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1
祖國的經典文化,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走進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像《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更是受到很多家長的最愛。而我無論是平時聽到還是網上看到最多還是說《弟子規》這本書,以前只是看到別人寫的怎么好,卻從來沒有走進過,有一種過河找橋的感覺。可是通過我和孩子誦讀,從中真的是受益匪淺,對孩子的行為起到很好的規范作用。我在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中,心靈也從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根據當時童蒙教育需要,結合教學實踐,依據《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等儒家典籍編輯而成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愛、禮、義、忠、信。以《論語學而》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列舉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禮儀。是道德教育、規范言行、防邪存誠,培養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弟子規》以“六字美文”著稱,它朗朗上口,寓教其中,在簡捷精練的語句中囊括了為人做事的眾多道理,在聲聲朗讀、自然記憶的過程中讓孩子受到滲透性的教育,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
我的孩子做事總愛磨蹭,什么事說了好幾遍,雖然嘴上不停地應著,但并沒有行動,自從背了《弟子規》后,兩孩子總是相互督促。每當有一個人聽了父母讓做事后,卻沒有行動,總會有一個人不由自主地背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因為我在和他們一起誦讀的時候,就告訴孩子這兩句話意思是說:父母呼喚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地拖延;父母有事要自己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能故意偷懶。在這種句子的影響下,孩子慢慢地就改掉了很多不良的習慣。
對于孩子吃飯只吃青菜不受吃肉這種現象,雖然原來也沒有少給孩子講道理,但我總找不到更合適的理由,也只是每次強調去吃,而在《弟子規》中就這樣寫道: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也就是說平時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挑三揀四,每餐的進食量適時適量,不要暴飲暴食。當孩子明白了這些基本的道理后,每當孩子再去挑食時,或者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不好吃的就不吃或者少吃。我就會和孩子就一起回顧書中的經典名句,用這些經典名句來規范孩子的行為就更有說服力。
一本經典,我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和孩子一起誦讀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高著自己修養和學識。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大人的講解下,不但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更是對日常生活習慣的不停地檢驗,哪些地方合適?哪些地方不合適?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需要繼續努力?真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弟子規》中的句子短小精悍,句句中蘊含著生活的真諦,讓我和孩子在誦讀的過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精神的洗禮。特別是在每一個小短篇之后,都附有一個小故事,更是有助于孩子在誦讀的過程中理解原文的內容。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的言行就是孩子效仿的榜樣。在教學中我總會讓學生簽午休條、作業條、背書條等,有的學生明明不會背書,而條子上卻簽的卻是會背,家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上學不受老師的批評,可是一旦老師一檢查,一些學生卻是不會,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但不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反而助長了一部分學生壞習慣的養成。于是我總會引用這本書中古代一個故事《曾子殺豬》來教育。這個故事是說曾子為了一句戲言把家里的豬殺了,給家里的小孩上一堂要守信的課。那典故是說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于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后殺豬給他吃肉。曾子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后,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數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對孩子失信,家中的豬雖然保住了,但卻會在孩子的純潔心靈上留下不守誠信的陰影。曾子不但以誠信的思想嚴于律而且還以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和教育下一代。我們做家長的人,應該好好地向這位古人學習。
一本《弟子規》教育兩代人,最重要是的孩子在誦讀的過程,結合自身的'實際做法,找到努力的方向。正是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也許這才是這本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魅力所在。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2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靈魂說話。”我從《弟子規》中感受到了圣人的諄諄教誨,受益匪淺。
《弟子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它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如何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與修養。翻開《弟子規》一讀,就仿佛置身于文明當中,置身于做人的倫理大道中,讓我經受思想的洗禮。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照耀心靈永恒的陽光!《弟子規》帶走了我心靈的塵埃。使我不斷反省,努力塑造自我。
當我讀到“有余力,則學文”和“老易至,惜此時”時,我就想到了自己。雖然我經常會有空閑的時間,但我并沒有好好利用它,而把它荒廢了。任時間消耗在電視和電腦上,沒有充分地用于學習,我深感慚愧。《弟子規》中的這句話教導我們有余暇應努力地學習各種經典。人一轉眼就老了,要珍惜現在的時光。是啊,“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就算那時你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再大的權利想去換回光陰,那已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作為學生,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抓緊看書和學習知識,努力充實自我,塑造自己的品行修養。不要讓時間在你的指間偷偷溜走,像林清玄一樣和時間賽跑吧!
古人又何常不是這樣:董遇“巧用三余。”冬天、夜晚和下雨的日子都努力讀書。讓我深刻地懂得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司馬光也是如此:他做了一個“警枕”,用這個枕頭睡覺,很不舒服。頭只要一轉就會滑下來,司馬光便會馬上驚醒,夜晚奮起讀書。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呢?趁著青春年少,更應惜時努力,讓青春綻放光彩。
《弟子規》不僅讓我懂得珍惜時間,還讓我明白,通過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行善事,走正路來真正塑造自我。這本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它將激勵我在學習之路!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3
《弟子規》,它是中國舊時的蒙學課本,相傳是清朝李毓秀所著。它主要記載了圣人對學生的訓示。讓我們體會先人智慧的同時,不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識,還教育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禮貌待人、如何為人處事……
這本書大概是說了:我們要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關心自己的長輩,還要懂得該怎樣做人。
我讀了《弟子規》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離床喪三年居處變酒肉絕。”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來對自己父母的喪禮是這樣重視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這三年里他們要把屋子變得簡樸,樸素,不能有一點兒富貴的東西出現。但換回我們現代人能這樣做嗎?絕對不行!他們只能喪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到處去玩,喝酒吃肉類。現代人也不會把屋子變得樸素。
“冠必正,紐必結,襪必履,俱緊切”這句訓示教育我們外出時衣冠齊整。例如上學吧,一個人衣冠齊整,讓別人看上去就覺得這學校的校風一定很好,但如果一個人頭發不整齊、校服的紐扣沒扣好,讓別人看了就誤認為這學校的校風很差。所以一個人的形象很重要。現在的社會,你的形象也可能決定你的前途。假若兩個人同時去面試,學歷一樣,其他條件差不多,但一個衣冠整齊,講求衣服的衛生;一個不注重自己的衣著,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說老板會選誰呢?當你找工作面試時,別人不但看你的學歷、能力,還要看你的形象呀。我們校園里也提倡過講究衣著整齊,形象要做好。所以我們從小講求衣著整齊,衣著的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以后的發展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它是中國舊時的蒙學課本,相傳是清朝李毓秀所著。它主要記載了圣人對學生的訓示。讓我們體會先人智慧的同時,不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識,還教育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禮貌待人、如何為人處事……
這本書大概是說了:我們要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關心自己的長輩,還要懂得該怎樣做人。
我讀了《弟子規》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離床喪三年居處變酒肉絕。”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來對自己父母的喪禮是這樣重視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這三年里他們要把屋子變得簡樸,樸素,不能有一點兒富貴的東西出現。但換回我們現代人能這樣做嗎?絕對不行!他們只能喪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到處去玩,喝酒吃肉類。現代人也不會把屋子變得樸素。
“冠必正,紐必結,襪必履,俱緊切”這句訓示教育我們外出時衣冠齊整。例如上學吧,一個人衣冠齊整,讓別人看上去就覺得這學校的校風一定很好,但如果一個人頭發不整齊、校服的紐扣沒扣好,讓別人看了就誤認為這學校的校風很差。所以一個人的形象很重要。現在的社會,你的形象也可能決定你的前途。假若兩個人同時去面試,學歷一樣,其他條件差不多,但一個衣冠整齊,講求衣服的衛生;一個不注重自己的衣著,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說老板會選誰呢?當你找工作面試時,別人不但看你的學歷、能力,還要看你的形象呀。我們校園里也提倡過講究衣著整齊,形象要做好。所以我們從小講求衣著整齊,衣著的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以后的發展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4
弟子規這本書是之一,少兒誦讀經典是古代圣賢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了解《弟子規》的含義,他會使你受益匪淺。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的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就要將最好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人,才能在今后生活,工作中立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一個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揮想象創作是不會創作出一副優秀作品的。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色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是受益匪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中做的不足的地方,不能做事拖拖拉拉。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事必定有一些原則,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受到了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要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學習了《弟子規》就要把圣人教會貫徹到生活中。
然而“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告訴我們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要想更多的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對照《弟子規》我每讀一句話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真是我的良師益友,和他相處,我受益匪淺。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5
“孝”自古以來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倍受重視,是一個人為人之根本,也是每個人必須認真學習的。
父母一生為子女操勞,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對父母尊重理解,更要從自身小事做起,為父母分憂解愁,盡孝道,做好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規開篇第一章就講到孝,可見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認為弟子規中講的孝已經不在適合于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但其中為孝的精神本質是始終不變的,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并結合當今社會和個人的家庭進行落實。“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從弟子規所述內容上看,實際上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關于“孝”的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認為,對于行孝,一定要能夠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評。而且要注意細節,從周圍的小事做起。對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盡孝道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向周圍做的好的人學習,結合自已的家庭情況,合理處理和父母之間的問題。供養父母是基本,與父母多溝通交流,更能體現孝的真諦。很多現代青年和父母關系緊張,抱怨有代溝,盡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不管父母做什么說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子女好,畢競想害子女的父母還是世間罕有的,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決定了你的盡孝的態度。
我們應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親,能養親。為自己立人生,為別人做榜樣。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6
以前我是家里的“小皇帝”,過著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遇到好吃的,總是一個人獨自享受,從不給爸爸、媽媽嘗一口,平時爸爸、媽媽叫我做什么事,別說是做了,就是搭理一聲,我也是一副不奈煩的樣子,但自從讀了《弟子規》,它就像一盞明燈一樣指引著我,讓我在德行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以前,每到吃飯的時候,媽媽叫我吃飯,我總是心不在焉,雖然嘴里說著“馬上來”,可我還是一頭扎在電腦前玩游戲,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我才不情愿的把游戲暫停去吃飯。現在想想,這是多么不應該呀。現在,每當媽媽說吃飯,我會立刻放下手里的游戲,趕緊幫媽媽擺碗筷,搬凳子。因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以前,我生病發燒時,媽媽總是細心的照顧我,藥總是媽媽先嘗嘗再給我喝,晚上也會徹夜照顧我,而我呢,當媽媽身體不舒服時,還吵著媽媽陪著我出去玩,不讓媽媽休息,現現想想,自己都覺得臉紅,我以后會改的,媽媽身體不舒服時我會讓媽媽好好的休息,細心的照顧媽媽。因為“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以前,我做完作業,總時將作業本、書、文具等隨便一扔,搞得到處是我的東西。有時看完書后,桌上、地上、床上,到處是書,真是雜亂無章!而現在我都把書分類整理得井井有條地放在書柜上。爸爸媽媽都說我像換了一個人一樣,還直夸我的房子整潔呢!
通過讀《弟子規》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多說請、謝謝、您好、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養成主動寫作業的好習慣,作業不磨蹭,這些我一定要謹記在心,時時刻刻用《弟子規》來教育自己,鞭策自己。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7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為喘氣而活,僅活著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
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里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凈心田。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
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弟子規》里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細細品味。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或許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8
這個暑假,爸爸幫我在網上下載了《弟子規》和《三字經》給我看。爸爸說,讀了這兩本書是很好的兒童啟蒙讀物,對我學習古代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積極向上的性格品質有很好的作用。
我聽了爸爸的話,一下子把《弟子規》讀完了。雖然有一些文字的意思我還不明白,但是看了《弟子規》之后讓我感受很多,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令我最深刻的就是孝順和誠信。
孝順第一,書中說作為子女,首先要對父母孝順。父母生我們教育我們真的不容易,有好吃的好完的都省下來給我們。作為子女,只能用孝順來報答父母。
誠信第二,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必須要誠信為本。
一個失去誠信的人,將失去別人的信任,將失去朋友。所以我們要誠實守信。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9
“德行是不可分割的:是則是,非則非,一點都不能含糊。”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而做人要從孝悌來入門——古人深知這樣的道理,于是他們傳承給我們一些最寶貴的做人經驗,而這些都記錄在《弟子規》里。《弟子規》這本書出自于孔子的筆下。這本書主要是圍繞著“孝心,孝言,孝行”而創作的一本古詩詞。讀了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讓我先來說說“孝心”吧!孝就是孝敬的意思,心就是我們的愛心,而孝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有一顆孝敬尊重長輩的心。
我們時時刻刻要考慮到父母和長輩地感受,想著要為他們做些什么。愉快而迅速地完成我們需要做得事。 “孝言”是說:我們在對長輩、父母、同學、朋友說話時一定要文明用語,這樣的話別人就會認為你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認為每天對爸爸媽媽說的四句話是每位同學必須具備的:1. 早上起來對爸爸媽媽說聲:“早上好”2. 到了學校對爸爸媽媽說聲:“再見”3. 回到了家對爸爸媽媽說聲:“我回來了”4. 睡覺前對爸爸媽媽說聲:“晚安”如果你做到了并且對爸爸媽媽說了,這樣的話爸爸媽媽就會認為你已經長大了,而且會很開心。
希望大家可以說好這四句話,讓文明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始傳播吧! 除了“孝心,孝言”還有“孝行”;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孝敬老人,愛護比我們年齡小的弟弟妹妹們。在長輩們累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他們捶捶背,或是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弟弟妹妹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幫助他們。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對“孝心,孝言”“孝行”地理解。 孝是無所不適的,社會不能沒有孝,生活中更不能沒有孝。凡事孝為先,沒有孝就什么都做不好。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分一秒做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弟子規的感悟心得體會篇10
這學期一開學,老師就讓我們背誦《弟子規》。剛開始背的時候,我只是覺得讀起來朗朗上口,并沒有深入的去理解,可是通過一次次的背誦,再加上老師的講解,我慢慢體會出了這本書中的許多道理
我們就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弟子規》中《入則孝》主要體現了一個“孝”字,讀了之后,我感到自己十分慚愧。原以為自己還是個孝子,經常為父母做家務事,現在才發現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父母每天辛辛苦苦掙錢,對我總是百般疼愛,百依百順,寧愿自己受苦受累,只要是我想要的東西總是想方設法的滿足我,我心里從來也沒有什么想過感激,甚至沒感覺到一絲的不舒服,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有時還埋怨他們沒有別人的爸媽有本事,掙錢多,我真是太不孝順了
《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讀了《謹》,我知道了我們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我作為我們小學生要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同學有什么意見要當面說出來,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弟子規中還教育我們要講誠信,有愛心。但讓我感受深刻的是《余力學問》中的句子,當我讀到“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的時候,我知道了我們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我每天要耽誤多少時間啊,老師為了我的功課多給我補課 我還覺得他耽誤了我的休息時間,我有空就偷偷上網玩游戲,看電視一直到很晚,星期天不想做作業,與《弟子規》對照一下,我徹底的知道自己錯了,,人常說: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以后我一定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讀了《弟子規》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愛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儉節約,什么叫寬容大量……這一切一切,都是讀《弟子規》給我帶來的收獲。《弟子規》給我帶來的實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點,也像一盞紅燈,給我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