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彩禮超過6萬可以舉報了嗎
彩禮是中國傳統婚姻習俗之一。彩禮返還數額應當結合彩禮的數額、男女雙方共同生活時間長短、有無子女、過錯程度、當地風俗和經濟水平等因索綜合認定。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現在彩禮超過6萬可以舉報了嗎,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彩禮超6萬可舉報回應:已撤銷,考慮不周
江西省黎川縣民政局發布的一則關于受理農村高價彩禮線索的通告引發社會關注。該縣民政局一工作人員稱,通告已撤掉,存在考慮不周。此外,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實中,把當地彩禮限制在五六萬左右的工作,其實很難推進,“很多人都會超過規定的那個數。”
全國各省彩禮排行榜一覽
江西福建浙江彩禮最高,澳門香港西藏彩禮最低。以下是34個省全部平均彩禮排行榜。
江西38萬元
福建30萬元
浙江25萬元
江蘇20萬元
遼寧20萬元
上海18萬元
山東17萬元
安徽16萬元
天津16萬元
河北15萬元
湖北15萬元
重慶14萬元
甘肅13萬元
山西13萬元
湖南12萬元
陜西12萬元
貴州11萬元
新疆11萬元
廣西10萬元
河南10萬元
黑龍江10萬元
吉林10萬元
內蒙古10萬元
四川10萬元
寧夏8萬元
青海7萬元
云南6萬元
海南5萬元
廣東4萬元
臺彎3萬元
北京3萬元
澳門2萬元
香港2萬元
西藏1萬元
婚姻不成的彩禮處置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便有由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一定數量的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此種習俗來源于西周所確定并為歷朝所沿襲的“六禮”婚姻制度,在漫長的歷史年代中,被歷朝作為婚姻締結的法定形式要件加以確認,“六禮”依次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現在的彩禮就相當于古禮的納征。
此種婚姻形式直至中華民國都有延續,但在1934年的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中則明確予規定了結婚的形式要件是:“男女結婚須同到鄉蘇維埃或‘市區’蘇維埃舉行登記,領取結婚證。廢除聘金、聘禮及嫁妝。”其目的在于保證結婚自由原則的真正執行。但我國現行《婚姻法》中則取消了這一規定,事實上目前的婚姻形式在實踐中絕大多數還是多多少少存在著彩禮和嫁妝的,在農村尤甚。于是一旦送彩禮后,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婚姻最終不能締結的話,則彩禮的處置問題往往引發糾紛,訴諸法院的不在少數。在這些案件中,有的是男方要求女方返還彩禮而女方不予返還的,有的是女方要求返還彩禮而男方不予接受的。
彩禮的由來和本質
因為古代是農耕社會,所以男方娶了女方,那就相當于是家里添丁進口,多了一個人干活。多了一個人生孩子。然而女方呢相當于少了一個人,少了一個勞動力,并且女方是不入詞不入目。
也就是說這個女方嫁給男方之后,就跟娘家那邊沒關系了。既不入祠堂,也不入家譜,同時呢也不入墳墓,就是始終跟著男方走。正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所以這個彩禮就相當于是男方家買斷女方的一個聘禮。
表現方式
古代:訂婚儀式上,男方家庭會以訂婚男子的名義送給女方一份由物品和金錢兩部分構成的“彩禮”,其中錢為財(聘金),物為禮(聘禮)。女方收受彩禮后,也會送男方一些物品,稱作“回禮”。彩禮中的物一般都是價高但實用的物品,回禮一般為女性親手制作的物品。
現代:彩禮被賦予了太多的物質含義,甚至成為沉重的負擔,失去了本意。
彩禮錢的退還法律延伸閱讀
一、哪些財產屬于彩禮,婚前給女方的財產都可以作為彩禮嗎?
在一些地區,男女雙方確定關系后,按照當地習俗男方會在婚前給予女方一定數量的現金或者財務,表示其欲與對方結婚的誠意。因此,如果一方向對方支付財物是基于當地的風俗習慣的,為了與對方結婚必須給的錢,就屬于彩禮錢。如果不是按照當地風俗給對方的財物,是雙方感情好的情況下自愿給予的,則屬于一般贈與行為,不屬于彩禮錢。
二、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解決離婚退彩禮怎么退的問題,首先需喲按照前文確定一方給予另一方的財物是否屬于彩禮。屬于贈與的,無權要求退還;屬于彩禮錢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的,可以請求退還彩禮錢。那么,法定的離婚退還彩禮的條件有:
1、 只是訂婚的彩禮,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離婚彩禮必須退還;
2、 雙方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還未共同生活的,一方要求退還彩禮錢的,必須退還;
3、 因一方婚前給付彩禮錢,而導致生活困難的,對方應當返還,生活困難必須達到無法維持當地最低的生活水平。
離婚退彩禮怎么退有著普遍的現實意義,由于結婚彩禮錢屬于我國的傳統習俗,大部分地區仍保留結婚送彩禮的風俗,確定離婚彩禮返還怎么處理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最主要的是由于農村收人不高,大部分人在結婚時,送給女方的彩禮錢高達數萬元,甚至是借錢給女方彩禮錢。因此,法律根據彩禮對結婚的影響確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法定情形,是符合公平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