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凡的世界觀后感范文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
周六晚上在酒店看了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已經播出的前六集,過了一把癮。雖然小說我已經讀過幾遍,對原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了如指掌,雖然沒有了當年讀小說時的那份熱血沸騰和感動,但還是被深深吸引住,一直看到凌晨三點。對我來說,這是很久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好在第二天是休息日,不用去客戶那里講課,可以安心睡個懶覺。
從周一開始,每晚下班回到酒店,匆匆吃過晚飯,開始追劇生活。沒有兒子的“麻纏”,一個人可以安靜地看完兩集,完全沉浸在路遙所杜撰的平凡的世界里。看到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和田曉霞等次第出場,就像看到自己久別的老友一樣親切,也沒有了一個人在外地出差的孤單寂寞。一邊為他們的命運而哀嘆,一邊也為他們的變化而高興。
從少平兄弟倆身上也看到我們兄弟倆青少年時代的影子,同他們一樣我們也是農村的孩子,自小生活在貧苦之中,在讀書中獲得快樂,在求知中滋生夢想,不屈從于命運的安排。回憶匆匆那年,往事如昨,與劇中人的感同身受,不禁噓唏不已。孫少安和孫少平是50后出生的農村孩子,我們60后和他們相差十年左右,相比之下也要幸運一些。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歷史性變革讓一批批農村孩子有了升入大學和進入城市的機會,這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個人命運,由人及己,撫今思昔,感慨頗多。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在我看來,前者只能美好的愿望,或者說是我們為之努力的目標,后者則是社會的現實,物質條件和社會大環境的枷鎖無時無刻不在給人以羈絆和桎梏。人們出生的家境不同,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個人也無從選擇,但這對人一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少安和少平出生在黃土高原的農村,家境貧寒,少安13歲輟學回鄉務農,幫助父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干農活掙工分供弟弟少平和妹妹蘭香上學。少安和潤葉也是因為家境和自身條件的差異,有情人難成眷屬,讓人惋惜不已。
少安在黃土地上起早貪晚不停地辛苦勞作,希望改變自己、家人和村人的貧窮狀態,最后和妻子秀蓮一起辦起磚瓦廠,成為一位農民企業家,走上致富之路,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少平因為去縣城讀書,開闊了眼界,有了自己的夢想,也有了闖世界的雄心,有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和視野。因為當時還不能參加高考,不得不回鄉務農,但還是不甘于命運的安排,走出家鄉去黃原城里做了攬工漢,最后成為一名煤礦工人,一步一步邁向新的人生征程。
即便人生而有不平等,譬如有家庭環境的不平等,有智力水平的不平等,但惟有知識和努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正因為我們的起點比別人的低,智力比別人差,所以我們沒有時間懈怠,更沒有時間抱怨,惟有不懈努力并奮力追趕,以期改變個人的命運。正如儒家經典《中庸》中所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好在知識并不獨獨垂青于那些生在富貴人家的幸運兒,也不會吝嗇給于那些蒲柳人家的勤奮孩子,只要他們肯努力地付出,從這一點看上蒼倒是公平的。一個人有了知識,便會有改變自身命運的夢想,有了此種夢想,就會努力奮斗去實現之。勤能補拙,勤能生知,勤能致富,由此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2
昨晚,第五十六集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演完了,我和C君一直在追劇。最后兩集有點煽情,少平在煤礦受傷,差點要瞎掉眼睛,被網絡公認為中國好媳婦的秀蓮卻不幸得了肺癌。看到動情處,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再看看C君,也和我一樣忍不住熱淚盈眶。
路遙走的太早了,他不知道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多么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也有人說,路遙的思維已完全不適合我們現在這種新媒體時代了,他講的只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年輕人的奮斗史,但我覺得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溫飽之后,其實,還需要精神東西支撐。這種支撐才能讓你坦然地生活下去。
電視劇里展示的就是這種滿滿的正能量,所有的晚輩都孝敬有點糊涂的奶奶,田曉霞和孫少平見義勇為,救下被人調戲的小姑娘,曉霞為救人英勇獻身,田福軍因為老婆受了兩茶葉罐的錢,老婆被人帶走。孫少安開了磚廠有錢之后,有人找他去投資拍電視劇,他都有點心動,還去考察,但最終覺得應該把村里的小學建好,錢用來建了新學校。孫少平,很多人覺得不能理解,他的人脈關系中有很多領導干部的子女,但他寧愿呆在煤礦。對于孫少平后來的道路怎么走。路遙再沒有寫下去,但是金子總是會閃光,如果有人愿意續寫,肯定孫少平也能實現自己的精神追求。
不過作為一個男性作家,路遙寫主要的女性人物,還是太完美了。潤葉本想隨自己的心找到幸福,無奈卻嫁給了她不愛的李向前,但當向前出車禍失掉了一條腿,她又承擔起做妻子的義務,和李向前過上了真正的家庭生活。在某種意義上,潤葉就是傳統女性的代表。而田曉霞則和潤葉不一樣,她像是路遙心目中的現代女性,同時,她在無時無刻在指導著孫少平,把孫少平拉到她的精神層面上來。但事實上,在大牙灣煤礦的孫少平和在省報做記者的曉霞的地位還是很懸殊的,所以,她不得不死,當然以犧牲的方式,更壯美些。
寫作是艱苦的事情,據說,路遙為了寫小說曾到銅川煤礦實際下井,了解工人的生活。小說中還有一段,但電視劇里沒表現,就是有人去了我出生地方--楊凌,路遙為此寫了一段。在這段話中路遙居然把楊凌從一個小鎮后來變成農業都市的來龍去脈寫的清清楚楚,我真是佩服。不論路遙為寫作付出生命值得與否,但寫作的這種態度確實值得肯定和敬仰的。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3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國當代作家,生于陜北清澗縣一個世代農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后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摘自百科)
記憶中年齡較小的時候,通過收音機聽過張家聲老師講播的《平凡的世界》,兒時的記憶已然模糊,記不清故事梗概,只是覺得張老師的聲音非常具有吸引力,索性就當樂了。隨著年齡漸漸增長,對文學的喜愛,去翻閱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說實話我的性子屬于比較急躁的類型,如果一本書的前幾章節沒有吸引到我的話,我就會放棄閱讀,不管是多么經典的書籍。但是這本書剛開始的幾頁就完全的抓住了我的魂,“空曠的操場上,寒冷的氣候下,衣單骨瘦的孫少平在排隊打他的下等午飯,剛好還有個同樣境遇的郝紅梅,他們都是高中生,有點文化,當然也同樣的擁有屬于他們那個年齡的小小虛榮心”!簡簡單單的一個小場景,卻深深的打動著我,這可能跟我出生在大山的原因也有關系吧,心靈深處的某個位置被觸動了,所以就深深的喜歡上路遙老師,喜歡上了他所描繪的這個故事。
參加工作了,也是從事影視娛樂文化事業,所以就抽空熬夜看完了89版潘欣欣導演的《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雖然當時的拍攝器材、后期制作、畫面質量都跟現在的條件無法比擬,但是我是打心眼里覺得這部電視劇拍的好,無論從演員的挑選、音樂的配合,還是從編劇的改動,都沒有讓故事失去靈魂,各個節點都結合的非常好。
其中這部劇里尤其是少平和曉霞的凄美愛情,是令我最為遺憾和惋惜的。孫少平沉穩大方,具有黃土地的特質,憨厚、善良,有思想、有追求,田曉霞出生于干部家庭,開朗活潑,聰明伶俐、知性、善良,她欣賞他,她崇拜他,經過相處的點滴,她瘋狂的愛上他。曉霞說:遇到少平以后才覺得自己是女人,少平何嘗不是呢,曉霞是他生命的甘露。可是死神啊,你為何要殘忍的奪去曉霞年輕的生命呢!? 她真正的美好和幸福還才剛剛開始!也許路遙是想通過故事告訴后來人,美好的一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曉霞是幸福的,因為她真正的體會過愛情,少平也是幸福的,因為曉霞永遠都活在他心里。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4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過不少的小說,也有一些情節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愿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么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么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后,我的第一個感覺。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巨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并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著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作家傾注了畢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寫作的焦點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能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煉與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說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它表達了昂首向上的奮發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沒有一條小船不是經過風暴而順利抵達港灣的,孫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實現“飛”的壯舉與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斷的挫折和打擊。如為了擴大社員自留地,他曾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黑典型來批判;曾為嘗試著進行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而遭到縣委的嚴厲批評;最為殘酷的是在第一次擴大磚場時,因高薪聘來的燒磚師原來是騙子的緣故,他的磚全部?燒砸了。無力歸還貸款,也付不出村中幫忙勞力的工資,那時,他就像一只被風暴打斷翅膀的小鳥在冷風中簌簌地顫抖著。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個個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實,那么的善良,這該是作家心靈的折射:路遙定也是那么的一個人。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干出了點名堂,他賢惠妻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于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郝紅梅畢竟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讀者有些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愿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殘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們心理上總不愿去接受悲劇,所以,中國戲曲倒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昭示給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誠,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大家都明白維納斯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為殘缺的美。那么,路遙既從生活中,也從美學上理解了這一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結局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一,使讀者唏噓不已。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5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于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從小處著眼,作者刻畫出一個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襯托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人們的思想,給人以親近,給人以啟迪。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我認為孫少平這個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線,通過他的成長和成熟的經歷,展現給大家面前的是那個時代整整一代人對生活的憧憬與無奈。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并不好高騖遠。貧窮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們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們的自卑與懦弱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們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去學會欣賞。那種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自卑里的堅強讓我敬畏,因為那也是一種精神。戰勝困難,擺脫束縛,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愛情,學會生活,懂得珍惜,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一種警醒。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丑與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
當我費力的打開第一頁的時候,就被一個雨雪描寫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系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玲玲的飄灑著…”我喜歡景物描寫,給人美的享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不同的手法描寫,讓我大覽宏圖。
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么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贛臺,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么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其中穿插兩個字交錯復雜的愛情故事。孫少平是幸福的,因為有田曉霞的出現。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他遇到了田曉霞。然而,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對于很多人來說,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么認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了極致。我甚至感覺少安就是身邊的某一位人。他小時候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么的讓人惋惜。是的,沒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對于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為了家里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盡管書中說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潤葉這么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李認為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可以這么說,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并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并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多么的現實啊,付出才會收獲。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態度。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著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么的美好。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