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1
有一天,小區里有一位老人。他非常和氣,小朋友們自然都不會怕他。有個小朋友在他面前做鬼臉,老人只是哈哈大笑,還有幾個小朋友一起唱道:“白胡子,白衣服,白頭發,白啊白啊!"還有小朋友跑到老人背上當馬騎,還喊著:“騎馬騎馬……”不過老人只是哈哈大笑,要不就是想笑又笑不出來的感覺。
有一天,小朋友們都很好奇老人身邊帶著的那個鼓起大包,看起來包里面有非常多的東西,孩子們想了想會不會里面有雪糕、餅干、果凍……小朋友們把小手張開,想摸摸包里面有什么?但是老人把包的開口捏得緊緊的,手上的汗都流出來了,看起來就像不會把手松開。老人嚴肅地說:“小朋友不能摸。”小朋友中有個聰明的孩子問道:“要什么才能摸啊?”老人說:“這個包能幫你完成夢想,你只要把心愛之物拿出來,再把它放進包里去,再從包里面拿一樣東西,夢想就會成真。”小朋友們馬上回家拿來了自己的心愛之物。
有一個小朋友拿來了一條從美國買回來的裙子,裙子閃閃發光,她把裙子扔到包里面后許了個愿:“愿我每次考試都是100分,大學也一樣。”許完愿后,他從袋子里拿了一張卡,是“1”的數字,老人說:“夢想會成真的!”果然,每次考試他都考了100分。
有一位小朋友拿來了芭比娃娃,那芭比娃娃還是新買的,他許愿:“爸爸媽媽不用這么辛苦,而且當上大老板,一天掙到3000塊錢。”小朋友拿了一張卡,是“6”的數字。老人說:“回去吧。”回到家,果然聽到爸爸媽媽在說:“今天在做夢嗎?我們一天就有3000塊錢!”
又有一位小朋友又拿著自己喜歡的多肉植物扔了進去那個包,然后許了個愿:“把十條好看的裙子送到我的衣柜里。”他從包里取了張卡是“2”的數字。老人說:“你的愿望已經實現了。”小朋友回到家,真的看到柜里有十條裙子。
小朋友們又把好東西都投到了老人的包里……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2
9月1日晚上,吃過晚飯,我們全家照例一起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新學年的第一課——《開學第一課》。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_周年,《開學第一課》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與國旗有關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現了一面面"有故事"的國旗。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閃耀在月球背面的那一面"五星紅旗"!
為了能完美地展現五星紅旗鮮艷的顏色,科學家們竟然進行了上百次的實驗,月球上的那一面紅旗,是科學家們精益求精、一往無前的精神染紅的。老師總是告訴我們要愛護國旗,而我想,在和平年代,愛護國旗的方式就是將它所代表的精神在自己的生活中體現出來,把這些品質傳承下去。
我不禁想起上學期剛看完電影《流浪地球》之后,我也想做一名宇航員,于是就報名參加了學校的科技小組,興高采烈地加入了飛船模型制作小分隊。一開始,每次一到興趣小組活動的時間,我就像離弦的箭一樣沖向活動室,干勁十足。可是過了幾個星期之后,我就不那么積極了。
每次打磨零件都要求與圖紙百分百地契合,多一兩毫米都不行,都必須重新制作,在反反復復的制作過程中,我漸漸地失去了耐心,直到學期末,也沒能完成作品。現在知道科學家們都是經過幾百次的實驗才成功的,我羞愧極了。
新的學期,《開學第一課》提醒了我,作為祖國新一代的.青年,我們要將五星紅旗的精神傳承下去。我要重新開始制作我的模型,為我的"航天夢"繼續努力,愿不遠的將來,我可以把五星紅旗帶向宇宙更深處!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3
_《開學第一課》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節目將邀請“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同時,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還將講述北斗衛星在抗疫中的運用,展現科學的力量。
這讓我再一次想到了在非常時期,白衣天使挺身而出,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當中。因為長期戴著口罩,不少人的臉上勒出了一道道深淺不一的印子;為了防止被感染,不少年輕漂亮的姑娘,忍痛割愛地剪去了自己心愛的頭發;為了防止自己的親人被感染,他們和父母長期分居……這些逆行者們不僅沒有半點退縮,每個人反而越是奮戰越勇,堅信可以打勝這場抗疫戰爭。
為打贏這場戰爭,全國上下積極響應,同心協力:在我們的村頭,每戶人家輪流換崗檢查,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在社區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專門收垃圾的工作人員,將垃圾處理干凈,要知道垃圾堆放點也極有可能隱藏著病毒;在街道上,偶爾會有幾個快遞小哥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為人民服務……這些人雖然沒有像醫院里的白衣天使那樣奔赴在疫情防控一線,但是卻為人民在家隔離提供了物質需求,為人民減少了一些安全隱患。
終于,我們勝利了!全國上下復工復學,人們又開始了正常生活,在國外疫情卻越來越嚴重。此時此刻,我的心中除了希望疫情被底消滅,更多的是興奮與自豪!國外疫情還未得到控制,而我們中國人民卻可以安心地生活下去,優越感油然而生。因為,在我們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最后,我只想說:我愛你,祖國!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4
9月1日,在中央二臺,隨著一首熟悉的《我和你》,《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開始了。這是一堂特殊的課,它以生命意識教育為主題,倡議全國的中小學學生每年每學期都進行應急避險教育;這一特殊的公益課由“潛能”、“團隊”、“堅持”“生命”四節課完美組成:
“潛能”: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潛能需要激發,人在危險時第一反應就是潛能支配肢體行為,同時潛能很易被習慣掩蓋,就會失去生命的機會,相反也會贏得生命的機會!
“堅持”:每個人都知道“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道理,堅持就可以創造生命奇跡,就像在這次地震中堅持活下來的人就會有新的人生。面對人生就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團隊”:團隊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是一種真正的內心動力。面對災難,團隊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堅持”這一課,故事的例子是一個14歲的女孩,那天她拿著媽媽的飯盒去上學,但是不小心掉進了一個40多米深的天坑,昏迷了三天三夜,被一場大雨淋醒,并且錯過了家人,鄰居尋找的時間。醒來后,她餓得饑腸轆轆,想起了媽媽的飯盒,找到吃飽后,她才發現自己掉在天坑里,這里很少有人經過,她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往上爬,雨后,天坑的四壁都比較滑,她爬了一次次,摔了一次次,忍著饑餓和疼痛,她堅持不懈,爬了出去。我想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這一課讓我們樹立民族榮譽感和民族自信心;這一課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這一課讓我們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偉大和力量。
如果每個學生像那個受驚的同學一樣,沒能逃出教室的話,那么,等待的將是死亡。如果女孩沒能爬出坑,等待的也將是死亡。一定要用知識守護生命
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課。為我們講述的是用知識守護生命的道理。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5
20_年的假期結束了,讓全國中小學期待的《開學第一課》也馬上來了,這個陪伴無數中小學生開學的節目,自20_年開始到現在,也是陪伴我第八個新學期的開始了。
20_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_,依舊是我喜歡的主持人康輝、撒貝寧給我們帶來一個溫馨的問候。隨后主持人給我們介紹了許多英雄,他們都是為祖國而付出許多努力的人,有“00后”奧運健兒、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等等祖國英雄代表。
當然我喜歡的還是航天員楊利偉,他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也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他給我們分享了一些關于他自身在太空經歷過得事情以及還有工作內容等等,同時他還意味深長地說到:“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可想為了祖國的太空夢,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不知不覺把我感動得流淚了。
因為它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驚喜,猝不及防的感動,止不住的眼淚,還有明白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我們該學習的榜樣?在這里我找到了答案。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么而讀書?總覺得讀書好累好難,考試考不好還要給爸媽教訓,作業完不成老師會說,現在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比起這些為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這點困難算什么呢,他們以前比我們更苦,更累,有很多人飯都吃不起,可是他們還是會努力奮斗。
因此我心里默默發誓,祖國現在變得繁榮昌盛,英雄們的功不可沒,但同時提醒著我們,作為一名學生,中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怎么能甘心落后,必須要更加努力,這樣才對得起他們,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此外,還要加強身體的鍛煉,因為只有健康的體魄,配上豐富的知識量,我們才有資格守護祖國,守護中國的每一寸土地。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可以成為一名軍人,用自己的力量守護祖國,同時可以成為爸爸媽媽的驕傲,這是我夢想。因此,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好好吃飯,成為建設祖國的一份子。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6
2023年的假期結束了,讓全國中小學期待的《開學第一課》也馬上來了,這個陪伴無數中小學生開學的節目,自2008年開始到現在,也是陪伴我第八個新學期的開始了。
2023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_,依舊是我喜歡的主持人康輝、撒貝寧給我們帶來一個溫馨的問候。隨后主持人給我們介紹了許多英雄,他們都是為祖國而付出許多努力的人,有“00后”奧運健兒、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等等祖國英雄代表。
當然我喜歡的還是航天員楊利偉,他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也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他給我們分享了一些關于他自身在太空經歷過得事情以及還有工作內容等等,同時他還意味深長地說到:“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可想為了祖國的太空夢,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不知不覺把我感動得流淚了。
因為它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驚喜,猝不及防的感動,止不住的眼淚,還有明白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我們該學習的榜樣?在這里我找到了答案。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么而讀書?總覺得讀書好累好難,考試考不好還要給爸媽教訓,作業完不成老師會說,現在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比起這些為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這點困難算什么呢,他們以前比我們更苦,更累,有很多人飯都吃不起,可是他們還是會努力奮斗。
因此我心里默默發誓,祖國現在變得繁榮昌盛,英雄們的功不可沒,但同時提醒著我們,作為一名學生,中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怎么能甘心落后,必須要更加努力,這樣才對得起他們,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此外,還要加強身體的鍛煉,因為只有健康的體魄,配上豐富的知識量,我們才有資格守護祖國,守護中國的每一寸土地。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可以成為一名軍人,用自己的力量守護祖國,同時可以成為爸爸媽媽的驕傲,這是我夢想。因此,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好好吃飯,成為建設祖國的一份子。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7
“清明節”將至,在做好疫情防控的&39;同時,為確保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到清明節期間不發生森林火災,縣高度重視,多項舉措全方位做好清明期間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防火形勢持續平安穩定。
一、強化責任落實。
鎮巴縣制定了《鎮巴縣清明節期間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責任部門全力抓,有關部門配合抓,把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戶、落實到地塊、落實到山頭,確保“清明”節期間不出問題。
二、強化宣傳引導。
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各鎮(辦)結合森林防火宣傳月活動,利用宣傳車、橫幅標語、警示牌、宣傳單、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條例》、森林防火應知應會知識和森林火災典型案例,切實提高廣大群眾森林防火意識。積極倡導文明祭祀,教育引導群眾移風易俗、破除迷信,用植樹、送花等有益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文明方式祭奠,從源頭上預防森林火災。
三、強化火源管控。
清明節前后,各鎮(辦)嚴格落實執行生產用火審批制度,認真落實相關防范措施,有效控制農事用火。加大對重點地段的監督檢查,護林員盡職盡責,加強管理,加強巡護;清明節期間,各鎮辦在墳墓集中的地方和主要林區入口設立臨時檢查站,對全縣重點防火區實現全覆蓋,對進山祭祖人員和進入重點林區人員進行事先登記,嚴格檢查,嚴防攜帶火種進入林區內。
四、強化應急值守。
各鎮(辦)及時開展撲火實戰演練,增強針對性、操作性和實用性。同時召開森林防火專題工作布置會,分析本區域的森林防火形勢,部署落實對策措施。加強清明節期間防火值班工作,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要全面掌握本區域火險等級、火情動態、撲救隊伍和物資儲備等狀況。各應急隊伍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如遇突發情況能聯得上、召得來,確保清明節期間森林資源安全。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8
今天是《開學第一課》播放的日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晚上八點我跟往年一樣準時收看了這檔節目。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觸動很大,不同于往年,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而這主題也讓我明白什么叫做“美”。
世人的`美大多都很膚淺,他們認為一個人長得好看便是美。其實這是不對的,一個人的美,應該是心靈上、道德上的美。只有這種美存在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我們這個世界才能變得美好起來。
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無數的醫療人員逆流而行,奔赴疫情最為嚴重的地方,為世人筑起最為堅實的城墻。對于我們來說,難道他們不美嗎?正是因為他們身上舍己為人的美德,疫情才能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剎住了勢頭。
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孩子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為珍貴的寶物,甚至為了自己的孩子,母親甚至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母親對于我們的愛護,又何嘗不美呢?看著母親整理自家雜事,為自己的事情牽腸掛肚的時候,這樣子的母愛,難道它不美嗎?
同理還有父愛,當一位父親每天起早貪黑,為一個家庭的生存而努力工作的時候,父愛的責任依然讓這個普普通通的男人美得“不可方物”。
而對于我們自己來說,當我們努力學習,最后取得了自己的好成績的時候,我們也是最美的存在。所謂的美,它是一種精神上的美德,絕對不是膚淺的外表上的美。
正是因為有了美的存在,世界和平才有可能到來;正是因為有了美的存在我們的社會才能安穩下來;正是因為有了美的存在,所以我么每個人才能這么幸福的生活著。所以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讓我們把美傳播出去吧!
700字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9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那里有悠久的歷史,禮儀之邦的美稱;有奔騰的長江,咆哮的黃河,那就是我的祖國--中國。在這片寶貴的土地上,有碧波環抱的寶島,七溝八梁的黃土坡;有古老的長城,富饒的吐魯番盆地和雄偉的珠穆朗瑪峰,還有古老的圓明園……
說起圓明園,不得不讓我想到在這燦爛文化的背后還有那段不可忘卻的歷史,和那段深入骨髓的苦難……
圓明園曾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但在1860年10月6日,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將一切有價值的文物統統掠走;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更為惡劣的是為了銷毀罪證,最終侵略者們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記得我第一次到圓明園的時候,這里還保持著被大火焚燒的痕跡,那時還年幼的我只是對此充滿了好奇,內心卻并無波瀾,直到上小學時學習了一篇關于火燒圓明園的課文,我才真正認識到了那段貫穿著血腥與仇恨的歷史,祖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躪,山河破碎,國土淪喪,中華民族災難重重。但這同時也讓我深刻的感受到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雖然現在的中國人再不是以前的東亞病夫,而是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但我們還要記得那段飽受屈辱的歷史,尤其我們青少年更應化悲憤為動力,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發奮圖強,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付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