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觀后感作文
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觀后感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觀后感作文篇1
“國學小名士”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復賽18日濟南開賽,全省60強選手,齊聚濟南,對弈美麗的中國古詩詞。大賽采用了全新的節目形態,讓比賽更加激烈精彩。節目錄制過程中,也是亮點頻現。
亮點一:現代段子,古人演繹。老人摔倒扶不扶?這種發生在當下社會熱點現象,由穿著古裝的參賽選手來演繹。通過出演國學舞臺劇,讓選手參與進來,體會傳統的道德如何指引人們的行為。
亮點二:對弈古詩詞,品讀詩文里的美麗中國。這次大賽設置“我愛記詩詞”環節,讓選手通過輪流背誦古詩詞中常見某個字詞來傳遞中華文化。
亮點三:古代文人,穿越時空,為國學小名士出題。這些身著古裝的孩子,分別扮演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蘇軾。他們為國學小名士現場表演出題,讓節目增添了更多的童真童趣。這些小朋友全部來自山東廣播電視臺小蜜蜂主持人俱樂部。
亮點四:國學寶見——“風雅頌組合”為大賽提供專業支持。國學大賽的電視呈現,準確性、嚴謹性尤為重要,雖然專家評委具有很深的古典文學底蘊,但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國家作為一門學術,其復雜程度要高于一般專業。他們在現場為存疑問題用信息數據庫提供專業解答,他們的學歷都為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
亮點五:真人秀外景照片,體現選手“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理解。在初賽結束時,大賽組委會專門拍攝了60強選手的外景照片,在拍攝中通過對參賽選手設置障礙,考察參賽選手實踐中的想法和做法,體現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一環節的設置,在于通過對經典的誦讀,傳承中國的傳統美德。
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觀后感作文篇2
"孝"是上一代和下一代融為一體,"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系,所謂"百行孝為先",說的,就是孝順。
就像《勸孝歌》中的一句話一樣,"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父母哺育我們長大,這種恩德,用三生來回報也不足以為重,而這一次的《經典閱讀大賽》中,張曉萍姐姐演講的《孝滿天下·讓愛回家》,則更能體現"孝"的含義所在。
張曉萍姐姐首先說的就是:"如果,孝是一艘舟,那我們就是搖槳者,在湖面上蕩漾的波光粼粼就是父母最大的笑顏;如果,孝是一首贊歌,那我們就是歌贊者,()唱出的旋律是對父母的感恩;如果,孝是一片土地,那我們就是耕耘者,捧起累累碩果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
接下來,張曉萍姐姐又舉了幾個為孝而付出的人物,分別是黃香、茅容、陳毅、田世國。他們無一不在詮釋著孝的內涵,有句話說的好"人生不要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張曉萍姐姐的話使我不禁聯想到了生活實際:跟爸爸捶背,幫爸爸媽媽倒水……往日的勞動浮現在眼前,這是我想到,這些勞動在我們眼中不足以回報父母的愛,但在父母的眼中,這已經足夠了!
而我們能做的孝,就是以"順"為孝。順就是不讓父母生氣,不讓父母操心,把自己該做的做好,能做的做好。
這就是我以為最基本的"孝道".
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觀后感作文篇3
經老師的推薦,我觀看了在山東電視少兒頻道播出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國學小名士》真的是太精彩了!我都舍不得說了。 第一關《我愛記詩詞》評委出題為’顏色‘的古詩詞句。要求:在詩句中,顏色只能有赤、橙、黃、綠……
經老師的推薦,我觀看了在山東電視少兒頻道播出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國學小名士》真的是太精彩了!我都舍不得說了。
第一關《我愛記詩詞》評委出題為’顏色‘的古詩詞句。要求:在詩句中,顏色只能有赤、橙、黃、綠、青、藍、紫和紅、黑、白色難度真是太大了,我一時半會都想不出來,可是時限只有5秒,5秒啊!哦,開始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正確,下一位。”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確,下一位。”第二關《名家對對碰》,這時,上來了幾個“詩人”有:蘇軾、李白、白居易、李清照等等。游戲規則為:由選手選擇“詩人”,讓“詩人”來出題,答對加相應的分數,答錯扣掉相應的分數!難度相當的高!第三關《美德大考驗》
1、在進房間之前,收拾好門前的垃圾。
2、進房間之前先敲門。
3、當工作人員把橘子灑落一地時,選手是否會幫助。在這同時小選手們必須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現在會有誰會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助工作人員來收拾橘子哪?
之后的幾天,節目更精彩了!比如:在緊急時刻,你會把別人的錢借給需要幫助的人嗎?在與導演進餐時,當食物不夠時你會不會自己那份讓給別人哪?還有很多很多的是讓我們注意。尊重別人,幫助別人,讓別人感到快樂,感受到你的關心。
看完了這些短片,我懂了很多我也知道了很多。以后,我要好好按照短片上的行為來做,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觀后感作文篇4
11月2日上午收到學校短信通知,邀請家長參加國學經典誦讀展示會,這是孩子上中學以來第一次參加集體活動,做為家長再忙也得去參加,一是給孩子加油,二是趁機了解一下學校的情況。由于到的比較早,讓我有機會仔細欣賞一下學校,首先,學校的整潔干凈讓人感覺賞心悅目,小花園不大,但花草樹木修剪整齊,長得郁郁蔥蔥。其次,板報、名人格言給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尤其是偶爾幾個孩子從身邊經過時,一聲聲甜甜的“阿姨好”足以見學校對養成教育的重視。我也在竊喜,給孩子的選擇沒有錯!
下午三點時分活動準時開始了,觀眾臺座無虛席,往舞臺看去,第一個竟是學校音樂老師和舞蹈興趣班同學的一個開場秀。他們的表演一下子把大家帶入到一片喜慶熱鬧的氛圍中。今天一定會是場特別的國學經典朗誦展示啊。
果然,正式開始之后,我大開眼界。原來,國學朗誦可以有這么多方法詮釋啊。先是七年級同學奉上的《木蘭辭》,用舞蹈、歌唱、朗頌給家長呈上了一場豐盛的國學誦讀表演盛宴。八年級同學的朗誦,則讓家長們領略了一番原汁原味的國學。大家仿佛回到遠古時代,看到學堂里端坐的學子們在抑揚頓挫地誦讀經典詞句。尤其是老師參與其中的,更讓活動錦上添花,甜美的歌聲與曼妙的舞姿不時博得廣大師生的陣陣掌聲。
一個小時的展示活動接近尾聲,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樣子,我也喜在心中。相信這次的國學經典誦讀讓孩子們收獲不少。通過舞臺上的表演和臺下的學習,孩子增強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內涵,領悟到了朗誦藝術和語言藝術獨特的魅力。
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觀后感作文篇5
上小學后,我一直非常喜歡《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它每學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讀完后我總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淺,現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來分享吧!
《國學經典誦讀》里記載的都是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許多精美華章,內容很豐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詩詞以及《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經典,又有《論語》、《孟子》、《大學》等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每個單元后面的《千字文》,盡管每期書上選登的都只有短短幾個字,卻字字是經典,內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級上冊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僅有“尺璧非寶,寸陰是競”八個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寶貝,即使是片刻時光也要努力爭取利用”。但通過這簡單的八個字它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終生適用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有價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但只有時間是永遠也買不來的,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所以,必須好好珍惜時間。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時間的寶貴,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來做有意義的事情。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后認真完成作業,空閑時多讀各種像《國學經典誦讀》這樣有益的課外書,還要合理安排時間,把我的圍棋和乒乓球愛好堅持下去,爭取做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