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的的心得體會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1
5月15日天氣不錯,原本之前三天還在預報有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乘公交車到燕大站,然后沿海邊徒步走到了之前預訂的山東堡停車浴場站的海邊集合點。時間是8點12分,已經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晚報的工作人員正在有序地組織大家登記信息,發放活動標識,發放手套,提前到來的人有一百人左右,大家已經開始在浴場周邊的海灘上行動起來了,我放下自己背的兩個包開始聯系我們報名來的城市達人和另一個網上說要組隊過來的團隊,8點30分人員基本上都到齊了,共有__年騎行隊的大叔大嬸們,有來自環保學院和科技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們,有來自市外語實驗學校的中學生們,有來自市內給報社打電話報名的廣大愛心環保市民,當然還少不了我們這些從網絡上的群和組里報名的城市達人們。
紅色的旗幟迎風招展,__年輕朋友就是主力了,我們和學院的大學生們用大紡織袋一趟趟地把垃圾運回到附近停車場的垃圾回收點上。在撿垃圾的隊伍里也有許多高手,他們手里拿著自制的專用工具:鐵耙子、鋼刷子……垃圾能很快被清理成堆,輔助了垃圾的清運。
人多力量大,兩個小時的行動收獲頗豐,為了保證垃圾能及時清理,晚報方面聯系了海港區的城管局,我們撿的垃圾被足足裝了兩輛汽車。
活動中,市民的參與熱情、低碳出行的自覺行動和那一個又一個彎腰撿拾的背影都讓我們為之深深感動,關注環保,關注賴以生存的環境,關愛身邊這片海,一次小小的環保公益活動,讓志愿者們收獲了快樂,也引起了大家對保護環境的思考。
整個海灘雖然不是百姓常來的浴場,但也應該考慮設置足夠的垃圾桶,走出幾百米也找不到個垃圾桶,讓人把垃圾往哪里扔啊?
偌大一個海灘上只有金屋浴場停車場有一個衛生間,需要完善環衛設施,人們的不文明行為也會隨之減少。令人尷尬的“垃圾”——糞便也自然會消息了。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2
如果人類沒有良好的居住地,如果大自然沒有了新鮮空氣,如果草不再像以前那樣蔥綠,樹不再那樣粗壯,花不再那樣鮮艷,那該多可怕呀。
每當人們手里多拿著一個東西,那大地就可能再一次被破壞。多希望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環保的垃圾桶。都能準確無誤分類讓垃圾進去,那該是一件多么完美的事呀。
走在路上,回頭一看地上是垃圾,左顧右盼看都是垃圾。我和朋友走在路上,他手里正拿著東西,嘴巴里不知道嚼著什么,他把所有不一會就吃完了,只見他隨隨便便地就把垃圾亂扔在地上。原本不遠處就有一個垃圾箱的,可他就是這樣做了,原本都還可以撿起來的,可是他又放棄了這一次悔改的機會了。別看這只是一個小問題,可時間過久了,如果人人都這樣,那么,這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大自然就完了。一直堆積在地上的垃圾,過久如果還是沒有扔進垃圾箱的話,那樣垃圾就會發臭,還會污染空氣,使人類呼吸困難了。
在生活中,有許多破壞環境的行為。人們經常焚燒垃圾,使煙氣往天空聚集,然后散發到每個人鼻中。使人類呼吸廢氣,讓人們窒息;人們濫伐樹木,導至水土流失,如果發生洪水人們就慘了,不能乘涼也不能避雨。所以,人們不能砍伐樹木,盡量少用一次性筷子;人們大量開采礦石,人們輕易地開采礦物,讓礦山被毀滅了,使地表被受到破壞;圍海造田,圍海造田看起來沒有什么的,其實有了大災害。人們在海里面建設,使海水愛到了嚴重的污染。要怎樣才能保護好環境呢?只要你們不要做毀壞環境的事,讓大家能生活在一個好的環境里,人人可以做一次偉大的事。
希望人人可以為大眾著想,不要毀了一切,更不要讓別人時刻提醒你應該保護環境。
希望大家能讓以前被關在地獄里的毀滅能終究被打開。大家一起振作起來吧!使地球媽媽和我們能好好的生活。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3
自從我們喊出第一聲哭聲的時候,便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頭頂一片湛藍的天空,腳踩一片肥沃的土地,清新的空氣,溫暖的陽光,這是共同屬于我們的美好家園。
可是現如今,地球母親真在哭泣,向人們發出微弱的求助信號。各種自然災害向人們撲過來,不說遠的,就說近年我國云南遭遇百年難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楚雄市尤為嚴重,20余萬農村人口缺水。嚴重干旱已經造成全省742萬人、45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20--年小麥播種面積3700萬畝,受災面積達3148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85%。水,如今已經被他們視為最珍貴的東西了。云南一向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怎么會弄到如此地步?引起自然災害的最終原因,一部分是人為所造成的。因為人們過度的砍伐樹木,導致水土流,人們為了謀求利益,種下大量的桉樹,桉樹被稱為“抽水機”,顧名思義桉樹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只要被桉樹種植過的土壤,都會變得枯竭,完全沒有一點水分。
也就是這樣,人類破壞環境,不愛惜自己的家園,只為眼前的利益著想。只是,我們為什么不可以退一步想想,這個富饒的地球,這一片蔚藍的天空,這一片肥沃的土地,這里森林蔥郁,河水清澈,鳥語花香,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寶貴最有價值的財富么?試問,沒有了這一切,我們還要其他的財富郵什么用呢?
人們都知道,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對待我們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上的植物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我們對它進行攻擊和破壞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我們應當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4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可環境污染也隨之而來、與日俱增:汽車排放尾氣;工廠污染水源;樹木被大肆砍伐……只顧追求經濟利益的人們,對這些早已習以為常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可曾想到會帶來什么嚴重的后果,將為此付出多么沉重的代價嗎……?
現在,工廠的煙頭常常排放出一些廢氣,大街上的汽車也排放尾氣,因為這些氣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所以才會出現那么多的霧霾天氣。不僅僅是北、上、廣這樣的大中城市,就連鄉鎮與鄉村,這樣的現象也不少見。那么,有沒有辦法可以避免這些現象的出現呢?當然是有的。如果工廠選擇使用那些環保的燃燒材料,或者在排放廢氣時增加過濾系統等處置方法。人們出行:路遠時,可以選擇乘公交車;路不太遠時,可以選擇騎自行車;路近時,就可以選擇步行。用這些方法既保護了環境又鍛煉了身體。
目前,因為工廠大量排放污水以及人們肆意往江河湖海里傾倒垃圾,使水質受到了破壞,致使我們的飲用水也大都受到了污染。如果每個工廠都有排放污水過濾系統、每個小區都有隨處可見的垃圾箱、每個地區都有統一的垃圾存放站和垃圾處理廠,這樣的污染問題也可以解決了。
現在,由于農民為了增加耕地數量、多打糧食,農宅用樹木取暖做飯,于是將大量的樹木砍伐,城市餐飲業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城鄉居民使用高檔實木家具,也是樹木被大量砍伐的原因之一。樹木被砍伐,樹林沒有了,于是沙塵暴、沙漠、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便向我們襲來……如果農民們不再毀林開荒,而是退耕還林,農宅都用沼氣、煤氣、煤炭等取暖做飯,城市餐飲業也都用消毒筷,人們在有必要的采伐樹木的同時,再進行大量的植樹,少伐多植。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沙塵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了。
何止是空氣和水,就連我們現在食用的糧食、蔬菜、水果、肉蛋奶類……,也被我們人為的“污染”了:糧食是轉基因的,農作物被大量使用了化肥農藥、催熟劑、避孕藥、甲醛等保鮮劑……牲畜也被喂食一些快速生長、催產的飼料,以致肉蛋奶類也被“污染”了……
聽爺爺和爸爸媽媽們說,他們小時候,天是藍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霧霾;水是清的,河里還游著魚蝦;農作物是健康的,用的都是農家肥;而且每年的春秋季節,大家都會有組織的甚至自發的去興修水利、植樹造林,就連小學生都在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去植樹造林。
然而,現在的環境污染如此嚴重,很難找到往昔的樣子了,已經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了,就像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里說的一樣“如果這個世界上連一滴干凈的水,一口新鮮的空氣都沒有,那么掙再多的錢也是死路一條?!钡拇_,由于環境的污染,人們每天都面對著重大疾病和死亡的威脅,那么掙再多的錢,創造再多的社會財富又有什么用呢?生命可以換來錢,可錢換不來生命。讓我們世人警醒吧!消滅環境污染,保護地球、保護家園,更是保護我們自己!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5
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看,全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各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很大,污染程度仍處于相當高的水平,生態惡化加劇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生態被破壞的程序還在加劇,由此,我們“愛在碧水藍天間”實踐團決定利用暑期時間走訪無錫惠山區的一些公園、超市進行環保調查。
在實踐中,我們能很好的利用時間,最高效率地完成帶隊老師和隊長給我們的任務,這也是團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團結,友愛,每個隊員都對于所在的團隊懷著愛心和責任,那么什么困難都難不倒我們。
此次活動中,我們還學會了重新認識吃苦的重要性。所有同學都是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以前都是在高樓大廈和溫室里生活,在錢橋鎮,我們做的是實踐和環保意識的`宣傳,很多都是要在農村中進行的。在烈日炎炎的天氣里,我們要在各大公園里對在公園里納涼的人們進行環保調查,并幫忙一起清理公園里的衛生。我們都大汗淋漓,但是還是堅持了下來,耐心地完成一個個任務。這讓我們意識到,在很多工作中,吃苦耐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是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們年輕人,要堅持吃苦耐勞的精神,努力向上,好好的培養自己勤奮吃苦的品德。
作為當代大學生,通過參加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覺得將來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際結合起來,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6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有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有各種生物,成為適應人類生存和繁衍的環境。森林和自然界其他綠色植物,都是二氧氣碳的消耗者生產者。通常一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出730千克的氧化。這對于保護空氣的清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雨季來臨時,大雨傾盆。
有樹木的地方,雨水首先落到樹葉上,不會直接落到地面。樹葉和枝條能夠截住25%的雨水,使這部分雨水慢慢滴到地上。沒有被樹葉和枝條留住雨水,落到了森林中的枯枝葉上,這些枝葉像一層海綿鋪在地面上,吸收了15%的雨水,還有35%的水滲到了土壤里,只有25%的水流出森林。地面上有森林,大雨時,就削減了水災,我國一九九八年特大洪災的原因是什么呢?森林減少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水災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水土的流失,有人做過試驗,得到一組數據,暴雨直接打在裸露的地面上,每公頃土地每年濺起的土壤是200噸;如果種上莊稼,則只能測起20噸;如果是草地,那就少得多,只能測起0。1噸,幾乎濺不起土壤。從200噸減到0。1噸,這是多么大的差別。這組數據生動地表明了,土壤需要保護,而最好的保護傘是森林。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完就扔的習慣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扔,扔,扔,于是被扔掉的東西成了垃圾。把各種垃圾集中起來,其數量之大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每日產生生活垃圾8000噸,建筑垃圾3000噸,工作廢物22000噸。一年的垃圾堆積起來,按體積算,相當于360幢12層的高樓。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日益惡化,大氣、水、土壤被嚴重污染,自然界和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影響,自然資源也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環境的這些變化,都無一例外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應該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愛環保,一起來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7
曾幾何時,大自然賜予我們所住的生活環境,淳樸、親切、透明。河中魚蝦競游,山間鳥鳴禽走,四季分明,怡然自得。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那些給予人類更方便的技術發明,漸漸地將自然界的光彩奪去,甚至剝奪。忘記了是從哪一天起,山也不再那么蔥郁,水也不再那么清澈,四季更替的規律被打亂,莫名的災害次第蔓延。
在你外出郊游時,上班上學時,工作時,身邊可否帶著一瓶裝水?當問起為何攜帶時,你的回答是否是:方便?那么你可知道塑料瓶,以及運輸瓶裝水過程會對環境帶來污染?因為,據調查裝水的塑料品需要掩埋1000年才能完全完成生物降解,全世界每年需要掩埋的塑料瓶多達950億個。如果以焚燒方式來處理廢棄的塑料瓶,會產生大量的氯氣和含有重金屬的殘留物等有毒物質。而制造這些塑料瓶每年就要耗費150萬桶石油,足以供10萬輛汽車行駛一年。
小伙伴們,知道了瓶裝水的.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1、盡量少喝或不喝瓶裝水,外出時隨身攜帶一個水杯,多喝白開水,干凈又健康。
2、即使家里已有了廢棄塑料瓶也不要亂扔,合理回收和利用。因為你可以把它變廢為寶制作成花盆,衣架,收納盒等。例如,把瓶身中間剪去一部分,內裝進土壤,它就是肉肉植物的家,再把兩頭用繩子系好懸掛起來,很有動感哦!
當你爬上秀麗的山峰,對著山谷說“我恨你”的時候,山谷也說“我恨你”。當你對山谷說“我愛你”,山谷也說“我愛你”。當我們破壞環境的時候,環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對地球家園說“我愛你”吧,那么她也會愛我們!
環保的的心得體會篇8
近幾年來,我發現我們的資源越來越容易枯竭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最近大量的采集資源,才導致我們的母親日漸枯竭。
是什么讓我們這位母親的資源越來越少了呢?當然是我們人類過度的糟蹋不珍惜,才會造成這樣嚴重的結果的。我們的地球森林面積曾經達到了6億公頃,這筆驚人的數字是由于我們人類以前有著保護環境的重要意識,深知如果沒有了良好的環境,我們也就無法呼吸到微風輕拂過草面的甜美味道。而現在呢?我們地球的森林面積還不到了6公頃,這種狀況,就是因為我們人類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和毀林開荒而造成的,使世界上的森林面積幾乎每年減少了1%,現在我們的保護在自然的重要意識越來越淺,不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由于森林逐漸變少,我們呼吸的第一口空氣也就越來越不清新。
還不止森林資源被破壞,還有我們的礦產資源。它是有限的,現在我們的開采技術不斷提高,速度不斷加快,使某些礦種發生短缺,甚至面臨枯竭。到那時,我們將永遠呆在荒涼的大地上。
面對這些,可以看出來我們失去的資源真是太多太多了!我們的依賴的資源也太多了!在我們身邊,點點滴滴的資源都在減少,如果失去了這一切,我們將如何生活!所以,讓我們真心地善待我們的地球母親,努力去珍惜,去愛惜。哪怕只是多用一個小小的塑料袋,這也是不應該的!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衛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