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觀后感的作文
目是以邀請知名演員,主持人,運動員,企業家以及教育者等等各行各業中的優秀,上進的人物來做客,先是董卿對嘉賓做一段簡單的采訪。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朗讀者觀后感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朗讀者觀后感的作文1
“眼淚是無色的,但它飽含著生命豐富的色彩”。這是《朗讀者》第六期的引子。在這一期四位朗讀者的朗讀中,最最打動我的是演員斯琴高娃的朗讀,從她的朗讀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這位一直飾演媽媽的演員,對自己母親深深的眷戀之情。
在講述自己的經歷時,斯琴高娃無可不表現出自己的堅強,拍片時受的再重的傷,她也只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僧斔f自己的老年妝使母親流淚時,我心里的那根弦被深深地觸動了---天下母親,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快塊的老去,她希望兒女青春永駐。在母親心中,兒女永遠是年輕地模樣。
斯琴高娃已成為舉世矚目地出色演員,可她母親仍處處為她擔憂,為她牽腸掛肚。要知道,在母親眼中,兒女永遠是兒女,不管你地年齡,身份或是地位怎么改變,兒女永遠是母親牽掛地心頭肉。這讓我聯想到我和我的母親。
有一次我數學考砸了,媽媽比我還著急,每天幫我找錯因,出題目,反復練習,那段時間每天晚上回來媽媽一見到我放松,拖拉時間,就無心備教案,苦口婆心地勸我努力。可我卻任性地頂嘴,傷透了媽媽地心。晚上睡覺時,我也經常聽到媽媽說夢話:“女兒,怎么辦呀?”那時的我覺得這是當媽媽都有的嘮叨,嫌媽媽聒噪。現在想來,那是媽媽在為不爭氣的女兒擔憂啊!可憐天下父母心!
斯琴高娃的朗讀讓我為自己當時的逆反羞愧不已。高娃老師用賈平凹的《寫給母親》來表達自己的心事。她的朗讀每一句都飽含著深深的情感,那樣親切,那樣深沉,讀到高潮處,朗讀者與聽眾都會情不自禁潸然淚下。其實,坐在電視機前的我早已被感動的泣不成聲……
文中作者的母親走了,母親在世時,他嫌母親啰嗦,可等他們娘倆陰陽兩隔了,他卻時刻都在懷念母親,懷念她對自己的叮嚀,呵護,懷念母親生前說過的每句話,做過的每件事情……
人們往往都會如此,失去才倍感珍惜。慶幸的是,我終于意識到,我能每天聽到母親的啰嗦,聽到媽媽發自肺腑的教誨,何嘗不比斯琴高娃,賈平凹等名人幸福呢?我想,我不能向他們一樣,任著母親的叮嚀、啰嗦與愛隨著時光一起悄然溜走……
無色的淚,多彩的情。我要牢牢把握住母親對兒女的這份愛,這份情,我決不等時間老去而蹉跎了歲月……
朗讀者觀后感的作文2
周六晚8點,我準時打開電視,觀看《朗讀者》,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的第一次"遇見"。
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昕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人愿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威榮大夫,榮大夫為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多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對濮存昕來說,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學堂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洞鸢冈陲L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沖"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么美好,愿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
朗讀者觀后感的作文3
董卿主持的《詩詞大會》居然一期也沒看過,只知道最后這個節目火了,而今天換臺換到中央一臺,居然看到了董卿主持的《朗讀者》,而且居然是第一季第一期,剛看一會就喜歡上這個節目了。
現在對一些搞笑類的欄目不怎么感興趣,對語言類的相聲也聽不出來笑點,但是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卻一下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等我看時已經是第二個朗讀者了,柳傳志老先生,正在和董卿聊天,最后讀了他送給他兒子的信,說到他兒子,他說終于結婚了!后來在信中才注意到原來他兒子已經四十多了,怪不得老先生說終于結婚了!
他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有兒子的家庭都應該拿來好好欣賞一下,他說感謝康樂(他兒媳婦)父母培養了這么好的女兒給我們家做媳婦,所以作為回報,我們也把我們的兒子送給你們做女婿,好幽默的柳老先生!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對結婚26年的夫妻依然恩愛如初,每天給對方讀情詩,而且丈夫為了妻子每天看到美景,居然真的花十年時間種了一大片花花草草,每天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連董卿都羨慕的說,“我從來沒有羨慕過別人的生活,但是看到你們的生活后,我真的羨慕了?!蔽蚁肫聊磺霸诨橐鲋兴馃岬娜藗兏w慕吧。好想讓他們再多講講他們的愛情與婚姻。真的是愛是最好的保養品,沉浸在愛中的女主人公雖然年齡比她丈夫大,但是看起來卻比他老公更年輕。他們的生活在我們看來真的恍如世外桃源一般,羨慕呀。
接下來是世界小姐張梓琳的朗讀,劉瑜的《愿你慢慢長大》,而董卿的表現更讓我震驚,她在剛聽完讀的是這篇時,立刻能背出來這篇的經典語句“我希望你能有好運,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真的讓我佩服她的閱讀量與記憶力。因為張梓琳也是一個媽媽,所以她讀的很有感情,真的恍如讀給她的女兒聽。
接下來96歲的老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才是真正的震撼,老先生一上臺先送給董卿他的.名片,他說他是唯一一個把唐詩宋詞翻到國外,又把外國名著翻到中國的翻譯家。老先生好活潑可愛,真的用這個詞在老先生身上毫不違和,感情豐富,說到林徽因的那首詩,一下子熱淚盈眶,說到如何走向翻譯的路上又會回憶到初戀,真的好可愛!當董卿說到我們都會說“床前明月光”,但是你會翻譯成英語嗎?老先生一下子搶著說簡單,然后立刻就說出答案了。而且以老先生的高齡,居然每天熬夜熬到三四點,他說如果他能活到一百歲,就能把莎士比亞翻譯完,為什么要熬夜呢?他說這樣我們就可以延長白天了,偷來了時間,定著一個小目標,老先生的小目標真是讓我們汗顏吶!而且據老先生說2007年時醫生就說他只有七年的壽命了但是他卻不管那些,繼續自己的翻譯事業。最后老先生沒有朗讀,而是由他的眾多學生從四面八方趕到北京來參加這個節目,而他的學生們現在都是各個單位的頂梁柱。他的最經典的是這句話“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這一期的主題是“遇見”,我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緣分,無論是兒女,還是戀情友情,每一種遇見都是一種緣,珍惜這份緣,珍惜這份情就是我們該做的了吧。
這個欄目最大的亮點就是我們可以發現文字的魅力,而且又不枯燥無味,而且可以發現背后的故事,這個欄目有新意,而且以董卿的文字功底,文學修養,確實把控的很好,很喜歡這個欄目,以后周六八點有期待了。期待以后有更多的人來朗讀,朗讀背后的故事。
在這個一片搞笑類節目,相親類節目充斥各大衛視的今天,《朗讀者》這個欄目無疑是一股清流,《詩詞大會》見證了董卿的文字功底,《朗讀者》無疑會更上一個臺階!
朗讀者觀后感的作文4
《朗讀者》定位為文化情感類節目,通過節目中嘉賓的朗讀,讓觀眾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
蔣雯麗分享與艾滋病患者“親密”故事
從2002年開始,蔣雯麗已經做了十五年的預防艾滋病宣傳員了,她說當初只是有這樣一個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結果一做就是這么多年。蔣雯麗與先生顧長衛合作的電影《最愛》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這群感染者來拍攝。在《朗讀者》訪談中,蔣雯麗談起了電影拍攝時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劇組工作人員和艾滋病感染者們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讀者》的現場將會出現神秘嘉賓,讓蔣雯麗感動不已。
“同桌媽媽”16年陪讀 兒子以朗讀感恩母親
除了蔣雯麗分享與艾滋病患者“親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動無數國人的“同桌媽媽”陶艷波也將和兒子楊乃斌一起走上《朗讀者》的舞臺2017中央臺朗讀者觀后感2017中央臺朗讀者觀后感。因為16年堅持陪伴患有聽力障礙的兒子楊乃斌讀書,“同桌媽媽”陶艷波曾獲評“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從無法說出一個詞匯,到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楊乃斌16年的學習生涯,全部都有母親陪伴,這中間歷盡艱辛,旁人無法想象。不過,陶艷波從未有過怨言,她說,“教育乃斌是我一輩子的職責。這是一個母親會做的,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堅持走的路比別人長一點?!?/p>
為了報答母親的付出,在《朗讀者》的舞臺上,楊乃斌將朗讀冰心的散文《不為什么》,“獻給我的母親,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沒有我的今天,當所有人都想要放棄的時候,只有她還一直堅持,一直鼓勵我?!彼€分享說,之所以來到這個舞臺,是因為這么多年,他都想跟媽媽說一聲謝謝,但是一直沒有好的表達方式。楊乃斌還推薦聽障孩子以朗讀作為康復訓練,“對于一些聽障孩子來說,這樣的朗讀相當于一次康復訓練,是有實質幫助的,我小時候也每天都朗讀訓練。朗讀對于聽障孩子來說是有特殊的意義的?!?/p>
朗讀者觀后感的作文5
繼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眾對于中國詩詞的熱情后,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眾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均刮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里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沖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里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眾深受啟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并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云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為一大亮點。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為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制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沖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杰出貢獻的許淵沖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