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甄嬛傳》觀后感作文
要說宮斗劇哪部最好看?小編首當其沖選《甄嬛傳》,雖是一部深宮劇,但是卻道盡了人情世故,勾心斗角。那我們知道《甄嬛傳》觀后感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甄嬛傳》觀后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甄嬛傳》觀后感作文1
我入坑《甄嬛傳》的原因也算劍走偏鋒 —— 留學時思念鄉音,于是決定開一部語速緩慢,不會一驚一乍的電視劇當作白噪音。有了《甄嬛傳》后,熬夜寫作業時插上一只耳機,聽著娘娘小主們花間鶯語,寫累時還能瞥幾眼劇情。
回國后這個習慣也沒丟,有一陣凡是打開電視就能見到幾個臺在滾動播放《甄嬛傳》,甲臺播廣告就換到乙臺,劇情不連貫也不耽誤我繼續看,害得我媽一度以為我有某種 “遙控電視臺播放《甄嬛傳》” 的特異功能。
作為 90 年出生的電視兒童,我的童年和青春期見識過各種宮廷元素的電視?。骸段鋭t天》《孝莊秘史》《大漢天子》《至尊紅顏》《還珠格格》《大明宮詞》《康熙王朝》《少年天子》《鐵齒銅牙紀曉嵐》、甚至是《穿越時空的愛戀》《尋秦記》《步步驚心》等穿越劇,嚴肅的、戲謔的、重新創作的、基本在胡說八道的…… 大抵都接觸了個遍。
《甄嬛傳》并非所謂 “宮斗劇” 的鼻祖,顯然也不會是最后一部以深宮中的女人們為主角的電視劇。許多人依舊津津樂道的 TVB《金枝欲孽》,就常常被拿來與《甄嬛傳》作為比較。猶記得十多年前在寒假里沒日沒夜追《金枝欲孽》的時光,呼呼發燙的影碟機伴隨著電視屏幕里似乎永遠下不完的大雪,還有到最后幾乎全員悲劇的結局,震撼了一個沉溺于糖水臺偶劇的高中生。
皚皚白雪令人想起《紅樓夢》中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印象中從不下雪的香港劇組拍攝出了一部背景是冬日紫禁城的古裝劇,這個反差本身就令人沉思。
更重要的是,以往在劇中眾星捧月的皇帝一角,在《金枝欲孽》中化為了一個符號。與其說后妃們渴望得到皇帝作為一個男子的愛慕,還不如說她們希望得到皇帝力量的保護,渴求一份給予她們和她們家族的榮耀,乃至誕下子嗣的權利。如果說后宮是一個華美脆弱的鳥籠,那后妃們就是一群被剪去飛羽的鳥兒,所求無非是誰能站在籠中更高的枝椏,離籠外的天空更近一些。
在《甄嬛傳》大火之后,《__ 傳》成為了流行的劇名格式。但從劇情來看,如《甄嬛傳》一般嚴格扣題的作品不算太多?!墩鐙謧鳌分猿晒Γ赡苁且驗樗x擇了一條歷史正劇與戲說野史之間的道路,既有正劇的質地,也有古裝劇的橋段,女主甄嬛既是一個聰慧有謀略的古代女性,身上又可見到現代女性的部分特點。
《甄嬛傳》的主線是女主甄嬛在后宮的 “成長歷程”,這種成長并非心智上的成長 —— 女主從選秀開始就表現出了相當的智慧和果敢,而是一個從少女到成熟女性心態上的變化。
與《金枝欲孽》不同,陳建斌飾演的雍正帝是當之無愧的男主角,他與甄嬛之間的情感互動是全劇的核心線索。全劇開頭,沈眉莊、甄嬛與安陵容,三位少女一同進宮,沈眉莊很快就經歷了認定只有皇帝值得托付終生,到對皇帝再無興趣的轉折。家世普通的安陵容,則至始至終都不過是在強大的同儕和 “前輩” 們間橫轉騰挪,尋一份生存之道。她們經歷的都是典型的封建宮廷婚配模式。
相比之下,甄嬛的情感路線顯得緩慢而真實,甚至帶有了一絲現代性。從無法愛上一個陌生人,到被一個比自己年長、有無上權力、志趣相投的男性所俘獲,甄嬛在帝王的恩寵之下容光煥發。這是她人生的第一段感情,來自于她身邊所能見到的、觸及到的唯一的男性,也是后宮無數女性能見到的唯一男性,她的變化可想而知。甄嬛完全露出了小兒女情態,又想在愛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于是劇中也出現了她違反后宮不得干政的禁忌,在皇帝面前評論政事的一幕。
令許多觀眾動容的一幕在于甄嬛的第一次流產。甄嬛在心愛的 “四郎” 面前痛哭流涕,她像任何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一樣在悲傷中難以自拔,這是她母性最濃烈的瞬間。后期的甄嬛還會擁有許多孩子,但是他們都帶著自己的作用:有為她拉攏盟友的、有使她獲得眷寵的、也有為她絆倒敵人的。她利用著自己的血脈,正如后宮中其他女性一樣。
隨著劇情進展,觀眾會慢慢發現華妃不過是個沒有安全感的嬌縱貴女,她的得寵來自于王爺對她家庭勢力的拉攏,她甚至沒有任何在后宮行走所需要的城府。
對現代觀眾來說,看著甄嬛一路升級打怪是此劇的 “爽點” 所在。對待不珍惜自己的人也不必客氣,這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邏輯。沒有人想看隱忍的軟包子,大女主從此成了剛需。盡管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后期的甄嬛再也沒有了前期的天真良善,殺人不過頭點地,黑化的眼線和濃烈的紅唇將她包裹成了一個手段狠辣的政客。
十年過去了,人們依舊津津樂道于《甄嬛傳》,這份劇迷的忠誠令人驚嘆。同一作者寫的原著,《如懿傳》卻沒有掀起更大的水花,盡管它請來了比前作更大牌的演員、擁有了更精良的服化道。
《甄嬛傳》是一部能夠自己生長的作品,角色與角色之間恰到好處的留白和互動,使得觀眾的想象力能在關掉屏幕之后繼續生長。都說戲劇的魅力之一在于短短幾十分鐘就可以看遍別人的一生,那《甄嬛傳》也做到了這一點。編劇和導演在塑造《甄嬛傳》時,舍棄掉了許多快節奏地表現形式,后宮的女人們互相猜忌又彼此結盟,鮮活的女人們競相盛開與凋零,獲勝者也沒有就此走上人生巔峰,這種營造出的真實感或許是此劇經久不衰的秘訣所在。
就我個人而言,我最喜歡的是全劇的結尾。春光正好,妝容精致,滿頭珠翠的甄嬛躺在金榻上,閉著眼回憶往昔。她還那么年輕,敵人們都被打敗了,好友們幾乎都逝去了,這個吃人不眨眼的宮殿,吞噬了她的大半生,而她也終于與它融為一體。等她醒來,她又是一個疲倦但頑強的女人,她會再慢慢思考,接下來要往何處去。
最新《甄嬛傳》觀后感作文2
有人說,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去了,想尋找出來的路就是件難事。在宮中何嘗不是如此?——題記
一年的熱播,使《甄嬛傳》的大名人盡皆知,獲得萬千女性的喜愛。在暑假開始的時候,我的媽媽也迷住了這部電視劇。我曾笑言劇中的爾虞我詐是最低級的笑料,媽媽卻道她愛看這些妃嬪們的聰明手段,想看她們是怎么斗得。大概是身處婚姻中的女人,都愛在看別人的生活過程中的同時來比較自己的生活,原以為我不會喜歡上這部劇,但耳濡目染,不知不知覺中卻越看越上癮。
一、故事劇情
主人公甄嬛和她的兩個好姐妹眉莊、安陵容入宮選秀,甄嬛的氣節和端莊吸引了雍正皇帝,被封妃。入宮后她與眉莊、陵容結成一派,周旋在皇后、華妃兩派間。她的生活起起伏伏,多次被排擠、被陷害,但最終憑借自己的智慧在宮中爭得一席之位。
二、人物感情的復雜
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于謀略的深宮婦人。初入宮中,她以為雍正便是她的真命天子,以為自己的一番情意換得他的眷顧,最終發現自己是別人的替身。美夢破碎,直到遇到胤禮,和他一起享受平靜的幸福。
戀情被發現?;实郾破人H手殺死胤禮,最終甄嬛也親手送了皇帝上路。
甄嬛一身謀略,在漫長的宮中歲月中,她逐漸成長。結局是勝利的,她風光無限,萬丈榮光,但即使如此,也絲毫感覺不到幸福。昔日姐妹相繼死去,敵人也不在了,心上人十七爺也死在自己的懷中。而她,只不過是一千古傷心人罷了。
雖然劇情有些悲涼,但回憶起甄嬛與眉姐姐的情誼,十七爺對她的愛,是這部劇最溫馨的。友誼、愛情,千金難買。
或許后宮與這社會是最相似的。我們總要在復雜的環境中歷練自己,直到把自己變成一個渾身長滿刺的玫瑰。有自己的本領,才能生存。這就是后宮之悲涼,也是人們的悲涼。
最新《甄嬛傳》觀后感作文3
已經沉迷三天在《甄嬛傳》中了,自認為這部劇確實能給職場人一驚醒。明則講述宮中嬪妃之爭,實則映射社會人情世故。
倒不是提倡將劇中手段用于社會人際交往中,但社會上魚龍混雜,不可有傷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面就從劇中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來說明。
甄嬛:天資聰明、善良。這是她成功的重點。沒有聰明,她不能在后宮游刃有余;沒有善良,她也不能節節高升。我認為她成功源于以下幾點:
一有真才實學。我認為這是她成功的根本,無論是和皇帝的談古論今,還是在其他嬪妃的為難下跳驚鴻舞,還是彈得一手好琴讓無數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都是源于她的真才實學。相反那些只憑相貌或者唱歌、唱昆曲等博得皇上一笑的女子,都不可能長久得到皇帝的恩寵。也正如十七爺所說,聽話的女人固然可愛,但聰明的女人才會真正讓人愛。
二善于利用男人。這里的善于利用男人不是貶義詞,確實女人要在社會上有大成就,脫離不了一些男人的扶持。在皇帝面前,她的一句四郎已經拉開了和眾多嬪妃的差距,她的一句允禮又拉近了和十七爺的距離,她的一句溫哥哥讓溫太醫一直為她傾倒,而這三個男人是助她成功的最重要的三個人。美貌固然能博得男人短暫的垂愛,但真正讓男人死心塌地的為她傾倒才是甄嬛的本事。
三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為了拉攏人心,甄嬛算是軟硬兼施。軟則諸如處理和沈眉莊的關系,她們本身就是從小到大的好姐妹,彼此非常了解,日久見人心確實如此,相識10年和相識1年就是不一樣,所以甄嬛對待安陵容永遠不會像對待沈眉莊一樣。而對待曹貴人,甄嬛要利用她,則使出伎倆,恨不得逼瘋另一位嬪妃。
四聰明。甄嬛也做過很多錯事,也有糊涂的時候,但總是在別人的提點下更快的成長。在她第一個孩子被華妃害死的時候,她心力憔悴,這是理所應當的,每個正常的女人也許都會被這樣的事情打垮,但甄嬛不是正常的女人,她是要成大器的。太后說:如果不振作起來,這次失去的只是孩子,下次失去的可能是你自己。在大家的指點下,甄嬛重新振作起來,又重獲了皇上的恩寵,才會有后面的故事,才會有龍子的誕生。因此事情既然發生了,光傷心是什么任何用處的,只有再次強大起來,尋找機會才行。以后的路還長著呢,不要在小處絆倒才是。
五大度。這也是其他嬪妃不能與她抗衡的地方。她也吃醋,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她也傷心難過,但她想通后知道了她自己的男人是皇上,皇上不可能專寵一人的,這樣皇家的血脈無法延續。她的一句話足以體現她的大度和精明:誰侍寢都不要緊,關鍵是誰能抓住他的心。這是其他嬪妃一輩子都不可能跨越的界限。
六理智。從和十七爺的第一次見面,甄嬛肯定也動心了,但他們的'每次見面,甄嬛都刻意和十七爺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是其他感性的女人,恐怕早就和十七爺偷偷摸摸的來往了,但甄嬛用理性戰勝了感性,既保全了她自己,也保全了十七爺。直到成為皇上的廢妃,她還是保持那份理性。
安陵容:從小身世不如人,這不是大忌,但她一直為了這件事耿耿于懷,就是大忌了,也是阻礙她成功的真正原因。因身世原因,她在宮中開始是唯唯諾諾,后來則是要和甄嬛比高下,膽小怕事永遠成不了氣候,自己都沒有信心,又怎能祈求別人的尊敬呢。
沈眉莊:善良是她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她的善良穩妥讓她最先得寵,卻也因爭不過其他人而最先失寵。她做事穩健,但又太過于穩健。以至于后來她把法寶只壓在太后身上,而不愿再在皇上面前爭寵了。在太后面前押寶固然可以保全自己,但沒有上升的空間。
十七爺: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一個風花雪月之人,沒有成大器的心,也沒有成大器的性格。只想永生與琴棋書畫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為伴。甄嬛與他在才氣方面相得益彰,但性格方面還是不適宜在一起的。甄嬛的才氣加上她倔強的性格再加上她理性的思維決定了她終歸不會僅僅在兒女私情上終老一生。
溫實初:要嫁就嫁溫實初,這是甄嬛傳的作者說的。確實如此,皇帝的權力庇護、十七爺的浪漫都比不過溫實初的體貼入微。但甄嬛是心高氣傲的,她即使讓自己痛苦一生也不愿嫁給這樣一個男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男人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实勰菢拥哪腥丝梢宰雠笥?、做領導。十七爺那樣的男人可以做初戀。只有溫實初這樣的男人才適合做丈夫。
浣碧:對她不想多言,確實不是親姐妹,確實又是有點關系的姐妹。甄嬛的親妹妹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從小到大,姐姐喜歡的東西她絕對不會喜歡。這樣才不會因為爭奪傷了姐妹之情。而浣碧不一樣,就因為她不是親妹妹,所以她還是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姐姐之上,從開始的在皇上面前爭寵,到后來百般引起十七爺的注意再到嫁給十七爺。她不是喜歡,而是時刻在與甄嬛爭。然而又因為她和甄嬛有點關系,她不會像流珠那樣死心塌地的做丫頭。她想不通為什么想同的身份卻有不同的命運。
華妃:她的戲份貌似很多,但她的短暫成功僅僅是建立在家世基礎上的,沒有顯赫的家世,她在宮里不能存活這么久,她的逍遙法外也不能如此猖狂。我個人認為她身上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自私、狠毒這些都是她的致命缺點,如果要說她值得學的,也就是如何用狐媚來哄男人的歡心吧。這也是聰明的妻子需要的一面。
皇后:皇后不愧是六宮之主,這些嬪妃里確實也只有她的性格適合做皇后。她的陰險狠毒我倒是可以理解的,一則是因為都是女人,完全的大度沒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二則她有些面子上的事情做得還是挺好的,有皇后的風范。
曹夫人:簡單來說就是墻頭草,向來墻頭草都沒有什么好下場的,特別是幫助別人使壞的墻頭草。
最新《甄嬛傳》觀后感作文4
近日重看《甄嬛傳》,得了些許別樣的感悟。
《甄嬛傳》主要講述了一位浪漫無憂的少女甄嬛步入后宮的生活及蛻變。我看著入宮時甄嬛、沈眉莊、安陵容相交為姐妹,會心一笑;看著她們在華妃的氣焰下畢恭畢近,小心翼翼時,便為她們感到忐忑;看著陵容與甄嬛、眉莊遭人離間致使陵容陷害甄嬛、害死眉莊時,我亦痛心不已;直至最終,姐妹三人獨剩甄嬛一人,這讓人無形中感受到深宮的蕭瑟孤清……我們的喜怒哀樂,隨著劇情的發展而變幻。
從《甄嬛傳》的第一集看到結尾,我沉下起伏的心情回憶無數的畫面,漂浮于腦海揮之不去的是每一個人臉上夾帶著的笑。不論官職位分高低,人人銜著笑容。可是,隨著劇情發展,我發現這些笑容大多是虛偽的或笑里藏刀的。
有一幕場景:皇后夜來回宮,讓貼身侍女給自己揉太陽穴,因為她一整天都維持著臉上的笑容,臉都僵了。
說實在的,《甄嬛傳》中皇后的笑容最讓我感到親和端莊。當皇后的惡毒面具揭下時,我心中百感交集——有著這么一個親和笑容的女子竟是個虛偽的人!疑惑間,我對著鏡子,看著鏡中的自己嘴角扯出弧度。雖然我知道這是皮笑肉不笑,但也能讓一陌生人感到笑容的親和。
當笑容成為一件裝飾品,生活便成了痛苦。
《甄嬛傳》中的后宮嬪妃無一不是臉掛笑容,這笑成了她們對人、對生活的展示,外人無法知曉她們笑容下時怎樣一番心思。
但也許,這就是生活給每個人的磨練。身在其中的人,保護自己成了基本目標,讓自己更好地生活成為不斷奮進的動力。于是,每個人身上的棱角一天天被磨平潤滑。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笑容成為甜入人心的糖,成為人前必不可少的`裝飾品。
后宮嬪妃爭寵,展現的又何止是爭寵的手段和戲碼。于我而言,在《甄嬛傳》這部劇中,真情假意,善惡交合,恍若真實生活。
這個世界非善即惡的事情太少。同樣,善者非絕善,情意非綿長。
在《甄嬛傳》中,我們難以評說誰善誰惡,只能懷著復雜的心情感嘆:生活不就是這樣似真似假的嗎?
最新《甄嬛傳》觀后感作文5
堆枕烏云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題記
近日,甄嬛風盛行。跟大部分的古裝劇相似,《甄嬛傳》的情節一波三折,我的心情好似坐著過山車,時起時落。我最喜歡的便是宮中人的對話,說話恰到三分處,剩下的七分就靠聽者的天分了,弦外之音比比皆是,若非聰慧之人,恐怕早已被語言萬劍中傷了吧,更別說爭寵了。
本無意入宮待字閨閣的“女中諸葛”,有著絕世容貌與過人才情的甄嬛,有著閨閣中得一“有心人”的愿望,但是終究只是夢罷了,一入宮門深似海,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注定了她不可能被撂牌子,注定一生都是胤禛的女人!原以為胤禛是她的“良人”、原以為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原以為自己一番情意得一眷顧、最終不過是別人的替身罷了。夢中深情的呢喃“莞莞”,代表尊貴的封號“莞”,終究不過是一場謊言,像那毒藥表面的糖,不過是用來掩蓋真相的甜蜜……美夢破碎的一瞬間,她好似什么都沒有了。一心癡愛卻換來皇帝的絕情,真心相待卻得到姐妹的背叛,突如其來的家人的苦難?!@一切讓她心灰意冷,終究被迫離開剛誕生的女兒,在清冷苦寒的的寺廟內,企圖默默地用殘留的歲月,安撫自己支離破碎的心。直到遇到了溫潤如玉的允禮,才驀然想起曾經的心愿。即使抗拒,即便疏遠,卻仍然忍不住在那個雷雨交加的晚上,撲入他的懷中。用一顆不完整的心,靜靜感受他的柔情與呵護,享受著平靜而幸福的時光。一切皆是造化弄人,他的噩耗,令她生不如死。然而為了保住他們的孩子,她選擇委曲求全,回到胤禛的身邊。當一切塵埃落定,胤禮卻突然出現。她只好選擇逃避,用剩下的歲月,緬懷他們之間的一切。最后的她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愛人,雖然他們的兒女終是平安,可幕落人亡,再大的權勢又能換回幾分愛戀?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惫湃怂詷O是。因果輪回,這個世間所有的人事都在這個輪回之中吧,雖然錯綜復雜,但是誰也不能逃脫該承受的結果。華妃,皇后,陵容都是作惡多端,她們終究沒有逃過應有的懲罰。只是淳小主死的的確讓人惋惜,深究其原因,又未嘗不知,在如此險惡的后宮中,淳兒單純,而又口無遮攔?!翱谥醒陨?,自然禍少”。淳兒的經歷確實也讓人明白了這句古話。
沈眉莊人如其名,嫻雅端莊。她出身良好,飽讀詩書,大方得體,性格恬淡,眉莊的家庭從來都把她作為后宮女子典范作為教養,可以說賢良淑德是眉莊行走后宮最大的資本,因此眉莊是同批秀女中最早獲得皇寵的女子。然而賢良于皇帝、太后是通行證,對于其它妃子卻是遭嫉的源泉。首沾雨露的驕傲或許讓她忘記了“槍打出頭鳥”,忘記了隱藏才華。初入宮便得到皇帝允許學習協理六宮,這無疑在腹黑的皇后和驕縱的華妃處埋下了定時炸彈。為這顆不甘寂寞和尋求真愛的心,她付出了代價,生下孩子后血崩而亡。但眉莊或許是這后宮的眾多女人中最幸福的一個。
安陵容的小心眼發人深思,這種人成不了大事。她還生性自卑妒忌心強,姐妹情誼毀之殆盡。我們都知道,心胸寬廣之人,必定是讀很多圣賢書,或者是經歷很多磨難,心之向善。想想在生活中不也是這樣嗎,心胸狹隘之人不僅恩將仇報,而且自己活得很累。很小就記得,唐僧總對悟空說“得饒人處且饒人”。確實如此,大抵世間最幸福的人也是心地善良,心胸寬廣之人吧,心中無計較,處處為他人著想。心中欲少,自然苦少。
華妃貌美,“一雙丹鳳眼微微向上飛起,說不出的嫵媚與凌厲。體態纖秾合度,肌膚細膩,面似桃花帶露,指若春蔥凝唇,萬縷青絲梳成華麗繁復的縷鹿髻?!痹?,作者這樣描述華妃。她深諳女為悅己者容的道理。華妃的悲劇正是拜這段癡戀所賜。當她被皇帝賜死,掙扎還想挽回時,甄嬛將歡宜香的秘密和盤托出(皇帝賜華妃“歡宜香”專用,暗中叫人在此香中放入麝香),專寵的賞賜居然是皇帝平衡前朝權力的手段。真相像一把銳利的刀子,刺破了華妃最后的武裝,她愛了皇上一生,卻連這一生都變成了一個笑話。華妃絕望自戕,只留下一句:“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在后宮中,她永遠是披金戴銀,顧盼生輝,明艷動人。華妃是一個滿是凄涼的女子,其實,她那份熾熱的愛早已超過了純元,只因她是年羹堯的妹妹,便是她的原罪。終是,如芍藥般艷麗綻放,如今花落了。
此階段的甄嬛就像在企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職場人士一樣,但人往往卻在一帆風順時,最容易犯下大錯,面對困境,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傷心、傷神又適得其反;聰明的做法應該是暫避風頭,離開并不代表永別,而是為了能漂亮的回歸,浴火重生才是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