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職場挑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篇1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著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著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里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郁郁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為……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著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著焊槍,更握住著共產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為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托與群眾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篇2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
讓我敬佩的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愿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在親人眼里,何玥是個愛學習、有愛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術第三天,她就回到學校上課了。她的家里滿滿一面墻都貼著她的“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08年汶川地震時,她硬逼著父母捐出了一個月的工錢。她被查出腦瘤后,學校為她捐錢,她要父親捐給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從廣東打工回來,她第一句話就說:“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說,她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她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親戚們最終同意了何玥的想法,決定幫助她完成遺愿。
我以后也要向何玥學習,學習她做一個對社會有很大作用的、有愛心的人。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篇3
父親,就如一顆綠色的大樹,一個頂天立地的柱子,媽媽如一個大大的雨傘,讓我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開心的長大。
一天下午放學時,忽然烏云滾滾,下起了傾盆大雨。那時我才六歲我想:“爸爸媽媽一點回來接我的。”于是,我在校門口等呀等呀,等得學校要關門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走過去,我仔細的瞧,一看,是爸爸!我大吃一驚,連忙喊道:“爸爸,來啊!我在這呢!”爸爸注意到了我,氣喘吁吁的跑來,又馬不停蹄的送我回了家,爸爸說:“兒子,我這天約了我小學同學聊天,沒看時光忘了接你哈。”我又說:“爸爸,媽媽這天下午不是放假嗎?怎樣沒來接我回家呀?”媽媽回答說:“我以為你能夠自我回來的呢’’我聽了這句話,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就更愛我的爸爸了。之后,我明白媽媽是為了鍛煉我的獨立潛力才這樣做的。我明白后心里很慚愧。
有一次,晚上九點半了,媽媽開完會后回家來,首先說的一句話是:“兒子你的作業做沒有,給我檢查啊。”這使我很高興,因為媽媽很注重我的學習。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這句話讓我明白了該怎樣回報父母,我小的時候必須盡力而為地做家務活!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已經很累了,我要為他們減輕一點負擔。長大成家立業時,必須給他們必須的資金,讓他們安安心心度晚年。每個月也要回來看他們一次。讓爸爸媽媽和平相處,覺得自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讓爸爸媽媽因為有我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啊!我親愛的父母,我永遠愛你們,永永遠遠記住你們對我的苦心!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篇4
如果不是一次退役軍人信息采集,老英雄張富清的故事可能依舊會無人知曉。他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然而,60多年來,他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在1955年退役轉業后,他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
張富清老人用他的樸實純粹不僅書寫了他的精彩人生,更給后輩們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課。1、在淡泊名利中修養崇高精神。古人講“舉世紛紛名利逐”,但95歲的老英雄張富清說:“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一個排、一個連的戰士,都倒下了。他們對黨忠誠,為人民犧牲。和犧牲的戰友相比,我有什么資格張揚呢?”追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正是一個人能夠修養精神、有大境界的關鍵所在。2、在無私奉獻中不改英雄本色。無論在什么崗位上,張富清老人不以英雄自居,始終以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家人立規矩,這也是英雄本色之所在。3、在對黨忠誠中堅守為民初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幾十年來,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一再改變,始終不變的,是他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
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要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無私奉獻、一心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中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篇5
方銳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陳陸提出的3個愿望:提高待遇水平、改進老舊裝備、建立鄉鎮消防站。如今,前2個愿望已基本實現,第3個愿望卻成了陳陸的遺憾。
“教導員在建立鄉鎮消防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詳細的規劃。”方銳說,陳陸之所以這么想建鄉鎮消防站,是因為2018年龍橋鎮的一起火災。
2018年,廬江大隊接到龍橋鎮的一起火警,一名姓郭的村民家里著火,接連燒了附近5戶人家。大火被撲滅后,一名村民氣憤地對陳陸說:“你們消防隊在干什么?這么長時間才來!”
陳陸立即道歉,見這名村民仍然氣憤不已,他讓這名村民坐上消防車,并告訴他消防車里的水已經打完,現在是空車回消防隊,看看需要多少時間。
結果空車歸隊用了40分鐘,而這名村民也發現,陳陸他們從接警到到達現場,用時約45分鐘。事實擺在眼前,這名村民沉默了。
同樣沉默的,還有陳陸。方銳說,這件事之后,教導員最大的想法,就是今年一定要建2個鄉鎮消防站,一定要解決第一時間撲火的問題。
說干就干,陳陸和方銳立即找相關部門協調,著手建設龍橋鎮特勤消防站,并為盛橋鎮、羅河鎮、樂橋鎮、白山鎮的派出所采購了4輛消防車,作為消防執勤點。
廬江縣南北長67公里、東西寬54公里。廬江大隊在中間,但要到達遠一點的鄉鎮,需要1小時左右,對處置初期火情極為不利。
2019年3月,陳陸和方銳代表大隊跟政府協調,在湯池鎮和同大鎮建2個鄉鎮消防站。“教導員利用鄉村學校、衛生院等老舊或廢棄的房屋改造成消防站,夠十來個人住,能停放2輛消防車。一旦發生火災,消防站能第一時間處置。”方銳說。
2019年8月和10月,同大鎮、湯池鎮2個消防站分別投入使用,覆蓋10個鄉鎮。至此,廬江縣17個鄉鎮只剩7個未納入鄉鎮消防站覆蓋范圍。
“如果龍橋鎮特勤消防站建好,現有的廬城是主站,龍橋、同大、湯池是分站,正好對整個廬江縣實現全覆蓋。”方銳說,陳陸設計得很周密,下一步他還想把同大、湯池2個鄉鎮的消防站升級為二級消防站,下面再覆蓋鄉鎮消防站,“可惜這個愿望還沒來得及實現”。
“改制后,一些政策還沒有落地。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陳陸要建立鄉鎮消防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王勁峰說。
對此,劉書虎深有體會。“陳陸建立鄉鎮消防站是從零開始,要溝通的部門太多,困難重重。他也曾想過放棄,但想到對地方群眾有益,他又笑嘻嘻地觍著臉讓我找相關領導協調。”劉書虎說,陳陸告訴他,要干一點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事。
章傳友要到魏崗村工作時,陳陸叮囑他牢記入黨誓詞,做的事要對得起黨員這個身份,并讓他多了解貧困戶的情況。
一段時間后,陳陸向章傳友問起貧困戶的情況。章傳友告訴他,有一戶貧困戶養殖土雞,銷路不太好。
后來,陳陸用自己的錢,買貧困戶的雞和蛋,卻始終不讓章傳友告訴貧困戶。“陳陸說要幫忙找投資商,他犧牲之前,我們還一起謀劃這些事。”章傳友說。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洪水帶走了陳陸,也帶走了許多他未完成的心愿。母親再也不能在生日時收到兒子送的玉手鐲,妻子辦的海洋館年卡一次也沒去,兒子也收不到爸爸親手送給他的玩具消防車了……
7月27日,應急管理部批準陳陸為烈士、追記一等功。
殯儀館內,照片上的陳陸笑容溫和、眼神堅定。劉書虎說,他們想為陳陸塑一座雕像,然而當他看到廬江人民自發穿上白襯衣、黑褲子,送英雄最后一程,千余名社會各界人士在陳陸的靈柩前深深鞠躬、致以哀思,陳陸的戰友們像陳陸一樣仍然奮戰在抗洪一線時,他知道,陳陸在人民心中、在這塊土地上已經鑄起了一座豐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篇6
回憶往事,有很多值得記憶的事,但其中有一件事我卻永遠難忘。因為我當時確實被深深地感動了。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我和外公外婆購物乘102路車回家。途中上來了兩位看上去年逾半百的農民工,身上臟兮兮的,一口河南話。他們往售票想箱里投了兩元錢就找座去了,剛想坐下,就聽司機大聲喊道:“嘿,剛上來那倆,放的錢夠嗎?再放一塊!”
他們倆面面相覷,很吃驚。奇怪地問:“我們以前總坐都一塊,怎樣今日一塊五啦?我們沒有一塊零錢了。”司機勃然大怒,:“沒錢下車!土鱉嘛都不懂。”遭到司機的喝斥他們臉紅了表情特尷尬,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想下車。“哎,等會兒,不就一塊錢嗎。你們坐下。”只見一個瘦高個理著平頭的年輕人一個箭步沖到票箱前往里面扔了一枚硬幣又轉身重回后座。旁邊一位中年婦女說:“兩位老鄉,你們以前坐的一塊錢是107路,此刻坐的是102,兩路車費不一樣,下回再坐車先看看車牌就行了。”受兩位好心人的影響車上人都異口同聲地說:“對,這條路僅有107票價一塊,這次有經驗了。我有三塊零錢給你,我有,我也有……”兩個人含著眼淚雙手合十,點著頭連聲道謝。這時司機不自然地轉轉身低聲說:“其實少一塊也沒事,真沒錢也不是非下車不可,這不是制度么。剛才我態度不好……”全車人都笑了,齊聲說:“沒關系!”
我感動不已。這件事使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寬容。社會和諧多完美啊!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篇7
錢偉長(1912-2010),江蘇無錫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但是,錢偉長在中學時期卻是一名嚴重的“偏科”學生,數理化等理科成績很差。高考時,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總共考了20分,英語沒學過,考了0分,他的理科成績可謂“一塌糊涂”。當他以極具天賦的文史成績考取清華大學歷史系時,依然是在數理化方面極度“瘸腿”的學生。
可是,國家的命運改變了錢偉長的人生軌跡。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我國東北三省。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轉學物理系,學習建造飛機大炮,為振興國家軍力做貢獻。
由于他的基礎太差,底子太薄,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教授一開始拒絕了錢偉長轉學的要求,后被他的誠意所打動,答應他試讀一年。從此,錢偉長廢寢忘食,用功苦讀,一年后,數理化等理科成績超過了70分,成功地邁入自然科學的大門。畢業時,錢偉長成為物理系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錢偉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學習獲取知識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功夫真,鐵杵磨成繡花針。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錢偉長的精神,也是一份寶貴的思想財富,供后人永遠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