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殘奧會觀后心得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殘奧會觀后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冬殘奧會觀后心得1
東京奧運會結束了以后,我們又迎來了東殘奧。殘奧會是專門為殘疾人開展的運動會,讓殘疾人知道殘疾人并不是一無是處,他們同樣可以走向奧運,走上領獎臺。
這些殘疾人有的失去了胳膊,有的失去了雙腿,更有的人失去了光明。
昨日“人民日報”發了一篇文章,記者采訪一位失去光明的女孩,記者:“如果給你三天光明,你最想見到誰?”女孩毫不猶豫地說:“我的領跑員吧。”
她和領跑員參加比賽的時候僅靠一個10厘米的繩子。領跑員就像她的眼睛,直道的時候變一下動作提醒她,彎道的時候彎一下胳膊。
領跑員告訴她動作要領,于她而言領跑員就是一雙眼睛。
她沒有因為失去光明而一撅不振,她堅信她和她的領跑員一定能走上領獎臺。
今天又被“人民日報”振撼了。殘疾人男子游泳比賽,中國隊包攬了冠、亞、季軍,做為中國人無比豪。十分地佩服殘疾人,東京同時升起三面國旗真是無比開心。
同樣是中國人,我們比他們多一雙手,多一條腿,甚至多一雙眼。他們取得的成績卻比我們更多更大。是因為我們技不如人嗎?并不是,而是我們沒有他們失去雙眼,雙腿的痛苦,更沒有他們經過的挫折。
他們身殘志堅,他們矢至不移,他們比我們想象地堅強,他們比我們想象地更成功……
冬殘奧會觀后心得2
殘奧賽場上奪獎的喜訊頻頻傳出,雄渾壯美的中國國歌在日本國土上頻頻響起,驕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競賽場面又讓人心疼不已。每塊獎牌的背后,都蘊涵著一首自強壯美的詩篇。或許身體殘缺無法改變,但他們用自強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僅靠一條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選手;那雙目失明卻苦練球技聽聲辨位的最佳前鋒;那先天性殘疾卻敢于挑戰勇于追逐的長跑者……一次又一次對命運發起的挑戰,贏來的,不僅僅只是觀眾們的歡呼,更是鑄就了一篇中華民族勇于斗爭、不甘落后的壯麗史詩。身體的缺陷讓他們在追夢的道路上艱難重重,但是他們不甘命運、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是我們的榜樣;他們悅納缺陷、正視困難并迎難而上的勇氣令吾輩動容!
越能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命運對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一位改變女孩命運的校長以及一千八百名從這里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的女孩,華坪女高創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傳奇。“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瞰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段誓詞是對華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詮釋,更是激勵女高學生從落寞中奮起,自貧困里覺醒。雖人各有命,但自強不息的信念越堅定,逆天改命的勝算就越大。
越能向著目標奮發努力,挫折對他的阻礙就越小。回首滄桑歲月,凡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重彩一筆的英雄,有哪一位沒有經歷過挫折?有哪一位不是從困境中涅盤,于激流中堅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雖歷經磨難,但仍堅持“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與鯊魚纏斗的桑迪亞哥毫不畏懼、奮起反擊。心存高山,必能“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胸懷山河,定能“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我輩青年當奮起行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實事。我們可以輸在起點,但一定要贏在終點。為理想而努力的我們,定不會任命運的風肆意撥動,而要如他們以殘缺之翼,乘風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冬殘奧會觀后心得3
中國殘奧軍團17日再奪11金,金牌總數達到105塊。當天,游泳項目比賽全部結束,在奪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軍后,中國游泳健兒以37金30銀25銅的殘奧會歷史最好成績完美收官。
截至17日晚,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收獲105金81銀51銅,繼續高居金牌和獎牌榜之首。英國以64金39銀44銅位居次席,烏克蘭以41金37銀39銅排第三,奪得14金的東道主巴西位列金牌榜第八位。
游泳項目的最后一個比賽日,中國“泳軍”再添兩金。其中,張麗在女子100米自由泳S5級決賽中奪冠,周聰、林福榮、宋懋璗和王益楠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摘得最后一枚游泳項目金牌。本屆殘奧會,中國運動員在里約泳池共收獲37金,金牌數創殘奧會歷史新高,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副其實的奪金大戶。
17日的田徑賽場,中國健兒掀起奪金高潮,當天奪得的11枚金牌中有7枚來自田徑。其中,周洪轉在輪椅競速女子800米T53級決賽中打破世界紀錄,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摘得里約殘奧會上的第100枚金牌。
女子1500米T11級決賽,中國選手鄭金以4分38秒92奪冠,并將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縮短了5秒14。“跨過終點線那一刻非常激動,十年來的夢想終于實現了,無法用言語表達。”她說。
其余比賽,董飛霞和米娜分別在女子鐵餅F55級、F38級比賽中折桂,吳國山奪得男子鉛球F57級冠軍,周霞在女子200米T35級比賽中奪冠,崔彥峰、劉洋、李虎召、劉成明搭檔的中國組合在男子4×400米接力T53/T54級比賽中摘得金牌。
當天另外兩塊金牌來自乒乓球,張變、顧改、周影在女子團體TF4-5級比賽中奪冠,葛楊、馬麟、連浩奪得男子團體TF9-10級比賽金牌。女子坐式排球決賽,衛冕冠軍中國隊0:3不敵美國隊,沒能實現殘奧會“四連冠”。
里約殘奧會將于18日閉幕,中國代表團在最后一個比賽日還有1個大項、3個小項的比賽。
冬殘奧會觀后心得4
3月3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炬在張家口賽區傳遞,傳遞點位依次為張家口市民廣場、崇禮太舞滑雪場、蔚縣暖泉古鎮、懷來官廳水庫濕地公園。
上午,在北京冬殘奧會火炬接力起跑儀式上,火種護衛引燃火炬,遞交給河北省委常委、張家口市委書記武衛東,武衛東向觀眾致意后,交給第一棒火炬手丁玉坤。
河北省石家莊高新區希望之家社工服務中心理事長丁玉坤,她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實現自食其力后,又將溫暖和愛心傳遞給更多殘疾人以及需要幫助的人。“起跑!”北京冬殘奧會火炬接力起跑正式開啟,丁玉坤高高擎起火炬,現場觀眾響起熱烈的歡呼聲。
張家口市民廣場是全國獲得批準建設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17個冬奧文化廣場之一。張家口市民廣場傳遞主題為“逐夢冬奧”,核心內涵是體現“共享辦奧”理念,展示奧林匹克運動在城市中蓬勃開展的喜人景象,是全民樂享競技體育魅力和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放平臺。
火炬手從市民廣場北中心區出發,途經LED屏幕舞臺、景觀石、兒童樂園區、籃球場,再到民俗文化展示長廊、冬奧知識長廊、休閑亭,最后返回到北中心區收火。
9時30分許,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在崇禮太舞滑雪場傳遞,這是本次火炬傳遞活動中唯一全程雪上傳遞的點位。冬日的太舞雪場銀裝素裹,該點位第一棒火炬手、舉重教練員孫曉剛高擎著火炬,向現場觀眾揮手致意,邁著矯健的步伐開始傳遞。
崇禮太舞滑雪場傳遞主題是“舞動雪韻”,旨在體現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展示中國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巨大熱情,展現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成果。
崇禮是本屆冬殘奧會的重要賽事舉辦地之一,降雪早、積雪厚、雪期長,為開展滑雪運動創造了條件。太舞滑雪場處于世界公認的“滑雪度假黃金帶”上,海拔低、落差高,具有得天獨厚的滑雪環境。近年來,包括太舞在內的滑雪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崇禮溝壑間。目前,崇禮大型滑雪場數量已達7家,全部進入國內雪場20強,擁有高、中、低級別雪道169條,總長達162公里。曾經的冰天雪地,如今成了崇禮的金山銀山,冰雪旅游產業已發展成為崇禮的支柱性產業。
冬殘奧會觀后心得5
由九個火種匯聚而成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圣火3月3日展開第二天的傳遞活動,“九天之火”繼續溫暖前行。
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活動3月3日上午分別在以“逐夢冬奧”為主題的張家口市民廣場、以“舞動雪韻”為主題的崇禮太舞滑雪場、以“古鎮新姿”為主題的蔚縣暖泉古鎮和以“綠色生態”為主題的懷來官廳水庫濕地公園上演。3月3日下午,圣火還在以“萬國園林”為主題的北京世園公園傳遞。另外還有來自國際殘奧委會大家庭的21名火炬手,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進行了閉環內火炬傳遞。
在河北張家口崇禮太舞滑雪場,曾帶隊獲得2008年北京殘奧會舉重比賽金牌,去年又帶隊奪得東京殘奧會舉重項目三金兩銀佳績的教練員孫曉剛是火炬手之一,他說:“能夠擔任火炬手是一次很光榮的經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參與體育鍛煉,感受體育的魅力、體育的快樂,將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出去。希望運動員在冬殘奧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享受比賽過程,留下美好回憶。”保定市體育局教練員、前殘奧會乒乓球冠軍葛楊也說道:“能夠參與這次火炬傳遞我十分激動,回去后將在殘疾人體育運動方面繼續做貢獻,讓更多人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國際殘奧委會副主席杜安·卡勒3月3日下午也參與了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閉環內的火炬傳遞活動,他說:“1994年我就來過中國,如今能夠在這里握著北京冬殘奧會的火炬,我感覺非常棒。特別期待運動員們能夠在那些美妙的場館里,上演精彩的運動表現!”
3月4日,火炬傳遞活動將繼續在以“自強不息”為主題的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以“追夢之路”為主題的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和以“冬奧之家”為主題的北京冬奧組委駐地傳遞。
冬殘奧會觀后心得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