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1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也都會在紛鬧的人世間愛與被愛著。
——題記
1911年,在呼蘭河邊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注定命運不凡的女孩降生了,她就是張乃瑩,也就是后來的著名女作家蕭紅。
蕭紅成年后,父親為她定下一門親事,但她早已戀上表哥,為了心中的愛,便大膽的與表哥私奔。為此,蕭紅和家人慘遭他人的唾棄,表哥也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最終背叛了蕭紅。蕭紅不得已只好投奔了之前的未婚夫。但沒多久未婚夫一家也不辭而別,消失了。蕭紅在旅館欠下了一筆巨資,她向報社寫信求救,因此結識了蕭軍。蕭軍看中了蕭紅的才華,愿意伸手相助,蕭紅也認為兩人情投意和,便走到了一起。但愛情有時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蕭軍、蕭紅的感情漸漸破裂,最終兩人還是過到了盡頭。后來,蕭紅遇到了端木,并于端木結婚。
蕭紅的一生頗具悲劇色彩,短命、窮困、奔波,正是因為她這般不同的一生,才鑄就了她特有的文筆風格。魯迅先生曾在蕭紅最落魄時,給予她光明,對她的才華給予肯定。魯迅先生的妻子許先生曾這樣評價蕭紅的文筆:人都知道窮苦,但沒有人像她寫的那么深刻!
蕭紅最終死于肺結核病,在她如流星般的人生中,劃過屬于她自己的光彩,和她自己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2
他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卻過著連平民百姓都不如的生活,他本可以接受家長所定下的親事,過上那時平凡百姓該有的生活,可是離家出走依舊成了他最后的選擇,他不甘就這樣任人擺布,她不愿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縛,也許是這樣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的悲慘結果。他,就是蕭紅。
在小旅館倉庫中蹉跎度日時,蕭軍曾問蕭紅,你現在自殺的理由很充分,你為什么還要活著,蕭紅是這樣回答的:因為這世上還有讓我死不瞑目的東西。”我們現在看來,蕭紅口中讓她死不瞑目的東西,自然是舊時的封建制度。蕭紅不甘心平庸,不甘心平凡,他想憑自己、憑手中的筆桿子幫助千萬受到舊制度迫害過的女性!當時的蕭軍也是為蕭紅的過人的才華,以及他的魄力所動容吧。
但是魄力歸魄力,才華歸才華,封建社會女人的命運終究是可悲的,女人的可悲不僅來自于當時的人們的腐朽思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女人的感情大于理智。一些情感上的摩擦就足以擊垮他們。
女性生來便不是用來頂天立地的罷。
現在人們口中時常會出現女強人”這個詞,女強人,不過是在情感控制上更勝一籌,他們的本質與其他女性一樣,他們外表如刺猬般,氣焰咄咄逼人,內心實則沒有因為外表而改變一絲一毫。
從古至今,女性不應該因其某些不足而被區別對待,他們本就不是用來頂天立地的!
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3
今日終于看完《黃金時代》,我說過我不喜歡用比喻,寫東西不喜歡用修辭,這本書的語言在平淡沒有了,所以很合我的胃口。
故事情節可以說是荒誕也可以說是正常,當然要看是在什么年代的故事了。雖然是小說,我倒是傾向于相信那些故事起碼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真的。看此書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覺是,似乎讓我又重新體驗了一邊我的童年。這本書讓我記起了很多我在那個荒誕的年齡干的荒誕的事情,我以為我將它們都忘了呢,但當那一個個場景甚至氣味都清晰的再現時,我realize到原來我還沒忘,起碼沒有全部忘記,多好。而我的黃金時代就我那荒誕的年齡里結束了。
此書(更多的是作者)讓我對弗洛伊德產生了進一步的興趣,早上視聽說課上老師又剛好提到法學學生也要看看psychology的,于是晚飯后去圖文找弗君的書,發現咱圖書館關于心理學的書還是不少的。弗君的書摞起來大概有三本牛津辭典那么厚,下學期再拜讀。其實對于心理學我早就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前幾天我借了幾本心理小說,大概不能在考試結束前看完吧,誰知道呢,上學期考試前也借了一大堆小說,結果還是看完了。
Anyway,我還是覺得《黃金時代》讓我記得了點什么,是關于自己的,至于書中的情節我想我已忘了。
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4
我們在喧雜的塵世中唱著自己的歌,站在愛中迎接屬于我們的黃金時代。
——題記
20世紀初,在呼蘭河邊的一個村莊里,有一個單純的小女孩,她雖然家庭不幸,但那時的她,單純的期待著長大,不曾思慮一路坎坷。
20年后,父親為她定下了一門親事,她卻與表哥連夜逃走,被表哥背叛后,她倉皇回家,家人卻不再歡迎他,她只得去投靠曾背叛過她的未婚夫,可他的家人堅決不同意。她在旅館中欠了一筆巨款,被關在倉庫中,她向報館寫信,意外結識了蕭軍,兩人相見恨晚,情投意合。若干年后,因為戰事變故,兩人永遠的分開了。之后,她與端木成了親,直至得肺結核死去。
蕭紅與蕭軍有一段如膠似漆的愛情,但他們的分手卻無比和諧,天各一方,唯愿君安。兩人分別時,蕭紅試圖挽留,卻被蕭軍無情地拒絕,在聽到蕭軍的答復時,蕭紅轉頭便走,她也有自己的尊嚴,這世上,誰又比誰更優越呢?他有他的繁華,你,自有你的盛開。
蕭紅在遇到困難時,總會找魯迅先生傾述,她不僅把魯迅先生當成老師,更多的是摯友。塵世里,我們都只是需要一句加油,一聲你可以,在這鼓勵中熱淚盈眶,卸下所謂堅強的偽裝,然后鼓起勇氣,繼續走下去。
蕭紅的私生活曾被無數人謾罵,她卻平靜無比,所謂笑罵由人,自在我知,本就是入世法里最艱難的選擇,而她卻笑納百川。
活著的最好態度,原不是馬不停蹄一路飛奔,而是不辜負,不辜負身邊的每一場花開,不辜負身邊一點一滴的擁有,用心的去欣賞,去熱愛,去感恩每時每刻。蕭紅沒有辜負每一個朋友,也沒有辜負每一場愛情。
我的黃金時代,由我來掌控!
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5
言歸正傳,黃金時代。電影之所以最終命名《黃金時代》,源自蕭紅寫給蕭軍信中的一句話“這不正是我的黃金時代嗎?” 折射了1930年代民氣開放、自我意識覺醒,百舸爭流的年代,那是蕭紅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也是追求自我的女性的黃金時代。
蕭紅,一個民國女子,經歷了逃婚、未婚先孕、生子后被棄、母子分離、幼子夭亡、顛沛流離、與四個男人發生情感糾葛,這還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真正貫穿她生命的主旋律——是以寫作為武器,喚醒更多人的自我覺醒意識。她一生如同動蕩塵埃,從未停歇,直到最終客死異鄉,她幾乎經歷了那個時代的女性不敢想象的所有事情。她的文字、她的感情生活和她坎坷的命運,本身就比一部電影還要精彩跌宕。王安憶曾說,有故事有才華的女人很多,蕭紅之所以能被歷史記住,是因為她把自己的熱情轉化為更巨大的東西,去影響其他人。
蕭紅骨子里有東北女人的熱烈,她和張愛玲都是自我意識覺醒的女性,都忠于自我。北國冰雪中長大的蕭紅活得炙熱投入,燃燒自己,心懷天下;而上海風骨的張愛玲活得冷峻淡然,永遠冷眼旁觀,有一種置身事外的氣度,只活自己的。
八十年后的今天,我們身處的還是女性的黃金時代嗎?我們生活的氛圍更開放,機遇更多元化,但要做到忠于自我,仍然需要很大勇氣,追求自我的道路仍然有很多障礙,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順從,會選一條好走一點的路,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是。真正的黃金時代,只能靠自己強大的內心和清醒的意識去爭取,不光是女性,男人也一樣。
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600字6
《黃金時代》這部電影講述了作家蕭紅悲慘的一生。以紀錄片的表現手法,在短短兩個多小時內,講述完了她的一生,讓世人了解了蕭紅。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歷史上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沉浸在他們的悲歡離合中,讓我深有所感。
蕭紅出生在哈爾濱市呼蘭區的一個地主家庭中。在這個家里,蕭紅感覺不到愛,唯有祖父十分疼愛她。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蕭紅的祖父并沒有因為她是女流而怠慢她的學習,親自為她講解文化知識。正因如此,蕭紅才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可好景不長,一九二九年,蕭紅的祖父去世,她第一次飲了酒。那年,她剛十八歲。
隨后,蕭紅舉家遷往她的老家。蕭紅不久后又和表哥私奔。后來又投靠她的未婚夫,在一家旅館內產下一子,送人不久后死亡。而她的未婚夫也不見了蹤影。
后來,蕭紅的才華橫溢,讓一家報社的人慕名而來,而他的第一個丈夫蕭軍,也因她的才華而與她在一起。但蕭軍的心眼卻很小,在一次聚會中,幾個朋友夸贊蕭紅天賦極高,連蕭軍都有所不如時,頓時讓他妒心大起,從此便和蕭紅日漸疏遠。當意識到之后,蕭紅問他:“如果我沒有你所期待的才華你還會喜歡我嗎?”他回答說:“怎么會呢?”雖然嫉賢妒能乃人性之常情,但如蕭軍這般妒到自己妻子身上的,說實話我第一次見。
而蕭紅的才華也同樣得到了魯迅先生的青睞,魯迅先生曾多次邀“二蕭”到家中做客。他們間的關系可謂亦師亦友。
蕭紅在與第二個丈夫端木蕻良在一起后,產下了他與蕭軍的孩子。在這之后不久,便染上了肺結核,在重慶輾轉多家醫院后去世,享年31歲。
盡管蕭紅的一生是悲慘的,但她的作品會像星辰一般,發出耀眼的光輝,永遠被世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