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還能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怎樣才能寫好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這里給大家提供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篇1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去電影院觀看了國慶檔的新影片《中國機長》。
在去看這部電影前,我上網看了劉傳健機長的采訪,大概了解了一下當年的事情經過。走進影片《中國機長》,認真觀看著影片變現的事件經過。
通過觀看影片,讓我不但了解了川航8633航班當時的還原現場,更讓我了解了一輛飛機起飛后,原來時刻都有雷達定位,經過不同的區域需要與不同的塔臺進行聯系,不僅僅是機長要保障飛機的安全,空姐們也接受了日復一日的訓練,保障在困難來臨的時候能夠應急處理各種事情。
電影中袁泉所飾演的空乘長的喊話:我們也是同樣女兒、兒子、爸爸、媽媽,我們的家人也等著我們回去,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更是體現了機組人員的不易。
航班于20__年05月14日早晨6:25從重慶起飛,07:07分的時候右前擋風玻璃脫落,此時飛機飛行高度近9800米,機長發出故障信息并申請備降成都,07:11先降至7315米的高度,又飛行了一會,出了高原地區之后,再降到3048米不需要額外供氧高度飛機于7:46成功地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成功地拯救了119名人的生命。
看到飛機遇險的過程時,真是讓人手心出汗啊!同時我也知道飛機安全降落也離不開陸地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協同作戰,所以他們都是英雄。
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篇2
《中國機長》上映當天,我非常有幸能到影院看首映,影院座無虛席,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
在飛行前幾個小時,機長和其他乘務人員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們早已知道會有惡劣的天氣。可這次萬萬沒想到這次重慶到拉薩的航班3U8633會遇到意外事故,在成都區域巡航遭遇了風暴,結果飛機的副駕駛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副機長一下就飛出了玻璃半個身體在空中懸著。
大家可想而之,在拉薩幾千米的天空上下著雪還缺氧,溫度是—40度,穿著棉襖就可以讓人凍僵,更何況穿著短袖,在飛機這么快的速度下,生命危在旦夕,這樣的情況機長做出來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艱難,機上199名乘客和9名機組成員命懸一線。生死攸關之際,機長和幾名機組成員沉著應對,終于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迫降。
看到這我終于把這口吐沫咽了回去,真實演繹了“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規章”的民族精神。
這一部《中國機長》告訴了我們這不僅是生命、責任、規章最具使命的敬畏,也是對中國驕傲最好的詮釋。為什么這部電影不叫__機長……,非要叫《中國機長》,因為外國機長遇到了這種問題可能自己就跳機了,可是中國人不會,因為我們中國人有不怕犧牲,敢于擔當,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
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篇3
今天下午,我觀看了《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我覺得機長這個職位特別偉大。
20__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無征兆的爆裂,脫落。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的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經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依然保持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機場。
副駕駛員在半個身子都探出飛機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兩位駕駛員萬幸僅受輕傷,一位空乘者被重達150斤的餐車砸傷了腰部,但這已經是創造了國際飛行史上少有的奇跡。而乘務長當面對失去理智的乘客時,用勸說的方法,感動到了在場的每一位乘客。
機長,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稱呼。每一架飛機上都有一個機長,我們乘坐飛機時都會聽到機長的名字。可是,對于他們的了解,我們僅僅只是稱呼。
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擔負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生命的守護。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可是,今天我堅信說的英雄是機長,一個用堅守和執著拯救生命的機長。這就是中國機長,這就是中國堅守!
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篇4
今天我去看了一部名字叫《中國機長》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早上五點劉機長登機之前,答應女兒晚上給她過生日。登機后,他依次檢查飛機機器的各個部位,確認正常后,準許乘客登機,接著飛機起飛。然而,在飛機起飛后擋風窗戶碎了,他的隊員前半身露在了外面,左眼受了傷,他們的氧氣也沒有了。乘客們非常恐慌,機長不得不把飛機向回開。他們的前方有暴風雨,機長只好開著飛機一直在空中轉圈,然后加大油門,從暴風雨中穿出去。但是他們跟地面失去了聯系,只能一直飛,終于等到能在飛機場停機了,飛機又因為超重,在跑道上跑的飛快,他們只好一起努力,最后用手動把飛機停了下來。飛機受到了損傷,但是飛機上的乘客卻都很平安,乘客們非常感謝機長。
劉機長是一個好機長,一個愛國的、愛隊員的、敬業的好機長。
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篇5
“在萬里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后,隱藏著堅守和執著。”——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
《中國機長》(TheCaptain)是由劉偉強執導,于勇敢編劇,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片。此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的奇跡。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古時候人們對于飛翔的期待。飛上天從古至今都是人類的夢想,如今人們再也不用借著鳥兒翱翔藍天,飛機的出現讓人們夢想成真。雖然飛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是因為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飛行依然是一項挑戰,穩定中的意外總會不期而遇。
機長,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稱呼。每一架飛機上都會有一個機長,我們乘坐飛機時都會聽到機長的名字。可是,對于他們的了解,我們僅僅止步于稱呼。雖然之前的《沖上云霄》讓觀眾們了解到了航空飛行員,可是談情說愛的戲份讓機長和乘務員的工作變得寡淡。這部電視劇讓我們看到了機長的帥氣和乘務員的優雅美麗,卻沒讓我們看到他們背后的堅守和執著。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擔負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生命的守護。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可是,今天我相信說的英雄是機長,一個用堅守和執著拯救生命的機長。
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毫無征兆的爆裂,脫落。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著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冷風如利刃,凜凜狂風折”,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了極端的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這就是英雄,他不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風利刃艱難險,定護生命備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堅守和執著,守護了119條生命。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中國機長》為了還原這個真實的故事,劇組不僅1:1造了一個模擬飛機,還輾轉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拉薩貢嘎機場實地拍攝,記錄機場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態。為了拍攝副駕駛被狂風吸出艙外的情景,拍攝現場使用了6個巨大的鼓風機,風力大概八級,吹得演員差點飛起來,而飾演副駕駛的歐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膚過敏。《中國機長》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那些商業片該具有的元素:緊張點、爆點、淚點,它一個不少,甚至豐富。可是“文以載道,歌以詠志”,除了影片應有的外殼,《中國機長》還將一種精神、一種堅守的內核展現給了觀眾,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的初衷,還原真實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中國機長”的魅力。
“用的努力,對付萬分之一的隱患。”111分鐘的電影,119條鮮活的生命,是中國民航人對生命的敬畏和執著、是對規章的敬畏和執著、更是對責任的敬畏和執著!這就是中國機長,這就是中國堅守!
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篇6
今天我看了《中國機長》,有一個小女孩的爸爸,他是一個開飛機的機長,今天是他爸爸從四川開往拉薩的飛行。他的爸爸要起床了,他送他的女兒一只小狗狗,他答應了她的女兒晚上回家要陪她過生日。
他的爸爸要出發了,飛行中,他們就遇到氣流顛簸,還好沒有大影響。突然飛機的擋風玻璃破了一個洞,一位機長被吸出了窗外,在機長的幫助順速救回來,駕駛艙內溫度順速下降,儀表盤不能正常使用,還嚴重缺氧,他們都帶上氧氣罩,不停的吸氧。小孩嚇得都哭了,大人們互相安慰。飛機的前方突然出現了雷電,他們沒辦法,只能沖過去,飛機失去了控制,他們要降落了,可是飛機停不下來,輪胎都冒火了,最終,他們停了下來。飛機里的119個人都感謝了這位機長,他們都說能活下來真是太好了。今天晚上機長能和她女兒的過生日了。
電影觀后感中國機長作文篇7
又逢一年一度的國慶“小長假”,各大影院的“排片表”紛紛上線了不少“吸睛”的影片。其中影片《中國機長》因改編自真實事件,已經在不少影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讓人期待該片上映后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中國機長》講述的是去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機組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險情,他們臨危不亂、果斷采取應對之策,確保了機上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對于為國履職、為民服務的年輕干部而言,亦可從《中國機長》身上汲取經驗啟示,在力促自身發展的“航線”上穩步前行。
精準確定,以細致的觀察力“領航”。3U8633航班面臨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座艙釋壓的突發情景,當時天氣惡劣,飛機幾近陷入烏云密布、雷電交加“攪拌器”中,機長劉長健依然能夠穩定心神,以細致的觀察力,在生死關頭果斷作出應對之策,硬是在云層中間的狹窄地帶闖出一線“生機”,也實現了“將全體乘客安全送回家”的諾言。年輕干部在處理和應對崗位上的復雜事務、在回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時,也需要同中國機長一樣,鎮定心神、善于觀察,方能有條不紊地應對工作中的突發事項,及時處理各類問題。
遵規守紀,以規定的踐行者“固本”。在突遇險情之前,從3U8633航班的副駕駛徐奕辰身上,多少能夠看到時下年輕人言行稍顯“浮夸”的影子。然而,在進入飛機駕駛艙之后,他就“秒”變“嚴肅臉”,完成起飛的“規定動作”時可謂一氣呵成、十分干練,對事關飛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要求都爛熟于心,可見私下里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對于年輕干部來說,日常行政事務工作雖然瑣碎而忙碌,但也不能忽視對一些規章制度的及時學習和深入掌握,不做虛頭巴腦的“花架子”,而要不斷夯實“基本功”,如此方能在從事崗位工作時更加游刃有余。
從容不迫,以鎮定的心理素質“立足”。3U8633作為高原航班,本身就“暗流洶涌”、問題叢生,由于高原地區氣象不定、情景復雜,且飛機置身于萬米高空之上處于完全“孤立無援”的狀態,一旦發生險情,就需要靠機長自身的掌控決策和全體機組人員的從容應對。在3U8633機組上,我們感受到了一股從容而向上的力量:機長劉長健本人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以“泰山壓于頂而不改色”的心態及時作出正確決策,機組乘務員以真情打動人心、安撫慰藉焦慮不安的乘客們,不讓局勢失控,方能讓大家一同安然渡過危機。年輕干部在崗位上也要鍛煉自我、磨練自身的好心態,以鎮定自若的心理素質在崗位上立足,即便遇到再棘手的問題,也能做到統籌“一盤棋”,走好每一步。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年輕干部也應有“中國機長”的范兒,做到精準確定,以細致的觀察力“領航”,遵規守紀,以規定的踐行者“固本”,從容不迫,以鎮定的心理素質“立足”,在崗位上用心用情、盡職履責,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為自身的成長之路規劃出一道最亮麗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