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1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
《開學第一課》[1]
美麗的宜昌,是多么的奇妙!在這個美麗的地方,擁有了那么多的景色。像大老嶺、西陵峽等。為什么會有這些美麗的景色呢?因為我們的宜昌本身就是一座美麗的現代化文明城市啊!
在宜昌,我在長陽見到了漂亮的土家族姑娘,她們跳著那歡快的民族舞蹈,唱著那一曲曲動聽的山謠,臉上洋溢著歡樂地笑容。在土家族里,有一位著名的巴土作家,他就是周立榮。周立榮寫的《江河戀》在20__年9月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這是一個多大的榮譽呀!如果我得到了一定會無比的開心,無比的興奮的。周立榮先生還說過這樣子一句觸動人心的話:巴土是我生命的搖籃,我愿一生為巴土傾情,愿一生為巴土做貢獻!
在土家族還有一位名人,他就是胡振浩老爺爺,他1922年出身于湖北省的武漢市。在20__年,胡振浩老爺爺唱的《峽江船工號子》架起了一座中國和外國的友誼之橋!
有這樣的一座城市,里面培養了無數的國之棟梁;有這樣的一座城市,里面的人文明和睦,友愛無比;也有這樣的一座城市,正在大步邁向這個世界,向六十五億人證明我們的實力。它的名字就叫宜昌!
我自己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的好學生。我相信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句話:無論宜昌在別人眼中是什么樣的,但在我們面前永遠是最美的!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今天,我在學校里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完后我有了很多的感悟!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以為還是和以前一樣,可是看完后才發現今年的主題是講宜昌的。首先,主持人就介紹了宜昌這個美麗的城市——山美水美人更美。接著講述了周立榮老人宣傳巴土文化的故事,這位老人寫了許多贊美巴土文化的書和歌曲,并多次獲得國家大獎,還讓巴土文化發揚光大。周爺爺不僅讓我解了一些巴土知識,而且他對巴土文化的執著和熱愛也深深的感染了我!
胡振浩老人則是讓差點消失的《峽江號子》重新流傳起來,還用這個“號子”架起了世界橋梁,讓老外更了解中國,了解宜昌。
宜昌還蘊含著三國文化,《三國演義》中36個故事都發生在宜昌。有一位老人被這些故事深深吸引,他用他的筆畫出了活靈活現的關公,這個老人就是汪國新。
文化,如果好好傳承它就是珍珠;如果沒有很好的傳承,他就會變成沙子卷入時間的長河。。。。。。
我一定要做一個好好傳承中國文化的好學生,讓宜昌這塊文化的瑰寶在世界發光!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今天我們在學校看了《新春每一課》,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
宜昌有巴楚文化,三國文化,峽江文化等多個文化,巴楚文化是宜昌最早的文化,是祖先開天辟地的文化,是這一地區文化的起源。三國文化在宜昌有36個事件,這36個事件反映了這個地區的人們的足智多謀,英雄豪情和忠貞不二。峽江文化以長江三峽而聞名,是人與自然抗爭和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節目中還寫了三個弘揚文化的人,周立榮寫了很多關于宜昌楚文化的詩歌,胡振浩老人怕拉纖這項文化失傳,就一直在表演拉纖,汪國新叔叔畫了很多關于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他們為弘揚宜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的故土—宜昌,它有著豐富的文化,沉淀深厚,我非常熱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新春第一課》。
《新春第一課》主要內容是介紹我們的家鄉宜昌。宜昌有很多文化,比如巴楚文化、巴土文化和三國文化。一看才知道,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默默為宜昌奉獻的人。有的人為了宣傳巴楚文化而寫作、編歌;有的人為了不讓巴土文化被人遺忘而默默奮斗;還有喜歡三國文化而畫了無數張關羽的畫像來為世人宣傳。
《新春第一課》中還有我們宜昌未來的愿景圖,我不敢想象未來的宜昌——高樓大廈、各種透明亮麗的樓房等,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渴望這種生活而越來越鋪張浪費,那么慢慢的,那美好的生活將變成一種不會存在的幻想。
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今天,老師給我們放了《開學第一課》,最令我感動的是胡振浩老人,他被稱為“峽江號子王”,因特別熱愛峽江號子,一生共演出幾千多場,將普通的號子從宜昌唱到北京,從國內唱到國外,連許多外國人聽了這首歌,無一不稱贊。
他為什么會愛上峽江號子呢?因為,在解放前,沒有機器設備帶動船行走,全靠人工拉船,一個人吹著號,許多纖夫踏著號聲拉著船前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發展,號子和纖夫慢慢消失在這個現代的社會,為了弘揚民族文化,這位老人家不想讓號子消失,將峽江號子搬進舞臺,一唱就是22年,最終讓號子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他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他為民族文化竟然把一首普通的歌,堅持唱了20多年,從年輕唱到老,唱遍了全中國,唱響了海內外,我應該向他學習,用堅持不懈的精神認真學習和生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2
2021《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00字
【第1篇】
在這和平的九月里,我要歌頌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了世界的和平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英雄伴我成長》。
面對和平與幸福我們怎能忘記過去,一位位英雄,一幕幕場景,在我們眼前閃過,一朵朵鮮花述說著當年的故事,是我們的英勇鋪就出今天光輝的征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葉挺,不幸戰死疆場的左權,為人正直。嫉惡如愁的馮玉祥,意志堅定。熱愛祖國的楊靖宇,我們之所以這樣做使我們深深地知道祖國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是我們最親。最愛的媽媽!
長江和黃河唱著英雄的贊歌,歌聲震蕩著山河,紀念碑展示著他們的偉岸,國旗浸滿了他們的血汗,他們的身軀已化作一座座高山,他們的胸脯已變為一片片平原,每當南風吹來的時候,我總聽到那深情述說。
也許有的同學會說,在和平年代,我們無須征戰沙場,又如何向英雄學習呢?
其實,只要你愿意,英雄的品質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當你嚴守紀律的時候,你不正是在向英雄學習嗎?
當你對身邊的不良行為勇敢制止時,你不正是在向英雄學習嗎?
當你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努力為同學們服務的時候,你不正是在向英雄雷鋒學習嗎?
運動場上,你頑強拼搏,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你不正是在向英雄劉翔學習嗎?
當你認真聽講,努力學習的時候,不就是在向航天英雄們學習嗎?
遇到困難、遇到失敗、遇到挫折,你能從容樂觀地面對它、戰勝它,那么,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還記得——毛澤東的兒子嗎,也是中國人民的兒子,50年前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還有1952年1月2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偵察隊文書遇到4個正在滑冰的朝鮮少年。忽然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壓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立刻脫掉棉衣,毫不猶豫地跳進冰窟窿里進行搶救。他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瑩。他竭盡全力用自己的頭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戰友趕來把崔瑩救了上來。但由于嚴寒,體力消耗殆盡,當他被人們救上來時,已經停止了呼吸。時年只有21歲。
【第2篇】
20__年的《開學第一課》是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一定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為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么辦?”他急得滿頭大汗,一會把信藏在褲袋里,一會兒塞進石縫里。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只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干活?”海娃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么,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著羊群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來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只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拼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于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么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只小羊烤著吃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起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么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里,趁著鬼子都睡著了,海娃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終于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著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著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后面叫他,原來,鬼子今天要攻打龍門村,準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著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著信,帶著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里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3
時間流轉,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最愛的暑假生活已經結束,進入到新一階段的學習生活中,九月開學季,是我們向更高一年的級跨越,也是向長大成人的腳步推進的重要一步。
在九月一號這一天,央視聯合教育部推出的《開學第一課》如期播出。
《開學第一課》是所有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一期節目,每年的主題都各不相同,依據當年的時下環境,會確立一個當期的主題。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少年強,中國強”!
國家發展昌盛,除了各個領域的相關人才外,最重要的就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唯有少年不斷的成長起來,才能幫助祖國不斷的發展壯大。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所有人都與疫情發生了一場戰斗,醫務人員趕赴前線與病毒戰斗,各種后勤人員為前線提供物資。而對于我們這些小學生來說,老實呆在家中,就是我們對國家做出最好的貢獻,不出門,不亂走,唯有如此,才能讓祖國戰勝新冠疫情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疫情來勢洶洶,在人民最危險的時刻,英雄們提升而出了,他們依靠自己的學識,為抗擊疫情不斷的出謀劃策,讓國家在戰勝疫情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與指向性,不僅節約時間,還挽救了很多正處于生死一線的病人,在祖國戰勝疫情中,做出了極大地貢獻。
日夜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奔波與高速公路的物資運輸人員,時刻為人民群眾測量體溫,警戒發現病情的各位抗疫一線者,都是祖國可以戰勝疫情時重要的堅實基礎。因為不斷有人成長起來,又不斷有英雄能在災難之時挺身而出,這才給我們這些還未成長起來學生們,造就一個溫暖舒適的和平環境。
少年強,中國才會強,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學習奮進,當我們未來成長起來,我們也將接手前輩們保衛祖國的重任,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如今我們年級還小,需要繼續努力學習成長,還需要如《開學第一課》講的那樣,通過這不斷的普及的防疫知識,了解抗疫過程中的戰疫精神,我們才能不斷汲取英雄抗疫過程中所迸發的愛國精神,為今后可以強大起來,去用實際行動投入于學習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未來才能真正承擔起祖國發展的重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4
今天是央視《開學第一課》開播的日子,我如同往年一樣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的播出。今天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因為它教給了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2019“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不僅讓我了解了國旗背后的意義,更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繁榮強盛;2018“創造向未來”讓我知道了創造的魅力,也讓我明確了自己的夢想;2017“中華驕傲”是文化的驕傲,是民族的自信。這份驕傲和自信,需要我們傳承與發揚……2020年它讓我知道了如何對抗新冠病毒。
今年是《開學第一課》陪伴全國中小學生的第十三個年頭,這十三節大課以寓教于樂的方式給人以深切的關懷與深沉的關愛;它與全社會的青少年一同成長,一同見證了每一代人的發展歷程;它不僅僅是開學的第一課,更是人生的一大課。希望這樣的第一課越來越好!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5
我們都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偉大的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所以在天空中飄揚的五星紅旗才那么的鮮艷。如果沒有先輩的戰斗、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20_年《開學第一課》為孩子們上了一節令人動人的,令人感動的關于五星紅旗的第一課。
在節目當中,我們從《紅巖》當中學到的是革命先輩的不屈的骨氣,革命先輩們奮戰的決心,革命前輩們為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決心;在“攀登者”的身上,我們學到的是中國人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在“大海的故事”當中,我們學到的是家與國的情懷,是匹夫不敢忘國憂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嫦娥人”的身上,我們學到的是中華民族為了探索世界付出的不斷地艱辛的努力,這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從未斷絕的精神;在“老校長”身上,我們學到的是純粹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都讓我們深深地感動著。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有著不變的精神,骨氣、不屈、迎難而上、奮斗、愛國、探索、頑強,當這些精神匯聚起來,就是今天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這些精神化成現實就是一抹鮮艷的紅色!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6
轉眼間假期就這么結束了,又是新的一度開學季,在開學的第一天,我期待的央視教育節目——《開學第一課》也在這天晚上八點鐘準時播出。我也早早的吃完晚飯,坐在電視機前,期待著屬于我們中小學生的節目.
開學第一課是央視和中宣部于20__年聯合播出的一檔教育類節目,與以往的授課方式不同,通過電視媒介的方式公開授課,這種獨特新穎的教學方式大大的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利于孩子們對于知識的吸收消化。
今年的主題是_,節目組也邀請到了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其中讓我最深刻的是楊倩,她是中國國家射擊隊成員,在東京奧運會為中國隊收獲首枚金牌,她的故事激勵著我,讓我獲益匪淺。
開學第一課的觀看過程中,我懂得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對于身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所以我們要觀看并學習愛國先烈們的英雄事跡,吸取他們身上不畏艱險光榮品質和大無畏奉獻精神化為只用,這樣才能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堅定自我的愛國主義信仰。
經過開學第一課兩個多小時的學習后,漸漸明白愛國不是口號,不是隨口一說,是要付出行動的。因此我們在學習先烈的精神品質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學習,提升個人的知識儲備,完善自身的能力,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社會價值,在將來為了祖國繁榮富強的道路上添磚加瓦。
身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身上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巨任務,這是祖國給我們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奮斗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7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是金秋九月的到來,在家里度過了漫長的20_暑假后,又迎來了一個學年的開學季。新的學期,新的面貌,我們都要收拾好心情返校學習,為自己的未來繼續努力奮斗。與此同時,每到開學季,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都會隆重地與我們全國中小學生見面。作為一檔有13年歷史的節目,歷年來都秉承著“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國青少年。是一部非凡意義的教育節目,值得我們各位學生認真看,感受節目的價值與內涵。
在了解過《開學第一課》的朋友都會知道該節目有著特定的教育目的,旨在傳遞出積極健康正能量的觀念,從而正確引導孩子們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主題都不盡相同,讓我們的感慨深刻以及收獲頗豐。時間轉瞬即逝,今年的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節目組請來了謝興昌、何曉莉、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等嘉賓。通過《開學第一課》節目里,使我們認識到理想的重要性。
從1999年至今,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共派出323名隊員,在貧瘠的西海固地區持續不斷地進行著“智志雙扶”的接力,用知識守護著孩子們的理想。20多年前,當地因為辦學條件緊張,晚自習之后就斷電了,學生們需要點蠟燭學習,許多孩子甚至會借著教師宿舍的燈光讀書。第一屆支教團的張秀麗老師回憶起當時的畫面,依然眼含熱淚。而如今,西海固的自然環境和教學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節目中,撒貝寧與廈門、閩寧兩地同時連線,三地共同演唱了一首《歌聲與微笑》,繼續傳遞這份延續23年的幫扶情誼和愛心接力棒。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回首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年來的風雨歷程,百年滄桑,恰是風華正茂。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匯聚成了一首首動人的贊歌,先輩們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為的是我們可以擁有如今的新生活,他們的付出值得我們銘記與感恩。身為少年的我們要明白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們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8
《開學第一課》五年級學生滿分觀后感
在9月4日星期四晚上八點電視放映了“開學第一課”,規律我早已了如執掌,一開始都是唱“開學第一課”講故事讓真人簽名,接著就是課堂小結。
一共有四課,首先是由誦讀《七律·長征》開始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w逶迆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橋橫鐵索寒。更喜珉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兩萬五千里長征艱苦卓越,走了大半個中國,走了14多個省,翻了20多座山,跨了30多條河,共計打了600余次戰斗,每日行50公里,開始有30萬人后期只有3萬人,走300米平均死一人。
99歲的胡老先生講了,子彈穿過褲子打死伙伴,突圍吃密碼本怕敵方知道。雪山上48天斷糧激戰,94歲梁老將與楊政委相依為命用一個碗吃飯,用一條被子,然后唱十里紅軍。
使我銘記的是最小紅軍,不是一歲不是三五個月也不是一個月,而是18天的小女孩,她小的時候父親賀龍將她放在馬背上的籃子里,后來馬差點將籃子踢飛,后來賀龍與將士一聞到哭聲就證明她還沒死,賀龍把他放入懷里打日本之時就將她像垃圾一樣扔了出去,然后打完時發現孩子在草叢中······,后來賀龍部下說扔了孩子,賀龍回話:自己的孩子也保不住,如何保全自己的國家。
我們都應該有紅軍信念不移,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什么格式篇9
九月金秋,也是同學們開學的日子了,同往年9月1日相似,央視頻道一年一度《開學第一課》節目也在八點準時開播。每年的開學第一課內容雖說不盡相同,2021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但是對學生來說一堂意義深重的教育類課程,對于我來說也是一樣,對此我有以下的個人感悟
《開學第一課》不單單是兩個小時的節目,對于我們學生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不同以往,恰逢,它的意義也展示十分獨特的一面。
我們的祖國歷史久遠,而我們的黨沒有辜負人民的期望、歷史的責任和時代的重托,向著光明道路一路高歌猛進。我很自豪我是一位中國人,黨和國家是永遠我們最堅實的后盾。觀看《開學第一課》讓我覺得,身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把愛黨愛國作為永遠鮮亮的青春底色,追求個人理想,刻苦學習,展示個人價值,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了建設美麗祖國做出有價值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