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
寫觀后感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方式來讓自己的思想更加豐富,形成愛思考的好習慣。那要怎么寫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呢?這里提供一些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篇1
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團留守四行倉庫。面對日軍數萬人的圍迫堵截,他們沒有退縮,而是死守陣地。
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幕是:國軍戰士們面對敵人撐起的鋼鐵陣,他們立刻了解到敵人的意圖。以鋼板為保護罩,掩護下方日軍砸開墻體。即使子彈無法穿鋼板,手榴彈被鋼板一次次彈開,他們想出了一個極端的辦法,一個戰士率先在身上綁上炸彈,站在窗口前,拉下引線,雖然此時他已中彈,但還是縱身一躍,重重地砸在鋼板上,順利落入鋼板下方,正在此時,伴隨著敵人目瞪口呆的眼神,炸彈引爆了,那一片的敵人無一生還。奈何敵人這么多,又補上了鋼板陣,于是戰士們紛紛效仿之前那位英雄,前赴后繼地與敵人同歸于盡……
“這些日本人簡直是屠手!”隨著代表團的驚呼,我才幡然醒悟:是啊,日本人以幾萬人來圍攻524團420號人,甚至動用了重炮、毒氣彈以及飛機,甚至殺死了租借的平民,哪怕是租界也無法阻擋貪婪的日本,而524團的全體人員,就是數位屠龍勇士,屠的是日本人的邪惡之龍、貪婪之龍!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篇2
9月20日,這一天,使我悲哀;這一天,也使我憤怒,因為我去看了電影《八佰》。
電影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主要故事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奮力對抗三十萬日軍,并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持續了大約三個多月,當時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為了能夠穩住人心,取得最后的勝利,第88師262旅524團團長謝晉元率420多戰士,收到命令堅守最后一道防線“四行倉庫”。為了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一共有800將士,但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這也就是電影片名《八佰》的由來。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十分悲憤,而最使我震撼的就是陳樹生舍身炸日軍了。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為真實“八百壯士”之一,在發現敵人企圖用鋼板陣爆破樓體時,身綁手榴彈毅然跳下倉庫,用身體砸進敵陣,與敵人同歸于盡,僅給母親留下“舍生取義,兒所愿也”八字血書。陳樹生豁出命來也要守住陣地的大義凜然,影響了戰場上的其他士兵。他們也紛紛排成一列,身綁手榴彈,高聲喊出自己的姓名,一個個一躍而下。這些畫面,深深震撼著我,感動著我,讓我淚流滿面!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站在蘇州河對岸租界的一個人流著眼淚激動地說。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年,更要發奮讀書,掌握更多科學知識,長大為祖國效力。周恩來總理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努力讀書就是為了讓中國不再落后,不再挨打。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要感謝這些先烈們,這是他們的犧牲換來的!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烈們的初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篇3
今天去看了《八佰》,看完后心情既沉重又感動。
在戰爭中,死亡是司空見慣的,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死亡離我是遙遠的,絕不是我每天要面對的事。所以我對于片中人物的死亡,是不習慣的,心情壓抑的。
戰爭的殘酷可能遠超出我的想象。只是簡單的交火,在短暫的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傷亡,戰士們在這短暫的時間內結束了短暫的生命。死神盤旋在戰場上每個人的頭頂,不論年齡。這讓我想起故事的主角端午和小湖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直面大量的死亡,如果不是戰爭,死亡離他們是遙遠的。但是沒有如果,戰爭無情,或者說是侵略者無情,在這樣的環境下死亡之神離他們是如此的近。
正是這種民族團結凝聚的精神讓我感動。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就像面對戰爭,有人沖鋒陷陣,有人臨陣脫逃。但在危難之際,大多數人的心都在一起:中華民族不亡。這樣自發的凝聚力讓我感動。
不止于此,每一位在戰爭中盡職盡責的將士都值得我的敬佩。正如片中所說:你們是英雄。他們在保護著我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抗日戰爭最終的勝利,離不開他們的犧牲。從短期來看,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國軍連走麥城,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但從長期來看,到了抗戰勝利,便就有了意義。沒有他們的堅持付出,就沒有后來的勝利。后來的后來,也許都不一樣了。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
戰爭早已結束,電影也已結束,但斗爭還沒結束,國際上依然不寧靜。美國帶頭制裁抹黑中國屢見不鮮。弱小不一定挨打,但被打了就一定打不過。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予以還擊。
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希望我能見證新時代的到來。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篇4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雖然這些戰士被稱作“八佰壯士”但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一首絢爛的愛國之曲,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與此同時,也有幾個畫面讓人記憶猶新,潸然淚下。
綁緊點兒
四行倉庫外,戰火喧天,日軍將堅固的盾牌高高地舉在頭上,一路闖到了倉庫的圍墻,在盾牌的掩護下作文,日軍開始瘋狂地砸起了墻。“隊長!日本人的盾太厚了,子彈打不穿!”陳樹生在心里暗暗地咒罵了一聲,回身拿起幾包炸藥“娘!孩兒不孝!”說著便沖著奔向窗戶,失去了遮擋,他的身體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了敵人的火力下,子彈射穿了他的身體,可是他卻并沒有停下腳步,他早已抱有必死的決心了。他奮力一躍,緊緊抱著炸藥,帶著自己傷痕累累的身體,撞開了日軍的鐵盾,伴隨著陳樹生的一聲怒吼,炸藥火光沖天。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似的,戰士們一個接一個拿起炸藥包,一個山東兵抱著一大捆炸藥跑到一個小戰士面前笑著對他說:“孩子,綁緊點兒。”日軍退去了,這是由無數戰士們的犧牲換來的。試問這樣的場景誰能不淚目。
升旗
堅守四行倉庫的第三天早晨,團長,對著四百多名身負重傷的戰士們說道:“戰士們!昨夜河對岸的租界為我們送來了一面旗幟,你們說,我們是升還是不升?”“升!”戰士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團長謝晉元看著他們,心中感慨萬分:升起軍旗便是對日本人極大的挑釁,這會使本就十分困難的防守難上加難。
眾人來到樓頂,看著軍旗緩緩升上天空民,那是一種無聲的吶喊,那是對罪惡的侵略者的藐視,是對英勇抵抗者的贊揚!然而好景不長,日軍顯然無法忍受這種行為,派來了一架飛機來轟炸,樓頂的戰士們立刻進行隱蔽并開始防御,可隨著一聲巨響,旗桿斷了,就在軍旗即將倒下落地之際,一名士兵沖了上去雙手緊緊地撐著旗桿,可飛機很快就射穿了他的身體。還沒完!無數的士兵用自己的身體抵住了旗桿,直到飛機被擊落,戰士們的心臟不再跳動。
沖橋
堅守四行倉庫的第四天傍晚,一紙“總裁手令”使戰斗提前結束,所有的戰士被命令于當夜全部撤退至租界。信號燈亮了,戰士們開始分組過橋,敵人罪惡的子彈瘋狂地舔舐著戰士們的鮮血“不要戀戰!一口氣沖過去!“可是情況并不明朗,戰士們用盡全身力氣向前奔去卻一個接一個地倒在了地上,還沒有倒下的戰士不顧自己安危,拼盡全力想將受傷的隊友拉入安全區。“活著就是勝利!”謝晉元拖著自己滿目瘡疾的軀體,扯著沙啞的嗓子吼道:“我們的民族病了,只有我們才能治好它,才能鼓舞我們背后四萬萬國人的心!”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靈受到了莫大的震撼……
“落后就要挨打。”“活著就是勝利。”歷史往事歷歷在目,如今中國已經變得強大起來,但是我們不能懈怠,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使新中國緊隨時代的洪流,讓我們的祖國更上一層樓!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篇5
國慶期間,一部風靡一時的電影——《八佰》吸引了我的眼球。它震撼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點燃人們的愛國熱血。
這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侵略上海,半個世紀幾乎淪陷。除租借外,上海只剩下了一座孤苦的四行倉庫進行著頑強的斗爭。謝晉元率領著東拼西找來的逃兵和保安團,加上大火力的軍隊,與日軍抗爭,在密集的重火力下,堅持了四天四夜,付出慘重的代價,但有力地回擊了日寇,給了日本人一個響亮的耳光。最后,以僅留的兩百人逃入租界而告終。當時四行倉庫只有大約四百人,那為什么謝晉元還聲稱有“八百”人呢?原來,他是擴大聲勢,讓日寇知道,中國人還有,還有很多,讓日軍士氣上大減。后來,人們便稱四行倉庫里這四百多人為“八佰壯士”。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戰士數不勝數。在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中那些抗擊新冠的白衣天使就是“八佰戰士”。他們看著戰友倒下,看著自己受苦,看著病毒節節敗退……他們奉獻著青春,以一片赤子之心回以國家,回以人民,回以家人,這不是“八佰戰士”的作風嗎?
他們愛著祖國和人民,愛得那樣深沉,那樣深刻。
《八佰》是一部電影,是一段歷史,是一顆顆愛國的心,是一滴滴血和淚。把心奉獻給祖國,獻給人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報效我偉大的祖國。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篇6
這部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默默的離開,這樣的場景絕無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淚。值得肯定的這是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以歷史為框架進行改編,刻畫出在抗日時期軍人民眾的真實寫照。我覺得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就是在大家觀影結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歷史。讓我心生慚愧對這段歷史知識的空白,這部影片是我重拾歷史認知的契機。的確這樣歷史應該被人記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應被人銘記。而“他們”的出現就是群像而非個人,“他們”沒有決策的權利,或許姓名都沒能載入歷史,拼死戰場,為抗日戰爭做最后的犧牲。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長過程中,也反映著當時各種類型各種群體各種不同的內心活動。更是以一條河作為天堂和地獄的諷刺,在戰爭年代大多數民眾由麻木轉變為全民抗日的內心轉變。這部影片中你記住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他們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場有多個事件不斷地有層次的烘托宣揚愛國情懷。整部影片的故事流暢性很細膩同時也很悲壯。電影的觀感帶入性很強,仿佛就在經歷著這場殊死搏斗。“隔岸相顧,盼愿再無喧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中華民抵御外侮民族氣節未曾改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作文篇7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淞滬會戰尾聲,奉命負責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中國守軍第88師下屬524團中校團副謝晉元,率領第1營士兵在上海的四行倉庫奮勇抗敵。
當時只有四百多名士兵在此誓死防守,但謝晉元為壯大聲勢,對外號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創下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條蘇州河,隔著兩個世界:一邊浴血奮戰,一邊歌舞升平,四行倉庫保衛戰,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一次奇觀。
影片采用的四個”第一次“。
第一次,劇組為一部抗日戰爭題材電影,一磚一瓦搭建占地200畝的實景。不僅人工開鑿出了一條“蘇州河”,還對當時兩岸建筑進行了1:1的實景搭建。為了苛求真實,導演和劇組成員甚至化身“監工”,在太陽下汗流浹背,只為原景再現。
第一次,每個演員,不分大小,在鏡頭前都要變成“兵”。無論是不是主角,所有在片中扮演士兵的出鏡演員,在拍戲前都進行了全軍事化訓練。
第一次,導演在發布會上不是講電影,而是講歷史,親自分析四行倉庫戰局圖。此外,導演還拿到了當年參加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一手的絕版影像資料。
第一次,在華語電影中使用全球頂級攝影器材:最頂尖的ALEXA 65毫米數字攝影機。這個頂級器材,全世界只有四臺,只租不賣,對戰爭中煙霧的穿透能力極強。
管虎喜歡讀魯迅,他希望用這部電影喚起更多人對抗日英雄群體更深入的了解,更清晰地被國人銘記于心,以及,他想為更多的無名英雄“留名”。
《八佰》,是要為這些抗日戰爭中的無名英雄,樹碑立傳。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