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荒野獵人觀后感作文范文
《荒野獵人》故事情節曲折,波瀾起伏。電影雖然講述的是獵人之間的愛恨情仇的故事,但是,由于和當地土著里族人的矛盾和沖突殺戮,使影片懸念疊起,總讓人猜不到下一刻會發生什么變故,似乎隨時都有突然爆發的事件,也就至始至終時時抓住了觀眾的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荒野獵人 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荒野獵人 觀后感作文1
《荒野獵人》的題材并不新鮮,其源頭來自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從六十年代以來,就以各種形式搬上大銀幕,大家熟知的有孤島版的《荒島男人》,太空版的《地心引力》,野外版的《127小時》,地下版的《活埋》(這版最虐心),火星版的《火星救援》,情侶版的《六天七夜》等等,再往外延《海神號》《龍出天生》《阿波羅13號》等都有著相似的脈絡。不得不說,好萊塢電影,做為一個產業,能夠把一類體裁的故事,變著花樣,做出無限種可能,尤其在這個領域,佳片不斷,在藝術與商業上都獲得不俗的成績。當然,本片與《荒島男人》和《127小時》,都有著現實的原型,與不得不驚嘆人類的堅強。
《荒野獵人》在故事上完勝《火星救援》,攝影也秒殺了之前所有的同類型影片。小李子的表演,可圈可點,在經受著寒冷、饑餓、絕望的表演的同時,身體上要忍受著來自自然(冰天雪地)、故事(泡冰河,進馬肚)的一次次挑戰。有一說,本片是小李子為了沖奧的自殺式表演,撇開這個不說,小李子的敬業與毅力足矣讓觀眾對他起敬。兩個多小時的觀影,觀眾也不難感受到,整個拍攝團隊,都在接受嚴酷的挑戰。據說,當年小剛炮拍《非誠勿擾》時,就跟渡假般的愜意,相比之下,《蠻荒獵人》劇組可以說是自討苦吃,但是,我們不得不對他們產生敬佩,他們用體能挑戰極限,創造出這部藝術與商業并重的好電影。
挑戰極限以外,影片如史詩般的浩瀚視角,呈現出19世紀美洲北部,依靠打獵野生動物來換取財富時代。后來的西部拓荒,淘金、開采石油都從此開始,用現在的話說,人類破壞大自然生態的行為也由此開始。人類肆意的從大自然獲取的利益,遠比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片中的主人公,最大敵人不僅是自然環境,更深的來自種族的不同、文明的差異帶來認知上的矛盾,從而引發一連串的沖突,導致的悲慘結局該是憐憫,還是活該?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但人類卻不能不依托大自然,縱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小李飾演的獵人,最終能夠一次次生存下來,有其生存的能力的爆發,但是,被殺的熊皮,墜崖的馬肚,還有腐肉、活魚,以及冰冷的激流,又是大自然賦予獵人最重要的救命稻草。而獵人,有的只是來自心底的信念,在最茫然的時候,還需依靠冥冥中的非人的力量提供精神支柱。人類在這個星球的力量是何其的渺小,所謂的偉大只能用奇跡來概括。電影中,東方式的宿命論和因果關系,也給人以強烈的啟示。
影片未上映,資源已流出,帶著急盼的心情,提前窺探到了電影的精彩,但是,還是期待能在影院一睹電影瑰麗的景象和氣勢恢弘的呈現,因為,這是一部超越了人體極限,有著無比力量的,走心的電影。
荒野獵人 觀后感作文2
昨天看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荒野獵人》(The Reventant)。個人感覺這個影片的中文名翻譯不夠到位。英文名The Reventant的意思是“還魂者”,片名是根據影片的劇情起的。講得是Hugh Glass被灰熊攻擊受重傷,之后又被同伴拋棄,Glass為了給自己的兒子Hawk報仇而堅強的求生,克服種種艱險最后終于殺掉拋棄自己并殺掉自己兒子的John Fitzgerald的故事。影片講訴的是1820年代的美國西進運動中的一個縮影故事。影片的色調充滿了偏藍黑色調,給人一種年代久遠的歷史感,和《指環王》、《諸神之怒》等影片的色調很相近。
影片也反映了美國西進運動中對當地土著印第安人的殺戮,以及印第安人的浴血反擊;富有開拓精神的美國人為了生活,相伴步入蠻荒之地,這里有豐富地動物資源,動物的皮毛成了他們攫取的對象,但是一向用槍桿子說話的美國人將土著印度安人當成野人,沒有開化的野蠻族群,對待他們,美國白人沒有耐心,只用武力進行談判。殺死印第安人如殺死一頭牲畜一般。
但影片也不僅僅反映了美國白人對西部的野蠻開發,也加入了白人和印第安人融合和交好的元素。主人公Glass和一位印第安女子相愛并生下了兒子Hawk, Glass的印第安人愛人被西進運動中的白人殺害后,獨自撫養Hawk長大,并為了Hawk而不屈不撓的追殺Fitzgerald,這是影片的主線。此外還有一些白人和印第安人交好的情節:Jim Bridger給幸存的印第安人女人偷偷留下食物;同樣家園被毀的流浪印第安人獵人分食物給Glass,并帶上他一起上路,采集草藥為Glass療傷,最終挽救了Glass的生命;Glass遇到另一群白人獵人,這群人挾持了和他們做交易的印第安人部落的一個女人,在女人被性侵的時候,Glass解救了她;影片的最后,一直追殺白人的印第安人遇到生死打斗后的Glass和Fitzgerald。Glass將Fitzgerald推到河里,河對岸的印第安人結束了Fitzgerald的生命。印第安人騎馬從Glass身邊走過卻沒有殺死他,因為人群中有被Glass解救的印第安女人。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Glass堅強的意志和強大的生命力,就像是影片中Glass自己說的,愛人和兒子相繼被殺,他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經歷過死亡,已經沒有什么可以讓他恐懼的了。失去了家人就失去了所有,讓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就是家人,活著的亦或是死去的。一個個人都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那么這個國家就同樣會充滿力量和生命力。
不僅如此,影片還很自然的反映了美國的契約精神。獵人們不僅是獵人,也是公司的雇員,不論是獵人們逃亡過程中對Captain命令的遵守和執行,還是雇員對雇主的服從,雇主對承諾的兌現,以及當Captain知道Fitzgerald欺騙他拋棄了Glass之后,對Fitzgerald的追殺,面對Fitzgerald的槍口,依然不肯低頭最后用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美國現代秩序的建立,是建立在24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繼者對美國精神的建立和繼承之上的。正是因為每一個社會個體擁有了開放包容、獨立自主和自由平等的精神,才能讓美國成為現代的民主國家。每一個社會都有它光明的一面,也有它黑暗的一面。社會是否民主,是否開放和包容那就要看社會光明的一面是否足夠強大,是否能大過和強過黑暗的一面。社會秩序是靠每一個擁有“秩序”意識的公民來維護的。缺少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社會就不可能成為法治社會和民主社會。
影片還深刻體現了人性。面對這生死,不論是影片中白人獵人們之間的相互扶持還是印第安人對白人Glass的救命之恩和影片最后印第安人沒有殺害Glass,都是人性光輝的反應。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人性。灰熊為了保護自己的幼子對Glass的攻擊是動物的本能;印第安人對仇人白人的救贖是人性本善使然。影片中白人對大自然的攫取,對印第安人的野蠻屠殺;Fitzgerald對同伴的拋棄,對金錢的貪婪都反映了人性的黑暗面。1820年代的美國如此,現在21世紀的世界也還是如此。
這部156分鐘超長的好萊塢影片沒有如《變形金剛》科幻大片的炫技特效,沒有如《碟中諜》動作大片的血脈噴張,也沒有如《教父》劇情大片的跌宕起伏,但是演員的投入和高超的演技還是讓人折服。臺詞不多,更多的是身體語言,在這部影片里,臺詞反而顯得沒有必要了。真實,是這部影片給我的感受。吃野牛肉、趟河流、過樹林……這樣的畫面都顯得很真實,恰恰就是這些看上去很平常的畫面,就是整個影片的主要基調和畫面,讓人仿佛能夠身臨其境。
很平靜的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感覺應該叫《還魂獵人》或許更好些。
荒野獵人 觀后感作文3
“荒野獵人”,我是沖著奧斯卡獎去的。
真沒有想到,這是一部難得的“人如其名”的電影。
里面就是荒野和獵人。
基本沒有女人,也沒有看得見的愛情故事向你表現;沒有繁華的城市,連荒涼的小鎮都也沒有;沒有一個像樣的人和一件像樣的衣服;
雖然沒有畫面的愛情,但是,自始至終,電影里都充滿了愛。
就是荒野,是白雪皚皚的荒野。
只有獵人,是些披著獸皮的獵人,
那雪景太美了!
野獸太兇殘了!
人心太詭詐了!
主角演得太棒了!配得獎!
(原諒我不記得他的名字,但是,我不愿意稱呼他小李子)
野獸與人的搏斗,人與野獸的智斗,讓我幾次都差一點跳起來或者差一點趴下來。
這部電影,呵呵,要是我給他起名,我就說是《人與自然》。
大自然養育人類,你只要自己不想死,你就永遠不會死。
我記得高曉松說過,美國人拍電影,離不開圣經。
他說得對,不僅僅是拍電影,即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只有在圣經里,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
荒野獵人 觀后感作文4
小李子時隔多年憑借一部《荒野獵人》(The Reventant)一舉奪得奧斯卡影帝,不負22年以來影迷的支持。這部電影的英文譯名為“還魂者”,主要講的是Glass被灰熊攻擊受重傷后,同行伙伴拋棄他并殘忍殺害他兒子,他為給兒子Hawk報仇堅強求生,克服種種艱險最終復仇的故事。
整個影片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美國西進運動,富有冒險開拓精神的美國人為了生活,步入蠻荒之地,這里豐富的動物毛皮資源成了他們攫取的對象,用槍桿說話的美國人將印第安人當成了野蠻族群,他們對其進行殺戮,而印第安人進行了浴血反擊。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Glass堅強的意志和強大的生命力,就像影片中Glass所說的,愛人和兒子相繼被殺,他已經不懼失去任何,包括生命。在荒蠻之地,飛沙走石,原始森林,冰川河道,他都幸存下來,靠的是他堅強的意志力和頑強的生命力,假如人人都有這樣的精神,那么這個國家也就充滿了生命力。同時,令我感觸頗深的是美國人信守的“契約精神”,它是西方人主流精神,象征民主自由和平等,也是司法精神。獵人們不僅是獵人,也是公司的雇員,在路途和工作中都必須對隊長命令進行遵守和執行。美國現代秩序建立在二百多年來幾代人的契約精神上,建立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精神信仰,才能讓美國成為現代民主國家。
這部影片,沒有酷炫的科技特效,沒有動作大片的血脈噴張,故事情節平鋪直敘,拍攝手法為自然光線,演員基本上臺詞不多,更多是身體語言,但萊昂納多的精湛演技還是讓人折服。一個人在荒蠻之地開山劈地,趟河過路,恰是這些平常的畫面、文化的內涵引人入勝,使觀影者身臨其境。
荒野獵人 觀后感作文5
“風吹不到有根的樹。”
里族妻子的一句話,成了格拉斯在荒野中頑強生存的信念。一條河,一片林,伴隨著他至始至終的復仇信仰。
這是一個發生于美國與印第安沖突時期的故事,即很好地反映了美國歷史中一段不堪的插曲。主角格拉斯與其一伙同伴入侵里族領地捕獵皮革,卻不想遭到了里族人的攻擊,一下死傷過半。或許看到這會覺得·里族人野蠻無理,但影片的開頭,一個長鏡頭中,獵人們正捆著捕獲來的皮草,一張張都鮮血淋漓,似剛從活的野獸身上扒了下來。不難想象,一伙陌生的人就那么踏入了里族人的圣地,輕易忽視他們的信仰,戰爭,難免要爆發了。而這,只是一個導火索。
那時格拉斯率領著團隊逃過一劫,但影片一個鏡頭擺向里族人,一個老者近乎絕望而痛苦地走來,周身的河已布滿了族人的血。
然這影片的悲劇之處并非種族間的互相傷害,而是同類人之間的拋棄與冷漠。
格拉斯在決定棄船而逃時,遭到了菲茨杰拉德的強烈反對,理由很簡單,他若拼死累活地獵獲了皮草卻不要一絲一毫利益,那簡直是蠢到家了。就這樣兩人爭吵,牽扯出格拉斯的里族妻子與兒子,復仇之樹,已悄然萌芽。
母熊護子而撕咬格拉斯的插曲看似是為格拉斯遭拋棄作了鋪墊,其實還與獵人內部的紛爭作了對比,野獸尚且能為了親人而拼命,人為何卻要互相傷害?太多的誘惑擺在人的面前,生存、物質緊緊地蒙蔽了他們的心。菲茨杰便是如此。然他的可惡
丑陋之處并不止于此。
他狠心殺死了霍克,讓格拉斯一直被旁人嘲笑的里族兒子,只因霍克想在菲茨杰妄圖狠心置格拉斯于不顧時制止住他。這作,格拉斯的復仇之樹便很快茁壯成長起來了,或許他真正想要復仇的,是那些有著嚴重種族歧視的人。
格拉斯的復仇之旅其實并不順利,前有仇敵,后有里族人追殺,身體還帶著嚴重的傷,連生存都成問題。我們大可將這復仇之旅說成是為人類間殘酷的生存競爭,但更多,是有一種信仰。坎坷的復仇之路中,格拉斯與一波尼族人結伴,卻在夢醒時見其被吊在樹上,脖子處還掛著一塊牌子“我們都是野蠻人。”格拉斯注視于此久久不能釋懷,到底為何人們會如此冷漠與荒唐。
自然,為了凸顯格拉斯是個在漠然人群中唯一一個敢于對這種種族歧視發出挑戰的人,影片又為他安排了一個救蘇族族長女兒的情節,這種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他依舊能想著救一個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人,可見其心底深處的純良。
然復仇之路的高潮,應是格拉斯于馬腹中大夢一場驚醒后的故事,人稱此處是格拉斯的重生。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團隊,難料菲茨杰已逃走。最后那場雪中的爭斗,復仇已近乎完結,格拉斯卻偶遇了先前被自己救下的蘇族人女兒的部落,他將菲茨杰交由了族人處置,只應了一句:“復仇在上帝手上,不是我的。”他又何嘗不想同種人之間友好相處,可是菲茨杰的內心,已經扭曲地比那些他們口中的野蠻族人更丑陋了。蘇族女兒路過格拉斯身旁時,由馬上一個高高俯視的眼神,大概,是同情與不解。
“如果你看著樹枝,你確信他一定會落下來,但是,如果你看著樹干,你會看到他的強韌。”而此時的格拉斯再回想這句話時,復仇已結束,信仰便也不在了,根似乎也倒了。生命的最后,只是一陣于樹旁的喘息,人說,那時回歸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