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作文范文
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半輩子了,他們臉上的皺紋,逐漸變得粗糙的手,哪一個不是因為我們難道我們要讓他們的下半輩子也如此辛勞嗎所以我們要學會這一個“孝”字,盡孝在當下。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
這個周末注定是與眾不同的,因為我和孩子一同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觀看央視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將近兩個小時中我的眼淚始終沒有停止,內心的震撼無法言表。
很難體會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擔,稚嫩的心靈如何經受起失去親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貧苦、家庭的災難并沒有壓垮他們,他們用微笑面對生活,用愛心支撐起家庭,用孝行詮釋了血濃于水的親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車女孩”黃鳳,她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父親,用鐵制的板車推著父親千里迢迢去上海求醫,這樣的執著與堅持,這樣的信念與毅力,這樣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為父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動容。
讓我的眼淚洶涌而出止也止不住的是吳林香的事跡,她6歲父母離異,2019年母親又患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勞力,可她始終微笑面對重病的媽媽和一貧如洗的家。其中一個鏡頭:吳林香向媽媽展示她兩三歲時候和媽媽一起拍的照片,媽媽看著照片,不知不覺間笑容洋溢了整個臉龐,這一刻仿佛沒有疾病與任何痛苦。可是緊接著鏡頭又轉到了當天晚上:林香媽媽被癌癥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強忍住淚水還在努力勸說媽媽。
看到這一幕我心碎了,誰都是為人子女者,親眼看到親人承受折磨,自己卻無能為力,該是怎樣的心痛與悲愴,命運給了一個小女孩太多的磨難,而她卻說:“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讓她來到這個家并且服侍媽媽一輩子。”
最令我惋惜的是龍花,她的獎狀貼滿了墻,作為學習委員的她多么渴望上學,可是為了照顧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棄學業,卻沒有放棄夢想,能讓弟弟妹妹考上大學是她的夢想之一。難忘她帶著斗笠的鏡頭,說到羨慕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上學時,眼淚嘩嘩流過她的臉龐,而她做什么事情都會想到她的媽媽和她的家庭。
看過節目后,我也陷入了深思:眼淚是暫時的,感動也只停留在心底,怎樣才能讓自己有所收獲?又怎樣能從行為上真正學習這些孩子們呢?首先我們不能只有孝心,更多的應該體現出孝行。或許命運沒有讓我們經歷磨難,去感受到親情的美好與珍貴,去讓我們付出驚天動地的孝道。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情做起,去孝順老人。常回家看看,不要總是趕到過年過節才回家。能多陪在老人身邊說說話,而不是電話問候。
城里的孩子是衣食無憂的一代,是被很多人關愛著長大的一代,看節目時,他們也會掉眼淚,那更多的是同情的淚水,她們難以找到內心的共鳴,因為沒有相似的經歷,所以難有體會。但是只要他們能知道,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這樣一群少年,他們把生活給予的磨難當作自己人生的歷練,他們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值得所有人學習。
對于這一代孩子,孝行不該是個口號,而應該是行動。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別人代勞,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從小事做起,從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2
前天下午,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晚上8點在中央電視臺CCTV1看最美孝心少年,寫一篇觀后感。
放學了,我回到家里,慌忙看了一下表,才6點,早著呢!我就出去玩了一會。又趕緊回到家里,一看,才剛剛7點,這時,媽媽剛好把飯做好了,我們一家人趕緊吃了飯。我幫媽媽收拾完碗筷后,我們就把電視打開了,這時好朋友韓曦也來了,我們就一起看電視了。
最美孝心少年開始了,主持人說最美孝心少年一共有十位。第一個是叫黃風的小姑娘,她的媽媽離家出走,就剩下黃風和她的爸爸,她的爸爸不幸從樓梯上摔了下來,于是她就給爸爸焊一個車子,推著爸爸為爸爸治病,遇到了好多好心人,給他們捐了錢。當看到這里我已是淚流滿面。后面的9個哥哥姐姐的事跡也一個比一個感人。
通過觀看這次最美孝心少年使我感受到了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報答我的爸爸媽媽。真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3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在十一位獲獎者中,最令我感動和敬佩是我省的十二歲女童高雨欣。
高雨欣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她的媽媽右手殘疾,找不到工作,只能在馬路上賣燒烤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她每天都去幫忙。從2年前起,人們時常可以聽到高雨欣一聲聲清脆的吆喝聲。12歲,正是女孩愛唱愛跳愛玩的時候,但高雨欣只能在那輛簡易、破舊的三輪車旁賣燒烤。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她一次又一次地忍受著熾熱的火焰灼傷帶來的劇痛。即使這樣,她還是以四科全部滿分的成績考取全縣小學升學考試的第一名。
看了高雨欣的事跡,我感到十分慚愧。比起高雨欣,我不知要遜色多少倍。她每天只有1-2小時的學習時間,但卻考得那么好。燒傷是那么痛,她卻一直在默默忍受。烤腸是那么誘人,她總是忍著不吃 這些都是我做不到的。
那我是怎樣的孩子呢?雖然成績可以,但是偶爾會偷懶。有時會管家長要錢買一些用不上的東西。媽媽讓我寫作業,經常偷工減料不說,還有時不寫,經常惹媽媽生氣 從現在起,高雨欣是我的榜樣,我要讓她成為我的目標,我會不斷前進,趕上她。
作為少先隊員,我們一定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道,發揚下去。我們都做孝心少年,把中國變得更美好。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4
“‘孝’字,老在上,子在下”,這是白巖松先生在《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上說的一句話,這簡單的一句話,卻詮釋出了中華幾千年來最精美的細致。孝,既是道德的標尺,也是親情的溫棚。在這物欲縱橫的時代,對于有些人來說金錢是生活必需品,親情卻成了奢侈品。“孤寡”老人隨處可見,遺產糾紛哪兒哪兒都有,啃老族,那是一抓一大把。可是,在城市或是鄉村的某個角落,一些小小的人兒,正用他們的行動感動著整個社會。
黃鳳,6歲時父親因工傷殘疾,母親離家出走,僅留下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和難以割舍的親情,以及沉重的生活負擔。而就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照顧殘疾的父親和年邁的祖母。“這是怎樣一個幸福者和衷痛者!我不明白一個六歲的孩子憑借一股什么樣的力量能夠對抗生活的壓力,我也不明白,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要送父親到千里之外的上海去治病,是下了多大的決心,我只明白,有一種愛讓人瞬間強大,有一種情,讓我們牽腸掛肚。
趙文龍,他總是面帶微笑,不論生活給予他多么殘忍的打擊,他仍舊是那樣,不變的微笑。趙文龍的媽媽患了尿素癥,每周要做兩次透析,懂事的趙文龍每次都給做完透析、渾身脹痛的媽媽做按摩,直到深夜,媽媽沉沉地睡去,他才休息。小小的他,13歲就學會了做飯,時時刻刻關注著媽媽的飲食,媽媽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他都記得一清二楚。這血濃于水的親情,遠方的爸爸,你是否也能感受得到呢?
同樣媽媽患有尿素癥的還有“奔跑女孩”——路玉婷。這個“在馬路上亭亭玉立的女孩子”總是在奔跑,奔跑。這個堅強的女孩總是那么冷靜而成熟,她拒絕了來自學校的幫忙,因為她覺得她能夠經過自我的努力來維持這個家庭的生活,還有比她更需要幫忙的人,比她更需要這筆救助金的人。自從媽媽患上了尿素癥,她就接替了媽媽的工作,利用中午吃飯的時間來幫人送票,一路飛奔,稍有閑暇就立馬從書包里拿出作業學習。我為她的堅韌所驚嘆,她不茍言笑,沉著而認真。我甚至有些埋怨記者占了她的時間來做采訪,因為時間對于她來說是如此的珍貴。
親情是人世間一股溫暖的春風,我們的脈搏由此跳動;親情是一場綿綿的春雨,滋潤了干涸的心靈;親情是一首柔美的安眠曲,安撫著無助的靈魂。
《最美孝心少年》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也使我感動于這力量。如果我們都能像他們那樣,我相信,中國夢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5
“孝”字,老在上,子在下,這個字表示做兒女的都要孝敬自我的父母,自我的親人,孝敬自我的長輩。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的品德。“孝”這個字雖然很容易寫,可是做起來就很難了。
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組委會選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二十位異常關注孝心少年。在孝心少年中,趙文龍就是其中一個,趙文龍還不大,卻承受了父母離異的悲痛。可是他為了照顧患有尿毒癥的媽媽,放棄了父親那邊寬裕的生活,做起了家里的頂梁柱。
尤其是那段視頻,趙文龍炸了幾個肉丸子,他自我只吃了一兩個,其它的他都給了他的父母,母子兩人在互相給對方肉丸的“爭奪”中,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還有奔跑女孩路玉婷,他的母親得了重病,需要用錢,她僅有每一天送票賣錢,別人都是與時間賽跑,她卻在與母親的生命賽跑!還有邵帥為了不讓媽媽死去,捐出自我的骨髓。尤其是那句“媽媽你看我一眼”那句話讓人感到感動!林章羽,吳林香,徐沁燁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是以實際行動來給我們展示“孝”這個字該怎樣寫,該怎樣做。
的確,“孝”不是那么容易做出來的,因為那時要用很長的時間來維護,可是“孝”已經被我們的祖先延續了五千多年才把這個傳統美德傳到那里,我們有義務去把這個傳統傳下去。“烏鴉反哺,羊跪乳”連動物都明白的品行,為何連我們都不明白,連動物都做的事情,為什么我們人類卻做不出來呢?在科技發達的今日,一切物質都在上升,科技發達了,可是我們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非但沒有發揚,還有人根本就不當回事。此刻的人把孝行看成是一個笑話,別說去做連說都不想說,難道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嗎?
不,我們不能再要這樣的思想萌生,應當好好的教育下一代,讓我們中華民族的有五千年歷史的傳統“孝”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