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1
又看了一遍老電影《怦然心動》,想聊聊配角羅斯基先生,小主角布萊斯的爸爸。
———“夢想和現實間的距離總有一個人要承受”
羅斯基先生顯然是這部戲的可憎角色,從第一幕開始,他就限制布萊斯的想法,把他自己對貝克一家的看法潛移默化的裝進布萊斯的腦子:那是差勁的一家,他們放任自己的草坪亂七八糟,他們給整個社區(qū)丟臉,和他們當鄰居真不光彩。
他管教子女呆板苛刻,用自己的喜好限制他們的愛好和朋友。為什么會這樣?
影片后半段羅斯基太太請貝克一家來家里吃晚飯(雖然羅斯基先生很不情愿)。他問貝克家的兩兄弟高中畢業(yè)的打算,兄弟倆說終于從高中畢業(yè)想從事音樂,并且在車庫里已經開始開始錄制音樂小樣。他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考不上大學才做此打算,而當他知道兄弟倆收到了好幾所大學的錄取后隱隱很吃驚(羅斯基先生的刻板印象發(fā)揮作用的結果)。
羅斯基太太說先生年輕是個出的薩克斯風手呢(第一次暴露過去的線索),羅斯基先生很尷尬。而后,布萊斯發(fā)現話題越是接近音樂,他爸爸就越沉默,他偽裝出一副笑臉,其實心里很難過。
餐后整理廚房時,羅斯基先生不屑的說:那兄弟倆根本買不起錄音設備,何況他們知道錄一支小樣要多少錢?(很明顯他知道)那么多錢這兄弟倆只能靠偷盜來湊!(也許年輕時候的他就是動過這個主意的)然后爆發(fā)了父女之間的嚴重沖突。
在這里,我們終于可以勾勒出羅斯基先生的人生軌跡:年輕時充滿夢想的投身音樂事業(yè),無情的遭受到現實的打擊。可能是他的爸爸,像今天他打他的女兒一樣,扇了他一記耳光,咣當一聲,永遠關閉了他的夢想之門。若干年之后,他變成了社會中規(guī)中矩的中產階級,他結婚生子,他苛刻的管理他的家人。猜想其中就包括那個充滿夢想的他自己吧。
羅斯基先生嘲諷貝克兄弟還可以看到嫉妒,他嫉妒如果貝克兄弟走得起這條路成功了,他將無法面對被自己關押了半輩子的另一個充滿夢想的自己。
在羅斯基先生身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能看到那個為了養(yǎng)家糊口而放棄了夢想的自己。所以看到別人無知無畏的堅持,我們冷嘲熱諷;而當他們成功的撐到溫飽,甚至撐到能立足社會名利雙收時,我們承認自己既不堅韌也不優(yōu)秀日復一日的為著別人加給我們的價值觀,“泯然眾人矣”。
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2
聽過一句話: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一些愛情如同宿命般無從逃避,不可取代,色授魂予,需以性命相拼。
前幾天聽我的母親講起她的初戀,無非是一個又高又帥氣的男人從無數追求者中脫穎而出,無微不至地體貼和追求,抄情詩,寫情書云云。
可是造化弄人,他們終沒能在一起。在她要離開家鄉(xiāng)的前夕,男人叫住她,說,我們認識了那么久,還沒有碰過你的手呢,我能拉一下你的手么?
媽媽說到這時,臉上揚起了少女般的光輝:然后,我把手伸過去,剛碰到的時候,我一下子像觸電一樣跳起來了,然后就紅著臉跑掉了。
她說:你知道么?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心臟快要跳出胸膛一樣。
我知道,我都知道,不管是二十年前,還是二十年后的今天,這就是每一個少女都體會過的,初戀的感覺。
當你遇到那個人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那種感覺。
就是那種日思夜想輾轉反側,為一雙迷人的眼睛著迷,或者偷偷地聞著某人干凈的肥皂味道的格子襯衫,或者是偷偷期待那雙纖長厚實的手可以把自己的小手握在掌心。
就是那種電光火石般的火花,那種噬魂徹骨的瘋狂,那種把世界一切染上光輝的愛慕,只靠思念和期待就能生存的情愫。
我們能夠在心里把一個人美化成那個樣子,能夠把他的缺點看成可愛,能夠因為一個眼神一個笑容而顫抖顫栗,覺得他的聲音婉轉動聽,他的名字所組成的音符也是那么悅耳。
是啊,于是就忍不住一直偷瞄他,聞他的氣味,希望聽到任何關于他的消息,重復他的名字...
當你遇到那個人的時候,你突然明白一件事,原來生命可以美好成這個樣子。
電影里的外公說: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后,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Bryce's grandfather says about Juli,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我很開心,人性里還存在著這樣美好的詩意的情懷,讓我們互相點亮了彼此的生命,讓這個越發(fā)暗淡的世界時不時地顯得那么溫暖美好。
讓我們在容顏老去,失去夢想的能力之時,還能夠在心里點起一盞小燈,讓詩意從心底蔓延出來,化作嘴角邊一抹不老的微笑。
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3
又看了一遍《怦然心動》,在影視劇泛濫劇情雷人的今天對于審美疲勞的我而言,觀影感受正如電影的名字讓人心動。電影分別從女主和男主的角度來拍攝的,這種方法很奇妙,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有句話說的: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樣的。
影片的主線是男女主角的愛情,但其實片中還穿插了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夢想、尊重、親情、價值觀等等,具有非常濃重的人文關懷意識。譬如親情,朱莉一家因為要照顧弱智的叔叔,過得并不富裕,但他們并沒有因此覺得不幸福,一家人互相關愛,其樂融融。譬如夢想,朱莉的兩個哥哥熱愛音樂,并得到家人的支持,朱莉的爸爸熱愛畫畫,從來不放棄。反觀布萊斯的爸爸,曾經有過夢想,最后卻無法抵制世俗洪流將其拋棄,對與眾不同的人的行為嗤之以鼻,蔑視和冷漠是他一貫的態(tài)度。就像朱莉對他的評價他外表十分光鮮,但內里似乎有一種東西已經腐爛。
引起我注意的還有朱莉一家的教育方式。朱莉的父母鼓勵并贊賞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對孩子的興趣給以最大的支持。當朱莉的父母發(fā)生爭吵時,他們反而先安慰孩子,說這不是你的錯,我們會處理好的,并表示父母還是相愛的,讓孩子心情安定下來。也許也正因為如此,才塑造了朱莉樂觀,勇敢,善良,待人真誠的性格,對生活充滿熱情,對生命充滿敬畏,成為一個有冒險精神和浪漫精神,有智慧有擔當的女孩。
從朱莉那里還看到了她對美的熱愛和追求,她喜歡坐在梧桐樹上,眺望遠處的風景,欣賞黃昏和變幻莫測的云,她領略到這個世界另有一番神奇博大的美好。記得有句話我們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是的,在這個物質橫流的社會中,人們瘋狂地追求金錢、功利、名聲,人越來越急躁,越來越功利,在生活中發(fā)現美的人越來越少。他們會受到來自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壓力或誘惑。他們在不斷地打擊中漸漸地對自己產生質疑,對生活失去熱愛,從而變得越來越自私冷漠。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常常拿金錢去衡量一切,這些錯誤的價值觀似乎從小就扎根在人們的心里。人們會因為有富裕的家庭而感到驕傲,因貧窮的家庭而感到自卑。這些物質層面上的東西扭曲了他們的價值觀,過分追求虛無的東西而看不到精神上的價值。
這是一部教人向上向善的電影,它能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值得去看,去反思。
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4
《怦然心動》(FLIPPED)看了五六遍,尤喜其中的兩段話。其一是上文所引朱莉父親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其二是布萊斯的外公對于人的評價,“我們有的人暗淡無光(flat),有的色澤艷麗(satin),有的則光彩照人(gloss)。但是偶爾,你也會遇到色彩斑斕(iridescent)的人。當你真遇到時,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韓寒譯為:“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人生在世,必深謝有幾個能點悟你的人。比如朱莉的父親,又比如布萊斯的外公。由此說來,《怦然心動》的小清新里增添了幾絲大智慧的魅力,貫穿影片始終,也滲透到朱莉和布萊斯的成長軌跡上。雖講述早戀題材,但又不僅僅止于此。哪怕如我這般過了早戀年紀的人來看,仍舊受益匪淺。
除了朱莉和布萊斯,其他的每個人似乎都散發(fā)出各自的氣息,宛如一部活字典,通過片言只語,一不小心就透露了生活的很多秘密。家庭的矛盾,生活的艱辛,內心的失衡,性情的懦弱等等,都隱于豆蔻年華情竇初開之際,從容不迫娓娓道來,還原真實的生活,整飭個人的心扉,使人更加堅定和清醒。有一個鏡頭讓人很感動,當朱莉在晚餐時討論修飾院子的計劃時,父母親為了家庭花銷不禁大吵一架,過后父親和母親各自到朱莉的臥室與她談話。家庭成員之間的摯愛深情,很溫暖,羨煞旁人也。
電影講故事的方式有些意思,拋開平鋪直敘,采用了敘述人稱變換的手法,從布萊斯的獨白切換到朱莉的講述,如此交叉進行,共分為7段。這使得影片保持在平穩(wěn)和舒緩的節(jié)奏上,如潺潺流水,波瀾不驚,自然生動。
同時,這部電影也很賞心悅目。朱莉披著一頭柔順的棕發(fā),略帶著東方女性剛柔相濟的氣息,很討人喜歡(讓人想起90年代香港的某位女影星);還有晨曦或落日中的梧桐樹,本身就是一處蘊涵象征性的美麗風景;還有異國鄉(xiāng)鎮(zhèn)的淳樸風情等等。地贏。
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5
《怦然心動》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無論是從那個角度,背景內容還是想要表達的觀點都讓我非常喜歡。
這部電影體現了女主勇敢,有主見等特點,也生動細膩地刻畫出男主因為外界的影響對女主所存有的偏見再到被女主所感染轉而對女主的欣賞的轉變。
這部電影一開始講述了男主搬家到與女主成為鄰居,女主對男主一見鐘情,男主躲避女主到后來的真正認識、了解女主,也讓自己成長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很有特點,這部電影是從男主,女主兩個視角來展示的,讓觀者更好的去理解,感受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不僅僅只是講述情竇初開的美好感情,其中更包含著一些人生哲理。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畫面,女主和女主父親的談話,父親問女主為什么喜歡男主,女主回答,因為他的眼睛很好看,女主的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你看一個人不應該去看他的部分,要看整體,部分只是整體的一點點,當時的我還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后來我明白了,世界萬物都是一個整體,他們的整體有他們的一部分,而你要去了解他不能只靠一部分,要看他的整體。
女主的父親的弟弟有著智力障礙,男主原本對女主有所改觀,也想向女主道歉,但是為了面子,所以說了女主的叔叔不好的話,女主非常生氣,他們之間原本建好的一點感情又有了一點裂紋,男主的外公告訴他,他小的時候也差點變成女主叔叔那樣的人,這沒有什么好歧視的,只不過是因為一些事情,而被迫發(fā)生的,不能因為有的人有疾病而歧視他們,每個人都一樣。之前女主變成喜歡的一棵梧桐樹被砍掉了。女主求男主一起幫助他,讓他們不要砍掉那棵梧桐樹,可是男主沒有答應,梧桐樹被砍掉了,經歷過這一些事情之后,男主有了成長,有了新的認識,他帶著一棵梧桐樹的小樹苗去找女主,最后女主原諒了他,他們兩個一起種下了梧桐樹。
這部電影里的女主有主見,有創(chuàng)造力,可以自己養(yǎng)雞,賺錢,執(zhí)著,善良,敢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意他人的目光,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同樣男主也很善良,只不過被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他知錯就改,犯了錯誤不要緊知道改過才是最重要的
這部影片具有教育意義,每年我都會看一到兩遍這部電影,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想,感悟,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
經典電影怦然心動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 關于思政課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