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觀后感范文精選五篇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給大家分享了關于圓明園觀后感,歡迎借鑒!
圓明園觀后感一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圓明園的紀錄片。燈熄滅了,我斜斜地靠著椅背,一副悠然的模樣。看著一個奇跡,一點點成形,一點點成長,直至毀滅。燈重新打開的時候,我猛然間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右手竟一直是呈握拳狀的。不很長的指甲,早已在掌心留下了五個深深的紅印。有一些仇恨,我們真的不應該忘記。有一些仇恨,我們必須放在心底,以另一種驕傲,另一種自豪,去宣泄我們心中這一份傳承的仇恨。
仇恨是無法用血液來記憶的,真實的畫面給人的印象會異常的深刻。圓明園不應該被重建,有一個地方寄存著,一個民族的仇恨與屈辱,不是很好嗎?這一部紀錄片所投入的巨資很值得。他若喚醒了中華民族心中的仇恨。這無法被血液所傳承的仇恨。怎樣的巨資都是物超所值的。只是我不知道,在看見畫面里的毀滅那么殘酷的進行的時候,我為什么可以聽見笑聲,不是一聲,是一小片帶著令人心痛的爽朗的笑聲。那一刻心莫名地覺得好冷。原來,這就是魯迅當時的感受啊!他們對這個國真的會愛嗎?多少人信誓旦旦地宣誓著自己對祖國的愛。
成年禮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記得我無法念下“熱愛祖國”這一句話。因為我不知道我能否一直一直,一刻不忘地深深愛下去。這一句話的承諾,有著一生必須付諸行動的重量。愛是否可以放棄,那時仇恨是否也一起消失了?仇恨不再被記得,愛也是否就此中斷了?若是我無法做到,我不愿輕易許下承諾。我無法說愛,因為我無法保證我可以把這份愛永遠放在心里,永遠記住這一份不可遺忘的.重量與承諾。
仇恨不應當被遺忘,以往的同時多少恥辱也一并被淡化,被遺忘?也許以德抱怨被所有人所推崇,但這又是否是對與你有恩之人的不公?遺忘仇恨的同時,難道不是也遺忘了感恩嗎?沒有對比的世界是虛無的空洞。恩怨必須分明。仇恨不是用來報復的。以戰(zhàn)止戰(zhàn),只會帶來新一輪的仇恨與災難。我們用另一種方式,用我們自身的強大,用我們自身的驕傲,去宣泄我們心底的仇恨。那一份恨應當被永遠放在心里。
圓明園觀后感二
早就聽說圓明園是去年最棒的紀錄片之一,今天終于將其看完。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悲傷與沉痛的心情。在90分鐘的時間里,整部影片用完美的特效與客觀冷靜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圓明園從修建到被摧毀的完整過程。可以說,年最值得觀看的兩部電影。一部是《圓明園》,另一部就是警示全球變暖的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像》。
在近年來中國導演對商業(yè)武俠片近乎瘋狂的追求中,史詩紀錄片《圓明園》顯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很高興有這樣一批人為能認認真真的拍一部注定會淹沒在商業(yè)片中的紀錄片。《圓明園》攝制團隊用時5年,查閱了大量的史實資料,終于完成了近年來中國最好的紀錄片。正如《圓明園》導演金鐵木說“圓明園見證了一個帝國最后的輝煌,也昭示著一個民族苦難的開始。通過圓明園,我們折射的是清朝盛衰的大歷史。”
在觀看這部電影以前在圓明園游玩的時候,我總是想象百年前在這堆廢墟之上的,是何等絢麗的景象,前幾天在圓明園拍照的時候,也只是為鋪滿湖面的荷花所傾倒。()曾經華麗的圓明園似乎離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十分遙遠。在觀看完這部史詩電影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想象力在導演用華麗的特效打造的昔日鼎盛時的圓明園面前是那么的無力。可以說,世界上的其他所謂“奇跡”在圓明園面前,都要站到一邊,耗時一個世紀所建成的圓明園,集合了當時所有中國工匠的心血。是當時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建造出來的。圓明園,才是真正的人間奇跡!
“我貪婪地欣賞著這一幕奇怪的,卻又是令人難忘的情景:這一大群各種膚色、各式各樣的人,這一大幫地球上各式人種的代表,他們全都鬧哄哄地蜂擁而上,撲向這一堆無價之寶。他們用各種語言呼喊著,爭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賭咒著,辱罵著,叫喊著,各自都帶走了自己的戰(zhàn)利品……”
英法聯(lián)軍隨軍牧師:麥基這是人性之惡被激發(fā)到極致后的瘋狂,一個親臨其境者的記憶,使真實的歷史在觀眾心里割下冷靜的一刀。
于是,越是客觀冷靜,越是產生了刺痛的效果。正如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立塞在《圓明園大劫難》中所寫:“圓明園的毀于一旦,相當于凡爾賽宮加盧浮宮博物院以及法國國家圖書館全遭焚毀。”為本民族,我們怎能不痛息?為全人類,我們怎能不嘆息?
前些時聽說有人提議要重建圓明園,我不禁覺得有些荒謬。圓明園早已成為中國歷史上無法忘卻的傷痛。他見證了清朝由盛至衰的整個過程。豈是復建就能使人忘卻那段傷痛的?圓明園是我們民族的胎記,一個民族之所以是這個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最重要的就在這些胎記上。所謂“萬園之園”并不僅僅是說它是所有園林中最好、最大的,還因為它是集大成者。
全世界很少有一個園林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做到這一點的背景是中國的空前強大,是強大帝國皇帝的財富與雄心。圓明園。而今,一切不復存在。一切都要從頭再來。中國要站在世界的前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難道修復起來了,就代表中國又站在世界的巔峰了?這恐怕又是一小撮好面子者的心血來潮吧!
感謝所有參與攝制《圓明園》的人,是你們?yōu)槲覀儙砹巳绱司实囊徊侩娪?是你們再現(xiàn)了一件舉世珍寶的絢麗多姿。,是你們讓更多的人直觀的了解了圓明園。希望所有看見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看一看這部電影,他值得你用90分鐘的時間去品味!火燒圓明園電影觀后感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英文電影觀后感
圓明園觀后感三
圓明園是人盡皆知的一座皇家園林,對于她曾經有過的輝煌的藝術成就,我們雖然不曾親見卻也是從來不吝溢美之詞的,然則我們又都大概知道如今的圓明園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英法聯(lián)軍的野蠻行徑無情地摧毀了這件人類文明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圓明園的興衰是一個縮影,而英法聯(lián)軍給她畫上的這個句號仿佛早已注定。
紀錄片《圓明園》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間穿插的多次在圓明園現(xiàn)時的廢墟景象與效果復原圖之間的切換,讓人頓覺滄海桑田,深深地感受到歷史洪流之無情、盛世之無常。雷家負責建造的這座園林,當時可謂是集我中華文化與建筑藝術之大成,以我國南方的眾多風景為藍本,又化入幾多中國傳統(tǒng)的詩歌、繪畫、神話傳說,宛如仙境自是相當足信。想來那時候中國特色的木制結構也比如今的鋼筋混凝土溫軟不少,比歐洲那些象征著皇權、教權永恒壓迫的石頭建筑結構更是親近太多。
乾隆時期的大清朝GDP冠絕全球,國庫富得流油,藝術上的造詣也是讓人嘆為觀止,既然沒有向外擴張的意圖,修建這么一座奢華的皇家園林昭告大清之強盛實在是義不容辭之舉。然則,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的長驅直入讓這一切最終復歸瓦礫,經濟如此繁榮的大清朝何以如此不堪一擊,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是大清朝在軍備上的劣勢。想來也奇怪,火藥好歹也是我國堂堂四大發(fā)明之一,不知怎么到了最后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擁有了比我們更為先進的熱兵器,究其原因恐怕是大清領導者的危機意識的欠缺,沒有富有預見性地搞好國防建設。而根據(jù)紀錄片中所述,英法聯(lián)軍打入圓明園時,發(fā)現(xiàn)園中已然藏有英國特使馬嘎爾尼贈送的先進武器,也就是說當時大清早就已經知道了外國的軍備水平,但即便是如此,皇帝們卻并沒有想到過這樣的武器可以被用來對自己實施侵略,于是清朝軍隊的武器裝備便還停留在兩個世紀以前的水平,我不禁要感到清朝統(tǒng)治者淳樸天真的可愛了。
時至今日,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先強國防,已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了,朝鮮的“先軍政治”便是其中代表。核武器的出現(xiàn)讓人心惶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即便不使用核武器,擁有現(xiàn)代武器的發(fā)達國家可以肆意敲打任一一個不聽話的落后國家,于是那些預感到可能會被敲打的國家要想在各方面獨立,發(fā)現(xiàn)眼前的路只有建立核威懾一途,于是人心越發(fā)惶惶。隨著人類的科技發(fā)展,人類到底在不在進步也成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階級沒有消除,還更有愈演愈烈的架勢,最要命的是,現(xiàn)在的人們還學會了偽善,深藏其后的是多數(shù)人的暴政和霸權主義,城市面無表情化,文化庸俗化,人類的生命在現(xiàn)代科技的裹挾下失去活力,在現(xiàn)代武器的精確制導下愈顯脆弱,一顆原子彈就足以讓數(shù)萬條鮮活的生命在瞬間蒸發(fā),還有能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恐怖主義,我們仿佛生活在一個最糟糕的時代,不禁要開始懷念那逝去的吟詩作對、刀耕火種的年代。英法聯(lián)軍妄圖用燒毀圓明園來顯示自己的勝利,這個想法是多么的可笑:靠武力從來不能夠真正地征服什么。英法聯(lián)軍所作所為的唯一意義在于,它告訴我們,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掌握了更強大的力量,人性的陰暗面也就更多地被展現(xiàn)出來,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是一個可以赤裸裸將欲望述諸武力而置文明于不顧的時代。
紀錄片里提到,在當時清朝,皇家子弟上午學習滿文、蒙文、漢學,這些都是人類文明中創(chuàng)造的最精華最美好的部分,而下午的軍事訓練則是古老的騎馬和射箭,是滿族人的傳統(tǒng),是大地的意義,雖然在戰(zhàn)場上基本是無法與新式武器相抗衡的,但無疑比扣扣扳機更能體現(xiàn)生命的活力。工業(yè)革命之后,人類文明向前飛速發(fā)展,甚至到了飄飄然的程度,而尼采教育我們要回到大地。離開大地,意味著我們在失去一種品質,失去一種心態(tài),失去一份鄉(xiāng)愁,失去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科學技術在我看來確實不過是奇技淫巧,只是為了滿足欲望制造舒適,卻從來不曾帶來內心的平靜,而藝術才是人類真正的創(chuàng)造,是人類文明中最美好的部分。
荷爾德林說,人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而圓明園在物質上、在精神上都可以說是一處詩意的棲居了,是人類最美好的部分,而英法聯(lián)軍的暴行無疑是人類最陰暗的部分,在那三天三夜的大火中,美好的部分被證明是脆弱的、是可以被無情地摧毀的,人的陰暗的部分終究戰(zhàn)勝了美好的部分。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也許是一個民族的恥辱,又仿佛昭示著人類的未來。
圓明園觀后感四
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發(fā)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學校的《火燒圓明園》的記錄片后,我感受頗受。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
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xiàn)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yōu)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xiàn)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于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于二戰(zhàn)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xiàn)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后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于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后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xiàn)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我們應該有奮斗的決心。來!為了中國的以后,我們一定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努力奮進吧!
圓明園觀后感五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無比憤怒與惋惜。
圓明園始建于1709年,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占地350公頃,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它集國內外名勝40景觀,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收藏著難以數(shù)計的各種藝術珍品和各種圖書文物。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一掃而光。不僅如此,他們?yōu)榱虽N毀證據(jù),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園內放火。現(xiàn)在,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搖搖欲墜地立在那片廢墟上。
這些無惡不作的強盜,竟然敢在中國的領地上為所欲為。一座聞名世界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侵略者的野蠻和貪婪毀于一旦。他們不但毀壞了一座皇家園林,而且還破壞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這是中華民族多少年代人凝結成的智慧的結晶啊!
我感到無比憤怒,也十分惋惜。圓明園里珍藏著難以數(shù)計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可卻都被侵略者掠走了;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勝,也都被侵略者燒毀了。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無情的侵略者燒毀,化成了一片灰燼。
如今,圓明園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輝煌,那孤零零的殘柱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屈辱的歷史。每當我想起這些,都會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作為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世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