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作文
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作文1
國慶期間,我看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xiāng),遇到了兒時的同學,打開一本日記本,回憶起了以前的往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調(diào)皮的學生因為惡作劇,刺傷了神父的眼睛,剛來學校做學監(jiān)的馬修知道這件事情后,一開始想把惡作劇的那個孩子拎出來,關到禁閉室去。但在途中,看到校長狠狠地拎著一個孩子的耳朵把他拉到禁閉室里去時,他又于心不忍了,于是決定和學生私下解決這件事。他對這個孩子說:“我可以不說出這件事是你做的,但在神父的眼睛沒有好之前,你必須一直當他的護理員,你愿意嗎?”孩子立馬說道:“我愿意!”看到這里,我覺得這個馬修老師真好,如果換成別的老師,估計早就大發(fā)雷霆,還會喊這個學生的家長過來了呢!
還有一個場景也令我難以忘記:當后來成為指揮家的莫杭治因為辱罵院長而被關禁閉,釋放出來后罰做清潔工作,聽見馬修訓練他的同學們合唱,每天放學后獨自一個人偷偷在教室里練習唱歌時,馬修發(fā)現(xiàn)后并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開小灶”……
看完這部電影,我知道了音樂或許可以改變一切,更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用他善良而又寬容的胸懷愛護著那些在別人眼里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們。是他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優(yōu)點和潛能,并鼓勵孩子們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孩子們才茁壯地成長。
在我的眼里,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就是像馬修一樣的老師,在班上孩子們調(diào)皮搗蛋犯錯的時候,她常常是耐心地詢問同學們犯錯的原因,并常常用幽默的語言來教導同學,既讓同學認識到錯誤,又不傷害他的自尊。想到這里,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真是很幸福啊!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作文2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抒情的電影,這部影片用倒敘手法,講述了皮埃爾從馬修老師的日記回憶自己的童年,自己的過去。
當時,馬修老師當了一所寄宿學校的音樂老師。他剛進到這所學校時,被前任的遭遇嚇了一跳,孩子們的惡作劇實在令人可怕。馬修老師到學校幾天后,覺得就像地獄,校長的殘酷,制定的不合理的校規(guī)……
馬修老師用愛去感化了孩子們,幫孩子們寫樂譜,組成了合唱團,用他的歌曲感染孩子們。就在馬修老師帶著孩子們到山野活動時,一個被校長冤枉了的孩子放火燒毀了寄宿學校報復了校長。馬修老師因此而被校長解雇,孩子們都想念老師。
我們的新老師——趙老師,原先也是很讓同學們討厭。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同學們對老師的看法。那天,有兩個同學瘋打,有位同學的眼睛差點兒被刺傷,當險情就要出現(xiàn)時,趙老師出現(xiàn)了,制止住了兩位同學的瘋打。其實,我們感覺到趙老師非常愛我們,對同學們的懲罰也是為了幫助我們糾正不良習慣,而我們還給老師的只是冷眼和責怪。
電影中的歌詞,感染著我,優(yōu)美的音樂,抒情的歌詞,滿滿的都是老師的愛,比如“哦,黑夜,希望就在前方”“打敗黑夜,創(chuàng)造曙光之城!”
老師的愛,我們看不見,但感受得到,一件小事的背后卻有著無限的愛。
現(xiàn)實中,老師的愛可能沒有電影中的那么生動,但愛是一樣深厚的。
愛可以感染孩子們幼小純潔的心靈!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作文3
短短九十多分鐘的片長,卻蘊藏著一個社會。
池塘之底是一個小社會,等級分明,制度森嚴。院長哈森是剝削階層的代表,冷酷無情,貪得無厭。他殘忍地對待那些犯錯的孩子們,濫用私刑,為了他的仕途他不惜毀掉孩子們的前途,但沒有孩子有能力反抗,直到馬修的到來。
是馬修改變了這個社會。
面對被摧殘了心靈的孩子們,他循循善誘,面對孩子們過火的惡作劇,他用一顆仁愛之心去包容。他用音樂之光照亮了孩子們長期陰暗的心靈。
馬修是一個落魄的音樂家,仕途上的失意使他偶然來到這個被鐵門緊鎖的院落——這個塵封心靈的地方。一道鐵門,囚禁的不只是軀體,還有心靈。
院長根本不懂孩子們的心,他只知道“一犯錯,就處罰”,在他眼中,孩子們只是他追名逐利的工具。對,孩子們是桀驁不馴,可這是誰造成的?人之初,性本善,他們因后天教育者的不負責任已經(jīng)沾染惡習,院長還要把他們推入叛逆的深淵。他只管用暴力使孩子們屈服,卻不曾想過馴服烈馬要用溫情照料而不是兇狠的馬鞭。
可恨的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偏有這種人,騎在學生、家長頭上作威作福,卻少有馬修這樣的好老師。為什么哈森這種無能又喪盡天良的人能在社會上興風作浪,馬修這種善良負責任的人卻不得重用,郁郁而終?這不只是電影,更是現(xiàn)實。
是馬修給放牛班帶來了春天,試想如果池塘之底沒有馬修,將會葬送那里所有孩子們的未來。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心靈引導者,又會怎樣?我們不能強求每個老師都成為馬修那樣的好老師,那是不現(xiàn)實的,但根本原因在哪兒?
每一個家長和老師啊,如果你們對孩子們少一分不聞不問,多一分仁愛和關懷,就沒有池塘之底。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作文4
“海面上的清風,托起輕盈的飛鷺,從白雪皚皚的大地飛來。冬日轉(zhuǎn)瞬即逝的氣息,遠方你的回聲飄離了……”“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熱忱,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轉(zhuǎn)瞬消逝被遺忘。一道絢爛金光,再小道盡頭閃亮……”歌聲傳來,這些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如果告訴你這是調(diào)皮搗蛋的“不良少年”歌唱團演唱的,你會相信嗎?如果告訴你,這是在一所地獄式的學校里傳出來的歌聲,你會相信嗎?可是,這一切都是真的!是的,是《放牛班的春天》。
故事講述了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皮埃爾,在翻開一本陳舊的自己的音樂老師馬修的日記時,回想起了一幕幕自己的童年往事:那時,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由于沒有表演機會,來到了法國鄉(xiāng)村,成為了一所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而這所寄宿學校,卻有個別稱“池塘之底”。原來,在這里學習的孩子,不是犯過罪,就是品德敗壞。這所學校的校長,更是以殘暴的手段懲罰學生們。“行動——命令”這句話,代表著學生們的末日。而皮埃爾,他擁有天籟的歌喉,卻是學生里最調(diào)皮搗蛋的一個。他甚至把一瓶墨汁倒在了馬修的腦袋上。可是,馬修仍然沒有放棄,馬修用音樂凈化了皮埃爾的心靈,最后,皮埃爾終于成為了世界著名的音樂家。
影片中的皮埃爾,他是一個孤兒,是一個頑童。可是,他是怎樣成為一個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的呢?是馬修的教育方法。馬修那春風化雨的教育,比校長的殘暴懲罰,要有用得多。馬修并沒有“兇神惡煞”,而是用溫和的語氣教學,讓音樂滋潤了皮埃爾的靈魂,使他登上成功的高峰。
《放牛班的春天》,音樂改變一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作文5
周四下午學校的校本課程,閱讀屋的梁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場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主要講的是一個叫馬修的音樂老師來到了一所學校——“池塘之底”,這所學校里都是一些有“問題”的學生。電影的開始,有兩個老人在看一本日記,回憶往事,一個叫馬修的老師來到了“池塘之底”,迎接馬修老師是馬桑大叔,馬桑大叔在開門的時候被學生戲弄,傷到眼睛邊上,而校長哈珊,懲罰學生的方法就四個字“行動——反應”。
馬修老師剛來到這所學校時總是被學生欺負,但馬修老師卻沒有告訴哈珊校長,后來馬修老師建立了一個合唱團,這一段時間學生們都過得很開心,但有一天一個叫蒙丹的男孩來到這所學校,我看到這里的時候覺得蒙丹的眼神里充滿了殺氣。蒙丹和一個小男孩說,他之前用刀殺死過一個老師。我聽到他這么說就很害怕他會不會也殺了馬修老師啊?有一天馬桑大叔在一個學生的床底木板下發(fā)現(xiàn)了一筆錢和一個口琴,馬修老師一下就懂了,這錢就是學校丟失的那筆錢,他知道口琴是那個和蒙丹談話的小男孩的,于是就找到小男孩來問原因,原來小男孩想要用錢來買一個熱氣球,馬修老師知道后也沒有責罵小男孩。不久后馬修老師和馬桑大叔帶著孩子們?nèi)チ藢W校旁邊的.小樹林里玩,但這時沒有人知道學校著火了,我覺得有可能是蒙丹故意放火燒學校的,就因為這事馬修老師被學校開除了,學生們都用折紙飛機的方式和馬修老師告別,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流出眼淚了,心想要是我肯定也不舍得馬修老師離開。
看完了這場電影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老師們對每一位學生的用心和善良的教育方式,“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熱忱,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伴著歌聲終束了這場電影。
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