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電影的背景和文化,從而更好地了解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要怎么寫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供大家參考。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1
合上書本已是深夜,閉上眼睛,冥思、遐想。《活著》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命運在腦海深處層層涌現(xiàn),撞擊著藏在深處的靈魂,《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他們相互感激,同時也相互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同時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在講述主人公富貴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難時,也令我從中深受啟發(fā)。
福貴年輕時貪圖享樂,以致傾家蕩產(chǎn),父親不久便被氣死,母親也相繼離世,原以為命運到這里便會有一些的好轉(zhuǎn),但往往事與愿違,幾年平靜生活過后,接踵而來的是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的相繼死去。最后,只剩得福貴與一頭老牛在世上相依為命。那么多的災(zāi)難都一一發(fā)生在福貴與他的家庭身上,但當厄運來臨時,福貴并沒有自哀自憐,只是在稍許的麻木后,又開始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以一己之力承擔著照顧這個破敗家庭的重擔,他始終沒有放棄生命的想法,即使在這個世上他僅有一頭牛,幾畝田與破茅房。所以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jié)尾時,我沉沉的感受到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我已經(jīng)被這堅強的意志所打動,我明白了無論遇上多大的困難,只要有一顆堅強、樂觀的心,世上沒有邁不過的坎。每次深陷困境時,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僅與一頭牛相依為命,但他那活著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們更會精神抖擻,充滿這斗志。
《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召喚著我不斷前行。有人會認為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對于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
《活著》體現(xiàn)了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2
不去品嘗生活的苦就不會懂得幸福的真諦。從古至今,有誰沒有遭遇過挫折,又有誰沒有過不幸的時刻呢?但不論如何,堅強的人都會努力克服艱難而堅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顯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會發(fā)現(xiàn)活著就是幸福。張藝謀導(dǎo)演的電影《活著》就是要演繹這種堅忍的“活著”。
《活著》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個富有家庭里發(fā)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丈夫富貴,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樂,沉迷于賭博,富貴最終把家里的財產(chǎn)輸?shù)靡桓啥簟8赣H因為他的墮落氣得生病而死。從此,家破人亡,他們兩口子不得不面對苦難的生活。
俗話說:“有果必有因”。富貴家境衰落,他妻離子散的悲劇是他走上墮落的不歸路,成日不思進取吃喝賭博的結(jié)果。在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不是他的父親和妻子不關(guān)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富貴固執(zhí)的本性。他漠視父親和妻子的多次規(guī)勸,執(zhí)迷不悟,最終致使家境衰敗、貧窮潦倒,天天過著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國民x抓住并差點喪命;他曾在被別人鄙視的環(huán)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時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價值。影片中有一個關(guān)于他教訓孩子的情節(jié)值得我們思考。“小雞長大會成鵝,鵝長大會成羊,羊長大會成牛。”小雞怎么能變成鵝呢?或許想告訴孩子,再貧困弱小的人也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吧。是啊!生活雖然不是什么時候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擁有信心,明天將會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樣的人呢?現(xiàn)在我們來給她作個分析吧。影片中描繪她的部分沒有富貴多,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個既通情達理又溫柔賢惠的妻子。人總是有喜怒哀樂的,家珍有時也生丈夫的氣,所以她才在懷孕時帶著個啞巴女兒回娘家。可是富貴那時候怎么知道家珍——一個已經(jīng)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一個夜夜哭泣勸告丈夫不要賭博的妻子正在家鄉(xiāng)艱難地供養(yǎng)著孩子,并且期盼著他早點醒悟。要是沒有毅力,沒有信心,說不定這個柔弱的農(nóng)村婦女早已經(jīng)沒有勇氣生活在這世上了。這個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堅韌的。怪只怪富貴這個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們倆才只能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
這個故事說到這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劇情仍未結(jié)束。也許導(dǎo)演還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的環(huán)境不斷在變,人也隨著不斷地變。但是不論如何,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活著的人還得活著,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嘗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
富貴和家珍的故事伴著前進的歷史走到中國建國初期。這期間,他們的孩子友慶被春生(他們的老朋友)騎車撞死了。其實春生不會開車,卻自以為是,結(jié)果……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品嘗媽媽給他做的12個餃子了。作為編劇,導(dǎo)演,為什么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jié)呢?是否想通過加深富貴和家珍的痛苦,來表現(xiàn)他們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們還想提醒人們,做事時不要不懂了裝懂,否則釀成悲劇再怨天尤人也無濟于事了。有慶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啊!
還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情節(jié)是富貴的女兒在生孩子時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并不像人們說的那樣是由老天爺安排的,我覺得是由當時迂腐的社會觀念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x大革x讓許多知識分子被批判為資產(chǎn)階級。影片中的醫(yī)生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給富貴的女兒接生的接生員是個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的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這種情節(jié)真令人悲哀憤怒。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死去,身為父母該有多痛苦呀!我原以為富貴和家珍會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擊而喪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可他們卻能面對現(xiàn)實,承受苦難,頑強地活著、活著!我深深地被他們的堅強與勇氣打動。
《活著》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富貴和家珍夫婦的人生經(jīng)歷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一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與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著是一種證明,是一種歷練。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3
閑來無事打開余華的《活著》翻閱,不禁被吸引。看完前幾章,出差。晚上看完后幾章電子版。又看了張藝謀的電影《活著》。感慨,卻無言。
原著,“福貴”苦難的人生,只剩下活著!沒有了愛恨情仇,沒有了恩恩怨怨,一切都變得淡然!和恍惚!苦的已經(jīng)沒有了苦,淚水已經(jīng)沒有了淚水。那么,人生是什么?如果跳開苦難去看——進入當時背景和那一個一個年代去看,苦難不是一個人的,是一個時代的。
余華用樸實的筆觸,沒有任何夸張和渲染,通過一個老人娓娓道來,但卻讓人心潮澎湃,不能平靜。
年輕時的”福貴”,是個富少爺。幾代家業(yè)的積累,富甲一方吧。出了一個敗家的父親,已敗了一部分家業(yè),但依然過良田百畝,豪宅大院。40年代,年輕的福貴不務(wù)正業(yè),賭掉了所有家業(yè)。輸光了所有。從豪宅大院搬到了破草屋。老爺變成了佃農(nóng),少爺變成破落戶,富家小姐成了貧困女。是命運,更是人為,是福貴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的后果。家財散盡、老父離世能夠讓福貴洗心革面也是好事。福貴也開始去承擔和擔當一切。然而,國民黨抓壯丁,被抓去拉大炮。卻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是那個時代的命運!從數(shù)千人的死人堆里爬出來,能回到家,是對家信念的支持,又是命運的眷顧。那個戰(zhàn)爭年代,有用多少人沒能爬起來,又有多少人死在家人都不知道的哪里。這次活著是命運的眷顧。可是艱難的日子剛剛開始,土改讓龍二代替富貴去死了一回。難道是命運又冥冥之中眷顧了富貴,散去了萬貫家財,讓龍二成了地主,讓惡人有了惡報!“大煉鋼鐵”“大躍進”短暫的快樂后,又是無盡的苦難。艱難的歲月,多少人的大饑荒,多少人被活活餓死!我們無法回避那個曾經(jīng)!福貴失去了兒子,是意外,又是當時的環(huán)境。也是福貴無法抗拒的命運!
女兒出嫁也許是福貴一家最快樂的一段時光,苦難中相依的人,心中的希望和善念是人生最好的支持。可是,富貴又被命運玩弄,失去了女兒、又失去了老婆、再失去了女婿。是什么造成的這一切呢,是那個時代嗎?落后的醫(yī)療,落后的生產(chǎn)條件,吃不飽、穿不暖的年月嗎?
本來希望福貴和外孫“苦根”能夠相依為命,有外孫就有希望、就有未來。可命運又把這一切給“富貴”奪走了!是愚昧無知和落后的生產(chǎn)力?還是命運呢?
除了年輕時福貴賭博輸?shù)舻囊磺屑邑敚歉YF自己造成的。那以后的艱難困苦和親人的一個個離去,哪一個是福貴能夠控制的呢?一個人在大的環(huán)境目前是多么無力啊!
所有余華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fā),讓一根頭發(fā)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最后,坦然了。福貴和自己的命運對話,釋懷了!但福貴內(nèi)心中,深深眷戀他的親人,眷戀著他的妻子、他的女兒、兒子、女婿、外孫!還有他的父母吧!他在替他們活著!
電影給了一個團圓的結(jié)尾,福貴、妻子、女婿和外孫一家團聚!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4
一個從小在富貴中的少爺,一個不把別人放在眼中的風流人物——福貴,他因為好賭被騙去了家財父親也被氣死了,但他卻因禍得福最最后絞幸的活了下來,他的老婆家珍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慢慢的用愛和自己的信念感化他,最終福貴終于被感化了,但是為時以晚,害得自己的家人受到苦日子。
當我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家珍沒有怨言,是那樣慈祥那樣平靜,我看到她無邪的純潔的心靈,她仿佛在凈化著一些"丑惡"的事物。福貴的女兒兒子相繼死去,最終連女婿也慘死在了鋼板下面,苦根也因為家中的貧窮最終被餓死了。看到福貴的親人相繼死去我的心情也觸動了,留下了淚水。但是福貴也是可憐的上帝對他如此不公平,讓他的親人死去,只讓自己潦倒的一個走向生命的盡頭,也許這是他的"素命"吧!
親人的相繼離去使福貴變得不在是很新痛了,是他漸漸明白了,親人一只活在自己的心中,要讓自己好好的活下去,他買的老牛也是給予自己的自我安慰。
我對福貴的精神是十分贊賞的,他堅定的信念,背負著祖先留下的一句話,讓自己活下去。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實現(xiàn)它的價值,讓自己的路走的更長更遠。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5
活著,是一種無奈,一種得不到滿足的期待。悲苦,磨礪人的意志,富足,虛榮人的思想。命運,總那么捉摸不透,戲耍著人們。
命運是現(xiàn)實的。主人公福貴從小在父親的保護下,不愁吃不愁穿,于是他開始了揮霍無度的生活。他機械化地活著,每天“早出晚歸”,徘徊在賭館和家兩點一線間,就這樣毫無思想地活著。父親的三座房子也被輸?shù)弥皇O乱蛔樱刻焖臍w來總是引得他的父親一頓臭罵:“你個小王八蛋,每天這樣去賭……”他卻不以為然。他的女兒鳳霞也開玩笑似的,對福貴說:“爹,爺爺又在罵你啦。”福貴說:“沒關(guān)系,那是你爺爺在唱歌呢。”
終于有一天,福貴把父親的最后一座宅子輸給了別人。就在他一無所有的那一夜,賭館外面,他懷孕的妻子家珍帶著女兒鳳霞執(zhí)意向他告別。鳳霞的離家出走,無疑是對福貴災(zāi)難性的生活雪上加霜。他的父親也因此被他氣死,他的父親曾經(jīng)以為,自己能夠死在這個院子里,也正是債主上門討債的那一天,他真的死在了院子里。但卻是憤恨而終。他的母親也生病。
他離開了他的家,過上了貧苦的生活。這個時候家珍帶著鳳霞和他新生的友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名聲,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在國民黨軍隊的那段時間,他們親身感受了死亡的悲哀,殘酷的寒冷環(huán)境。有一天,共產(chǎn)黨軍隊打來了,原本就無意打仗的他們終于可以回家了。
春生因為喜愛汽車而留在了共產(chǎn)黨軍隊。福貴平安回到家,卻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去世,女兒鳳霞也因為發(fā)燒變成了啞巴。一家人過著幸福的日子。可是有一天,平靜的生活受到了強烈的撞擊,繼而破碎。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友慶,一家人悲痛欲絕,誰也不愿相信這個事實,家珍更是不愿意原來春生,她滿懷悲痛地對春生說:“你記著,你欠我們家一條命。”春生受到迫害,妻子被逼自殺。正當春生有了自殺的念頭了的時候,家珍又勸他說:“春生,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呢。你可得好好活著。”鳳霞認識了工人階級的二喜,兩人喜結(jié)良緣,命運還是不肯放過他們。鳳霞即將生產(chǎn)的時候,把生命交給了幾個衛(wèi)校護士革命小將幼稚的手里,福貴他們?nèi)フ疑钍芷群Φ娜鞗]吃飯的王教授。而王教授則因為福貴給他吃了七個饅頭又喝了一點水,撐暈了。結(jié)果,鳳霞大出血,死掉了。她的兒子,就叫饅頭。
命運總是由一頭牽著另一頭,如果福貴沒有讓友慶去學校,春生沒有開上汽車;如果福貴沒有給王教授那么多饅頭,沒有讓他喝水……那么,現(xiàn)在的他們該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命運是美麗的,它讓人笑,讓人哭,幸福和 悲慘交織在一起,誰也不能分離。悲哀,是現(xiàn)實的特色,而夢想,永遠只存在于心中。
面對命運的捉弄,坦然接受吧,勇敢活著吧!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6
以前看過余華的小說,很震撼。而且我總認為根據(jù)小說拍成的電影總不會比小說精彩。討厭跟風。所以一直沒看張藝謀拍的《活著》,雖然身邊的朋友一直在推薦。前段時間因為選修電影文學而找來了看,我終于打消了對電影《活著》的誤解,在我眼中,電影比小說又多了一種韻味。
小說給我的感覺是“活”,余華太殘忍,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個而去,最后只剩下他守著一頭老牛,我當時看小說的時候淚水不停的流,余華這樣安排有他的道理,可是我覺得太沉重,但我絕不否認,它是一部很成功的中篇小說。而電影給我的感覺是“活著”,是進行時,帶有一種生命的張力與韌性,表達的是人類延續(xù)生命的動力。福貴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斷地適應(yīng)著環(huán)境的變化,頑強的追求生命的延續(xù)。
福貴出生在地主富豪之家,有一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皮影是他的特殊愛好。當他的文藝嗜好變成謀生的工具時,他卻表現(xiàn)的“樂得其所”。這是一種“活著”的韌性在激勵著他,帶領(lǐng)著他,讓他頑強地生活著。
片尾,福貴找出裝皮影的舊箱子,讓外孫養(yǎng)小雞。外孫和小雞都是新生命的象征,皮影雖然沒有了,但生命依然延續(xù)。一家人開心的笑著,影片到這里戛然而止,給人一種“影片結(jié)束,而生活繼續(xù)”的感覺,我非常喜歡。
生命總要綻放,不管經(jīng)過多曲折的道路。看過余華的所有小說,深深欽佩這樣寫作很有獨立思想,不夾帶個人感情的敘述,在他的小說面前很多時候我自己都深深感受到了小說中所傳達出的悲痛和那個時代的無奈和壓抑。
沖此看了張藝謀的《活著》,在整個電影行進中我再一次被這樣小人物在那個年代的命運的主線所深深吸引與牽動。
葛優(yōu)的演技簡直就是入了骨了,更別提鞏俐的表演,將那樣的一個中國傳統(tǒng)女子的性格與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鳳霞臨死時她的哭戲,宛若我們身邊的即將喪失兒女的可憐母親;最痛苦的不是看著女兒受苦,最痛苦的是可以救但救不成的那種惋惜。其實這些在余華的小說中體現(xiàn)得更為透徹。
在改編上很多地方作了變動,但也不影響整個主線的發(fā)展,但是沒有小說詳盡,所以“活著”的這個主題在電影中的體現(xiàn)就需要觀眾仔細分析,而不像小說中文字中透出的都是血淚的辛酸和人生社會的無奈。
在結(jié)局的時候,電影并沒有把小說中家珍逝去女婿二喜被預(yù)制板夾死以及孫子在自然災(zāi)害時期吃豌豆噎死的結(jié)局再刻畫出來;結(jié)尾處,導(dǎo)演以一種祥和的生活狀態(tài)結(jié)束了這一幕幕的人生悲慟——病倒的家珍和福貴二喜以及孫子幸福開心地吃飯···
電影也確實不需要像小說中那樣再刻畫下去了,因為主題在于活著,這一切的經(jīng)歷以足夠反映一切,而再說下去似乎就成了人生剪影了。主題與意蘊也在那一系列的事情中慢慢地向觀眾們傳達著活著的信念。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7
因為我曾經(jīng)兩次看過余華的小說《活著》,故事中的主人公富貴一生的悲慘遭遇勾起了我深深的同情,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最后只剩他自己,這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但富貴在親人都離他而去之后,在忍受親人離去的巨大悲痛之后,在自己只身一人的情況下,仍能以老黃牛為伴,好好活著,這是令讀者感動的地方,對于我來說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那是今年的3月11日早上7:14分,還在學校的我突然接到了母親打來的父親病逝的電話,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我默默辦理了請假手續(xù),搭車趕回了家。父親在臨走之前,我都沒能見他最后一面,這是我一生的遺憾,我也將自責和愧疚終生。在送走父親的那一刻,我摸著父親冰涼的手,看到父親還有一只眼睛沒有合上,我想父親在臨走之前一定很想見我最后一面吧,我后悔沒什么周末沒有回家看看父親,我多么希望母親在父親臨走之前能夠告訴我,讓我見父親最后一面,可是,父親臨走之前仍未能見到他這個不孝的兒子,只能在走后睜著眼睛看我了。我知道父親總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的,就像奶奶和五叔那樣,留給生者無盡的痛苦和悲傷。雖然在父親臨走之前,在親人面前,我忍著不哭,但誰比我心里更加痛苦難受呢。在父親走后第二天,睡醒之后我忍不住哭了,就偷偷地跑到屋后的角落,淚流不止,我是不想讓爺爺和母親看見我流淚痛苦的樣子。我知道,很多人都會有我相同的經(jīng)歷,也忍受著親人離去的痛苦。在往后的.幾天里,我想到了余華的《活著》,就看了根據(jù)余華的《活著》改編的同名電影《活著》。該劇的主人公富貴經(jīng)歷了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先后離開自己的痛苦事實,雖然在余華的《活著》里還有他的老婆、外孫等親人也離他而去,遭遇更加悲慘,但誰不希望好好活著,但生活總是這樣,讓我們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使我們一次次遭受痛苦的打擊,使我們沉浸在傷痛之中,但親人已去,活者就應(yīng)該好好活著,我想這也是《活著》給我最大的教育和感悟吧。最后,愿父親一路走好,在那邊要好好照顧自己…
活著觀后感作文300字篇8
最近讀余華的小說《活著》,驀然間如沐浴了神奇的佛光般,混沌的心頓時開竅了。
還記得曾經(jīng)年少時,初入社會,茫然無知,帶著幾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憂郁,我如作繭自縛般,不停地追問自己:人為什么而活著?是為了快樂嗎?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樂?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嗎?但怎樣的人生才算是有價值的?一遍遍地追問自己,一遍遍地獲得答案,可轉(zhuǎn)眼間又一遍遍地否定,然后,又開始了追問、尋找答案、否定的循環(huán)。我就如同無頭的蒼蠅般,在思維的怪圈里找不出合理的出口。于是,煩惱便在心中郁結(jié),痛苦也隨之纏繞。
爾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閱歷的加深,繁瑣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讓我習慣,也似乎讓我麻木了。我漸漸地淡漠了對生命的思考,不再追問自己“人為什么而活著”了。不知不覺間,我終于走出了思維的煩惱,走出了少女的憂傷。
人為什么而活著?這個讓我曾經(jīng)為之煩惱,甚至為之瘋狂的問題,不再纏繞著我的心靈,原來是被我深深地埋藏了。這次閱讀《活著》,被埋藏在心底已久的困惑被再次翻新出來。可喜的是,盡管困惑被翻新出來,卻沒有將往日那種被纏繞、被折磨的心靈之痛一同帶出。
我徹底地醒悟了。其實,人活著,不是為了追求快樂,也不是為了實現(xiàn)價值。活著,就是因為活著,僅此而已。就如小說《活著》中的福貴,曾經(jīng)富貴一時,又將家底敗盡,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慌亂,也眼睜睜地看著親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如此跌宕與慘痛的人生,福貴既沒有表現(xiàn)出過分夸張的悲痛,也沒有過分的樂觀。活著,就是為了活著的本身。
福貴敘述自己故事,如同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余華用平實的語言敘述著福貴的敘述。偶爾也來幾分幽默,冷冷的,讓人想笑卻也只是嘴角微微揚起而已。小說的結(jié)尾,老人福貴牽著一頭也叫“福貴”的老牛,走在鄉(xiāng)村泥濘的小路上,生活依然繼續(xù)。
不要再問活著是為什么,活著,就是因為活著。拋開曾經(jīng)的煩惱,不再糾纏自己的心靈,好好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