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作文
《中國機長》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它刻畫了一個偉大的機組在遇見危險時的專業表現。電影看得腎上腺素飆升,這是奇跡更是傳奇。影片弘揚了中國精神。這是所有航空電影里最接近真實民航的一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作文,希望對您有幫助。
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作文1
《中國機長》上映,我們再次回顧了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這一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在觀看完這部電影和了解機長劉傳健28年飛行生涯的心路歷程,不由從中感悟到了一些黨員干部在基層“生長”的道理,愿與大家一齊分享。
基層亦課堂,學不能夠已。劉傳健言道,我們在學校學的很多東西,在平時生活中、工作中用得十分少的,可能不到10%,但在關鍵時候,別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那90%就是用來解決這個時候的問題的。
我們常用“上頭千根線,下頭一根針”來形容基層干部的狀態,每一天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極少數基層黨員干部異常是年輕黨員干部,來到基層后發此刻學校學到的很多知識用之甚少,難免心生白學之感,然后在繁忙的工作中疏于學習,甚至不愿學習。
劉傳健這段話很好地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堅持學習。在基層工作過程中,會不斷遇見新的問題,人民群眾也會有更新更高更具體的期盼,我們必須堅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人民群眾學,不斷提升自我的知識的厚度和寬度,這樣才能在急難險重的關鍵時候,有底氣站得出來,有本事頂得上去,圓滿地解決好各種問題。
起點非“終點”,把平凡做到極致就是不凡。劉傳健說,他一輩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飛行。部分基層年輕干部,在學校是天之驕子,滿懷抱負地來到基層,一心想做轟轟烈烈的大事,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到了基層,發現并沒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激蕩和光鮮,反而可能因為不懂方言、缺少經驗等原因弄得灰頭土臉、滿身泥濘,心里難免產生落差,心生委屈,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此時,何不想想楊善洲,20年專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種樹;想想王繼才夫婦,30余年專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守島;想想王有德,40多年,專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治沙。他們平凡嗎?他們平凡,也是普通人,然而他們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將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極致,于是便成就了不凡的一生。所以,作為基層干部,不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也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基層,扎根人民,立足于本職工作,將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生之熱愛,用堅守與執著書寫屬于我們不凡的一生。
小事并不小,在“小事”中錘煉出“大本領”。在“5·14”事件中,應對當時的極端情景,劉傳健能冷靜果斷地應對,平安將飛機降落。這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呢?他言道,飛行不能有半點的含糊,僅有一絲不茍地把每一個動作做好,才能保證安全。
作為基層干部,我們經常應對人民群眾關于田邊地角或家庭矛盾的糾紛、雞鴨鵝豬牛羊的增收或水稻小麥玉米果蔬的增產期盼、產業如何發展如何興旺的焦慮等各種“小事”,然而這些“小事”都直接或間接地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所以我們絕不可敷衍了之、應付了事。“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任何人的優秀都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我們在干各項工作的時候不能僅滿足于干了就行了,還要千方百計干得快、干得出彩,在“小事”中鍛煉出“大本領”,慢慢便會生出優秀的“慣性”;做好為人民服務這件“大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在為人民群眾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不能僅滿足于解決了就行了,還要想方設法地解決好,解決地讓人民群眾滿意,在“小事”中獲得“大認可”,漸漸我們便會成為人民群眾心中的朋友、親人。 基層是天、是地、是那星辰大海!作為一名基層干部,當不負時代,不負春光,一齊在基層這片豐沃的熱土葳蕤“生長”、拔蕊怒放!
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作文2
一場特別的萬米高空首映禮,給電影《中國機長》增添了新話題。影片是根據去年川航機組的英雄事跡改編,導演劉偉強受訪時表示觀眾此刻是知道事情“解決了”,那如何在保證電影真實性基礎上做合理藝術性改編,是考驗創作的一大難題。
讓觀眾認識到坐飛機“不是簡單的事”
身為影片導演,劉偉強有過《無間道》這樣的成功經驗,但拍攝《中國機長》經歷還是讓他感慨連連。首映禮上,當被問到讓一個已知結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緊張刺激的懸念感,他回答說:“沒錯,觀眾進電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結果是“沒事了”,所有人已經很安全地下飛機了。所以我們在真實事件基礎上,做了藝術加工。比如飛機怎么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設置擋路的障礙,機長怎么想辦法去繞過障礙,障礙之后還會遇到什么……在成功備降以后,他們還要擔心很多很多問題,觀眾就會持續被情節吸引,會給觀眾一種‘過了一關又一關’的感覺。”
劉偉強說當初接受博納邀約擔任導演,確實是被這個故事的特殊性打動,因為工作關系他也是“空中飛人”,越深入了解越覺得《中國機長》故事背后的意義,“我是個常常坐飛機的人,但有很多東西我原來根本不知道的。比如,為什么飛機常常晚點,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當看完電影之后,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飛機在天上飛,是要符合很多很復雜的條件。比如,會有很多工程人員去檢查飛機,確保飛機是健康的,才會放行。再比如,天氣條件要符合飛行條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飛機之后,空乘會播放安全須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們可能會完全不看。但是我覺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飛機真的發生意外情況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務長、乘務員,他們真的受過很強的專業訓練。”
劉偉強說,觀眾看完電影后能意識到坐飛機去某個地方“不是個簡單的事情”,了解了民航體系的不簡單,就算是影片的貢獻了。
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作文3
《中國機長》通過藝術的手段來表現英雄機組在遇到意外狀況,通過一系列專業、正確的操作,讓飛機迫降,這次迫降到底有多困難,對于非專業人士的我無從知曉,但是在無擋風玻璃遮擋、瞬時失壓、極度缺氧,低溫、各種自動設備失效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模糊目視和人工操作,仍能零失誤、安全迫降,我只能豎起大拇指為機組全體成員點贊,為機長“史詩級”生死迫降的高超飛行技術點贊,為機長在極端環境中仍能保持清醒頭腦、準確操作的堅強意志點贊,為機組成員嫻熟的專業素質點贊。
專業素質,是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和專業精神的結合。一名優秀的飛行員,需要具備過硬的技術以保證飛行安全,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即使面對死亡也能臨危不亂、精確處置。飛機在高空中發生故障,當所有人命懸一線時,劉傳健機長在常人無法想象的極端環境中,完全憑手動操作和模糊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桿,完成迫降。這就是他的高超嫻熟專業素養在危急時刻的生動體現。
專業素養是一個行業被社會尊重、一個人讓他人敬佩的重要內核。“群眾最喜愛的檢察官”周會明之所以受群眾愛戴,是因為他用高超的反貪本領守護了西藏山南“山清水秀”的政治環境;“大山衛士”劉真茂感動中國,是因為他作為一名護林員的癡心堅守;“B超神探”賈立群廣受贊譽,是因為他的B超技術和對患者貼心的服務。今天,人們紛紛為“川航機長”劉傳健點贊,也是因為他在飛行領域擁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和素養。
榜樣指引前行的方向。雖然并非所有行業都如飛行員一樣,需要面對極端危險,但是每個行業、每個崗位都有特定的職責使命。每個人都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保持良好的專業作風和專業精神,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及關頭豁得出來,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能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作文4
今天晚上,我們去看了我期盼已久的一部電影——《中國機長》。
進影院之后,已經有許多人在等這部電影了,我找到座位坐下,激動不已!還有人陸續進入影院,在電影開始前幾分鐘,影院已經坐滿了人!就在這幾分鐘的等待時間里我感覺像等了幾個世紀!
終于,電影開始了!首先介紹了乘務員、機長、空姐。之后他們進入飛機檢查氧氣、門、光線、座位等是否安全,確定安全后,游客才開始登機,機長就位,一切準備就緒,飛機起飛,機長冷靜的駕駛,飛機慢慢升高,亮的空姐微笑著給乘客發飲料、食品等,乘客們也是興致勃勃,互相交談著,正當人們高興的交談著,飛機出現了輕微的顛簸,乘務長告訴乘客,飛機正穿過氣流層,不要驚慌!三個機長不慌不忙,熟練操作,不久飛機順利穿過氣流層,飛機在云層上端正常行駛!三個機長也親切交談。
突然,飛機前邊的擋風玻璃出現小裂紋,緊接著裂紋變大,后來啪的一聲,整個玻璃碎掉,副機長一下子被吸出窗外,幸好有安全帶才沒有被甩出來,但是上半身危險地飄在窗外,頭磕破了,臉劃傷了,一只眼睛腫了!機長一手拉著副機長,一手操縱著飛機!飛機開始劇烈顛簸,乘客害怕,有個乘客情緒失控,機智的乘務長說:“我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請相信我們!”
乘務長和空姐費了好大才使乘客平靜下來,多虧了機長經驗豐富,沉著冷靜,在惡劣的強氣流的沖擊下,尋找著沖出云層的機會,飛機轉了一圈又一圈,在零下幾十度的雷電交加的云層中,機長的胳膊幾乎凍僵,他頑強的堅持著、忍耐著、尋找著機會,
終于厚厚的烏云中出現了一條縫隙,機長就順著這條縫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飛機在劇烈的顛簸中艱難的行駛!乘客們在極度的恐怖中度過分分秒秒!機長不負眾望,駕駛著這架飛機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安全降落!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動,我佩服這位中國機長,從他身上我學到了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作文5
“只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一次偶然的機會欣賞了《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刷新了我對英雄的概念……
《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以及富可敵國的“鈔”能力。但請不要忘記,現實生活中“英雄”,他們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只不過是拼盡全力以肉體凡胎在拯救生命、創造奇跡。
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說:“在萬里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后,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創造奇跡的不是一個人一瞬間,而是一群人一輩子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應對萬分之一的隱患。
當飛機出事后,雖然周遭只有一望無際的天空和連綿不斷的山脈,但那一刻他們并非孤立無援,除了有勇敢果斷的機長、盡職盡責的乘務員,管制員的快速應變能力也為飛機的安全降落提供了重要保障,他們在聯系不到劉機長的情況下,僅憑雷達訊息,清空飛機前往備降機場航道上所有可能經過的航班,光是機場附近的區域就有8架飛機的航線臨時發生了變動。
在飛機著陸前,因為沒辦法確認它將在哪個跑道降落,機場塔臺便通過溝通協調清空了所有跑道。整個過程中,管制員對3U8633的呼叫從未間斷,即使可能根本沒人能收到,但也絕不放過萬分之一的希望。飛機備降后,地面保障部門、消防員、醫療員也全員出動,等待著3U8633的歸來。
這就是團隊的力量,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堅守崗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最終才使得飛機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保證了飛機上119位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們不要覺得平凡的事太小。每一個不平凡的事都是由無數個平凡的小事湊成的,“英雄”本就是平凡的人在做不平凡的事。當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寧靜的時光掩飾了很多看不見的黑暗,我們似乎覺得英雄離自己很遙遠,然而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卻從未停止過。那些甘于孤寂,攻堅克難的人;那些緝毒反恐、守衛平安的人;那些獻身國防、戍邊衛國的人……他們大多平凡,是整個宇宙中的微微星光,只有在困難、危險的時刻,才會發揮自己的“中國式溫暖”,用一生的正言正行和“逆行者”的姿態捍衛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讓我們相信了“英雄”一直都在你我身邊。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不僅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更是將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用鏡頭的方式呈現給我們,也正是因為有這么多默默無聞的“英雄”在負重前行,才換來現在的歲月靜好,讓我們一起向“平凡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