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
我和我的祖國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 ,于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篇1
說實話,這種名字,還是七合一拼盤,看之前是有點偏見的。覺得會像新聞聯播那樣通篇列實事講實績,于我來說就有些枯燥乏味。懷著這種心態去看的電影,實在是大大超乎預期。
影片共七個片段,其中有不少筆墨講的都是些小人物,上海弄堂里的小男孩,北京開出租的司機師傅,還有貧困地區的失足少年……這些片段里,同年的“國家大事”好像給“人物事跡”做了背景,其實不然,在我看來這就像引子,一定要用“個人”把“引子”串起來。只講干巴巴的數據會失真,愛國情緒也不需要靠這些渲染,是一個普通人為祖國感到驕傲,是一個個中國人平鋪出祖國的繁榮富強。
最后借用“我和我的祖國”歌詞來說: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當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渦,我分擔著海的憂愁分享海的歡樂。
家國從來密不可分,大海因浪花而波瀾壯闊。
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篇2
《我和我的祖國》之《奪冠》,講的是女排為背景發生的事。小美與冬冬是同班同學,一起練習乒乓球,在一次練球結束后小美突然對大家說她要去美國上學了,并且就是當天晚上的飛機。冬冬聽到這個消息幾乎要哭出來了,放學回家后第一時間,翻出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小美畫像和磁帶飛奔到小美家樓下。面對小美媽媽的詢問,冬冬變得靦腆起來不太敢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最后回家了,但是這一幕小美在旁邊全看到了。
冬冬回到家里,街坊鄰居們早已搭好臺子,等待冬冬把電視機搬出來,大家晚上觀看女排決賽,但是由于電視天線信號時好時壞,冬冬不得不守在天線桿旁邊,一邊是疼愛自己的長輩們要看女排比賽,一邊是即將離開的小美的吶喊,他很難選擇到底是放下天線桿還是去追將要離開的小美?
最終冬冬還是沒有把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小美,但是女排奪冠成了他們命運的共同點。若干年后冬冬成了乒乓球冠軍在一次節目的訪談中,節目組給了他一個驚喜,找到了當年離開的小美并來到節目現場。同樣是女排決賽奪冠的時刻,他們終于重逢了。
恭喜他們,也恭喜女排!
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篇3
《我和我的祖國》分別講述了七個在不同崗位上為祖國獻或者是做出不平凡貢獻的人,無論是林志遠工程師,還是敢于取舍的東東,還是出租車司機張北京。這些人身上都呈現出我們中華人民的本質,當然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奪冠》和林志遠工程師了。
奪冠講述的是東東的。朋友小美要轉學,就在那天晚上小美還要坐飛機去美國,那天東東很倒霉,因為當時是全村人都在一起看中國女排奪冠的時候,而天線卻出了問題,所以東東要去弄天線,他想送給小美的東西,原本可以實現,但是當時他坐了一個很大的決定讓全村人看女排奪冠為國爭光,很顯然東東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就能精神品格很值得我們學習,要向東東和女排一樣熱心央為國爭光
另外就是林志遠工程師,誰知電動旗桿后面會有這么辛苦那么努力,這一切都是愛國工程師林志遠的努力。而他卻說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讓我想到無數的軍人,無數為國做出努力的人,他們都是偉大的英雄!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了感觸很深,我希望我也能加入這些英雄的行列中,也要像這些人一樣愛國,我更想讓這種精神與世長存!
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篇4
《我的我的祖國》是一部我剛剛在國慶節這一天看過的電影,里面有七個小故事,我最喜歡的故事有兩個。
第一個:前夜。
1949年開國大典的前一天夜里,林治遠在仔細研究如何讓國旗在旗桿頂部停穩。開始的時候,旗桿頂部使用了鐵做的球,但是鐵會生銹,生銹以后就會變得脆弱。于是,他們決定在鐵中加入鉻、錫、鎳,做了一個合金球,這樣就不會生銹了。林治遠勇敢地爬到高高的旗桿頂上,把合金球焊到旗桿上。升旗儀式終于成功了。
第二個:白晝流星。
有一對兄弟,他們住在一個人的家里,偷了人家的錢,結果被警察抓住了。但是,這戶人家的主人決定原諒兄弟倆,還帶他們去看神舟飛船著陸,他們一起騎著馬奔向神舟飛船著陸的地方。神舟十一號的兩名宇航員分別是景海鵬和陳冬。兄弟倆也決心要向宇航員學習。
看完了電影以后,我覺得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有許多人建設祖國,我也要努力學習,以后要有知識才能建設富強的國家。
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篇5
在寒假期里,我干了許多事情,其中特別讓我難忘的是看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這部電影里有7個故事,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和北京你好、白晝流星以及護航。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相遇”,在這個故事中,作為一名原子彈的科研人員,高遠不惜拋棄妻子和家人,來研制原子彈,而且在一次應急事件中,為了挽救基地免受核輻射,他冒著生命危險拉下了閥門,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奉獻精神呀!
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在“北京你好”這個故事中,張北京為了一個父親在汶川地震中死去的鳥巢建造者的兒子能看運動會,把自己中大獎準備給兒子的生日禮物——一張奧運會門票給了他。我知道他心里肯定不舍得這張票,但他說是鳥巢里的空氣不夠好,所以才不去看。還有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白晝流星”故事中,老李為了一對兄弟改過自新、好好地生活,連他們偷了自己看病的錢也沒有責怪他們,在臨死之前也沒忘鼓勵他們,這種精神多么值得我們敬佩呀!
這部電影還教會我很多道理。在“前夜”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在缺做紅旗的紅綢子的時候,總工程師林治遠的助手爬上房檐,用喇叭廣播向老百姓借,紅綢子總算借到了。可是在交付的前一個小時,攔阻裝置出現故障,助手又爬到房檐上來借。原本我以為這么晚了,不會有人來捐。沒想到有很多人來捐,甚至有人把自己的眼鏡、鋼筆都帶來了,可是都不符合要求。正在這時,一位清華大學的化學教授把實驗室里僅有的一塊稀有金屬拿了出來,解決了燃眉之急。我覺得我應該學習林工程師的助手,我平常遇到困難,常常不好意思跟別人說,總是自己想辦法。
這部電影教給我許多道理,而且電影里有很多感人的情節,深深打動了我。
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篇6
剛開頭,一首《我和我的祖國》。把在場的所有人的心提到了最高峰。
一開始,是開國大典前夕,主任要檢查開國大典的升旗情況。但是升旗工程員林志遠說:“升旗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每一個科學都是不會有一個萬無一失的。”但這句話竟激怒了主任,主任大聲的說:“明天就是開國大典了,你現在跟我說升國旗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明天早上六點我要檢查升國旗狀況。”主任把全升旗廣場的一面全部被包圍起來,任何人不能進內。(是怕萬一有間諜進去埋炸,彈。)林志遠不能進到升旗廣場中間找到升旗的麻煩。只能在家里測試做了一個,看能不能做成。一般五星紅旗長五米,寬三米。可不就是停電。就是沒有音樂。不是沒有音樂就是沒有銅的元素。(因為,那時候他用的是與國旗上的那種鋼球。那種鋼球一段時間長了。)就很容易崩裂。于是讓他的徒弟去在街上喊:“誰家有舊的收音機啊?拿過來吧,為了開國大典,謝謝啦!”結果沒有任何一個人進來。他們正覺得希望如死灰時,來了十幾位民眾群眾。來了一位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拿來了他們實驗室中的唯一一塊兒樣品。中間可以把崩裂的鋼球變成銅球。做好了,但要把它裝到國旗桿上面去。林志遠不顧所有士兵的阻攔。用那時最高科技的攀登技術。登上了國旗的最頂峰,把鋼球焊到了上面。于是他在淚水中。看著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第一面五星紅旗是多么不容易的升起來呀!于是我們更要珍惜所有的升旗儀式。當每一次升旗的時候都會想到林致遠站在那么高的旗桿上焊鋼球。
我和我的祖國個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