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路上作文觀后感600字初中
《上學路上》,可鄰的小女孩不僅受到當地習俗的阻撓,就連和她擁有相同際遇的媽媽也有些重男輕女。為了圓自己的上學夢,勤奮的小女孩總在不停地奔跑,一毛一毛的攢著那個希望。 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歡迎大家來查閱。
上學路上作文觀后感1
今天下午帶女兒看了電影《上學路上》。故事的主人公王燕生活在大西北的一個貧困家庭。學校放暑假那天,王老師告訴大家,開學的時候,每人要交二十四塊八毛錢的學雜費上來。十二歲的王燕三姐弟上學,七十多塊錢對于這個貧困的家庭不是一個小數字。媽媽告訴她,為了保證兩個弟弟上學,下個學期她不要再去上學了。生活在一片漫漫黃土地上的王燕,只有通過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在暑假里把自己下個學期的學雜費掙出來才不會失學。
王燕從十個雞蛋開始了她艱難而富有想象力的積累"財富”的過程。她把這十個雞蛋拿到集上換回了三塊錢。當媽媽逼她前去相親的時候,她從前來相親的男孩那兒用這筆錢買到了一支漂亮的筆。在老師那兒,這支筆賣到了五塊錢,她又拿這五塊錢到集上賒了一只小羊,把養大的小羊賣掉以后,她掙到了去枸杞園的路費。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王燕攥著自己掙來的學費和其他孩子一起邁進了學校的大門。與此同時,隨著國家開發西部步伐的加快,當地孩子上學也得到更多外部的資助。也是這一天,而同樣還沒讀完小學的女孩三花卻屈從了命運的安排,輟學回家并聽話地出嫁。王燕送給她一只筆,也給她留下了對知識的渴望。影片在歌頌綠色的小詩中結束,象征著黃土地綠色的希望。
追求夢想的路是曲折的。影片向大家展示了一種精神。在貧困地區,資助只能讓很少的人受益,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得靠自己努力,靠知識改變命運。但這種努力只是孩子的智慧和想象力,而不是大人的沉重和老練。
上學路上作文觀后感2
看完《上學路上》這部電影,“我要上學,我要上學”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響起。上學對于城市小孩來說是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對于貧困山區的小孩來說卻是困難重重。
影片的小主人公——王燕,是一個聰明能干、不怕困難的小姑娘,她生長在貧窮的山區農村,她非常渴望上學讀書,但由于交不學費,只能輟學。她每天向媽媽哭著要上學,但她媽媽也無能為力,只好對她說:“你要上學,自己去掙錢。”聰明的王燕聽到這句話,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掙錢上學。但在這偏遠的山區農村,要掙錢是多么不容易呀!她每天趴在自家的母雞旁,偷偷地撿雞蛋,然后拿到集市上賣,還被媽媽揍了一頓。她賣筆給老師掙錢,但這些都掙不了多少錢,最后,她又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買了一個小山羊,喂養大后賣給別人,終于掙到了學雜費二十四元八角,當她氣喘吁吁地趕到學校時,手里還緊緊抓著那通過自己的汗水掙來的學費……當我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的流下來。我被她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她家雖窮,可是她志氣不窮,不像村中的其她小女孩一樣不讀書,在困難面前,她不低頭,而是千方百計克服困難,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爭取到了上學的機會。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王燕—一個山區農村的小姑娘都能這樣勤奮好學上進,而我昵?一個出生在城市的小姑娘,從不愁吃穿,不愁錢花,卻每天要父母督促學習,相比之下,我覺得十分慚愧。我今后也要向王燕學習,做一個勤奮好學的好孩子,同時,如果如果有能力,我也會盡量幫助山區的小朋友,讓他們都可以上學。
上學路上作文觀后感3
星期二下午,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電影。得知這個消息后,教室里就像炸開鍋一般,我們開心地一蹦三尺高。 熬呀熬,終于熬到了電影開始。我們整齊地排著隊,歡呼雀躍地來到美術室。老師安排好我們的座位后,電影就拉開了序幕,屏幕上出現了“上學路上”這四個大字。看到這個標題,我就像:我們在上學路上都是很快樂的,我們就像是快樂的音符,譜寫出一支支歡快的歌曲。這個電影中的主人公是否也和我們一樣呢?帶著這個疑問,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
這部電影敘述了一位生活在干旱地區的小女孩,由于家庭貧困,供不起她上學,家長要求她退學,但是小女孩熱愛學習,她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了暑假,外出打工的曲折故事。
24.8元錢,在我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它實在是太渺小,連我的一只鞋子都買不到。
24.8元錢,簡單的數字后面隱藏著心酸。對于王燕來說,它就像一座大山緊緊地壓著她,是王燕喘不過氣來。
24.8元錢,平凡的數字后面有凝聚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落后的生活,貧困的家庭,使她那稚嫩的肩膀上負擔著重任。她利用暑假期間,每天奔波在外。當我們在父母懷中撒嬌時,王燕可能還在烈日炎炎下忙碌著。
我常常為王燕打抱不平。與其說是家庭貧困打破了她的上學路,不如說是以前的封建思想阻止了她。誰說女子不如男,“楊家女將”,“花木蘭”等等。她們這種“女中豪杰”難道也不如男嗎?
為了掙足24. 8元錢的學雜費,王燕先是偷偷地拿家中的雞蛋去賣錢,可是雞蛋被一個行人踩碎了,她纏住那個行人,要求他賠償,行人不耐煩了,只給了2.5元就跑走了;接著她又買了和她相親的男孩的一枝筆,又以5元錢轉賣給她的老師;她還向那個男孩買了一只小羊羔,一個大人告訴她,當羊羔長得比一個拳頭大的時候,就會賣到一個好價錢,可是由于弟弟太調皮,王燕只好以低價賣出那只小羊羔;然后,她又幫人談成了一筆生意。終于,她賺到了10元錢的車費,她終于可以去摘枸杞了。
開學了,王燕也回來了,她跑向學校,站在老師和母親面前,松開那緊緊攥住錢的手,她的手心中全部是晶瑩的汗水,王燕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她興奮地說:“我賺到了!”這句話是多么感人呀!這24.8元錢是多么來之不易呀!
王燕就像是一只燕子,終于飛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飛向了她的“上學夢”!
上學路上作文觀后感4
這是一個從黃土里刨出來的故事,玲瓏剔透的故事上閃爍著陜北高原特有的陽光。學校放暑假那天,老師告訴大家,開學的時候,每人要交二十四塊八毛錢的學雜費。就是這二十四塊八毛錢她們都交不起,媽媽就不想讓她讀書了,但是她不想像好友三花一樣早早嫁人,她很想讀書,她就求她的媽媽讓她讀書,媽媽最后就說:“你想讀就自己賺錢讀吧”!于是,僅僅12歲的小主人公王艷的故事開始了。為了能繼續走在上學路上,王燕要在一個暑假里把這二十四塊八毛錢掙出來。“摘一斤枸杞可以掙到兩角錢,摘124斤枸杞我就能掙夠二十四元八角錢,有了這二十四元八角錢,我就可以交學雜費了,我就可以上學了!”為了湊夠去枸杞園摘枸杞的車費,她偷偷賣了家里的雞蛋,又買了因相親而認識的小男孩的圓珠筆,喜歡王燕的老師,故意以五元的高價買走了八毛的圓珠筆,使得王燕看到了希望。她又租了相親小男孩(這個壞小子!)的羊羔來養,結果被大瓜、二瓜兩個弟弟搗鬼沒有掙到多少錢。最后,小孩子人性中最本質的那種純潔、天真、善良,好似無邊無際黃土里的一汪清泉,使王燕打動了黑臉漢,做了一回"牽子",做了一回無本生意,終于掙夠了去枸園的車費。
開學那天也是三花出嫁的日子,三花一直想要一支筆留做對即將逝去的少女生活的一種紀念。王燕用掙來的錢給三花買了一支筆,趕在迎親車接走三花前一刻,插進了三花為那支筆準備的一個空筆套。
追求夢想的路永遠都是這么一波三折,但正是在這波折中一個農家女孩頑強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才顯得如此生動和鮮活。歷經艱難,王燕終于在開學那天準時出現在學校里,攤開的小手里放著被汗水浸濕的二十四塊八毛錢。那個畫面真的觸動了我。
我也是從社會底層走出來的,貧窮的感覺曾讓我有切膚之痛。可是現在呢,單位、同事、班車、小區將我與貧窮隔離。每天與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的人打交道、投資、到超市買凈菜、感受這個社會的主流文化、自我感覺良好、躊躇滿志…我甚至都不再愿意與處在社會底層的人主動交往。似乎,貧窮與我無關。
剛從社會底層走出來多久啊,我就對貧窮這莫冷漠這莫麻木!好沒良心!那幾年以后呢,我不敢再想了。
曾經和一個經歷很豐富的人交流過。他同樣來自社會底層,大學畢業到深圳打工,過膩了打工的生活來北京考法碩,那時候他已經通過有中國第一考之稱的國家司法考試,他還說以后讀博時學新聞然后去當記者揭露這個社會的真相。我們那次交流就涉及到從社會底層走出來的人對于貧窮麻木的問題。那次我們認定大概是集體沒良心。從社會底層走出來的人不管有沒有力量都再不去關注那個苦難的階層,那還有誰為他們說話?而我們腦子里似乎還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成理想,卻不愿意為貧窮吶喊為消滅貧窮貢獻力量,還怎莫使天下太平啊,多虛偽阿!我們都忙著追逐自己那無邊的物欲呢!
上學路上作文觀后感5
下雨的周六,我觀看了電影《上學路上》。從電影院出來,我的思緒仍停留在那個叫做王燕的女孩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山里孩子對于上學地無限希望。
在黃土高原上,生活著一群樸實的人們。故事講述了一個名為王燕的女孩在暑假里掙得24塊8的學費。
由于家中困難,若王燕無法在假期里賺到學費,就必須像好友三花一樣嫁人。對于知識的渴望催促著王燕開始了她漫長、艱辛的一個假期。在相親男孩的幫助下,王燕終于湊夠了去枸杞園采枸杞的車費,而她也終于看到了上學的希望。開學那天也是三花出嫁的日子,王燕用掙來的錢買了一枝筆,趕在三花被接走前送給了她。接著她奔向她最向往的地方_學校。
看完電影,我深有感觸,特別是那幾個飽含蘊意的場面令我印象深刻。如王燕追趕接三花的迎親車,將筆插入三花為那只筆準備的空筆套時,我強烈地感受到,王燕送給三花的不僅僅是一只普通的筆,她贈予三花的是一份最好的紀念品,留戀三花最后的少女時光,用一只帶著知識光芒的筆填補了三花最遺憾的地方。山村的女孩是多么地無奈,她們不能留在課堂上,十三歲,正是我們吸取知識地時候呀,但三花卻無法上學,她必須挑起一個成年女性才需承受地擔子,那場面是何等令人心寒。
還有一個場面,就是王燕手攥學費氣喘吁吁跑向學校時,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整個暑假過后,她終于成功了,返回那個能夠圓她的夢想的地方,她心中是多么地快樂,這是我們無法感受到的。我們城里孩子,過得衣食無憂,有些在家中還是小皇帝、小公主,哪個不是白白胖胖,高高在上?而片中的孩子,皮膚粗糙而健康,他們奔走在黃土上,快樂地唱著歌,王燕的笑容簡直是本片的“招牌”,那充滿童氣的稚臉,可愛至極。和他們相比起來,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不就是24.8元錢嗎?一掏口袋就是十幾或一百的,可那在我們眼里可憐巴巴的24.8元錢,是王燕的希望啊!
上學路上,同樣是孩子,我們走的是寬闊的大道,而山村孩子,他們不是奔走在泥濘的小路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