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烈士陵園心得體會
游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1
今天,我們到了東山烈士陵園掃墓,并且參觀紀念館,對此,我有許多感想。
到了烈士陵園,迎面就是革命烈士紀念碑,我們在紀念碑前為那些烈士默哀,并獻上了小白花,那個時間我內心里很激動,想起在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也是這樣的,也是這樣的莊嚴。這些烈士英勇奮戰,心里每刻都懷著一種不怕死的勇氣,在井岡山上烈士們吃紅米飯,喝南瓜湯,冬天有時連一件棉衣都沒有,但他們依然把敵人打敗,有的人卻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他們那時只想著打敗敵人,保衛祖國。正因為我們國家有這么多的英雄,才使我們這一代過上好生活,才使我們的國家富榮強盛。
難道我們還不珍惜現在的生活嗎?現在臺灣正在鬧獨立,一旦臺灣獨立,將會迎來一場戰爭,而我們如果還是經常在社會上打架,搞一些違法的事情,不但不會帶來好處,反而影響了社會,我們不能就這樣去危害社會,要好好的去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昌盛、安康富強。
今天,有一位家長是河南的,她想把孩子送到這個學校,所以問了我一些這里的情況,當時她說了句:我這次來并沒有確定送他來,因為我沒有真正了解這個學校,不是他實在不行的話,我是不會送他來。是啊!哪位母親愿意送自己的孩子來吃苦,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的好一點,但家長們也是確實沒有辦法,因為我們太讓他們傷心了,說到底,每位家長都是為自己的孩子著想,為了我們的未來著想。
所以,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不能再讓家長為我們掉眼淚,我們只能選一個方向,那就是好好的學習,長大有本事才能好好孝敬他們,既然我們在革命烈士碑前宣誓了,那就讓我們努力吧!奮斗吧!
游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2
有許多事雖發生過,卻會隨時間慢慢被遺忘;有些人雖揚名一時終究被歷史浪潮淘去。然而,1972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以及為此犧牲的七十二烈士卻將載入史冊而名垂千古。
當雙腳邁入那個莊嚴又不失生機的陵園,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動。注視著陵園走道兩邊石碑上刻著的遒勁大字“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我陷入了沉思。遙想烈士們當年的獻身救國的豪情萬丈和慷慨激昂。來到烈士墓前邊,深深鞠一個躬,抬頭望著這葬有七十二位中華英雄兒女的陵墓,雖然曾從歷史課本上看過它的圖片,也從電影中看過許多類似的鏡頭,然而此時,我內心的震撼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那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它似乎把我帶到了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又重現了無數英才人杰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解放而奮斗的場面……
遙望陵園里悠閑的晨練者或者觀光者,我的思緒回到了現在.人們臉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們所期盼的嗎?是他們用自我的犧牲換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現代,有抗洪戰士為保護人民財產的生死不顧,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無怨無悔……這些,不正是七十二烈士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嗎?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僅僅十為了紀念,更是為了鼓舞.我們個人幸福生活、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需要有一往無前勇于奉獻的建設者和開拓者.作為青年的我們,更應勇于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踏踏實實地學習,實實在在地做人,真真誠誠待人……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清明之際,借裊裊青煙寄去我們的思念與決心。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他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武昌起義的勝利是革命黨人長期艱苦奮斗和英勇流血犧牲換來的。如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程定國、熊秉坤勇于發難,紀鴻鈞、王世龍舍身燒督署,都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獻身精神。廣大武漢三鎮人民群眾也同仇敵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農民、市民踴躍參軍,與革命軍并肩作戰,痛擊清軍。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不是愚昧無知的、拖著大辮子的滿清奴隸,讓那些“洋人”知道中國五千年來一直是世界上的一等強國,那不僅是過去今后依然是世界第一。武昌起義后我們中國人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的國家在東亞乃至世界都不會輸給任何一個國家,革命黨人用自己鮮血和生命贏得了勝利,值得我們今天所有的中國人敬仰。
游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3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懷著沉重的心情去烈士陵園去掃墓。
一路上,我們沒有像以往一樣有說有笑,談天說地。因為我們知道這不是旅游,不能嬉鬧。走了大概2個小時,就來到了烈士陵園,在進去前我心想:“這還是我第一次這么莊嚴這么嚴肅的參觀烈士陵園”。來到烈士陵園,首先看見一排很長的階梯,階梯的盡頭是一座烈士紀念碑,就像一把巨劍深深插入地底,插進中華人民的靈魂深處。
走上階梯,我們稍微做了個小整頓。然后開始了宣誓儀式。第一步獻花圈,由2名我校的標兵緩步獻給逝去的烈士們。第二步,全體默哀3分鐘,哀曲奏起,我們輕閉雙眼,感覺3分鐘是那么長,不知是因為什么。第三步,書記講話。書記說的很好,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要不是這些革命先輩的犧牲,還談何解放,談何發展。我們不能遺忘歷史,但也不能在歷史中停留,看準今天,規劃好未來,偉大中華復興還靠我們這些陽光少年。第四步,宣誓。由政委帶領我們大家宣誓。
儀式完后,我們列隊依次進入了博物館。面對著革命烈士的照片和遺物,心里由然生起一種敬畏,這么苦的日子靠這么點物資是怎么過來的。里面還有講解員,看著事跡和照片加上立體聲的講解,仿佛這一切就在眼前,看著他們浴血奮戰,勇于前進,永不退縮。旗不倒,魂不滅,一片片失地被收回,一個個地區城市被解放。有多少革命先輩被殺害,但他們不眨一下眼,面對劊子手,依然昂首挺胸。正因為有這種精神,革命才會勝利,我們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雖然很累,但很充實,心里的萬分感慨。身為一名陽光西點學校的學員,該做的就是好好學習,立志成人,將來為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游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4
旭日的陽光映射大地,參與黨校學習的同學將一同前往溫州市博物館參觀。非常開心能和大家一起去見證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作品。就這樣,我們坐上了前往惠民路的38路公交車。窗戶打開迎著一抹和暖日光,吞下一口清新空氣。一切都這么適合出去。熱熱鬧鬧的到點趕到,大家都基本到齊了。博物館一進門,一副裁剪藝術的大海報吸引著我,歷史的魅影旋渦把我們一下拉進了展廳。在仔細熟悉了一下博物館的平面圖之后,了解到博物館共有6個大館再加上一個臨時展覽館。
歷史館里彌漫著一種古香,展品的靜止無聲帶來了心的沉凝。古代的酒樓,旗袍,火炮,它們仿佛演著當時的場景,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時空的滄桑巨變,留下的最閃光的,是鉆石般的精髓。能感受到古老溫州,江南漁鄉特有的風土情調,詩意又溫柔如水。其中當然也不乏如火的活力吧。溫州的經濟發展見證了溫州人的汗水和智慧,一連串的數字更是最能體現溫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四海之大,能大到哪?到處已是溫州人的足跡。出口那雙巨大奧康皮鞋,太象征了。溫州人在歷史的重壓下一步步踩出了美好的生活。腳印上,立起了高樓櫛比,立起了商街繁華,立起了全民族全世界的尊敬。以后建設新溫州的任務,無疑落在我們的肩上了。
工藝館,陶瓷管,書畫館(雖然沒看到,但是據打聽)。溫州的明間,工藝和文化紛紜呈現。能人的手,藝人的口,看不厭的甌繡墨寶,聽不倦的越劇南戲。不值得我們驕傲嗎?而現在世人對文化的輕蔑態度,是不應該的。
自然館給我印象很深。和自然的小約會,最怡情。霸王龍,梁龍和翼龍模型,侏羅紀的血性呈現盡致。大白鯊,雙頭鯊,大海龜,輻噴,深藍的另一世界。險些迷茫在叢林中,忘卻時間。
時間轉瞬,游覽結束。溫州,我們的故地,有很多懷念和情愫,在心中又化為了永久。
讓我們用一句話來總結溫州人,那就是勤奮、勤奮、再勤奮。
游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5
今天我們參觀了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現在雖是21世紀,但我們仍要弘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忘不了在紀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話語,忘不了參觀革命先烈紀念館里的那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和一顆顆火熱的心,我想我永遠會將宣誓的話銘記在心,時時提醒自己,改變成一個全新的自我,立志成人。驀然回首,想想沒來到這里之前的自己,是那么的墮落于沉淪,酒吧、迪廳喚不回,親人朋友那樣的勸說、教導,我始終無動于衷,甚至和父母、親人爭吵、打鬧。想到這里,內心無比的慚愧與內疚,我想我留給父母心里的傷痛是永遠無法愈合的了,現在,我只有在西點陽光學校里努力的磨練自己,完成好各項訓練科目,改掉身上一些不良的壞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并且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要學習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頑強品質,堅信“有志者事竟成”。不要有懶惰的思想,對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念,做什么都要做好,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更加努力,不要灰心喪氣,只要肯努力,就能到達成功的階梯,我們要像革命先烈那樣努力,鍥而不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向成功。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陽光少年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