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塵埃落定觀后感作文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文中以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壩地區的土司制度興衰為主線,以土司的傻瓜兒子為視角,講述了一個精彩曲折的斗爭故事,展現了一幅神秘浪漫的藏族風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說塵埃落定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說塵埃落定觀后感作文1
我喜歡的兩句話:距離——是并不彼此了解的人在一起時必須的。是的,上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叫我看起來像個傻子。
讀這本書時間是2018年2月12日,因為過年回家沒什么事情做,所以想找本書來讀,本來打算讀張愛玲的《半生緣》,老嬸知道我要看書,給我一本《塵埃落定》,但看著書名沒什么感覺,不過上面寫著矛盾文學獎。憑著這個噱頭我決定先讀讀這本書。
書的開始很平凡,是以家族土司十三歲的傻二兒子角度的視角來陳述。開始的時候是家族頂尖地位上的一個被看做是傻子的生活,緊接著便黃色的段子多些。往后便是傻子自己出去建立一個屬于的自己的領地,并且做的有聲有色,創造出他的父親還有那個聰明的哥哥也沒有創造的天地。擁有世間少有的美貌卻不忠誠的妻子。在與各種土司之間打交道。在抗日戰爭和內戰時期藏族人的興旺和塵埃落定。
讓我深思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么樣的標準可以判斷出一個人是不是傻子。是很多人說是就是嗎?就像真理一樣,并不是多數人認為或是說不是就不是了。只是普通人不能理解傻子的想法吧。
就像別人說主人公是傻子,最后跟著他的小廝也說了句把他當做傻子的話:“你要是連這個也怕,以后我就不和你玩了”,傻子想:他以為他不想和我玩和想和我玩是他自己決定的。傻子說:你不是陪我玩,而是在侍奉我!
以自己是傻子的身份狠狠的諷刺了那些看不起人的正常和那些聰明人。也告訴了自己,一個傻子都認為:一個沒有任何儀式就上到他的床上的茸貢土司美若天仙的女兒,沒有必要向她低頭和屈服。
在面對外敵時,自己的親人是重要放不下的,在權利和利益面前無論是哥哥還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是自私。所以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面對別人時,你應該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了吧!在相對權利下說些好聽的話大多數情況下要比你對著來或是堅定是對的立場要好的多,對自己對對方都是好的。除非你是佛教信徒不能做出對不起自己堅定的信念的事情之外。關系是自己精心呵護出來的。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傻子,反應比較持盾,但卻沒有大智慧能支持自己來得到別人的尊重。順著自己的心意,自己過得舒服,但是不要影響和傷害到別人。
永遠都要一視同仁,不要帶有色眼鏡去看人。不要因為別人看法影響自己的想法看法。
沒有什么事情是一個人死了之后都不塵埃落定的,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死去。
我覺得人懂的道理很多,說起來可能會更多,但是實現的卻是很少的不是嗎?從今天開始每天或是兩天或是三天或是一個規定的時間來在自己身上實現一個道理,久而久之算是自己的修行吧。
現在我要實現一個道理:距離——是并不彼此了解的人在一起時必須的,省的傷到自己。
小說塵埃落定觀后感作文2
前幾日,讀罷《塵埃落定》,感觸良多。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整本書里,沒有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主人公甚至沒有名字,唯一的代號——也是他最好的護身符——就是“傻子”,一個有異于常人的人,生活在上世紀30、40年代的中國、某個閉塞卻又面臨著開放的藏族村寨。土司處心積慮擴張勢力和地盤,還要防備后院起火;哥哥作為土司繼承人,拼命向父親和周圍的人證明自我的實力,然后在不期然間,承受傻子比他有作為的事實;母親有了情敵卻毫無辦法,整天躲在房里念經。還有那個本來就應快樂的傻子,小小年紀,就已經明白用手里的權力對待周圍的人,討好或者傷害,全憑自我的好惡。
土司制度的喧囂直上的時候,他就看到了塵埃落定后的樣貌:所有的土司都消失了,包括他們自我。在此之前,他享受著屬于土司的最后榮光,雖然他沒有當過一天正式的土司,卻在看似不經意間,日漸取得了土司的實權。
始終沒看懂傻子到底想要什么。也許做土司的感覺會很好,所以,他才任由仇家溜進哥哥的房間,借刀殺人,解決他成為土司的障礙;費勁心思娶到了見過的所有女人當中,最漂亮的那個做老婆,卻不明白如何維系用利益換來的婚姻關系;明明自我也想做土司,卻不斷打擊母親期望他做土司的信心。總之,他似乎在固執的反對著所有人,彼此傷害。
作者阿來的批判不是聲嘶力竭,也不是單刀直入,而是以一種黑色幽默的筆調,在不緊不慢的絮語中展現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透過這些各具個性的人物,盡情的演繹著生死與離別的哀愁,權力與金錢的角逐,鮮血與淚水的揮灑,他們如同塵世間一顆顆微不足道的塵埃,在土司這片天空下以前快樂過、痛苦過、愛過、恨過、擁有過、失去過,而當另一個時代來臨之際,這些塵埃便逐漸消散了、隕落了,最終歸于沉靜。
“我”就是這些塵埃中的一分子,也以前輝煌過、愛過、恨過,并且充當了土司制度盛衰的見證者,這使我們似乎看到了《紅樓夢》中賈寶玉的身影。“假做真時真亦假,真做假時假亦真。”“我”在如夢的真實中走完了自我的一生,連姓名也未曾留下,這一切看起來是多么虛幻,然而這確實是生活,它是一個社會和時代的真實的縮影,是真實生活的寫照。阿來就是在這么一種如夢如幻的氛圍中,用他那沉穩粗獷而略帶傷感的筆調,完成了對一個特定背景下的制度的描繪和批判的,在娓娓的敘述中,他把我們帶入了那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境界,我們在如癡如醉之際,卻突然有了一種清醒的頓悟——是啊,曾幾何時,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虛幻中體驗著真實,在真實中追逐著虛幻呢?
小說塵埃落定觀后感作文3
傻子在一片雪花中醒來,窗外的雪花晶瑩剔透,傻子眼中的世界,卻充滿了污濁。
污濁是因為傻子在享受著權欲的味道,寨子的空氣中,充斥著權欲,寨子里的每個人,血管里都流著不平等的血液,身份,地位,已經隨著他們的出身而將命運烙印進了他們的骨子里,所以,盡管主人公“我”,是個傻子,也是個高等的傻子,衣食無憂,隨心所欲,甚至主宰著一些人的生和死。
有的人在享受著自己權勢帶來的恣意妄為的同時,有的人卻甘愿充當人肉下馬臺,卑賤的如同地里無聲無寂的草芥。沒有人質疑這樣的尊卑之別,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神的意旨,而神,是不可抗拒的,即使有人迫不得已的因為饑餓而死亡,而另外的人卻衣食無憂地享受著生活的種種優待,沒有人有任何異議,因為主宰這一切的,是神!
別人都以為土司是除了神以外最至高無上的,甚至可以說是神在人間的代名詞,但,那是一個連土司都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民族和歷史,每個人都在聽天由命,好在這個世界,一直是屬于聰明人的,此時的聰明人和傻瓜,便一次次地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特定的人物中形成鮮明的對比,甚至人們都迷茫在了傻子到底是不是大智若愚的聰明人之中。或許,如果說傻子是一種境界,那寧可應該說簡單的單向思維,原本就是傻子的那個境界賴以生存的土壤。因為這個世界總是不缺少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所謂的高等人,那么一種純真的簡單,便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終歸,風沙總會將歷史淹沒在塵埃中的。那看上去高貴而華麗的土司寨,無論多么堅不可摧,那些被藏在土司寨里那數不清的金銀財寶,無論多么光彩奪目,終不可能只刻上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的名字,無論哪個家族曾經是多么的強大,還是會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壓,而最終被風化成一段故事,一曲民謠,被后人永遠地書寫,珍藏,然后津津樂道……
小說塵埃落定觀后感作文4
我之所以會打開阿來的《塵埃落定》這本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室友推薦的時候,說這本書有一些愛情的片段,這激發了我的獵奇心,所以我就開始了這本書的閱讀。《塵埃落定》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期看得最細致的一本書了,雖然是出于獵奇,可我確確實實是被阿來的文學功底征服。
小說中有幾對性關系的描寫,但是細細深思,每一段關系的背后,都折射著傳統的性文化。麥琪土司和他的二太太的性愛,是表現傳統愛情結合并帶來的繁衍子息。麥琪土司和央宗的性愛,是表現當權之人對于別人的女人的覬覦與征服,畢竟有這么一句古話“妻不如妾”。麥琪土司與其他各類土司制度之下的性愛,是權利之下男人對性的貪婪與沉迷,也就是俗話說的好色歡淫。小說的主人公“我”重點有三段性愛:“我”與桑吉卓瑪的性,是性愛的啟蒙。卓瑪就像是漢族貴族富家子弟的性啟蒙對象一般的存在。“我”與馬夫的女兒塔娜的性,是啟蒙之后真正去感受性對于權利人的象征性。“我”與土司的女兒塔娜的性,是真真學著性里的愛情。而“我”的哥哥與“我”的妻子的性,是亂倫,是表現了川藏的落后。以上種種,所有的性還表現著女性地位在男女關系之中,不過是下者。在小說的最后,除了“我”以外的所有土司都染上了性帶來的梅毒,但這些土司并不知道梅毒是什么。這讓人感覺特別的荒唐可笑,上位者利用自己的權利去欺凌霸女,卻不知道性愛泛濫會帶來種種弊病,可見他們的思想蒙昧和無知。所以他們在感染梅毒之后,生命的衰微也伴隨著土司制度的滅亡。
性給人帶來了生命,是新生,而性也給人帶來了無妄之災,是滅亡。《塵埃落定》之中,土司制度就是在土司制度中的當權人享受性中走向了滅亡,在這種愚昧封建中走向了滅亡。圓形堡壘筑起了每一個土司所占有的領土,同時這堡壘筑起的還是古寨與外界的溝通聯系。古寨中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下,沒有時間感,失去了對自己、對古寨未來命運、對世界的正確認識。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小說中“我”的哥哥在北邊修筑的房子還在古寨里官寨的翻版,哥哥被認為是聰明人卻也看不到在歷史的推動下時代的腳步是往前發展的,是包容開放的,而不是一味地固步自封。“我”一個傻子卻是推掉了所有的土墻,建立起了市場。市場這樣一個開放包含的存在,帶來了大量的金銀的同時,也讓“我”嘗到了權利的味道。在我看來,雖然市場的建立并不是為了推動進步,但是我看到了這個愚昧的封閉的世界在于一個全新的世界在融合,在相互包容。
小說塵埃落定觀后感作文5
“五一”期間,我拜讀了藏族作家阿來的《塵埃落定》。書中傻瓜兒子的行為讓我詫異不已,不禁想起一句話:“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
書中講述的是藏族地區有許多土司管轄著土地,其中麥加土司最為強大。麥加土司的第二個兒子出生后兩三年被斷定為“傻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傻子,卻有著超凡脫俗的觀世眼光。當麥加土司因那種鴉片而強大時,其他土司紛紛效仿,傻瓜兒子卻讓麥加土司種糧食。結果鬧饑荒,傻瓜兒子守在糧倉前,用許多計謀,換到大量銀子,娶到最漂亮的女人,換到領地,在邊境上打破封閉,開放市場,興辦銀行,茶馬互市……
這些事情是一個傻子所能做的嗎?一般人的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傻子卻做到了,而且干得漂亮,讓人不得不承認他不是傻的。又一次證明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傻瓜,也沒有絕對的聰明。
姜子牙直鉤釣魚,被同行人取笑為傻瓜,瘋子,而他卻幫助周武王滅了紂王;叢飛,捐助了不少資產資助貧困山區孩子,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傻瓜,有錢沒處花,但他卻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為自己留下了美好的聲譽;愛迪生上學三個月就被認為傻瓜而被迫退學,可他卻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家……
任何一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任何一個人都有著過人的一面,我們不應小瞧任何一個人,即使對方是小孩、傻瓜。
小時的于謙,有一天蹦蹦跳跳去塾館讀書,路上遇到一個名叫蘭古春的和尚,他見于謙頭上梳著雙角小辮,覺得好笑,便對他開玩笑說:“牛頭喜得生龍角。”于謙立即停步,黑眼球轉了兩轉,反唇相譏道:“狗嘴何曾吐象牙!”和尚討了個沒趣,悻悻然走了。
小孩的腦袋雖小,卻蘊含著思想;身體雖小,卻蘊育著長大;眼睛雖小,卻察看一切事物。永遠謙遜,永遠不自大,永遠不驕傲,尊重老人,尊重小孩,尊重自己,這才是我們應取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