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
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優秀的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1
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團留守四行倉庫。面對日軍數萬人的圍迫堵截,他們沒有退縮,而是死守陣地。
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幕是:國軍戰士們面對敵人撐起的鋼鐵陣,他們立刻了解到敵人的意圖。以鋼板為保護罩,掩護下方日軍砸開墻體。即使子彈無法穿鋼板,手榴彈被鋼板一次次彈開,他們想出了一個極端的辦法,一個戰士率先在身上綁上炸彈,站在窗口前,拉下引線,雖然此時他已中彈,但還是縱身一躍,重重地砸在鋼板上,順利落入鋼板下方,正在此時,伴隨著敵人目瞪口呆的眼神,炸彈引爆了,那一片的敵人無一生還。奈何敵人這么多,又補上了鋼板陣,于是戰士們紛紛效仿之前那位英雄,前赴后繼地與敵人同歸于盡……
“這些日本人簡直是屠手!”隨著代表團的驚呼,我才幡然醒悟:是啊,日本人以幾萬人來圍攻524團420號人,甚至動用了重炮、毒氣彈以及飛機,甚至殺死了租借的平民,哪怕是租界也無法阻擋貪婪的日本,而524團的全體人員,就是數位屠龍勇士,屠的是日本人的邪惡之龍、貪婪之龍!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2
今天是8月22日,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是《八佰》,這是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7:10分開演,我們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后,我們大家都熱血沸騰。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十分復雜,全程神經緊繃,一秒都不想錯過。蘇州河隔開的是“兩個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但中國人抗日的熱情是一樣的,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開,只會更加緊緊相連。這場電影讓人震撼人心的戰爭場面很多,當敵人發起進攻時,為保衛倉庫,戰士們腰纏炸藥跳到樓下的日軍中,一個接一個,讓人看的熱淚盈眶;還有升旗時,為保護戰旗能夠矗立不倒,幾個軍人也獻出了寶貴生命,還有民族英雄謝晉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撤軍時內心的掙扎感,讓我們大家看著很揪心,能感受到軍人的血性,但又能在他對下屬的關懷中看到身上熱血浪漫的一面。
歷史上10月27日至30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硝煙彌漫,六層樓鋼筋水泥筑,墻厚樓高,易守難攻,有糧食、牛皮和絲繭,準備持久作戰。敵人放的毒氣,要過橋,水戰,空襲,遞送電話線,步步逼近,以小化大刻畫了一張張生動的臉。在年輕戰士身捆炸藥跳下樓的片段我們大家都熱淚盈眶。
看完后,我感覺抗日英雄不畏強敵,視死如歸,我們大家要向他們學習,這一場電影讓我們看的振奮人心,一會興奮,一會緊張,一會悲痛。抗日戰爭進行了很多年,最后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最終打敗了日本人。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會活得有尊嚴。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3
為了還原1937年的時代質感,劇組不僅搭建起占地200畝的建筑,更不惜人工開鑿了一條仿真蘇州河,負責場景搭建的華誼兄弟(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在還原歷史質感方面也做足了功課。對此,管虎坦言“幾乎沒有哪個電影劇組會真磚實瓦地對建筑場景進行1:1復制,《八佰》花了幾年的時間來再現那個時代,就是希望能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
王中磊則表示,劇組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一個“實”字,“整個實景搭建花了一年的時間,真實的籌備花了兩年,劇組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已經三個月了,似乎還有不少沒完成的事情。”同時,王中磊還感嘆,“希望可以有一部電影作品,除了本身的觀賞感、娛樂性之外,更能讓觀眾銘記這段歷。”
除場景外,管虎對片中出現的每一位演員要求都非常高,影片拍攝所需的千名型態演員志愿者全國七城面試正在進行當中。同時,片方還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特約演員,他們在嚴寒與酷暑的考驗下已經接受了為期一年的軍訓,艱辛的訓練被管虎稱為“煉獄式的折磨”,軍事教官臧雷更將這批演員稱為“八百壯士精神的傳人”,“這些演員流過的汗可以以斤來論了,這是我所了解到的電影演員接受軍事訓練最刻苦、最自覺的一次”。
66位特約演員代表也亮相發布會,冒雨向在場媒體展示了他們的訓練成果。被問及電影主演的甄選標準時,管虎坦言這次對主演也會同樣嚴格要求,秉承著合適的、真正的好演員兩個標準來挑選,除了必要的軍事訓練之外,還會對演員進行日常訓練,“包括口音和形體,最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對劇本不停地圍讀和研討。”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4
淞滬會戰時期,第八十八師524團420人奉命死守四行倉庫,爭取國際支援的同時掩護50萬大軍西撤,史稱“八佰壯士”。
上個星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讓我了解到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戰士的錚錚鐵骨,以及保家衛國的斗志。
電影中有很多讓我感動流淚的片段:日軍用炸彈爆破樓基的時候,機槍連的戰士一個接一個的捆著手榴彈跳下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砸開日軍的盾牌防護,用自爆的方式挫敗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啊!而壯士們用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與滿腔熱血反擊,不惜同歸于盡也要保護陣地。正如劇中所說的: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
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的中國已經足夠強大,現在的中華民族已經站起來了!已經不用擔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們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只有不忘記曾經的痛苦與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繼續使自身強大起來,才能帶領中華民族真正的站起來,真正的走向復興!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5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導不會讓影迷們失望,無論是小人物題材的小制作,還在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歷史故事的大制作電影。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愿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
感謝管虎在和平年代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后,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再一次看到管導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戰場中,留著鮮血的白色不倒駿馬,表現中國軍人毅力不倒的獻身精神和預示受盡欺辱的中華民族終將會屹立在世界之巔。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斗,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個人建議是非常值得走進影院觀看,因為,震撼,感動,真實!
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幸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
和平年代,國人,需要被喚醒這種民族精神。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6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悲痛和自豪的感情從心底里涌動著。我好像透過屏幕,真實的感受到了那些戰士的勇敢和無畏。這些有血有肉的戰士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放棄小家,保護國家,用生命和鮮血喚醒了我!讓我懂得了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怎么去做。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鋼板,戰士們把身上綁上炸藥,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隨著硝煙消失的戰士,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飄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總以為有外國人保護是安全的。后來親眼目睹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國家的血肉長城時,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們慢慢的覺醒了,他們就開始自發的為守備軍捐錢捐物,接電話向,送國旗和藥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場戰斗不僅僅是400人的戰斗,更是中華人民的戰斗。
影片最后,軍隊需要向租界撤退時,他們面對敵人的瘋狂掃射一點都不畏懼,看著戰士們身后的血霧,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茍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之中,會依稀看見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更奮然前行。”沒錯,在血色之中。我看見了中華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在我胸口燃燒,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且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為是的中國人民!八佰,不僅僅是八佰人,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7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了管虎導演的《八佰》。很是慚愧因為這部電影我才知道這場如此慘烈的戰役,這次戰斗中我國實際參戰人數只有420人,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史稱八百戰士。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愿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有的戰士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影片盡量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后,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斗,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動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幸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你們都是好樣的。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8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看電影了。聽爸爸說最近有一部國產抗日片電影《八佰》很火,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后心里對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雄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意。
爸爸說這部影片是由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的尾聲戰役改編而成的,主要講了“八佰壯士”實際只有四百多人的一個臨時組成的連隊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圍到租界的故事,場面非常的震撼。
影片中有很多讓人感動的地方,觸動我的淚點是一位位戰士把炸彈綁在身上,拉開引線往樓下跳。因為當時日軍要用炸彈炸樓,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倉庫就全沒了。然而日軍他們有盾牌舉在上面,手榴彈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戰士們只能這樣從高空跳下去。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戰士犧牲,且在跳樓前還報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兒不孝了!”徹底讓我忍不住眼淚流下來,他們也是有爸爸媽媽的孩子啊!但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我們那份愛國的精神和那顆愛國心是一直不變。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那些為國犧牲的英雄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
觀看《八佰》觀后感作文篇9
8月最后一天,我來到電影院,看非常有名的電影《八佰》——一個抗日戰爭中的偉大歷史故事。
雖說我們現在的國家很繁榮,但也有讓人悲傷的一面啊!1931年9月—1945年8月,整整14年,我們中國都在被日本折磨,而我們國家的軍隊卻沒有在這種時候退縮。當日本打上海時,竟然有一位小孩也去跟著打仗了!
除了這位小孩,其他人也一樣勇敢。就在日本人開著飛機向國旗俯沖掃射時,一位年輕人毫不害怕,沖過去就開槍,最后把日本人打跑了!他高興得連自己被子彈打到了也絲毫不知道,真是一位愛國者!只是因為重傷,去世了……。看到這,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除了這位小孩以外,還有些人也一樣。為了炸掉日本人,軍人們把炸彈綁在身上,跳進敵人陣營,與日本人同歸于盡。一個一個的名字喊了出來,一個個軍人從樓上跳了下去!還有那些軍人留下的遺言,使人心里一陣又一陣的痛。
老百姓們也為這場仗幫了忙,國家的軍隊希望有工具幫助他們,于是老百姓一個個想沖過伏擊,跑去幫忙,結果都受了傷,或是直接被打死。
在最后一次戰斗中,軍人們都知道很難打贏,于是準備好了一切。軍人們說:“咱們!來日再見!”這句話說得如此堅定啊!打仗時,軍人只要有一口氣,就會吶喊出這一聲:“沖啊!”只要還有一絲力氣,他們就會沖向前方!
9月3日,是抗日戰爭紀念75周年,我向所有抗日戰爭中的軍人說一聲:“謝謝!我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