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
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心生感慨,原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觀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再一次感嘆人類的創造能力。因為創造,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因為創造,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因為創造,我們才擁有美好的未來。
倉頡造字,為人類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蔡倫造紙,為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提供了傳承的條件;愛迪生造燈,為人類在燈光下工作學習提供了條件。
創新是什么?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原因,只有不斷地創新,人類才能進步。
人類的社會從沒缺少過創新。牛頓發現了微積分,創新了數學和物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才使得更多的人得以被重用;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認識萬物的`尺度”,創新了哲學的思想。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創新,才有了物理、數學、教育、哲學方面的發展,才引起了社會的變革、社會的發展。
大禹治水,創造性地使用了“改堵為疏”的方法,使得黃河流域的經濟得以發展;諾貝爾獲獎者黑格、白川英數、馬克迪亞米德發明了導電高分子、有機半導體,使得人類看上了彩色電視機;貝爾發明了電話,使得人類從此可以遠程通話,方便了人類之間的交流,使生活更加美好。只有創新才會使社會進步,縱觀歷史,哪一次重大的變革沒有創新呢?哪一次進步能沒有創新呢?
總而言之,創新會使人類生活更加美好,推動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今天,我按照學校的要求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
到了八點半,我打開了電視機調到CCTV1頻道,“歐耶!正好開始!”我看見三位主持人走到臺前來,說了句話:“由請宇航員王亞平上臺。”鏡頭對準了大屏幕。從大屏幕上看,“神十”的三位宇航員在太空中行走,之后,就看見神十和天宮交會對接完的場面。從天宮中放下了一個樓梯,王亞平從“樓梯”上走了下來。主持人問她:“你感覺你訓練的時候什么是最苦的?”“離心機訓練。”“因為一般人可以承受自己的身體的兩倍重量。而我們宇航員要承受自己重量的八到九倍,相當于800公斤的東西壓在你身上。”王亞平說。
這讓我知道了:當宇航員很不容易,要承受自己重量的八到九倍。我一定好好學習,當一名宇航員,完成自己的夢想:飛向太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一共講了四個主題:孝、愛、禮、強。
第一節課,講述了鄭淵潔叔叔和他的兒子孝敬長輩的故事,還講述了一位普通的叔叔自己改裝摩托車,用6年的時間,載著自己的老父親游歷了多個省市、幾十公里的旅行。孝心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當下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
第二節課,講述了秦勇叔叔和他患有嚴重感統失調癥的兒子,攜手克服困難,一起長大的故事。讓我們學會了愛自己、受他人、愛生活、愛生命,會讓我們收獲更多的快樂,用愛改變我們的生活。
第三節課,王小丫姐姐和撒貝寧哥哥給我們演繹一個在飛機上不注意文明禮儀的幽默小品。讓我們知道了一句簡單的“對不起”、“不客氣”、“謝謝”、“打擾了”,可以化解我們身邊的許多矛盾。我們要從文明禮儀開始,尊敬長輩、關愛家人、團結同學、遵守紀律,學會守規矩、懂禮貌,變得招人喜歡、更加自信。
第四節課,講述了北京武藝班的藏族孤兒,在張爸爸的帶領下,通過學習武術,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慢慢走出了孤兒自卑的陰影,并取得優異的成績。武術讓他們增強了體魄,更讓他們有了自信,內心變得更強大。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應該有自己的目標,燃燒自己的小宇宙,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我們昨天看了《開學第一課》,最讓我感動的是廖智姐姐,她最讓我感動的是:她沒有像其他的殘疾人一樣,坐上輪椅,而是裝上假肢。廖智姐姐在《開學第一課》里說:我當時站了起來,那時,本來應該開心的,因為我終于能站起來了。可是,我卻一點兒都開心不起來。因為我當時太痛了,我痛得快擰成一團了,這時我心里想:如果這樣的話,那我的舞蹈夢可能就破滅了。當時瘳智講到這里時,正在寫觀后感的我已經哭了,她居然為了她的舞蹈夢,寧愿不坐輪椅,也寧愿忍受著戴著假肢的痛苦,也要讓自己的舞蹈夢成真!我覺得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很有意思,也很感動人,也是有時候有些地方很好笑,有些地方很吊人胃口(特別是突然來廣告)也很有趣。我特別喜歡今年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真的,當我看完《開學第一課》新聞發布會時,眼淚止不住地流。我真的沒有想到,國家為了保護青少年兒童所作的一切,革命前輩為了下一代的幸福而浴血奮戰。
這幾百萬人的犧牲,究竟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下一代的平安么?他們為了保護和青少年兒童的利益而沖刺……而我們呢,媽媽把飯菜端到我們面前時,我們還不吃,或不道歉,這一切,對得起國家人民的犧牲么?當你坐在空調屋內玩電腦時,你可曾想過武警叔叔頂著烈日,冒著風雪而預災嗎?當你坐在明亮的教室內讀書時,你可曾想過建筑工人在烈火朝天的高樓大廈嗎?這一天不就是想讓我們快樂的長大,成為祖國之棟梁嗎?錢魏阿姨說:“孩子們的幸福在哪里?”我們的幸福隨處不在,不對嗎?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四年級的那段時間。周六、七忙死了。星期五晚上熬到十一、二點。星期六上午彈電子琴,下午學英語,星期七學聲樂,下午還要看那永遠看不完的課外書。那段時間我真的很不快樂。可我抱怨時,媽媽說:“藝不壓身。”可我總覺得藝很壓身!最后媽媽把聲樂、電子琴班都撤了。我終于有了玩的時間。可我才發現,我的天真消失了。我的童年結束了……
當我聽到《第一課》,我想,童年不能沒有煩惱,不然將來就沒有承受能力。這不怪爸爸媽媽。
當我看到貧困地區的孩子沒有課外書看,真的很可憐。也許,捐一本書,得到一份快樂,七十分想也是一種快樂呀!不對嗎?捐出一本書,傳遞一份愛。于丹老師的大量,林妙可姐姐告訴我:“希望你也來捐書。讓更多的小朋友也得到一份愛。”我希望他們能收到。
這節課豐富多彩,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要珍惜、感恩、理解、寬容、分享……我想,以后,我的感觸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