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觀后感500字范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勇敢的心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勇敢的心》觀后感一
有一個男人叫華萊士,有一個英雄叫華萊士。兒時的他喪失了家庭,親眼看著父親和哥哥的死去,讓他經受了生存的無奈。后來四處漂泊,忍受著侵略者的欺壓,奴役。他不在乎,因為他覺得這是命運的作弄,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天真,樸實。女孩也被他聰明的大腦,滄桑的眼神所吸引。平平淡淡的做一個農民是他的夢想。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心愛的女孩被侵略者無情的殺害喚醒了他藏在內心深處的仇恨,尊嚴。一個男人,一個英雄的傳奇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看完這部電影心靈有種說不出來的震撼,并不是戰爭場面有多么的精彩,而是人的內心世界,人格魅力。一直以來我覺得人活著就是取得認同,首先是自己,然后是別人。主人公華萊士做到了,他的信念,那份對自由的向往喚醒了成千上萬的心靈。雖然他失敗了,敗給了背叛,和謊言。但他的信仰活了下來。故事情節中細節的亮點很多。比如貴族兄弟的內心世界這段,身份不一樣考慮問題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秘密,都有難言之隱,是信念讓他們走到一起,每個人在自己出生時就被賦予的責任是不可以逃避的。再比如王妃的感情這段。主人公的心其實早就被妻子占有。但他還是接受了王妃,如果是我也會這樣,愛這東西又沒規定只屬于一個人,愛著你還愛著她很正常。封建社會才會給人設個狗屁貞潔牌坊。王妃的感情挺觸動人心的,一個知性的人,她的愛是付出而直接的。
《勇敢的心》觀后感二
"人都會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地活過。"這是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的經典名言。他告訴我們,王權和貴族禁錮不了心靈,只要有一顆勇敢的心,你就可以去追求自由,追求屬于自己的生活!華萊士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一直在為自己的自由,蘇格蘭人民的自由而奮斗,而努力,最終成為一柄蘇格蘭利劍直插英國殘暴王權的心臟。
《勇敢的心》取材于13世紀發生的一次真實的蘇格蘭起義,主角威廉。華萊士不但確有其人,而且至今依然是蘇格蘭民族精神的象征。影片講述了威廉華萊士為了幫愛妻報仇,也為了反抗英格蘭王長腿愛德華的暴政而領導蘇格蘭渴望自由的人民發動的一次人民解放戰爭。這場戰爭初期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如果形勢順利甚至可以推翻長腿愛德華。只可惜蘇格蘭的貴族受英格蘭所給予的可憐利益的驅使而背叛了華萊士,背叛了人民所追求的自由。使得威廉華萊士被長腿愛德華活捉,最后被殘忍的英國政府處死。并把他的尸體分解成四份,將頭懸掛在倫敦橋上,四肢分別送往英格蘭四方,以此來警告人們不要與王室作對。然而盡管華萊士已死,自由的火種卻已經降臨大地,最終形成燎原之勢,在蘇格蘭貴族布魯斯的帶領下,蘇格蘭人民最終戰勝了長腿愛德華的軍隊,贏得了屬于自己的自由。而威廉。華萊士也最終被認為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被蘇格蘭人民永遠銘記,他的傳奇故事也一直被傳唱至今。
毫無疑問的,《勇敢的心》是一部真正的史詩大片,一段真正的令人蕩氣回腸的傳奇。它無比完美地表現了蘇格蘭人民追求自由的精神,表現了在皇權的高壓之下所迸發出來的自由之泉的美麗。而威廉華萊士最終也以一個英雄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所敬仰,所銘記。
華萊士的父親也是一位敢于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英雄,但也正因為如此,華萊士幼年時便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和哥哥。當他親眼看著自己原本高大和藹的父親慢慢被塵土吞噬,永遠地閉上雙眼的時候,眼中流露出來的是一種難以言狀的悲痛和哀婉,同時也有一絲堅定和勇敢。或許從那個時候開始,在他那尚還童真的心中,便已經有自由的種子開始萌發,也就是那時所種下的自由之種,在日后開花結果,使這個天真無邪的少年最終走上了追求自由的道路,收獲了勇敢者之心。
父親死后,華萊士跟隨自己的叔叔前往歐洲各地,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長成了一位具有雄獅般瀟灑的金色鬃毛一樣的高大英俊的男子,回到家鄉后,與自己童年時所鐘情的美倫秘密結婚,有了一位溫婉美麗的人生伴侶。如果不出意外,他本來可以有一個溫暖的小家庭,在自己的故鄉村莊中平靜而快樂地生活,最終幸福地死去。只可惜在那個陰云密布的時代,這種夢想完全是一種奢望。她的妻子最終因為反抗一個英國士兵老頭的侵犯而被殘忍的執政官處死,華萊士夢想中的小家庭最終破滅,隨之毀滅的還有他對美好生活的幻想。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了,華萊士才下定決心為了自由而戰,最終領導村民組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義軍,開始向整個英格蘭宣戰。
華萊士為了鼓舞士氣,聯合蘇格蘭貴族的軍隊一起對抗長腿愛德華,曾在戰前進行了一場振奮人心的演講,那時的他雙目炯炯有神,原本美麗多情的藍眼睛閃爍出一種無比堅毅剛強的冷光,用他那無比洪亮磅礴的聲音大聲說道:"戰斗,你可能會死;逃跑,至少能茍且偷生,年復一年,直到壽終正寢。你們!愿不愿意用這么多茍活的日子去換一個機會,僅有的一個機會!那就是回到戰場,告訴敵人,他們也許能奪走我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永遠奪不走我們的自由!"正是這一聲怒吼,激勵了無數蘇格蘭的士兵,使他們群情激昂,跟隨威廉華萊士勇敢地抗擊英軍,最終取得了巨大勝利,而威廉華萊士,也逐漸成為了蘇格蘭人民眼中的傳奇人物。
然而,那時的蘇格蘭貴族內部并不團結,貴族首領布魯斯主張與威廉華萊士聯合,從長腿愛德華的手中解放蘇格蘭,然而其他貴族不想失去從英國那兒得來的頭銜、土地與財富,害怕英國軍隊的強大,一直畏縮著,不斷阻擾華萊士的解放行動。并在后來的一次十分關鍵的大戰中被判了華萊士,使華萊士的起義軍全軍覆沒,而他本人也差點成為英國政府的'俘虜。后來華萊士為了報仇,如同一個索命的死神一般在夜里騎著一匹高大的黑馬,手持一柄大鐵錘威風凜凜地踢開了背叛他的兩個烏克蘭貴族的寢室大門,干脆利落地殺死了那兩個卑鄙狹隘的小人。
華萊士復仇后,一直致力于重組他的起義軍,后來收到蘇格蘭貴族的邀請,要與他談判并共組軍隊。善良的華萊士并不知道這是那幫權貴走狗的奸計,剛前往談判地點便被早就埋伏在那里的英軍生擒,逮捕會倫敦接受審判。
堅強偉大的華萊士不屈于王權的威壓,哪怕要忍受苦刑,他也始終沒說一句話,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不肯向那虛偽的英國國王效忠。在第二天前往刑臺的途中,華萊士受盡英國百姓的嘲笑和辱罵,卻始終不卑不亢,面色平靜地前往那個他生命終結的地方。一個偉大的先驅者就這樣在愚昧無知的百姓的辱罵聲中登上了刑臺,就像希臘神話中那位偉大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一樣,心甘情愿地忍受不公的裁決。
行刑時,英國判官幾次獰笑著讓華萊士乞求寬恕,這樣就可以讓他死得沒有痛苦。可華萊士始終沒有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只是咬牙忍受著那殘忍的剖腹之刑,就如同神圣偉大的耶穌一樣為了拯救世間的苦難而獨自承擔一切。這場景使原本辱罵他的英國百姓都為之動容,高呼著為他乞求寬恕。而判官也想給他一次機會,讓他說出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話,所有人都以為他會乞求寬恕,然而他沒有,他說出的那個詞深深地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也震撼了坐在熒屏前觀看的我。
只見華萊士有些艱難地張開嘴巴,用盡全身力氣高聲呼喊道:"Freedom--!(自由)"他的呼喊使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一怔,就連那一直獰笑著的判官看他的眼神中都多了份愕然和崇敬。是啊,自由!這正是華萊士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也正是追求自由的他,有了一顆勇敢的心,有了一顆敢于為了自由和幸福向強權和暴政對抗的心!
最終,屬于華萊士的傳奇結束了,臨死前,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正在人群中微笑地看著他,而他也最后釋懷地一笑,死在了刑臺之上。
不得不說,《勇敢的心》是一首悲壯的自由挽歌,它歌頌了英雄,歌頌了自由。也給予了觀者無數的力量--來自于華萊士勇敢的心的力量!我們看到了,這位偉大的領導者的奮斗,看到了他的勇敢,看到了他的堅毅。而也正是他,將這種勇敢,這種堅毅,這種追求自由的勇敢的心得力量給予了我們。使我們能捫心自問,我真的勇敢地面對了嗎?我真的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了嗎?并獲得了一種在生活中長風破浪的勇氣,一種威邁山河的豪情!
《勇敢的心》,永遠的經典之作,永遠的偉大篇章,更是永遠的英雄傳奇。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一個華萊士,使我們的心變得勇敢,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勇敢者!
《勇敢的心》觀后感三
在威廉·華萊士還是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蘇格蘭的英雄馬索·華萊士在與英軍的斗爭中犧牲了。光陰似箭,英王為鞏固在蘇格蘭的統治,頒布法令允許英國貴族在自己蘇格蘭的封地上享有結婚少女以便讓貴族開發并統治蘇格蘭。這道法令雖然表面上會有利于英國統治蘇格蘭,但更會激起蘇格蘭人民的反抗。年輕的威廉·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美麗的少女梅倫求婚,并與其私定終身,愿意做一個安分守己的人。然而梅倫卻被英國貴族無理搶去,并遭殺害,華萊士終于爆發了。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子”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
華萊士,終其一生都是一個斗士,一個為了愛情而斗的斗士,一個為了自由而斗的斗士,一個為了國家和命運而斗的斗士。他是一個讓人尊敬的英雄。
他的愛情,這部片他的愛情分成了兩部分。一個就是和小時候的梅倫,一個美麗的蘇格蘭姑娘,一個在他父親的葬禮后送了一枝花安慰他的人。華萊士求學有成后回來向他求婚。因為當時貴族享有初夜權的原因,他們在森林里偷偷的結婚了,這里可以體現出他的一種反抗的精神,一種本能的叛逆。但他們的愛情沒有維系多久,因為梅倫的美麗太耀眼了,貴族殺了梅倫,這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戰斗的導火線,因為這引發了華萊士的爆發,揭竿而起,各地響應。第二段是與皇后的感情。皇后丈夫本來就是個同性戀,包辦的婚姻讓她感覺不到愛情的存在,根本沒有感情可言。缺乏了愛情的滋潤,讓為愛情而起的華萊士走進了她的心靈,她自然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了。而華萊士則是在為了自由而奮身博殺,因為失去了梅倫,他一直在為了他的信念作戰,皇后的美麗和善良感動了他,兩顆干枯的心就這樣融在了一起。
勇敢的心是震撼人心的,因為這里有可貴的思想——自由。沒有自由了你們還能干什么?也許是真的,我們也該好好思量思量。
《勇敢的心》觀后感四
《勇敢的心》說起來算是一部很舊的片子,這樣說,不僅是因為他上映于1995年,更在于它是以13世紀末14世紀初蘇格蘭人民反抗英格蘭暴政為時代背景的。在電影史上,《勇敢的心》,已成為經典;正如在蘇格蘭,威廉.華勒已成為千百年間的民族英雄;就像在蘇格蘭,風笛已成為民族音樂之魂。
青山環繞的鄉村、溫柔恬靜的鄰家女孩、勇敢剛毅的民族英雄、氣勢磅礴的古戰場、時而憂傷時而歡快的蘇格蘭風笛…… 看完《勇敢的心》,閉上眼睛,我的腦海中迅速形成一幅唯美、平靜、安詳的蘇格蘭鄉村圖,但畫面很快被打散,支離破碎,緣于英格蘭暴君的丑惡嘴臉,正如影片所放的,唯美、平靜、安詳僅是短暫的,在英格蘭軍隊鐵騎踐踏下,蘇格蘭人民長期受控于英格蘭暴政而無自由可言,但比起蘇格蘭英雄英俊剛毅的臉孔,英格蘭暴君的丑惡嘴臉當然不會常駐于我腦海之中,因此,當影片最后威廉.華勒高呼“自由”時,愛德華的軍隊、政權也就隨著這一聲喊叫而煙消云散了。而華勒的高呼卻永遠存在人們的心中,蕩氣回腸,千百年來激勵著各族人民為追求自由而奮斗。“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也許是對華勒最好的詮釋。在很黑的夜里,聽著《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Son of Scottland》等《勇敢的心》原聲音樂,我會輕聲地問:到底自由是什么,可以讓英雄為之放棄一切?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射進房間,我恍然大悟,自由,正如陽光;英雄追求自由,正如我們在漆黑的夜晚對陽光的渴望。當我們為了前方某個不知名的夢想而投入到各種大小考試中去;當我們麻木地認為自由就是考上大學時,我們為之通宵達旦,為之嘔心瀝血。而結果呢?恐怕我們只是贏了整個世界而迷失了自我。其實失去自由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但我們已經麻木到失去了為自由而戰的勇氣。電影《勇敢的心》正是給麻木的人們帶來“勇敢的心”。“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正是影片中的這句話,讓我驚醒。其實剝奪我們自由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心。我們禁錮于自己的惰性,沉迷于網絡游戲的虛幻中,而斗志全無。我們真正該打敗的,是我們自己。為自由而戰斗,過真正的生活。《勇敢的心》正是那第一縷陽光。
《勇敢的心》觀后感五
有一個男人叫華萊士,有一個英雄叫華萊士。兒時的他喪失了家庭,親眼看著父親和哥哥的死去,讓他經受了生存的無奈。后來四處漂泊,忍受著侵略者的欺壓,奴役。他不在乎,因為他覺得這是命運的作弄,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天真,樸實。女孩也被他聰明的大腦,滄桑的眼神所吸引。平平淡淡的做一個農民是他的夢想。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心愛的女孩被侵略者無情的殺害喚醒了他藏在內心深處的仇恨,尊嚴。一個男人,一個英雄的傳奇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看完這部電影心靈有種說不出來的震撼,并不是戰爭場面有多么的精彩,而是人的內心世界,人格魅力。一直以來我覺得人活著就是取得認同,首先是自己,然后是別人。主人公華萊士做到了,他的信念,那份對自由的向往喚醒了成千上萬的心靈。雖然他失敗了,敗給了背叛,和謊言。但他的信仰活了下來。故事情節中細節的`亮點很多。比如貴族兄弟的內心世界這段,身份不一樣考慮問題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秘密,都有難言之隱,是信念讓他們走到一起,每個人在自己出生時就被賦予的責任是不可以逃避的。再比如王妃的感情這段。主人公的心其實早就被妻子占有。但他還是接受了王妃,如果是我也會這樣,愛這東西又沒規定只屬于一個人,愛著你還愛著她很正常。封建社會才會給人設個狗,屁貞潔牌坊。王妃的感情挺觸動人心的,一個知性的人,她的愛是付出而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