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觀后感作文范文
花木蘭是《木蘭辭》當中的一個人物,《木蘭辭》是南北朝中國時期的一個民歌,他順口好記,描述了一個中國女孩,因為父親的年齡大,不能再上戰場,就替父從軍的故事。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花木蘭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1
在古代,人人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花木蘭卻是一個“意外”,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拼殺十年之久,立下赫赫戰功。她既是一位平民少女,也是一位巾幗英雄。
今日午時,班主任給我們觀看了《花木蘭》。電影的開頭:正如《木蘭詩》說的一樣———“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她的弟弟跑過來,淘氣地將線頭剪斷。他把木蘭的東西弄得亂七八糟的。木蘭只是寵溺得笑了笑。畫面一轉,到了夜里,漢帝派人通知花木蘭的父親花將軍帶兵出征。
花將軍急急忙忙地趕回家里,一不細心摔了一跤。花將軍本就年老力衰,經過這一次,更是病情加重,臥床不起。木蘭見狀,有個想法涌上心頭:為什么我不能替父從軍呢?我常年理解訓練,不比男孩差!想著想著,心里便有了決定要替父從軍。
她將這個決定告訴她的父母,得到了父母異口同聲的拒絕。她不放棄。她最終勸服父母,騎上駿馬,迎著朝陽奔向戰場。晚上露宿在黃河邊,她聽不見父母的呼喚,只聽見黃河激流澎湃,水花飛濺。早晨她離開黃河,來到黑山,一不細心被強盜綁架了。這時她的師傅似乎出此刻她面前,指點她如何逆轉。最終木蘭打敗強盜。同時她認識了一個朋友——劉剛。
當他們抵達戰場時,兩軍已交戰多次。他們立刻加入了戰斗的隊伍中,一齊上場殺敵。有一次,劉剛不細心被敵軍抓住。木蘭前去救他。機智的兩人逃出敵營。不細心他們聽到敵軍的計劃。回來軍營后他們立即上報漢帝。漢帝早已懷疑丞相已是敵軍奸細。他便偷偷派木蘭與劉剛進一步去查看。果然,他們發現丞相還真已經投降敵方。他們瞞過丞相,做好三天后的戰斗準備。最終擊破敵軍,丞相也受到懲處。
多年的戰爭將士將軍身經百戰,生存無幾。劉剛和木蘭有幸成為生還的戰士。他們歸來拜見漢帝,漢帝坐在明堂上,問木蘭愿不愿意做官,木蘭說她只想騎上千里馬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親人聽說木蘭回來紛紛開始準備迎接她。木蘭脫下軍裝穿上原先的衣著,出門去看戰友們,他們都很吃驚。作戰這么多年竟然不明白木蘭是女郎。
木蘭是一位傳奇人物,既有女子的嬌美又有男子的剛健,她既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在國家勝利時又不慕高官厚祿,退出朝堂。她以自我為例子向大家說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電影中,更是把木蘭的形象進一步放大,將一個生動的花木蘭仿佛放在面前,她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能夠學習木蘭萬一嗎?我們不要說為國家做什么貢獻,即使將來為家庭,為家族做點貢獻,都算不錯了吧?
我們有這樣的職責感嗎?我們有這樣的本事嗎?我沒有看到自我身上有什么為家族爭光的智慧和力量!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2
最近各大影院正在熱映由臺灣文藝片導演馬楚成編導、趙薇、陳坤這一對黃金搭檔主演的由一首古詩 詞走向銀屏的電影《花木蘭》。本人看了這部集戰爭、愛情 、父女情、報國心、忠孝觀為一體的戰爭片兼文藝片。作為一名女觀眾,總體評價還不錯,印象最深之處,如下:
《花木蘭》能打動觀眾的情節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蘭被妒賢嫉能的她的上級將軍拋棄,她率領被困峽谷的殘部與敵決一死戰時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夢如幻。有生有死,壯士何憾?保我國土,揚我國威,生有何歡,死有何憾?北地胡風,南國炊煙,思我妻兒,望我家園,關山路阻,道長且遠。”置身于影院當中,良好的音響效果,制造出非同一般的悲壯和最具感染力的效果,真的讓人熱血沸騰,士氣高昂。
馬楚成導演的另一個很會煽情的地方便是片子里的一些感人場面,如帶血的軍牌和花木蘭與七王子文泰兩人在殘酷的戰爭中,表現出的欲罷不能的真摯的愛和為了愛人可以犧牲個人的情感和生命的感人故事。對愛情忠貞,為伴侶甘愿赴死,為了國家的安寧,寧愿犧牲個人的愛情,這不正是素食愛情時代所稀缺的東西嗎?趙薇和陳坤的表演,可以說是為他們在電影圈內的地位的提升,又加了一個很重的法碼。
和以往的一些大片一樣,在這部電影里,也有一些引起“笑場”的臺詞和鏡頭。如房祖名扮演的花木蘭的同鄉小虎的一句“你們兩個好孤獨”,還有一個副官的一句“人緣也特別好”等造成笑場一片。至于為什么在這樣一部多少帶些悲壯色彩的電影中會有如此多的笑點?導演馬楚成透露說,這都是特意安排的,“因為《花木蘭》這部電影的后半部分太悲了,觀眾看起來會心里很難受。所以我們特意在前半部分安排了一些搞笑的元素在里面。”導演馬楚成對此認為,他并不想拍一部雄壯的大片,而是更多地突出反戰主題,并且以“情”制勝。這倒也得到了部分觀眾的共鳴。
影片中,沒有刻意把花木蘭的形象高大化,而是而是從一個女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戰爭的世界,其中花木蘭對十幾年戰爭的厭惡感和國家被侵犯又必須奮起捍衛的矛盾心理,都有所表現有所刻畫,這些元素恰好是使這部片子更有別于那些只有大制作、大場面的戰爭題材電影的地方,也正是這些使得這部電影更具有人情味道和人文關懷,我想這應該是一部比較討好女性口味的歲末電影。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3
一直就很期待迪士尼影業出品的真人版《花木蘭》,因為工作的原因讓我錯失了電影上映的時間,讓我懊惱不已,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通過手機欣賞到了這部真人電影的上乘之作。
迪士尼出品的果然不同反響,電影整體的美學、服裝造型都十分亮眼,處處透露著魔幻大片的氣質,畫面和音樂也都保持了迪士尼流水線水平,電影畫面精美。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神仙姐姐劉亦菲飾演花木蘭。影片中,劉亦菲的武術動作行云流水,打戲又美又颯,把花木蘭骨子里的韌性、執著、真實,表現的淋漓盡致,果真沒有讓人失望。
個人感覺真人版《花木蘭》將花木蘭從動畫版的瑪麗蘇劇情中完全脫離出來,更加突出了花木蘭的獨立、自信、堅強、勇敢的性格,定位在了忠于真正的自我方面,從內容上看,花木蘭依舊植根于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將花木蘭作為孝道、愛國、有責任感、有勇有謀的象征。
一個中國的傳統故事,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女孩。影片開始,幼小的花木蘭非常的淘氣,飛檐走壁、上房揭瓦,為了追一只雞玩耍,差點從屋頂上摔下來;但是長大后的花木蘭不論在訓練場地還是戰場都表現得無比勇敢,面對強敵,沒有任何退縮,不為家人,不為國家蒙羞。所以說《花木蘭》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兼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良好品質,而這幾個品質都是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需要傳承下去的。因為,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要一代一代延續下去的。尤其是孩子方面,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家里的寶貝,導致現在很多孩子什么都不會,自然也就沒了那份勇敢,沒了那份機智,沒了那份代父從軍的孝心,沒了那份誓取國敵的決心。
花木蘭雖然是女兒身,但在從軍的艱辛過程中從未有過一點抱怨,做到了和所有人平等,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是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學習的,也是每個家長應該去引導和教育孩子的。只有讓孩子對自己去做的事情有著責任感,這樣才能真正的去做好一件事,才能成為一名優秀品質的人。
而花木蘭的勇敢品質也是值得贊譽的。作為一個女子,在面對強敵時,依然發出吶喊,奮勇前行,從未退縮,她的勇敢體現出的是一種堅韌,也是一種戰勝磨難和困難的能力。很多時候,因為缺乏這份堅韌而與成功失之交臂,與夢想遙遙相望,最終只能感嘆。但換個角度,轉變思想,勇敢的邁出一步,哪怕僅僅是一小步,可能結果都會不一樣吧!但也要告訴孩子,勇敢不等于魯莽,也不是冒進,而是有思想,有計劃的進行,是有底線和原則的,就像花木蘭在與敵軍對抗中,沖鋒在前,利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戰友,贏得了勝利。所以,勇敢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品質。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4
同學們一定知道有一個故事叫《花木蘭》吧。讀了這個故事,我深有感觸,很佩服那位名叫花木蘭的女子。
從前,有一位女生叫花木蘭。有一天,皇帝讓每戶人家抽出一位強壯的男兵充軍。木蘭沒有哥哥,只和她年邁的父親相依為命。木蘭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父親再遠行抗敵,便想到一個辦法——自己女扮男裝,混入軍營。木蘭從軍后,任勞任怨、英勇殺敵,甚至與男兵睡在同一張床上……雖然木蘭所處的生活非常艱辛,但她并沒有一句怨言,繼續辛苦戰斗著。終于有一天,有一個人揭發了木蘭,這才讓木蘭說出真相。戰爭結束后,木蘭回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家。
花木蘭原本是個纖弱的女子,但為了自己的家庭和國家,愿意替父從軍。不管敵人有多兇惡,木蘭總是挺身而出,沒有一絲畏懼。讀完這個故事,我想: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和花木蘭一樣,既孝順又富有愛心的好孩子。
現在男女平等,許多女生都對自己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劉洋阿姨,她是中國至今為止唯一一位女宇航員,雖然她在全體宇航員中是最柔弱的一個,但是她并沒有退縮,還是艱巨地完成了航天任務。我們這些小苗,也要學習她們,靠自己努力,為已經繁榮昌盛的祖國母親做出貢獻,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而圓我們的中國夢!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5
中國文化被別人搬上銀幕,親切,多少也有點別扭。根據中國故事改編的動畫片《花木蘭》,不僅看到了愛國愛家的閃光點,還挖掘出了屬于花木蘭自己的心路歷程,就是如何找到真實的自己,如何開發潛藏的能量。影片采用了大量寫意式的水墨畫作為背景。山水,花草,庭院,田野。色彩并不是迪士尼通常的那種濃重,而是完全模仿了水墨畫中的清淡。
當花木蘭發現自己永遠不可能做一個完美的賢妻良母時,外人否定她,認為她不能為家人爭光;家人則鼓勵她,希望她努力改變。是快樂地做自己?還是沮喪地迎合他人?可汗大規模的征兵,不得不讓木蘭做出了代父從軍的決定。
軍營的生活并不好過。每天從早到晚的耐力訓練,讓木蘭有些跟不上他人的腳步。但她從未放棄,還是相信,生活雖不美好,但也不是太糟糕。
戰場上,靠的不僅僅是力氣,有時候也得靠智慧。木蘭制造的雪崩,使勝利。當然,《花木蘭》中的木須,也是功臣之一。在人生的過程中,每個人總是不斷地在尋求自身的價值,這并不代表我們活在他人的眼光和掌聲之中,而是對自身的一種自我肯定。當木蘭都承認了自己其實只不過是假冒的時,她便接近了真實,因為她最終成就了最真實的自己。
終于,她為之努力,又發揮潛能的轉折點出現了,替父從軍、擊敗匈奴使她成了全民女英雄。
就像木須所說:“那是因為頭盔太臟了,我給你擦擦干凈。”也許再擦擦,我們就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發現自己的美與善良以及勇氣。在故事中能令人處處得到啟發。人,只有在發揮所長時,才能散發出強大的光芒。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有屬于它的春天。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6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初中的時候《木蘭辭》念的很熟,花木蘭是我心中的英雄,代父從軍,成全了自己的孝道,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很是驚嘆。最近,趙薇的《花木蘭》上映,蹭蹭跑去電影院,一睹為快。
不得不說,真人版的木蘭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迪斯尼動畫《花木蘭》,你入在開始那個牽馬離家,打架,偶遇,手法上有些相似。另外,由于我看的是刪節版,整個的情節有些突兀,兩個小時,太快了。哎,這部片子,如果去掉星星一個元素,或許會好一點,不知道編劇的意圖是什么?這樣的情節安排在這,相比起動畫片和所謂的偶像劇,這部史詩般的電影表現力不夠,不倫不類。陳坤與趙薇之間,是友情也是愛情。
最令我感動的情節莫過于陳坤為了留下大家的性命將自己交出去。這一點處理的很好,陳坤的演技更是沒得說,那樣沉重卻淡定的眼神,用匕首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時光的鍛煉,陳坤的眼神中有了滄海桑田。曾經的紈绔子弟金燕西在時光里,蛻變。在他的心里,裝下了家國天下,裝下了黎民蒼生。
討厭這樣的結局,我不知道在花木蘭的心中,文泰死去會更傷心還是就這樣咫尺天涯更傷心。在我看來,文泰那一句“忘了我吧”實在是太傷人心,在前一段文泰聯合小虎欺騙木蘭的過程中,木蘭借酒澆愁,卻也振作了起來,并不是遺忘,只是放在某個角落,好好的珍惜。最后的最后,灰藍的天空里,枯黃的樹枝占據了三分之一的鏡頭,木蘭呆呆地站在原地,文泰就那樣走掉了。這樣的結局,為了國家的利益,實在讓我惆悵的很。抑或是前面的鋪墊不夠渾厚,讓我看的意猶未盡,真希望早點看到完整版的。
看電影是一次情緒的累積,畫面帶著音效讓我們走進電影里的世界,和電影的情緒交融,洗滌心靈,我總是喜歡那些能讓我思考的電影,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電影。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7
花木蘭代父從軍已經是千萬人都無故事比熟悉的感人了,而且現在還 被拍成了動畫片。今天我就上網看了這部電影,它是美國好萊塢制作的,我們看的是原聲片,因為網上上傳的影片配音效果一向差強人意。
這個電影是說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村里住著花木蘭一家人,花木蘭的父親因為在戰場上受傷有腿疾,退役在家修養。可是,就在花木蘭十幾歲的時候,國家發生了動亂,敵人在長城下準備攻打長城。皇帝只好下征兵詔書,每家都必須有一個男子充當壯丁去前線參加戰斗。其中就有花木蘭的父親,花木蘭為了她父親不得不鼓起勇氣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詔書發到家里的第二天,花木蘭來到軍營,戰士們誰都不知道她是個女孩兒。就這樣她開始了軍營生活,日復一日的訓練讓她跟著戰友們練了一身好功夫。一天,長官把箭射在最高的柱子上,但是沒有誰能把它取下來,只有花木蘭不斷努力花了一整夜的功夫,爬到最高處,拿下了那支箭,也讓身邊其他的士兵對“他”刮目相看。終于要上戰場了,他們走啊走,突然前面有很多敵人向他們沖來,原來是中了埋伏。花木蘭看到前面的雪山和懸崖,靈機一動,把大炮對準雪山,就是一炮,雪崩的巨大威力使得敵人的千軍萬馬全部被淹沒在皚皚白雪里。
長官也被雪崩的力量沖走了,花木蘭為了救他,被冰塊刮傷,將軍請大夫來給她包扎的時候,大家發現原來花木蘭竟然是個女的。由于想到花木蘭救了自己一命,就沒有給殺她,軍隊拋下了花木蘭回都城了。花木蘭發現還 有敵人沒有死于雪崩,單于還 活著。花木蘭連忙趕回都城,冒著被處死的危險,去通知大家敵人還 沒死。可是沒有人相信她,就因為她是個女孩兒。不幸還 是發生了,在皇帝給長官賞賜的時候,單于發動了突襲,皇帝被抓走關在城樓上。大家這才相信了花木蘭的話,齊心協力和花木蘭一起救下了皇帝。皇帝想讓花木蘭留在身邊當自己的大臣,卻她拒絕了,她只想回自己的家鄉。皇帝賜予花木蘭單于的剣,讓所有人都看到這個女孩子為國家做的貢獻,人民和皇帝對她的感謝。
我看了這部動畫片后,覺得花木蘭很勇敢,欺君是大罪,可是她為了自己的父親不惜一切代價,真的很了不起。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8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千年,她,是一代巾幗女豪。替父從軍12年,同行的人竟沒有一個發現木蘭是女兒身。要知道,在刀光劍影中生活,對男兒都是一件十分艱苦的事情。她的事跡無不讓我感動——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織女繡娘,到一位威震四方的魏國大將軍,當皇帝賞賜于她“尚書郎”這一稱號和千萬黃金時,她卻拒絕了,她要回家,為父親盡孝······木蘭,千千萬萬人民的榜樣,她的故事,我們可歌可泣!
提起《木蘭詩》,幾乎是無人不曉,無人不愛。因為木蘭那淡泊名利、保家衛國的精神已經滲透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心中!
電視劇中有一個畫面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尉遲幢幢主尉遲恭將一支箭插在馬上的布袋子中,讓木蘭從馳騁的馬上將那支箭取下來。木蘭追了幾圈也沒有追上,但是她沒有放棄,她突然向馬迎面跑去,終于取回了那支箭。尉遲恭問木蘭為什么要這樣做,木蘭說:“幢主你說過,面對敵人的,永遠是自己的胸膛!”木蘭這不怕死的精神,打動了尉遲幢主,成功地進入了尉遲幢。
木蘭就不怕死嗎?當然,她會怕,不過,我想她更怕的,是不能為保家衛國獻出一份力!
銀戈鐵馬下,血雨腥風中,木蘭讓花字大旗高高地飄揚起來。那本是屬于男兒的世界,卻多了一位女兒的將軍。誰說女子不如男?木蘭那股堅韌不拔的勁兒,那要保家衛國的遠大志向,那有勇有謀、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那聰明的頭腦與練習飛針而練就的好眼力,足以讓她成為舉世矚目的巾幗女豪。皇上赦免了木蘭以女兒身替父從軍的欺君之罪,也許就是看上了花木蘭身上所具備的這常人無法具備的幾點吧!
女扮男裝12年,這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在看到可汗王庭貼出的招募繡女的告示時,木蘭似乎已經忘了自己是女人,似乎已經習慣了女扮男裝的生活······
征戰沙場何時歸?木蘭從未想過退縮,但木蘭盼望和平的到來······
其次,木蘭對父親的孝心與對魏國的忠心,對“工作”的盡職盡責,大家也是早有所聞;不僅如此,每次沖鋒時,木蘭總跑在最前面,身上的傷疤也總在胸膛上;每次接受皇上賞賜時,木蘭卻總愛躲得遠遠的······木蘭身上的優點有太多太多,讓我言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