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能拿出10萬現金的有多少人
當前有近一半的年輕人面臨存款不足的問題,其中53.7%的年輕人的存款額度不超過10萬。下面小編帶來年輕人能拿出10萬現金的有多少人,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年輕人能拿出10萬現金的有多少人?
年輕人負擔重,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要還,基本上就是月光族。
所以一下能拿出10萬現金的人真的不會多,只有那些父母條件好,兒女的房子、車子都是婚前就買好了,年輕人自己掙的自已用,父母不但不要,還經常支助,但這種年輕人必定是少數,因那個窮酸年代出來的老人上班工資低,退休養老金低,基本只能糊口,遇上大病、絕癥就會傾家蕩產,還會拖累兒女。
年輕人一般工作不久開銷也大,很多都是月光族,除非家庭條件好,大部分拿不出10萬現金
目前能拿出10萬元現金的年輕人不少,還是看你什么歲數的年輕人,工作十年左右時間有的可以,剛剛參加工作肯定不行呀。人家研究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年薪就三四十萬,拿出十萬元不算什么。
一本大學畢業6年存款才10萬正常嗎
正常。每個人的消費觀不同,在加上大多數年輕人都是月光族,一本大學畢業6年存款10萬正常。一本大學就是通常說的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大學,一本大學是民間通俗說法,一般各省市教育考試院等官方機構還是說本科一批或本科第一批,中國一本大學有568所,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
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存款卻越來越少?
1.父母相信“計劃經濟”,我們信奉活在當下我們這一輩的生活過得過于安逸,所以難以理解爸媽為什么能為了相差幾毛錢的菜而舍近求遠,大早上拿布袋子去更遠超市排隊買特價菜。他們用的手機還是我們淘汰下來的,屏幕小的可憐,可就是不買新的......他們不僅對價格敏感,更對生活有長遠的規劃!父母輩往往出生在多子女的家庭,所以每個人能分配到的資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在那個年代每家的消費都是一場嚴格的“計劃經濟”。那我們為什么錢越掙越多,存款卻越存越少?你可以回憶一下自己日常的生活:聽說某家海鮮自助的螃蟹不限量個頭又大,約嗎?商場的秋裝上市了,一起逛街去啊;同事一家去馬爾代夫度假了,咱們國慶節也去旅游吧......每當存錢的時候總有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活在當下,不要壓抑自己的欲望!所以總在縱容自己隨意消費。2.房價飛漲,但房子福利卻沒有了無論是房租還是房貸,已經基本成為每個人最大的單項開銷。但是父母那一代不能說輕松買房,但至少有三種獲取房子的路數是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的:1.單位福利分房(或者單位廉租房)。2.房改,花不了多少錢房子就是自己的了。3.拆遷,一套換至少兩套,還能再收點現金。現在年輕人掙點工資,都折騰在房租或者房貸上了,存起錢來也確實很難。3.網上購物太便捷,花錢的誘惑無處不在現在的網絡購物五花八門,誘導你消費的魔抓無處不在。而且網上購物的體驗不斷優化,越來越便捷,海外的商品分分鐘都能被收入囊中,不想做飯又想吃飯店的菜,叫個外賣半小時就能吃到可口的飯菜。雖然現在確實很方便,但是花錢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淘寶買東西看上去東一筆西一筆,每單數額都不大,但累積起來的量是驚人的。而很多父母因為不太擅長使用現在的網絡購物,卻省下了許多不該花費的錢。
一般人都有10萬存款嗎
不是的。一個人的存款不能單純的說是多還是少,要知道存款的多少與其年齡是有很大的關系的,也就是工作時間有關系。如果一個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有10萬元的存款,那可以說絕對算多的,但如果是已經30歲的年齡了,有10萬元存款的話只能說算少,當然了這也無法一概而論,畢竟30歲的年齡大部分人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各種開支,甚至有的人已經買房,每個月還要貸,說句很現實的話,這時候哪里還會有存款,能不負債已經算好的了。
存款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資金或貨幣暫時轉讓或存儲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或者是說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或貨幣,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金融行為或活動,也是銀行最重要的信貸資金來源。
調查稱53.7%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
很多年輕人都是月光族,花費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費,導致月底無余錢的現象。剛畢業的大學生或年輕的職場新人在面對高昂的房租、生活費用、還貸款等壓力時,往往難以節約存款或積累財富。
存款不多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現狀:大概五分之一的人存款在1萬元以內,最多比例的人存款區間是1-10萬。10萬塊也算是一個“中間點”,存款超過10萬,就會超過53.7%的人。
另外,存錢的難度并不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暫未工作的人認為存錢“非常容易和比較容易”的比例最高。人們大多還處于學生時代,有固定的生活費且日常開銷小,還可以通過做兼職或獎學金獲得收入,存錢反而是容易的。
從存貸款規模來看,我國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的存款規模持續上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2017年至2022年,我國中資背景全國性大型銀行各項存款規模從79.31萬億元增長至119.24萬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達8.50%,2022年同比增速為13.30%。從存款項目細分來看,個人境內存款規模占各項存款比例最大,且占比持續提升由2017年的47.45%提升至2022年的53.05%。2023年1月,我國各項存款總規模為123.42萬億元,個人存款規模達66.79萬億元,占各項存款總額的54.12%。
從存款利率來看,1994年至今,我國存款基準利率經歷了高位回歸,目前正處于歷史地位點,已超7年處于穩定不變的水平。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2月我國存款基準利率各項指標分別為:活期存款利率0.35%、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1.1%、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穩定的利率有助于市場平穩發展,更加適合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和金融市場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對于儲戶來說,存款始終是最安全的資產,應該是居民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同時,還可以適當投資一些現金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等金融產品,以獲得相對穩健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