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范文7篇,以供大家參考!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1
觀看了20_《開學第一課》后,才真正領悟到美無處不在,它是一種心靈的大美,遠遠地超越了世俗的眼光。在講述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的四節課中,逐漸深入,帶引我們感受著美在身邊。第一課的發現美,并不是在我們所想的那么簡單。都說當今世界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在自然中,是否發現在某種角度、狀態下,各種生靈所呈現出的美的一面?是否發現了誰的舉手投足讓自己心存感動或是令世界增添一絲的美?在發現美的同時,心中復蘇的是感動,且朝著內心深處順藤摸瓜般的尋得對發現美的感悟……
主講老師劉洋也說:“在深邃、蒼茫的宇宙間,仿佛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寬廣,領悟到什么是無限?!焙唵蔚卣f,美就是宇宙間的深邃與寬廣,令人情不自禁感嘆由此而所悟出的美的無限。而游泳冠軍的亮相則引起了臺下的哄動,主講老師焦劉洋的游泳生涯也提醒我們,美可以由汗水的付出,持之以恒的精神得以鑄造。興趣可以是自己創造美的奠基,在焦劉洋的話中不然聽出興趣是譜寫生命意義的篇章,我們若從自己興趣的角度出發,經過一番努力,美遲早會被自己挖掘出來,成功便也不在話下。對于美的傳遞,我想之中包含的是感動的淚花。若只是小小的幫助那還不足為奇,可若是像最美教師鄧麗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海拔上千米的高原小學、像最美司機吳斌以生命的代價而使全車人留住寶貴生命呢?這就大不一樣。
就像于丹所說:“生活就如一鍋煮沸的水,在里面放了雞蛋、蘿卜、茶葉后的結果會完全不一致。雞蛋煮熟后就變得里里外外鐵石心腸;蘿卜煮了后則由堅硬變得軟弱,就似不夠自信的弱者;而茶葉在煮沸的水中,卻將身體完全伸展,將自身之精華傳遞于整鍋沸水?!薄皞鬟f美身邊處處有?!贝嗽捬灾欣?。團結就像一滴水放在海中則永不干凅。自古以來團結就被人們廣為傳頌,它蘊含真理,從古至今所有有關它的事例無一不體現團結美。也只有團結,才有這種力量持久地流傳下來。團結產生美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美在身邊,在生活各處。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2
愛,這個最美的字眼,流露出多少人真摯的感情。愛,這個最純潔的字眼,足以讓人肝腸寸斷,魂牽夢繞。愛,這個最真實的字眼,散發著玫瑰花般醉人的芬芳。
時間在毫無察覺中悄然飛逝。童年舊事卻依然歷歷在目,清晰如昨日。記得童年的我。一直生活在媽媽嚴厲的面孔之下。自從我記憶起,她就開始向我開啟知識的源泉,做人的道理以及基本的做人禮貌。每當放學后,其他的小朋友都在高高興興的玩耍,而我,只能站在窗外獨自哀嘆,痛恨自己有個不懂自己的媽媽,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自己是那么幸福,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我漸漸地學會理解媽媽。其實,她也有和藹善良的一面。每當我不開心或心情郁悶時她就會一個勁的哄我開心,這時,我便想起著名大詩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p>
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爸爸一直扮演慈父的角色。雖然它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當我在學習的時候,他也會拿著書在一旁坐著。當我問他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時,他卻全然不知,但我心里依然感到燃燒火焰般的溫暖。
記得《開學第一課》中的秦勇,本來是紅遍中國的搖滾歌手,但卻為了他的兒子而放棄自己的前途與夢想,在家照顧了兒子十年左右。這個故事觸動了很多人的心靈。但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會為了他們的孩子而放棄一切的,這就是‘愛’的偉大與魔力。
古人曰:孝,樂其心,不愿違其志。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父母是教會我們扣第一顆扣子的人,父母是教會我們說第一句話的人。父母對我們的恩,我們只有用‘孝’來回報他們。世界上對每一位父母最寶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孩子的一聲“爸爸媽媽”他們對我們的愛猶如滾滾長江,連綿不絕,猶如滴滴甘露,甘甜純凈,猶如陣陣春雨,柔和綿長。看到《開學第一課》中的一位叔叔為幫他的父親圓夢,廢了許多心思。當時,我就被他感動了。我回想十四年來的陽光,記憶中媽媽為我付出的,我連一句‘謝謝’也只是藏在心底。而我,每做一件小事,媽媽都為我感到驕傲,我卻沒有理解她,體諒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有一個真正好孩子的資格。
對父母的愛也是孝,讓我們用自己的愛來孝順父母。這樣,他們會變得很幸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3
關于夢想,大家一定都有很多話想說,會有怨言,會有激動,也可能無動于衷。夢想是成功的領路者,她讓我們變得強大。夢想就是我們行動的動力——2013年的《開學第一課》第一節就告訴了我們這個質樸而實在的道理。
誰能想象自己能夠登上太空呢?當23歲的王亞平還是一名飛行學員的時候,她與戰友們一起觀看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看到了中國首位航天員。當年那個坐在電視機前的普通姑娘,也許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在太空中翱翔。然而,就算夢想遙遠,她也沒有因此而放棄。所以,十多年過去,她成為了神舟十號太空航天員,也成為了中國首位在太空中授課的老師。
在我們在慶祝她的成功之時,誰能想到她為此而付出的努力呢?是夢想讓飛天夢成為現實,是因夢想而激發的.動力讓她飛向太空,讓她觸摸到了自己的夢想。
而13歲就成功跳傘的付麗娟同樣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于夢想的故事。
她從小憧憬著綠色的軍營,渴望觸摸藍天,覺得跳傘是多么瀟灑而快意的事情啊!所以,她從湘西小鎮款款而來,帶著自己的夢想出發了。但是,跳傘夢并不如表面看起來那么光鮮。在真正跳傘之前,她需要經過艱苦的鍛煉,而“挺凳子”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項目——這是鍛煉腰腹力量的科目,一張只有兩個巴掌大小的方凳,只用腹部貼上,四肢展開,做出規定動作懸在空中,紋絲不動保持5分鐘。這是疼痛的訓練,每個人都覺得難熬,甚至疼到流淚,付麗娟也不例外。一段時間過去,她的肚臍周圍磨出了厚厚的繭子。但是,她沒有放棄。她說:“是自己選擇來這里,所以再苦也能堅持下去?!边@種精神令人肅然起敬,也令我感到慚愧。
夢想的力量是強大的。她讓我們看到成功的美麗,也讓我們在經受風吹雨打的時候不放棄。
每個人從小到大有無數的夢想,實現夢想要花很多時間。但是,如果給自己定一個階段性目標,慢慢地走,不放棄,堅持著,實現一個就向另一個出發,我想,總有一天,那個遙遠的,在我們生命某一頂端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4
在家長的殷切期盼下,在老師的敦敦教誨中,在先輩的信念指引下,六歲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震撼,帶給我信心,帶給我向往。走進它,就走進了紅軍的輝煌歷史,走進了愛的教育和啟蒙,走進了中華民族的航天夢……
《開學第一課》以愛為切入點,在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2016年9月1日的“第一課”是圍繞著紅軍出征時的悲壯歷史來引入的。有幾個環節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這個節目總共講述了四節課,分別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另我印象最深的是過扁帶橋。
過扁帶橋主要講的是團隊合作精神。過橋時那鋪在橋上的海綿會不時地被搖下來,上面的人搖搖欲墜,看得人膽顫心驚。但是他們沉著冷靜、勇敢面對、齊心協力戰勝了一切困難。這不就是啟發我們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要具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合作精神嗎?
在《開學第一課》里還講了99歲的老紅軍胡正先說通信兵的故事、94歲的老紅軍梁天文回憶和楊政委的故事、賀捷生講述父親帶著自己上戰場的故事……有些老紅軍有自己的五角星,而他們的五角星正掛在舞臺上空閃閃發光。先輩的旗幟,帶領我們看過了長征時的畫面。對于我而言,長征永遠在路上。
聽了故事,看了畫面,回味著主持人的話:“你說長征有二萬五千里,就相當于圍著400米的操場跑300圈,這將會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我被震撼得久久無法平靜內心。
在先輩的鮮艷旗幟的指引下,我內心澎湃……在滿懷向往中我又聆聽了女宇航員王亞平的“第一課”。她與我們詳細地講述了從學習航天知識到登上太空的艱苦過程。在她細細的講述中,有一件事令我深受感動。她說,人們在坐過山車時的過載是人自身重的兩倍,而他們訓練時的過載是人體重的八倍呢!但是他們沒有一個選擇放棄,他們個個都堅持到了最后。航天員們身上的這種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深地敬佩嗎?
《開學第一課》再創收視新高,新媒體上掀起一股向老兵致敬、傳承長征精神的熱潮。不!它更在全國中小學生的心中掀起了一股向英雄致敬的熱潮!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5
轉眼間,暑期過去了,我們又開學且看了《開學第一課》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很深。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加進去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分為孝、愛、禮、強四個部分。
第一講是孝,孝其實本身就是一個會意字,它由一個不是完全的老與一個子組成,意思是說老人需要子女來支撐。鄭淵潔叔叔為我們分享了他自己對老人的孝以及孩子對自己的孝,說出了孝的本意。而一名叔叔則用一種十分獨特的方式來孝敬自己的父親,雖然他們可能玩的沒有平時那么好,但他對父親的一片孝心打動了父親。相比于前兩位叔叔,我可能為父母做的還不夠,我要現在好好學習,首先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后長大了才當這個家里的“火車頭”!
第二個主題是愛,愛這個字其實范圍很廣,它有時是對父母的愛,有時是對朋友的愛,有時則是對陌生人的一種大愛。愛是一種美德,你愛別人,別人也會愛你,這是相互的。原來黑豹樂團的主唱秦勇叔叔,他本有機會繼續開發自己的潛能,成為一位明星,但他為了自己的兒子,選擇了放棄,獻出了自己的愛,他兒子由于有病,連學個系鞋帶都需要三個月,但他并沒有放棄,這一堅持就是十年,他奉獻了自己的青春,這是一種偉大的父愛。我們現在雖說不能像他那樣,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團結友愛,愛老師與同學,給災區的送些文具,總之,我們要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去關愛他人,如果每人獻出一出一點愛,世界將擁有美好的明天。
第三個主題是禮,中國本身就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都要講究禮儀,撒貝寧叔叔與王小丫阿姨為我們表演了一些不禮貌的行為,空姐阿姨則為我們講了飛機如何講禮儀。我認為,我們應該懂禮儀,講禮貌。先從一些最基本的說禮貌用語開始,將中國講禮貌的好習慣給傳承下去。
最后一個主題是強,有孝心,關愛他人、講禮貌的人那他自然就強了,來自西藏的武藝團為我們表演的武術,很精彩。
這次《開學第一課》,我收獲頗多,從一件件小事開始,做到這幾點,我相信,誰都能成功!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6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分別從“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多角度詮釋了對創造的理解,鼓勵我們要有動手實踐能力、科學素養與創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其中,最令我受益匪淺的不是夢想的崛起,也不是探索的力量,更不是未來的美好,而是奮斗的重要性,我認為,只有不斷努力的奮斗,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在節目中,俞敏洪老師首先指出,奮斗的核心就是兩件事,第一個是你要定一個目標,第二個是你要為它付出努力,通過這兩個要素,你才能夠逐漸地取得進步。這讓我想起上語文課時我們老師所講的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只有確定好目標,并且向著這個目標不斷的去奮斗,才能達到最后的成功,因為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人生的奮斗史,人生因奮斗而精彩。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中學生,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雖然時代給了我們機遇,個人的奮斗也必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我總在想,僅憑我們個人單獨的不斷的奮斗就夠了嗎?
在我繼續觀看了“非牛頓流體實驗”的互動游戲之后,真正讓我明白,一個國家的強盛,一個團隊的精銳,僅憑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學會用協作的智慧去克服阻力走向勝利的真諦,在奮斗的路上,懂得合作,懂得分享,共同承擔起描繪祖國未來新藍圖的使命。
當然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也有其他節目令我驕傲與自豪,如中國首只“無殼蛋生雞”——小茶缸,“國產第一架大飛機”等,但“奮斗”這一篇章的內容已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之中,因為,它讓我明白,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里,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也正如俞敏洪老師演講最后所說:“人生就是一路奮斗一路精彩的過程,越奮斗,越精彩?!?/p>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就讓我們揚起奮斗的風帆,吹響奮斗的號角,奏響奮斗的樂章,去創造自己的奇跡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00字7
夢想是帆船,載著我們乘風破浪;夢想是翅膀,帶著我們翱翔藍天?!}記
“相同的呼吸,相同心跳;敞開心去看,幸福環繞;放飛你的夢,不怕山高;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好……”20_年9月1日,優美的歌聲帶我走進了開學第一課的天地。今年的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也讓我們受益匪淺。
第一節課·“有夢就有動力”
曾經在天宮一號太空授課的王亞平王老師,憑借著夢想化為的動力從十年前一名普通的飛行學員成為如今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她告訴我們,“追逐夢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擦干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還有空軍跳傘運動大隊的隊員付麗娟,咬牙堅持,最后承受了最為艱苦的訓練,她成功了。
第二節課·“有夢就要堅持”
廖智,作為一名舞蹈老師,卻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沒有了雙腿怎么跳舞?”她曾一度陷入絕望,但最后,她仍沒有放棄她的舞蹈夢,經過不斷的失敗,最終,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章子怡的自述,也還有兩個人的經歷,一位叫王廣,另一位是周星馳,不論是國際影星,還是普通的民警,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堅持。
第三節課·“有夢就能出彩”
郎朗年輕時夢想著成為正式的演奏家,但現實他卻只是一個替補,他堅持每天不停歇地鍛煉,最終他為自己掙來了一個演出機會,并由此聲名鵲起。鄭亞波是一名普通的加油工,兒子卻很不幸,是一名自閉癥患者。而為了開發其智力,鄭媽媽自學鋼琴,學了后再交給其兒子,十一年從不間斷,這其中蘊含著多少辛酸,而她卻沒有放棄。鄭媽媽兒子已經能夠自彈自唱了,這樣的奇跡難道不是因為鄭媽媽的堅持嗎?
夢想是一雙翅膀,而現在它還十分稚嫩,需要經過血與淚的洗禮,才能翱翔天際,沒有經過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成功,便是由一個個夢想組成的,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去證明我們的價值,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意義。
我們一定要明白夢想不會拋棄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拋棄自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無論在實現夢想的旅途中會出現多少磨難與考驗,我們一定要堅持。因為,堅持是通向夢想的最好途徑,卻也是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