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2021作文
感動中國中的所有人物事跡都是來源于現實,他們身上都有我們看得到的可貴精神和品質,一直鼓舞著千萬中國人民,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動中國觀后感2021作文1
感動中國,感恩你我。愛傳承,從沒有終點,感恩前行,從不曾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舉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這些人物感動著、感動著。
從2020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我都堅持收看,認真地聆聽著那些感人的故事,認真地品味著每一段頒獎詞;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已經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段故事,成為我前行中最為重要的催化劑、推動器。
非常感謝中央電視臺為我們帶來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暨頒獎典禮”,這是一檔讓人們體味感動、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靈魂的好節目。我一發現他,就把他當做一個滋養自己心靈、軟化自己感情、培育并保持自己有一顆能感動的心的好節目;事實上,我的這個想法在觀賞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能得以實現。
至今還記得,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還在行進中,我就在感動中寫下了“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評選之感動”,記錄下對于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老師李桂林、陸建芬賢伉儷二人在天梯小學堅持十八年的感動。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我靈魂得以洗禮、升華的時刻,我自己很清楚: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崇高的偉大的靈魂,都有著一種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這些崇高的靈魂是常人無法企及的,也是我這一輩子無法達到的;正如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的那樣:“一個人做的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仔細看看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中的“好人們”,那個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幾十年——陪聾啞兒子讀書十六年的愛心媽媽陶艷波、幫助“發小”三十九年的隴海大院的哥們、默默捐款20__從不留真名的張紀清、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父親的孝女朱曉輝等等。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讓我的心與情得以進一步軟化、激發、培育和提升的好時刻;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的故事,讓我的心更加溫婉、溫潤,更能被感動、感化。至今,我還能有一顆似乎與年齡不符的能夠感動的心;至今,我還有一些能夠讓自己驕傲的激情,我要感謝諸如“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之類的節目、影視劇和文學作品。我會很好地珍惜這些人物、這些故事帶給我的精神滋養、文化陶冶,我會繼續努力地讓自己有一顆能夠感動的心,有一份能夠有一定熱度的激情,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快樂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感動中國觀后感2021作文2
人言“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而他們就在這天梯石棧相鉤連的小路上,為了彝族的未來,一走就是十八年。
試問人生有幾個十八年?又有幾個人能將自己的十八年青春年華獻給這無盡的大山。每次回家四個小時,沒有路、沒有人,有的只有無邊的植物,無邊的石塊。90度的天梯上刻著歲月的痕跡,稍不留神就讓你粉身碎骨。且不說學校的條件艱苦,單看看這來回的道路,就足以讓人驚嘆萬分。而他們硬是日復一日的攀了十八年!
每個星期一的凌晨,都有兩位老師在天梯下等待,每個星期五的晚上,都有一群孩子歡快地回到家中。十八年,149名學生,從這里走出了大山,看到了精彩的世界,看到了廣闊的祖國。雖然只是小學生,這149個數字看起來很小,但他們改變了這里的現在和未來,帶來了知識的種子。這粒種子在他們的呵護下,茁壯成長。
當登上感動中國的舞臺時,他們盛裝打扮。他們沒有出過遠門,他們沒有見過這么大的場面。站在舞臺上,他們略顯羞澀。他們的愿望就是去看看,并且留個影。當主持人問到他們的工資時,陸建芳回答說:“我們剛來的時候才100多元,現在200多元了,我覺得很滿足了。”多么樸實的的話語,卻震撼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弦。我們或許會問,為了200元的工資,浪費了自己十八年的青春,這值嗎?他們卻用自己的行動作了最精彩的詮釋。
在中國的大地上,在這偏遠的的山區,又有多少個李桂林和陸建芳。他們無私的奉獻,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托起了教育的藍天、民族的未來。
李桂林和陸建芳,了不起!
感動中國觀后感2021作文3
平平湖水,涌現出多少英雄事跡;絲毫不悔,對于那個曾經嬉鬧的少年,他沒有怨言,命運的捉弄,令他頭破血流,但他卻站立在了所有人面前。
痕跡,可能早已被湖水抹去,眼望當下社會,就連“扶不扶”都成了一個令人生畏的字眼。在那個年代,見義勇為還是一個標志,一種風氣,可時間竄到了現在,一晃二三十年了,像方俊明這樣的人,依然存在,但卻被他人的“花言巧語”給說成了:是他(她)撞的我!;是他(她)把我害了。這成了現實版的“農夫與蛇”。只惜扶人之心也有、救人之心也有。但卻又遠遠的看著,誰有勇氣邁出那一步。現實生活中,這事常常見,什么碰瓷的,貼近別人假摔的,倒成了社會上的一種歪風邪氣,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笑點。人們常常所說的謬論,現在倒成了真事。再看其他人在一旁的冷漠不顧,難道你的心已經冷下來了嗎?
我卻無法邁出我的那第一步。
他:方俊明,我作為一個武漢人,卻從來不知道這個名字,和這個被人遺忘的事跡。他:方俊明,數十年前,就為我們邁出了樹立正氣的第一步。
現在我們需要做另一個方俊明,看到老人跌倒了,扶一把。在這本來是天經地義、毫無疑問,為什么又做好事卻被誣陷,為什么成了這副模樣,那些英雄事跡卻被加上了特殊字眼,又是為什么?
我需要一個回答,社會需要一個回答。
如果說現在世風日下,道德滑坡。也就太全面了,社會的那桿“道德之秤”我希望不會滑坡,人們心中對好事,壞事都有個分辨,難道只是少了幾個像方俊明這樣的人嗎?肯定不是!
他的縱身一躍,卻被輪椅束縛住了一生的春夏秋冬,但卻永遠的站立在了道德的高峰,若問他:“你還敢再一次躍下水去就那個少年嗎?”我相信他會風趣的說道:“會,怎么不會,我會倚著輪椅,不顧一切的沖下去,即使他又是一個無知的孩子。”玩笑歸玩笑,卻讓人反思。這個社會中的一切不公平因素,需要我們自身檢討起來!千萬別讓社會中的“道德之秤”倒向一邊。
這里,套用春晚的一句話:“人倒了,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想扶也扶不起來了。”讓我們對這樣的人,深深的鞠上一躬!
感動中國觀后感2021作文4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在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積淀了一年的淚水為他們而流,這淚水正是他們人生的閃光點。他們——一個個十三億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執著堅持,用為事業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時刻冒死拼搏……在十三億國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個偉大的民族有孕育可愛人民的土壤,他們正是時代的脊梁,傳承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當網絡上炒作國人素質低下,缺乏精神傳承,每年的感動人物就是一個響亮的回答,他們是引領時代風尚的先鋒,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
人的一生總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撐的靈魂才是充實和富有的,才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我們不一定要去感動別人,但我們需要擁有一種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撐自己堅定自信地去實現自己的夢,這正是《感動中國》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和力量。國家和人民始終會選擇那些選擇了國家和人民的人。感謝這些可愛的人們,感謝與他們相遇,為我們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把美好代代延續。
感動中國觀后感2021作文5
今晚,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中華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學家于敏;有為了山區孩子的前途而放棄優越條件去艱苦的地方教學的朱敏才、孫儷那夫婦;有堅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黃張紀清;有跟聽力障礙的兒子同桌16年的母親;也有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犧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讓我最感動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黃張紀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這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木拉提跟他的同事們每天有任務,每天都不分晝夜地工作。因為他們在新疆,眾所周知,新疆是的根據地,所以有很多以及各種各樣的壞人,每年都有許多無辜百姓受到傷害,但因為木拉提以及他的隊伍,使得老百姓能在這里安居樂業,雖然木拉提他們很可能在某次任務中殉職,但他們依然不畏犧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許多戰友都因為執行危險任務而犧牲離開了我們,但木拉提依然為了和平與勇敢戰斗著。
還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動的人物炎黃,炎黃的真名叫張紀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為孤兒院,學校,災區捐贈了許多資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黃的化名填匯款單。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為了捐款,賣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里,默默地堅持做好事。因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黃,人們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14年因為他在銀行匯捐款時摔倒被送去醫院,人們看到他撒落地上的匯款單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黃。三十年來,他一共捐了幾十萬元。當主持人問他每次捐款時都怎么想,他卻說:捐款只是一個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他讓我倍受感動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卻從不留名,其實他的真名是張紀清,正如主持人給予他的頒獎詞:是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秘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愿,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看完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卻又那么偉大,他們值得我們敬佩,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貢獻出應有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