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溫馨而感人的電影。它用細膩溫婉的筆觸,向人們講述了一群特殊的孩子與一位學監之間的故事。
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兩位老人相聚在一起,以日記為線索,追憶了一位偉大教育者的過去……
透過日記微微泛黃的扉頁,依稀看見 1949年1月15日的那天,一位穿著暗灰色夾克,提著巨大而笨重的木箱的中年人向一扇緊閉著的鐵門走去,光禿禿的頭頂上頂著同樣灰暗的天空……克雷芒馬修,此時因為在眾多領域中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而走進了人生的低谷,不得不應聘一個專為問題少年們設置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的學監。
在樂格克設置陷阱致使馬桑大叔的眼睛受傷后,馬修只是讓他每天去照顧馬桑大叔,直到他康復為止;在莫杭治因為辱罵校長而關禁閉、,他被釋放出來后罰做清潔工作時,聽見馬修訓練他的同伴們合唱,于是在放學后獨自來到教室練習歌唱,馬修發現后不但沒有責怪,最后甚至還給他"開小灶";在來自圣菲亞少管所的蒙丹處處與馬修作對時,馬修不但沒有厭惡、疏遠他,反而讓他成為合唱團里唯一的"男中音",并且不時教育、開導他,當蒙丹最后因為校長哈珊的誹謗而被警察帶走時,馬修還因為合唱團失去了唯一的"男中音"而惋惜……馬修以他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些渴望關愛的孩子們,他以一顆博愛的心將溫暖和希望播種在孩子們的心間。
馬修用音樂感召孩子們冷漠已久的心,喚起他們對生活的渴望與熱愛。當公爵夫人欣賞孩子們的演唱時,他們的表現無疑達到了一個高潮。無論是配合默契的合唱部分甘冽純凈、完美融合的歌聲,還是領唱莫杭治清亮的宛若天籟般的聲線,都給人以"美"的享受。他們的歌聲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是馬修給予他們信心與愛的結果。從小受到"行動——反應"的強制性規定的他們,生活在這里實際上毫無自由與快樂可言,而馬修的出現,為他們帶來了音樂,為他們帶來了關愛,因為長期受到壓迫而麻木不仁的心靈漸漸有了復蘇的跡象,他們所不曾擁有的信任,此刻全部傾注在馬修的身上。讓一群頑固惡劣的問題少年們彼此相互信任,相互契合,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跡。這個奇跡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馬修面對孩子們,并不像其他學監那樣選擇了強硬的手段,或者選擇了放棄,而是把他所有的心血傾注在孩子們的身上,以"愛"作為連接彼此心靈的橋梁。孩子們的歌聲,與其說是為公爵夫人演唱的,更不如說是他們為馬修獻上的最崇高的敬意。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2
學校組織大家觀看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看了以后感覺有很多的借鑒意義。電影中的學生都是一些問題學生,而我們學校的各個班級中也會有個別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的學生就更多了,電影中馬修老師的成功和校長的失敗給我很多啟發。
這部電影非常感人。影片中的馬修老師用音樂啟發孩子,他不顧院長反對,硬是要將學生組一個合唱團,它發覺這群叛逆的小孩有音樂天份,它要讓這群小天使高聲歡唱生命之歌。另一位是不屑參加合唱團的男高音同學,但他老是在掃地時偷偷的哼唱,有一次意外地被馬修老師聽見,覺得悅耳動聽,于是在一位夫人來參觀時安排了一場獨唱,獲得全場觀眾的贊賞。 這群孩子從一開始不服從馬修老師,花招百出的捉弄他,經常氣得馬修老師七竅生煙,到最后孩子非常喜歡馬修老師,感謝馬修老師沒有放棄他們,讓他們唱出自己的天空。馬修老師用自己的方式取得了自己教育的成功。我相信這些學生通過參加合唱團不僅學會了遵守紀律,增強了自信心,也陶冶了情操,他們的人生可能因此而改變。由此可見,一位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我作為一名職業高中的老師也深感責任重大。
影片中的校長則是一個失敗的典型,他憑借自己的判斷確定是那個壞學生(不知道名字)偷了學校的錢,在不經過調查的情況下對那個學生又打又罵,并最終把那個學生趕出了學校,后來事實證明是冤枉了那個學生,但卻釀成了惡果。那個學生為了報復校長放火燒了學校的宿舍,幸虧同學們都不在里面,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一個學生他的道德品質可能是不好,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壞事都是他干的,我們不能憑自己的經驗去看待他的一切。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也常有這樣的思維定勢,不問青紅皂白地責罵學生,不僅不能教育學生,反而會讓自己的工作陷于被動。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3
“放飛孩子的夢想,讓他的身體到靈魂全都變成一個天使?!边@是我在今天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后發出的感慨。同時,這部影片敘述的也正是一些問題少年脫胎換骨,直面人生的全部過程。
馬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因為生活的不如意,他的才華沒有辦法展示出來,所以淪落為了一名男子學校的代課老師。在那兒,馬修老師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是難纏的問題少年,他們整天干著偷竊、吸煙的勾當。而院長卻以極為暴力的手段管教著這班問題兒童,以體罰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學校里是司空見慣。性格沉著冷靜的馬修老師嘗試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個現狀,他決定用音樂這把鑰匙來打開孩子們沉封已久的心靈。他在自己專用的樂譜上為孩子們創作了一首又一首歌曲,他希望一段旋律或者一個跳躍著的音符能喚回孩子心中久違的溫暖,能把他們從地獄中拯救出來。
馬修老師剛剛開始教學的時候,進展得很不順利。其中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就是皮埃爾——班上的一個小男生。皮埃爾擁有著天使的面孔和美妙的歌喉,但是卻有著一顆魔鬼的心:自私、冷酷無情。在馬修老師不厭其煩地挖掘、引導下,他的音樂天賦被充分地展示了出來,最后,他徹底地擺脫了那個邪惡的自己,成為了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家、指揮家。
馬修老師在學校目睹了院長的冷酷,還有其他老師的無情和孩子們的無法無天后,并沒有對這些孩子喪失信心,他不僅只看到了他們的缺點,更發現了他們的潛質,他不體罰學生,給他們反省、改正的機會,他像一個墜入凡間的天使,把問題少年心靈里的骯臟清掃得一干二凈,還他們原有的天真和純潔?,F在我們的社會上不正是需要像馬修這樣的老師嗎?如今的獨生子女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寵愛與重重保護之中,所以他們的心靈都是非常的脆弱,經受不了任何來自外界的傷害。老師就是我們靈魂的工程師,如果我們遇到的是像院長那樣冷酷無情的老師,那我們的一生幾乎都要被毀了!我們都滿心期待著能遇到馬修這樣的好老師,能讓我們的身心都健康的好老師。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4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的感觸很大。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藥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藥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
馬修的第一節課就因為同學的吵鬧而得到了校長的咆哮。同學不小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麥神父。因為馬修獨特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第一次做錯了事不被體罰,第一次知道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他為了他們一次次打破自己的底線,又一次,馬修突然發現怎群孩子很喜歡唱歌,馬修為孩子們組建了一個音樂團,其中馬修發現莫翰奇對音樂很有天賦,用他對孩子們徹底的真愛,使這些已經麻痹了的少年們,有了一絲絲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樂之夢,也成就了自己的音樂之夢。當他被惡毒的校長趕走后,孩子們折起帶著祝福的紙飛機,送給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他們變成了愛的精靈,紛飛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開風帆,義無反顧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開新的人生篇章。
馬修以他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些可憐的孩子,他以一顆博愛的心將溫暖和希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他用音樂喚醒了這些孩子們冷漠的心,也喚醒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人人都能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仁慈與付出。只是,如果沒有人來撥動這根愛之弦,這種熾熱的心就會被封沉。而馬修就是最好的撥弦人。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5
“六一”那天,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視作品,我感觸頗多。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失敗的音樂家——克萊門特馬修,到一個收留“問題少年”的學校當學監。馬修用自己的善良和寬恕感化了這般放蕩不羈的男孩,并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由于他為人正直,最終被殘忍、勢力的校長哈森開除。在臨出門的時候,那些男孩用委婉動聽的歌聲和一架又一架載滿感恩的紙飛機來為他送別。
這部電影令我感動的是馬修在得知是勒蓋萊克在馬克森斯大叔的門上做了手腳,沒有把他交給校長處理,而是懲罰他去照顧因他惡作劇而受傷的馬克森斯到康復為止。誰知馬克森斯的病情突然惡化,勒蓋萊克十分后悔,經馬修的一番教育,他的心門打開了......
馬修就是這樣,用自己偉大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了一個又一個內心孤獨的孩子。不只如此,他還用自己的方式使這群男孩們團結起來,誰能想到,這群問題少年竟能唱出天籟之音,這與馬修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事實上,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馬修這樣的好老師,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無私奉獻著,凈化著我們的心靈。我也要做一個像馬修這樣——正直善良、無私寬容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與愛心幫助著別人。
我會把這部電影推薦給更多人,希望馬修精神能夠感染更多的人,學習馬修的高尚情操,這樣,生活會更美好,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