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哈利波特觀后感
他是誰?他就是機智勇敢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他還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赫敏和羅恩,他們整天形影不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哈利波特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哈利波特觀后感1
終于看完《哈利波特》了。不得不佩服jk羅琳非凡的思維,她利用她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了一個充滿奇跡的魔法世界。所有在真實世界不可能發生的事在那里都可能成真。
電影拍得相當不錯,制作精良,尤其是演員演得很好。哈利和赫敏的扮演者一直是一個人,從哈一到哈七,給觀眾一種真實感。仿佛這個魔法世界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伴隨著哈利成長,仿佛伴隨著那個世界同在。
《哈利波特》不僅為觀眾創造了一個魔法世界,也在影壇上創造了一個奇跡,幾乎每一部都獲得過獎項。而且《哈利波特》捧紅了不少童星,哈利和赫敏和扮演者比很多好萊塢老演員的名氣要大,取得的收益也比很多演員一輩子的演出費要多。
導演把一個魔法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在那個世界可以看到很多不可思議。在魔法世界,巫師穿著黑色斗篷騎著掃帚滿天飛,很多事情都只需揮一揮魔杖就可以完成,送信的是貓頭鷹,小動物們都通人性。這是另一個世界。
但任何偉大的作品都不會完全脫離現實。無論怎樣不可思議的作品都是成于現實之上的,《哈利波特》自然也不例外。雖然電影創造了一個讓我們陌生的世界,但其實和真實世界還是很相像的。在那里,也有很多矛盾。比如: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學生之間的攀比競爭,教授之間的勾心斗角,血統歧視等等。當然最大的矛盾還是正義與黑暗之間的斗爭,以哈利為首的正勢力與以伏地魔為首的惡勢力之間的矛盾,而這個矛盾貫穿于全部影片。那里同樣有愛情、友情、親情,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
片名即為《哈利波特》,不難猜出影片是以哈利為中心的,哈利是打敗伏地魔的關鍵,但并沒有過分強調英雄主義。因為他的大難不死他變得很傳奇,但影片并沒有把他塑造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人。哈利是和他的朋友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在和伏地魔作斗爭,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伏地魔的陰謀。他始終和朋友在一起努力,盡管他們之間也曾經吵過,有過猜疑、嫉妒、退縮,友誼面臨破裂的危險,但最后還是和好了。
世上沒有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個性。哈利波特是影片的靈魂人物,但其他人的形象也很鮮明。看起來笨笨的隆巴頓,很傻很二的羅恩,聰明的學霸赫敏,頭發蓬亂的眼鏡魁地奇找球手,聰明而叛逆的雙胞胎兄弟,看起來總是像生了病面帶溫和微笑的級長,溫和的校長,冷漠嚴肅的斯內普……
10年的時間,哈利最終長大。他哭過,笑過,傷心過,絕望過,但最后,在朋友們的陪伴下,他度過了所有艱難的日子。他和所有人一起努力,毀掉了伏地魔所有的魂器,戰勝了邪惡勢力。當年那個戴著眼鏡奔向九又四分之三車站的男孩已消失在時光里,而我們這些觀眾,也在局外,漸漸成長蒼老。
哈利波特觀后感2
最近,我看了《哈利波特》的書和電影,對哈利波特很入迷,他的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也讓我感觸很深。
在哈利波特很小的時候,惡魔伏地魔來殺害他的父親和母親,哈利的母親為了保護哈利,把他緊緊抱在懷里,母親被伏地魔殘忍殺害,哈利躲過一劫。后來,哈利和一點也不友好的德思禮夫婦,還有他們令人厭惡的兒子達力生活在一起,他經常受德思禮夫婦和達力的.欺負,過得很不開心。
在哈利波特11歲的時候,海格把哈利帶走了,去了英國最好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茨。在這里,哈利認識了他一生中最好的兩個朋友:赫敏·格蘭杰、羅恩·韋斯萊,體驗了騎著飛天掃帚打球的運動,還被游擊球把手臂給打斷了……魔法學校的一切,都讓哈利異常著迷,他每天都很開心,也非常愛這里,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潛心研習魔法。
哈利在魔法學校的死對頭是魔藥課老師——西弗勒斯.斯內普。起初,哈利以為西弗勒斯.斯內普教授想偷神圣寶物魔法石,后來才發現,要偷魔法石的人是奇洛教授。奇洛教授是一個雙面人,他的另外一面就是死神——伏地魔。
為了阻止伏地魔盜取魔法石,哈利必須打敗他。如何戰勝伏地魔?鄧布利多校長給哈利傳授了秘訣,那就是用“愛”去打敗他。哈利深深的感悟,獲得了魔法的能量,他用手緊緊抓住了奇洛教授的手,奇洛教授的手一下子變成了沙子,手沒了;哈利又去抓奇洛教授的臉,奇洛教授的臉也沒了;之后,奇洛教授變成了一堆沙,消失得無影無蹤,伏地魔變成一股青煙,飛走了。哈利用“愛”打敗了伏地魔,回到了魔法學校,還得到了學院杯。
哈利在一個威脅他生命的人面前,無所畏懼,永不言棄,這是愛的力量!哈利他媽媽對他的愛,給予了他無窮的力量,我們要感恩自己的母親,所有媽媽的愛,都是偉大的,哈利的那條傷痕,永遠陪伴哈利一生,那就是母親給哈利的保護障。
讓我們用愛去感化一切!
哈利波特觀后感3
暑假里我看完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全部電影,這是一個魔幻類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充滿愛的電影,影片中大家以愛的名義團結在一起,共同維護著他們的家園,連我這個哈迷也被影片中無時不刻存在的愛深深地感動著。十年磨礪只為最后一戰,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斗,也是一次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海邊的風把沙子輕輕撥開,直到哈利寫下:這里長眠著多比,一個自由的小精靈。此刻哈利的心是痛的,這個傷痛將永遠烙在他的心里,他的親人、教授、好伙伴,一個個永遠的離他而去。哈利無法忍受這樣的事再發生,他有時會很沖動,但幸運的是,在哈利墮入低谷時,身邊還有他那善解人意的老搭檔羅恩、赫敏以及其他朋友們,他們安慰他,鼓勵他,溫暖他,他們的友愛打動了哈利本就善良、勇敢的心,讓他再次從困境中站了起來。雖說哈利是影片中的主角,但是我覺得哈利的朋友們才是他最強大的后盾,沒有他們,哈利不可能勇敢的面對伏地魔;沒有他們,哈利也只是一個連魔法石都不能拿到的普通男孩。
電影當中的愛有些很明顯,有些卻隱藏的很深,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斯內普對哈利與莉莉的愛就是如此。斯內普是我在影片中最喜歡的人物了,他表面上是個非常不友好的人,時常冷漠的可怕,身邊的人包括哈利都對他敬而遠之,在他死之前,哈利和他的朋友們都誤以為他背叛了鄧布利多,是個可惡又可恨的小人,我曾經也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咒罵過他,可是隨著電影的深入,真相才慢慢揭開,我也慢慢開始喜歡上這個人物。電影最后用斯內普的眼淚告訴大家:雖然在學院帽的分配下他的歸屬是使用黑魔法的斯萊特林的學員,他也確實渴望用這樣的黑魔法獲得一種全新的生活,因此他選擇了做伏地魔的仆人,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食死徒,但是莉莉的善良和愛感化了他。他愛莉莉,而莉莉的死使他醒悟、重新振作起來,他隨著自己一顆善良的心,作出了勇敢的決定——對抗伏地魔。于是他用高超的大腦封閉術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意圖與內心,封閉了他的愛,直到伏地魔與食死徒們大敗,都還不知道他是間諜,還認為他也只不過是一個他們可有可無、沒有尊嚴可言的仆人而已,斯內普的魔法之高超,勇氣之佳可見一斑。
影片中鄧布利多教授是一個充滿智慧的老人,是他一點一點指引著哈利勇敢的去面對一切困難,也因為他的慈祥與善解人意受到了大家的愛戴。他的離去雖然讓我們有很多的不舍,但是一想到他也是因為對抗大魔頭才犧牲的,我的心里才算好受些。鄧布利多教授和斯內普是屬于性格截然不同的兩種人,但是他們都有著一顆善良和愛人的心,他們同樣都帶給人們一種溫暖,使人們有無限的力量和勇氣去面對現實,他們的愛就如同父親的愛一般。
電影里面的人們,用愛溫暖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帶去無比的幸福。看完電影的我,也深深的明白了生活中需要愛的真理。學會用愛去面對他人,用感恩的心去待人接物,那么我身邊每一個遇見我的人,也一定會因為我而快樂和幸福的。
哈利波特觀后感4
《哈利波特》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外國名著。在看完了電影后,我又繼續閱讀原著和查找百度的方式,繼續深挖那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伏筆和作者奇妙的想象力。
在升入六年級時,我陰差陽錯的接觸到了哈利波特:在一次晚上,姐姐學習英語,順便帶我一起觀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此便愛上了這個系列,經常看到深夜都不罷休。哈利波特一共七部曲: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與密室,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與火焰杯,與鳳凰社,與“混血王子”和與死亡圣器,我也慢慢看完了。
《哈利波特》的故事非常完整,從全球巫師大戰,最偉大的巫師鄧布利多打敗了自己昔日的愛人:黑巫師格林德沃;到伏地魔引起的第一次世界戰爭中,伏地魔得知一個預言:在7月末出生的一個孩子會打敗伏地魔,當時在7月末出生的孩子有兩個:一個是納威隆巴頓,另一個就是哈利波特,伏地魔考慮到自己和哈利一樣是混血巫師,而蟲尾巴也告訴了詹姆波特一家人的藏身地,所以去戈德里克山谷追殺哈利波特:在殺死了詹姆波特和莉莉后,將魔杖指向哈利,可是莉莉死前為1歲的哈利施了一個古老的魔法——索命咒反彈了,打中了伏地魔,可因為伏地魔之前制造了5個魂器,所以沒有死,化作冤魂逃走了,并意外使哈利成為了第6個魂器。在第一部中,哈利第一次在海格的幫助下了解了魔法世界,去霍格沃茲入學,并阻止了奇洛偷取魔法石;在第二部中,哈利發現密室,并在里面斬殺了蛇怪,無意間毀掉了一個魂器:里德爾的日記(伏地魔原名里德爾);在第三部,哈利了解了爸爸的三個好友:狼人盧平(月亮臉),“殺人犯”小天狼星(大腳板)和“勇士”小矮星(蟲尾巴),可在最后,他發現了小矮星是叛徒,而小天狼星是好人的事實;在第四部中,伏地魔殺死了一個麻瓜,將自己的寵物蛇納吉尼變成了第7個魂器,霍格沃茲舉辦了三強爭霸賽,并且伏地魔復活,哈利死里逃生;在第五部,哈利認識了鳳凰社,得知曾經的預言,小天狼星死亡;第六部中,間諜“混血王子”斯內普與鄧布利多商量好,在天文臺親手殺死鄧布利多,給不知情的哈利給予很大的打擊;直到第七部,第二次巫師戰爭爆發,哈利輟學,一行人毀掉了全部魂器,在霍格沃茲保衛戰中,伏地魔用死亡圣器之一的老魔杖對哈利用了索命咒,可老魔杖不會傷害它真正的主人:哈利波特,所以咒語反彈了,由于伏地魔的7個魂器全部被哈利波特一行人毀掉,伏地魔終于死亡了。
作者在寫小說的過程中,“埋下伏筆”的結構手法運用非常頻繁。比如:在每一本小說的中間埋下的一個不起眼的伏筆,結尾就會讓你驚訝不已;最厲害的還是在第一部的開頭,作者將哈利波特是綠眼睛的特征一筆帶過,但這卻是斯內普加入鳳凰社的理由:斯內普愛著哈利的媽媽:莉莉,而莉莉的眼睛就是綠色的,所以斯內普答應了鄧布利多,在前期故意敵視哈利,卻暗中幫助他,在后期伏地魔復活后混進食死徒中當一名雙重間諜,直到后來死在伏地魔手中。
哈利波特直到現在,都令人回味不已,故事非常精彩。
哈利波特觀后感5
一個瘦弱、帶著眼鏡的黑發小巫師,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帶入那“夢幻般的魔法世界”里。他就是我們的小巫師—“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這部電影中,作者把我們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變成了事實。以“哈利波特”為主人公,有巫師、精靈、鬼魂、怪獸、龍、邪惡、正義。在這部電影里我看到哈利波特面對困難和邪惡永不退縮,對待朋友和老師永遠都是不離不棄。哈利波特通過對自己命運和信念怕執著,使他一次又一次的逃過難關。
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在那個魔法世界里住滿了巫師,有老有少。貓頭鷹當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開口說話。飛天掃帚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鳥相比,騎著它可以快速飛行,不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棋會聽從主人的話,主人讓它到哪它就會到哪。命令—發,自己就會挪動。畫像里的人是活的,他們可以談話、還可以跳出自己的像框到別的像框里。城堡里有許多的鬼魂,他們可以游動、可以談話、可以挪動城堡里的任何東西、還可以穿透任何物體、有時還搞惡作劇(皮皮鬼)。還有許多都是那么的神奇!怪不得我們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師會風靡整個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與他兩個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發生了很多事情,他們一起戰斗、一起共享快樂、一起分憂,使他們的友誼變得牢不可破。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們(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杰),他們面對邪惡和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他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邪惡總是斗不過正義的。
我也很佩服作者JK羅琳,她運用魔幻小說寫出生動的“哈利波特”,又運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師和這個魔法世界,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