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
翻開歷史的畫卷,從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的編纂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一部“法”的誕生伴隨著中國社會60多年跌宕起伏的發展,伴隨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根據黨中央的工作部署,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接續努力推進編纂民法典工作,先后十次審議民法典相關草案,組織全國人大代表兩次研讀討論民法典草案,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經過反復修改的草案,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內容完整并協調一致。該法典在本次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通過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心聲和愿望。
二、民法典將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屬于中國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義環境。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加強。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矛盾變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驅動下的創新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民法典作為社會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民法典就像一個無形的天網,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每一條法律規定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制建設更加深入人心?!睹穹ǖ洹返念C布實施,必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座“大廈”的重要支柱,必將為法治中國建設筑牢根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們國家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標志著我國依法治國邁上新臺階。
三、民法典頒布與實施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
我國《民法典》是保護公民私權利的法律匯總,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從胎兒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關。民法典的頒布,是維護人民權益的客觀需要,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保護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的頒布,讓公民更有尊嚴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還有各種各樣的財產權利等等。民法典讓社會更加公平發展,讓群眾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建設完備的社會財富保護體系,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讓公民尊嚴得到充分尊重、民眾智慧得到極大發揮、社會財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和應當具有的歷史價值。
四、作為法律工作者的律師要把學習和掌握民法典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學好、用好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睹穹ǖ洹饭财呔帲来螢榭倓t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計1260條。這1260個條文涵蓋了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參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巨大影響還體現在對其他民事單行法的吸收合并上?!睹穹ǖ洹氛筋C布實施后,我們耳熟能詳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將廢止,退出現行有效的法律體系。
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篇2
中國共產黨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這是我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中央號召要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引導各級組織和全體公民牢固樹立憲法認識,增強憲法觀念,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教育部隨后發出了全國各學校也要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
關于首個“國家憲法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而我們目前的現狀是:保證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執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嚴重損害國家法制權威。法治是人類文雅前進的重要成果,一個國家只有形成體現法治精神、順應時代潮流的法治體系,人民才能有尊嚴的生活,國家民族才能振興。
也許有同學會認為:憲法是成年人的事,離我們還遠著呢!其實不然,憲法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我們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憲法保障每個公民的人權,比如,它就規定,所有的青少年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我看過一個數據,廣東省有70多萬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失去了受教育的權利,為此廣東省政府共計出資3億,讓這些孩子重新返回學校接受教育,這當然值得肯定。其實,政府是在履行著憲法賦予的義務。
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遠不止這些。作為中學生,我們首先要掌握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具備守法、用法、護法的前提條件;其次,要遵紀守法,養成優良的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第三,我們要善于用憲法和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而維護他人的權益,維護國家的利益。我們維護好了個人和集體的權益,就是維護憲法的尊嚴!
12月4日是國家的憲法日,并非只是說這一天才要想起憲法、尊重憲法。其實,每天都是我們自己的憲法日!法的精神深入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法的行為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有序和諧。
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篇3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向世界宣告著“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
20__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中國人民飽受疫情的困擾,在這個萬眾一心度過疫情的時刻,民法典的出臺可謂是為人民打上一針“強心劑這是中國歷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一部以人民為中心的法典,回應了民生的關鍵問題,具有里程碑意義。
黨和國家先后多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但因多種原因一直沒能形成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將編纂民法典確定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經過多年努力,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表決通過,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不僅僅是達成幾代法律人的夙愿,更是對人民的殷切期盼提交了份圓滿的答卷
此次民法典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目標,總結實踐經驗,適應時代要求,對我國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與此相關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全面系統的編訂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順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完備的民事法治保障。
人格權的獨立成編是此次編篡的亮點,具有極為深遠的意早在1986年,我國制定民法通則時就明確規定了“人格權”。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格權的定義不斷豐富,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等受到廣大人民的關注。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大數據、互聯網成了一把雙刃劍,個人隱私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信息泄露引發的電信詐騙,利用互聯網侵犯公民名譽權等現象層出不窮。法律從誕生那天起就具有滯后性,當現行法律還不能有效應對,民法通則等相關法律還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人格權保護需要。此次人格權編對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民事主體享有的各項人格權進行了明確規范,這意味著民法典的橫空出世對老百姓來說不僅僅是抵擋傷害的盔甲,更是奮起反抗的武器。公眾號逍遙文稿整理,讓以人為本真真切切的落實在生活中,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對人格權的保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民法典除了人格權獨立成編之外還回應了一系列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可以說,這是一部“社會活動百科全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當然民法典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文字的魅力和缺陷總是形影不離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部《哈姆雷特》,當民法典制定好后,司法者、執法者、守法者對其可能有不同的見解,出臺相應的解釋、與相關法律的銜接就顯得額外的重要,但這只是后話,就把一切交給時間,讓我們一起去見證。
這一部盛世之典不僅僅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寫滿了14億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夢想,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必將在人類法治文明畫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篇4
《荀子·君道篇》中有載:“法者,治之端也?!?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萬眾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
深“明”大義,讀懂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內涵。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利益的主體日益多元化,人民群眾的生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有所呼,則法有所應。5年打磨,民法典寶劍鋒從磨礪出,終成就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和國法治建設從現在起正式宣告邁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所謂民為邦本,法系根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民法典,承載了幾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億萬人民的夢想,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
旗幟鮮“明”,解鎖以人民為中心的善治密碼。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現“人民性”,7編法律條文不僅充分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傳統美德和法律文化,同時也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中有益成果。同時,進入新時期,人民群眾的政法意識不斷提高,期待自己的各項權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民法典積極順應人民意愿,堅持立法為了人民、立法保護人民宗旨,編纂過程中更是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匯聚民智、順應民意,是權利的宣言,更是國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事異時移、法隨時變。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次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暴露出基層治理中的弱項和短板,對此民法典中明確保護特殊情況下無人照顧的“被監護人”、明確物業應急處置責任等,此外維護人格尊嚴、促進家庭和諧、追究侵權責任等基本要求也強烈體現了民法典應時運而生、為民所需的特點,堅持“創新”與“整合”的協調搭配,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有效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善治新格局。
清正廉“明”,引領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之治。各地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辟了“中國之治”的嶄新篇章?;鶎又卫硎菄抑卫眢w系的基石,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奮戰在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是連接黨中央、上級決策部署與人民群眾的“最后一道橋梁”,是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一線施工員”,必須始終堅定“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的工作準則,心中裝著群眾,手中常握戒尺,腳下才有力量。好法尚需善施,好經還需正念。黨員干部要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贊同與滿意作為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好表彰”,運用群眾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闡釋好民法典,讓良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時,嚴明紀律規矩,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行政、司法公信力,堅決維護民法典權威,縱深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助推“中國之治”邁向更高境界。
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廣大黨員干部請查收好這份精讀“講義”,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學習,入腦、入心、入行推動實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攜手共創共享全面小康的幸福未來。
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篇5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黨中央決定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目的是通過修改使我國憲法更好體現人民意志,更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更好適應提高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能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這次憲法修改,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嚴格依法按程序推進,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共提出數千條建議。這是嚴格依法辦事、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的過程,體現了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當代中國憲法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坝^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我國憲法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這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從1954年我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至今,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過程中。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后,分別進行了5次修改。實踐證明,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必由之路。
憲法就在我們身邊,憲法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只有更加自覺地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才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以這次憲法修改為契機,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把依法治國、依憲治國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必將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篇6
犯罪,違法它們是兄弟?不,不是。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語。違法,有時我們也會不經意的去做。 譬如:打架斗毆、闖紅燈等等。而犯罪呢,它是一顆長滿刺的玫瑰,美麗誘人,但是會讓我們流血流淚。
不要自以為是地說:“我們是未成年人,犯罪沒有關系?!痹诖耍乙獓烂C地告訴你:“不,你說錯了”。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如果犯以下8種罪: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__、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也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也不要滿不在乎地說:“我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情?!焙枚喾缸锲鋵嵕驮谖覀兩磉呺x我們并不遙遠。就拿我們認為離我們最遙遠的投毒來說吧:曾經有多少人這么認為過毒品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能抵制它,那些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堅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這么認為過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認為它離我們遙遠,說不定,在無意中,毒品已經走進你的生活。
與法律作朋友,與犯罪作戰斗。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學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于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凹訌姺ㄖ浦匾沁M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篇7
今年,我們按照浦東新區社工委、社發局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的通知精神,結合12月4日全國第六個法制宣傳日及上海市第十八屆憲法宣傳周的工作精神,積極開展了以“落實‘五五’普法規劃,弘揚憲法精神,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我校的法制教育工作。
一、組織落實到位
1.在接到上級憲法宣傳通知后,學校法制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共同商議,達成共識,制定計劃,以便實施。
2.學校領導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作宣傳,布置工作。
3.德育室召開了班主任會議,分發活動計劃及實施方案,布置具體工作。
二、宣傳氛圍濃厚
1.學校美術室按要求寫好宣傳標語,總務處及時張貼、懸掛于學校門廊。
2.學校網站上黨的建設欄目上傳有關憲法的知識:有《憲法》及《各階段的憲法修正案》,有《憲法實施過程及修正經過》,有《憲法知識題》,有《網上憲法知識競賽題》,有通俗易懂的《憲法知識詩歌》等,讓廣大教職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
3.保持我校的傳統特色:各班的法制教育流動小黑板圖文并茂、色彩鮮艷,成為本次憲法宣傳的一大亮點。
4.各班的班級黑板報也更換了一期以法制教育內容為主,普法知識豐富。
5.廣播宣傳適時。德育室利用校會課、少先隊利用紅領巾廣播,升旗儀式上《國旗下講話》、周四均安排集體午會課,進行憲法宣傳教育。
6.充分利用學校“每日一拼”,讓學生背誦相關的法律常識。
三、活動安全有序
1.教師普法:
1)在學校黨支部的總體計劃、組織下,我校教職工全員動員,積極投身到了憲法宣傳周的活動之中。
2)在“12月4日”升旗儀式上“國旗下講話”宣傳憲法。
3)要求廣大教職工瀏覽學校網頁,學習《憲法》中有關法律條文。
4)組織教職工以組室為單位,上網瀏覽學習憲法知識。
5)組織教職工進行“憲法知識知多少”的書面練習。
6)政治教職工進行“學習新《義務教育法》的網上論壇活動。
2.學生普法:
學校德育室保持了我校的法制教育特色,按照新區德育室的要求以及學校支部的“憲法宣傳周活動計劃”,結合學生的實際,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1)結合信息技術課,點擊青少年法制網校,參加網上法制競賽。同時,組織有條件的學生在家點擊青少年法制網校,參加網上法制競賽。做到了全體學生都踴躍參加了本次的網上憲法知識競賽。
2)周四法制教育午會課進行憲法知識專題教育。
3)“紅領巾”廣播進行了憲法知識的宣傳。
4)組織各年級學生觀看法制教育錄像。
5)各班開展法制教育午間活動。
6)德育室根據“憲法宣傳周”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總結。
憲法宣傳周的心得體會篇8
6月16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通過民法典能深深感受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立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妒酚洝ど叹袀鳌吩唬和踝臃阜?,與庶民同罪。但在封建王朝統治的兩千多年里,這一直是句空話,并且這句話本身就表示出在立法層面上有“王子”和“庶民”兩個完全不平等的對象,這就是在立法層面上對人民群眾利益的極大侵害。故這句話的用途只能是掩飾封建統治者自身特權,以及安撫不斷被剝削的人民群眾,用現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古代封建統治者們的“法律遮羞布”。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則不一樣,它在基本規定第四條中提到: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這就能看出,它對于法人、非法人組織、自然人等民事主體,一視同仁地給予保護,同等保護,平等保護。
民法典與各級政府相關,與司法機關相關,更與黨政干部及公民個人相關。從政府機關層面上講,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有力手段,是正確決策、優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充分保障,這是國家對人民的擔當;從組織層面上講,民法典是謀事、干事的理論源泉,深入學習、全面遵守、帶頭維護,這是黨政干部對群眾的擔當;從個人層面上講,民眾心懷敬畏,遵從平等自愿原則,依法從事民事活動,是公民對社會的擔當?!叭嗣竦氖拢疾皇切∈隆?,黨政干部要把調解鄰里糾紛、評判是非對錯那些“清官難斷的家務事”,在民法典中尋出最正確的“解題方法”,用擔當促進社會和諧。
作為我國的第一部“法典”,民法典包含了大到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小到霸座、高空拋物諸多具體權益的保護,包羅萬象。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要讓民法典“飛入尋常百姓家”,就要在宣傳上“接地氣”。要加強對專業術語的解讀,用人民群眾易接受、能吸收,聽得懂、用得上的方式和內容進行宣傳。要以需求為導向,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宣傳什么,干部缺什么就學什么、講什么。要以效果為導向,做到生動活潑、形象,要擯棄發傳單、念法條的生硬宣傳方式,多舉群眾身邊鮮活事例,要創新宣傳方式方法,要將宣傳教育融入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來,融入到黨員干部干事創業中來,堅決杜絕“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