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初中觀后感600字
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黃金時代初中觀后感600字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黃金時代初中觀后感600字1
王小波是個幸福的人,我覺得,盡管他自己可能不這么認為在他那個時代,大多是渾渾噩噩的人,被戰亂、苛政和艱難困苦的生活消磨著心智,吸干了骨血。誠然,我們的時代也是如此,只不過換成了娛樂、階層和信息繭房。
我時常覺得,我依然有著上一代的影子,越向著太陽,影子的痕跡越明顯。這大概也印證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大多明哲保身,刺頭死的死殘的殘,學會了做綿羊的人得以活命,把這種行事方式貫徹了一生,溫順的基因便傳了開來。
我也是這個時代的農民,不敢離開自己的工位,每日上班下班,重復地鐵窗外的風景,與我的祖輩在耕作多年的田間踱步,期盼聊以糊口的收成一樣并無二致。
我經常會不切實際的幻想,腦海中翻涌著酣暢淋漓的情節,而主角就是我自己,幻想以后的快意的生活和得體的工作,地鐵上,被窩里,工作時,我被這些突發的美好幻象挾裹著,在某個時刻驀然清醒過來,發現自己仍處在現實的枷鎖之中,心中就莫名的失落,唐詩里的憂愁似乎與我的不同。守在烏托邦的門外,想透過氤氳看清里面的東西,目光卻怎么也穿越不了迷離的霧氣。
看過那些情節,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才明白做出不一樣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看過一句話:“他時常回憶起1995年第一次來中國。
從武漢到宜昌,再輾轉巴東,在神農溪,9名纖夫拉著竹筏前進。他說:那些纖夫中可能就有另一個比爾·蓋茨,但他出生在這,命運便鎖在河岸”。讀后感·這是大部分人的常態,也是悲哀,拼搏的種子在發芽前便被環境腐蝕糜爛,也更能顯出不一樣的想法的稀少和珍貴,我也是纖夫中的一個,不甘被縛在原地,王二便是我的啟蒙老師。
我缺失的從來不是天馬行空和夢人囈語,也不是越過舒適線的勇氣,而是邁出幾步后不被干擾的堅持,太多一蹴而就的想法在我身前累積成一堵高墻,我得想辦法打破或者越過它。
不知道這次是不是夸下海口,三天熱度,希望能堅持久一些,給我和她一個交代。
黃金時代初中觀后感600字2
他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卻過著連平民百姓都不如的生活,他本可以接受家長所定下的親事,過上那時平凡百姓該有的生活,可是離家出走依舊成了他最后的選擇,他不甘就這樣任人擺布,她不愿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縛,也許是這樣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的悲慘結果。他,就是蕭紅。
在小旅館倉庫中蹉跎度日時,蕭軍曾問蕭紅,你現在自殺的理由很充分,你為什么還要活著,蕭紅是這樣回答的:因為這世上還有讓我死不瞑目的東西。”我們現在看來,蕭紅口中讓她死不瞑目的東西,自然是舊時的封建制度。蕭紅不甘心平庸,不甘心平凡,他想憑自己、憑手中的筆桿子幫助千萬受到舊制度迫害過的女性!當時的蕭軍也是為蕭紅的過人的才華,以及他的魄力所動容吧。
但是魄力歸魄力,才華歸才華,封建社會女人的命運終究是可悲的,女人的可悲不僅來自于當時的人們的腐朽思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女人的感情大于理智。一些情感上的摩擦就足以擊垮他們。
女性生來便不是用來頂天立地的罷。
現在人們口中時常會出現女強人”這個詞,女強人,不過是在情感控制上更勝一籌,他們的本質與其他女性一樣,他們外表如刺猬般,氣焰咄咄逼人,內心實則沒有因為外表而改變一絲一毫。
從古至今,女性不應該因其某些不足而被區別對待,他們本就不是用來頂天立地的!
黃金時代初中觀后感600字3
1911年6月1日,在黑龍江呼蘭城的一個在財主家族,一個女孩出生了,她就是后來的女作家——蕭紅。
雖然出生在財主的家族,但蕭紅過得并不幸福,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父親冷酷無情,只有在祖父那里才能感受到溫暖的愛。
20年后,父親為蕭紅定下了一門婚事,但蕭紅對這門婚事并不認可,于是她和表哥連夜逃走了,后來表哥拋棄了她,她只好回家了,而家人并不歡迎她,無奈之下,她投奔了她當年背叛過的未婚夫汪恩甲,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蕭紅,汪恩甲也拋棄了蕭紅。此時,蕭紅身懷有孕被困在旅館,她寫信給報館求救,從此認識了蕭軍,二蕭情投意合,他們之間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最后兩人卻真正做到了相愛相殺。
幾年后,因戰事,二蕭永遠分開了,后來,蕭紅與端木蕻良結了婚,直至蕭紅去世。
蕭紅在困難時,她會去找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對于蕭紅也是亦師亦友。魯迅先生十分欣賞蕭紅的才華,因此蕭紅更愿將魯迅先生當作她的摯友,正因為魯迅先生對蕭紅的鼓勵,才讓她鼓起勇氣,繼續走下去,走出了屬于她自己的黃金時代!
蕭紅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中那種悲喜交加的情感,剛柔并濟的語言風格,都來源于她那苦難的生活,她的一生是短暫的,是悲慘的,而正是這些苦難成就了她的文學造詣。
蕭紅在寫作上與出了她的黃金時代,但在生活上卻是悲憫的,令人同情的。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像蕭紅說的,“只因我是個女人”。
黃金時代初中觀后感600字4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也都會在紛鬧的人世間愛與被愛著。
——題記
1911年,在呼蘭河邊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注定命運不凡的女孩降生了,她就是張乃瑩,也就是后來的著名女作家蕭紅。
蕭紅成年后,父親為她定下一門親事,但她早已戀上表哥,為了心中的愛,便大膽的與表哥私奔。為此,蕭紅和家人慘遭他人的唾棄,表哥也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最終背叛了蕭紅。蕭紅不得已只好投奔了之前的未婚夫。但沒多久未婚夫一家也不辭而別,消失了。蕭紅在旅館欠下了一筆巨資,她向報社寫信求救,因此結識了蕭軍。蕭軍看中了蕭紅的才華,愿意伸手相助,蕭紅也認為兩人情投意和,便走到了一起。但愛情有時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蕭軍、蕭紅的感情漸漸破裂,最終兩人還是過到了盡頭。后來,蕭紅遇到了端木,并于端木結婚。
蕭紅的一生頗具悲劇色彩,短命、窮困、奔波,正是因為她這般不同的一生,才鑄就了她特有的文筆風格。魯迅先生曾在蕭紅最落魄時,給予她光明,對她的才華給予肯定。魯迅先生的妻子許先生曾這樣評價蕭紅的文筆:人都知道窮苦,但沒有人像她寫的那么深刻!
蕭紅最終死于肺結核病,在她如流星般的人生中,劃過屬于她自己的光彩,和她自己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初中觀后感600字5
《黃金時代》這部電影以民國時代為背景,描述了女作家蕭紅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影片塑造了一群風華正茂的少年,還原了蕭紅獨特的人生與人格,并說他是戰亂中一朵逆向生長的倔強之花。
蕭紅的一生短暫且并不美麗,她經歷的坎坷幾乎都被自己寫成了一篇篇文章。蕭紅作為一個女性,她與表哥私奔,被家人拋棄,卻仍然擁有一份樂觀讓自己坦然面對生活;作為一個母親,兩次懷孕,卻沒有一個孩子在身邊留下,不是送給別人,就是在逃亡中在黑暗里看著襁褓中的嬰兒,內心是十分孤獨與寂寞的。
我記得當蕭紅躺在病床上時,她臉色蒼白,嘴唇毫無血色,但有神經質的一聲冷笑,也許是對世間之事諷刺,也許是對生活坎坷的苦笑。好在,那時文字一直陪伴著他,在她孤立無援時,她用文字描述著世間美好,始終堅強勇敢。
蕭紅的文章十分樸實,或許是那個黃金時代所決定的樸實風格,他筆下的人無論是商賈小販還是風流政客皆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我想,夠深的文學創作不在于用多么華麗的詞藻,而是用心體會生活中的細節,而蕭紅寫出的文章就是這樣的,她把對當代社會的諷刺寫的淋漓盡致。
在蕭紅的一生中,她經歷過四段感情,我想她最美好的時光,也許就是和蕭軍在一起的時光了,蕭軍無疑是她文學上的一大助力,蕭軍用他的刻苦努力在寫作,雖然文章深刻,但缺少一些l靈氣,整體來看蕭紅的文學水平確實是高于蕭軍的。影片中蕭軍也曾因別人說了這些話而疏遠蕭紅,造成了兩個人在感情上的隔閡,而這些蕭紅自己是不知道的。他們二人因文學而相知相戀,但卻并沒有相守。他們相遇,生命中注定,分開更是宿命,但二人性格天生不同,注定無法相守。
我們無法看到真實的蕭紅生活,但我們卻可以通過演繹,通過故事回味那個被毀掉的才華橫溢的女子,在影片中一個又一個的鏡頭中,回味屬于她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