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_实用的精品范文美文网

最新范文網 > 心得體會 > 道德經個人心得

道德經個人心得

時間: 新華 心得體會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1

老子告誡孔子,他所學的所謂六經不過是陳舊的知識,遠遠不是道。道需要法天效地,與自然天地合一,觀察天地萬物,觀察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得到道;得到道,才能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從而學以致用,教化天下。孔子最終認識到此,所以老子說他得道了。“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謂言多必失,言多必敗。楊修自恃其才,不懂謹言慎行,所以死于非命。所謂大公無私,就是尊重客觀,一心為公,以大局為重,淡化私心,不計個人利益,秉公從事,中正無私,沒有偏斜?!肮λ焐硗耍熘酪病保^滿必溢,正因曾國藩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適時地選擇功成身退,從而持盈保泰,功名皆無損,安享晚年。一個人的修養,只有“掏空”自己的內心,讓心回歸清靜、無我、真我的狀態,才能做到“無”,在無我忘我中投入做事,專心致志,才容易取得成功。人生來是有欲望的,不僅追求物欲之享受,滿足感官,還會追逐名利,滿足內心的虛榮,于是縱情,于是任性,為此腳步匆匆,忙碌不止。但最終也許得不償失,生命中最該珍惜的是什么?恰恰不是物質和功名,而是內心的快樂、充實和幸福。所謂“道紀”,指道之規律。聰明人做事之所以容易成功,不是因為他們創造了什么,而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已經存在的

“道”,抓住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辦事,所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世人貪心不足,往往陷入對完美、美滿的追求中而不能自拔,卻沒一人能夠如愿。月滿則虧,人生沒有圓滿。所以,做人做事要保持分寸感,掌握好自己的平衡,不能做盡了。這也是保持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所以不必追求完美。

一個人無論是想獲得智慧,還是想活得自在,都需要滌蕩內心,回歸虛靜無為的本真狀態,否則,只能是受盡心勞,心累不止。寧靜方能致遠。在喧囂的人世中,一個人只有減少欲望和私心雜念,善于內觀反省,凈化自己,保持本性,永守自我的精神家園,才不至于被污染得面目全非,失去自我,從而擁有輕松自在的人生。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一路昂首挺胸、高歌奮進、志在必得的姿態并不可取,相反,低調謙卑,甘于寂寞,隱藏鋒芒,潛居抱道,待時而動,才更容易獲得成功。這也是韜光養晦、大智若愚的道理所在。道的若有若無,無有生有,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從“虛無”中尋找其中存在的真理。只有回歸這種純粹虛無的狀態中,內心才能寧靜,并在寧靜中獲得智慧和力量。一個善于生活的人,會自覺地法天效地,道法自然,樂天知命,知足常樂,物來則應,過去不留,既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2

開篇之前我認為應該先提一個成語——紫氣東來.傳說老子當年西游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須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關內,并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 老子不好推辭,便著《道德經》以警后人.

《道德經》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個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應該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可以說,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只有五千余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道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后幾章多次為道注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里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為道注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形成,為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注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是故“居善地,心善淵,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 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會被我們所尊崇!于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可以用刀槍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銅墻鐵壁.然而你能用刀劍劈開水么?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么?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于無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為道是“無”.我們知道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獨特.我們并不能因為這一點兒自居,應為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應該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形式,我們應該學習道和水的柔,只有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平坦,我們的為人處世才會更圓滑.

有些人常認為只有“有”才是可以被我們所利用的.然而實際并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可以獨立在“有”之上,只有通過一定的形體才能顯示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因為“無”.上面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方說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處是因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方說一個糖果盒,因為里面是空的,可以裝糖果,也就實現了他“有”的價值.“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僅適用于物質與空間.還適用于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說,給我們一些空間.如果其他人過多的涉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非常的窄,透不過氣,非常的悶.宇宙之所以為宇宙,是因為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這么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由!(這里所提到的自由,是絕對的自由)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告訴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是因為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現實與虛擬“有”與“無”并作的境界.只有這樣,才可能達到相對自由,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松.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們共同學習的對象,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可以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為什么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為什么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為什么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為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最好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為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循環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循環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后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后又恢復正常.古人說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應該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后.

讀道德經后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為無為,無不為,騁至柔,克至堅,習水性,與人善,明陰陽,曉情理,知可止,利于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同道.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3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著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著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么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么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么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于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赡苁チ?quot;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讀書筆記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于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4

最近稍閑。在家里讀書寫字的時間似乎多了一些。

這周末讀到了韓鵬杰老師解讀的《道德經》。

《道德經》本來就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再能看到當代的一些解讀本,這事就更有意思了。

下午才翻了幾頁,就看到了對于“士”,“王”,“圣”三字的釋義。很好玩。

其實《道德經》整本書五千言不是對老百姓講的,而是對針對“士”,“王”,“圣”三類人寫的。

在第十五章出現士這個概念,大家覺得分量還不夠。大家看第六十八章開頭的這一段,由四句話構成,尤其是第一句話和第四句話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話告訴大家“善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揚威!不要有了一點小小的位置,就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耀武揚威。你以為做媽媽耀武揚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老喜歡發脾氣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沒大出息?!吧苿贁痴卟慌c”,你要真的想戰勝對方,說服對方,不要老跟他正面沖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樣嗎?一旦正面沖突,這事情就難解決了。委婉一點,迂回一點,善勝敵者不與,與就是正面沖突。老先生實在是心機太高了。最后一句話,“善用人者為之下”。大家注意那個士的寫法,最后一橫,自己定位就在下面。

不要說這個士,大家再寫一下“王”。你不要以為在士上邊加一橫,就以為念“王”。“王”一定要這樣寫:上面是個干事的干,把自己又放在下面。這是這本書里最強調的,善用人者為之下。這是講的第一類。第二類人是什么呢?各位想我們怎么樣選國家的主要領導者?怎么樣選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者?當時也有很多的諸侯王,這類的職位比較高的人去向老子請教?!兜赖陆洝防镞吚献咏o講話最多的一類人,就是第二個王。古代這個王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官,現在一個縣的規模都相當于古代一個諸侯國的規模,而且還不小。所以我們這個王講的第二類人就是一個主要的領導者,家庭的主要的領導者也算,現在小學老師幼兒園老師,我們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嗎?你看那也屬于王的系列,單位企業最高的領導者,大家背后不是叫他大王嗎?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現在三八婦女節都過成“女王節”了,現在你們發微信都是把自己稱作女王,可見,王,帶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對這類人講的內容——王。大家先看三章,這三章王都在。為什么讓大家看?大家千萬不要把《道德經》當作一個太神秘的宗教的東西來讀,你看這些話你進到書里一看,別人在給你講的時候,你把這些提出來不是太明顯的證據了嗎?

第三類是什么呢?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寫?在王上邊再加個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口,說話溫暖有領導力,就是《道德經》里邊講的圣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圣。一個好的領導者領導人在《道德經》里邊就叫做圣人,多簡單。儒家講的圣人是你品德高修養高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講的圣就是通達事理的領導,通達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連做事情的這個道理都告訴大家了——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見。你越不爭,大家越往高舉你;你越不爭,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為而不爭。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5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一種生活的哲學??鬃釉唬骸叭诵斜赜形規熝??!笨墒窃诂F實中會發現身邊的人如何如何不如自己,真的好似無任何優點,無法包容一個自己有所厭惡或是不屑的人。又如何三人行就有自己的老師呢?老子的這句話卻給了我啟示。雖然取自的這一章主要是表達事物辯證統一的論點,卻能成為生活的一種哲學。人們知道美的事物之美,是大家清楚什么是不美的事物,是不好的事物;知道真善之為真善,是知道那些不真善的事情。當我遇見一個滿是缺點的人時,就把他當作老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讓自己知道自己不能這么就行。我想這種哲學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的。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道與名是永恒的,不可用言語來表達出來的,但它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我們平常如果為了做好事而去做某一件好事,為了得到好評而去做某一件好事,那不是善言善行,真正的一個好人,行不言之教,對每一個人都會是同一心境,如春風淋浴,會善待周圍所有,你說不出他哪里好,但他總是那么親切的對你好,大家都說她好,這才是真正的善人,好人。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币馑际钦f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6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文化更是傳承千年,堪稱中華民族思想之結晶,而《道德經》一書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總結。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所作。全篇5000余言,分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話語早已廣為人知。

在此,我想強調一點:知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與駕御知識的能力相匹配。說實話,我真的不敢對《道德經》妄加評論,只是喜歡讀、喜歡抄、喜歡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讀完《道德經》后的一些感受,望與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是《道德經》開篇的一句話,似乎老子什么也不想說了,因為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恒常大道。是呀!語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時候總顯得捉襟見肘,而老子開篇就告訴我們:不要局限于文字和語言。正如佛語所言:教外別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幾次提到了“嬰兒”,比如:“為天下奚,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嬰兒,而好多人卻不愿意向比自己資歷低的人學習,其實這是對資源的一大浪費。嬰兒不會有任何的定勢,所以什么東西都學得最快。學外語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嬰兒恰恰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平時總是說“空杯心態”,而這恰恰又被嬰兒做到了。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好多的時候,我感覺老子的智慧與常人的思維是相悖逆的,但細細品味,卻蘊藏著深厚的哲理。我們常說:做人要能屈能伸,韓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夠學到東西。這就如佛語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擔。好多的時候,我們無法做出選擇,因為可以選擇的太多,就像電視的頻道太多了,以至于我們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個節目。選擇太多往往會使人迷惑,以至最后一事無成。太多的時候后,我們需要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其實人生就如白駒過隙,少一些選擇往往是件好事。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7

老子之著《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騙;貪污、腐敗等等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時見報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女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圣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責!

其實,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端正心態的問題,它蘊含著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守自己的人生坐標;凈心:凈處自己的人生位置;盡心:盡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清靜無為”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兜赖陆洝肥略疲骸爸绿摌O,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睆娬{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爸绿摗本褪且撵`的蔽障和厘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后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曰明”,不會因“不知?!?,而“妄作,兇”也。

老子之后,莊子強調少私寡欲,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則云:內以養正安靜虛元,原本隱明,內照形軀。

司馬承禎的《坐忘論》云:“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庇衷疲骸办o則生慧,動則生昏”,這則是道教靜中處世的指導思想。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凈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凈明道重要典籍《太上靈寶凈明洞神上品經》的序言:“凈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污”,由此而見,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沒有絲毫的灰塵存在,是謂之“凈”也,如果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凈”的含義,那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就從色塵(視根)、音塵(聽根)、味塵(味根)、香塵(嗅根)、觸塵(觸根)、法塵(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凈、一塵不染。西漢智者河上公給此章命名為“檢欲”,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君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于“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凈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凈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凈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盡心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鑒,這是說明了人們解讀歷史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而為己用,那我們通常所說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師”。然而,我更以為,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8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

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開頭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于身,免禍于社會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

但是,我并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在假日愜意的下午,品上一壺上等的茶,細讀《道德經》,感受它對心靈的洗禮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久遠,但它對于我們的現實意義卻一點也沒有“久遠”的意味。每讀一次,我們就有一次新的收獲。以上僅是我對于《道德經》的一些淺見,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這不僅能陶冶我們的素養,也能使國家素養水平整體水平提高。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9

我們一直在尋找適合中國的現代社會人際關系,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會人文構造了,只是沒多少人去鉆研罷了。

——題記

老子在《道德經》留下了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或許有些人認為老子有愚民主義的方向,但在我看來并非如此,而是老子畢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會模型。

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見,而又不會引起爭議的事物來引喻一種態度或表達一種道理,如同天、地、人、萬物。老子談水,不談水對人或萬物的幫助,而獨辟新徑地談論起了水的“不爭”,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東西擋住了它,它會從它的周邊流去,而不會與事物本身相爭持;它不論最后通往何處,哪里有路它就會往哪里去,或許通往地獄,亦或許一去不返,但它依然義無反顧。文末有一句話:“夫唯不爭,故無憂?!币驗槟闶裁匆膊蝗?,自然什么也不會失去,這里的不爭絕非不思進了,而是善于謙讓,在同等機會下讓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讓。其實到最后,你依然會得利,因為不爭,所以多了許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機會,正是“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試問,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爭”,那社會又如何能不和諧,天下又怎會不安定呢?人們不去爭利,互相謙讓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閡。社會學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構造,一種是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另一種是個性感性導致集體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個貶義詞,但試想,所有人都想著自己手頭的那點利益時,都想著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國社會中這種現象叫做“坑”式欺詐,而這樣一個個體理理性的社會,它的最終集體顯現出的形態便是集體混亂。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個人都去謙讓,或許有人稱之為迂腐,有人稱之為愚笨,但最后所呈現的卻一定是一個和諧的集體。

打個比方,若是每個人都是一塊棱角分明的石頭,都想著去碰撞對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盤,那么到了最后,我們只能剩下一盤亂石散沙,雜亂地分布在各個角落;若是每個人都像是一股細流,或許在碰到石頭時會被一分為二,甚至散落各處,但當它們匯聚在一起時,但是無人可擋的奔騰巨流。而這樣的兩種社會相遇,孰勝孰負一目了然。相較于西方社會,中國屬于經驗社會,它最寶貴的資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識,知識的惟一載體便是書籍,但許多中國人不愿去承接這些遺產,因為它們太過博大,而這對于一個沒有凝結出成體系的科學方法論的國家無疑是一件可怕的現象。

五千多年的歷史使中國積淀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沒有資格不去傳承它們。古人的智慧是偉大的,品讀《道德經》讓我悟出了許多,我愿化作一條細流,去追尋,去探索,等待著終有一天流入我們自己匯聚成的大海。

道德經個人心得篇10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見解,以他虛懷若谷的氣魄,向世人闡述了怎樣為人處事,怎樣進行科學管理,怎樣修養身心,怎樣求知,怎樣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鄙咸熳鹬匾幝煽梢郧宄海蟮刈鹬匾幝煽梢园矊帲耢`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疤鞜o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靜無為,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否則就會招來禍患。

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于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論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盁o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笔钦f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肮食o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币馑际侵越洺T跊]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按藘烧咄龆惷!笔钦f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于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巴^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靶中?,眾妙之門?!边@里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欲”。這與他所主張的“清凈無為”異曲同工?!盁o欲”也就是貫穿《道德經》的主要思想。

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丑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F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欲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欲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里,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著危機、爭斗、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于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于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于“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準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準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并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于“道”的運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松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里,無苛政之苦,無重稅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么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著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系,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410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力机-万能试验机-材料拉伸试验机-电子拉力机-拉力试验机厂家-冲击试验机-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深圳货架厂_仓库货架公司_重型仓储货架_线棒货架批发-深圳市诺普泰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水上浮桥-游艇码头-浮动码头-游船码头-码瑞纳游艇码头工程 | 西安文都考研官网_西安考研辅导班_考研培训机构_西安在职考研培训 |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森旺-A级防火板_石英纤维板_不燃抗菌板装饰板_医疗板 | 大型低温冷却液循环泵-低温水槽冷阱「厂家品牌」京华仪器_京华仪器 | 宝鸡市人民医院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PVC快速门厂家南京快速卷帘门_南京pvc快速门_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供应商_南京美高门业 | 辐射仪|辐射检测仪|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辐射报警仪|辐射防护网 | 知企服务-企业综合服务(ZiKeys.com)-品优低价、种类齐全、过程管理透明、速度快捷高效、放心服务,知企专家! | WTB5光栅尺-JIE WILL磁栅尺-B60数显表-常州中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蔬菜清洗机_环速洗菜机_异物去除清洗机_蔬菜清洗机_商用洗菜机 - 环速科技有限公司 |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软件|企业流程管理|微宏科技-AlphaFlow_流程管理系统软件服务商 | 彼得逊采泥器-定深式采泥器-电动土壤采样器-土壤样品风干机-常州索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海尔生物医疗四川代理商,海尔低温冰箱四川销售-成都壹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钢化玻璃膜|手机钢化膜|钢化膜厂家|手机保护膜-【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活动策划,舞台搭建,活动策划公司-首选美湖上海活动策划公司 | 西门子伺服控制器维修-伺服驱动放大器-828D数控机床维修-上海涌迪 | 低气压试验箱_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_低气压实验箱 |林频试验设备品牌 | 色油机-色母机-失重|称重式混料机-称重机-米重机-拌料机-[东莞同锐机械]精密计量科技制造商 | 维泰克Veertek-锂电池微短路检测_锂电池腐蚀检测_锂电池漏液检测 | 半容积式换热器_北京浮动盘管换热器厂家|北京亿丰上达 |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吨袋包装机|吨包秤|吨包机|集装袋包装机-烟台华恩科技 | 管家婆-管家婆软件-管家婆辉煌-管家婆进销存-管家婆工贸ERP | 纸箱抗压机,拉力机,脂肪测定仪,定氮仪-山东德瑞克仪器有限公司 | 皮带机_移动皮带机_大倾角皮带机_皮带机厂家 - 新乡市国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冠顶工业设备有限公司-隧道炉,烘箱,UV固化机,涂装设备,高温炉,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 | 低压载波电能表-单相导轨式电能表-华邦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 | ETFE膜结构_PTFE膜结构_空间钢结构_膜结构_张拉膜_浙江萬豪空间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海外整合营销-独立站营销-社交媒体运营_广州甲壳虫跨境网络服务 焊管生产线_焊管机组_轧辊模具_焊管设备_焊管设备厂家_石家庄翔昱机械 | 常州企业采购平台_常州MRO采购公司_常州米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市宏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模拟高空低压试验箱-高温防爆试验箱-温控短路试验箱【官网】 | 纯水设备_苏州皙全超纯水设备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 全屋整木定制-橱柜,家具定制-四川峨眉山龙马木业有限公司 | 河南生物显微镜,全自动冰冻切片机-河南荣程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手持式3d激光扫描仪-便携式三维立体扫描仪-北京福禄克斯 | 油漆辅料厂家_阴阳脚线_艺术漆厂家_内外墙涂料施工_乳胶漆专用防霉腻子粉_轻质粉刷石膏-魔法涂涂 | 米顿罗计量泵(科普)——韬铭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