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
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篇1
認真學習憲法,增強憲政意識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
現行憲法是新的歷史時期黨領導全國人民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年來,先后制定了四部憲法,即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F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從形式上看,這部憲法是對一九七八年憲法的修改,實際上則不然,它不是以一九七八年憲法為基礎的,而是以一九五四年憲法為基礎,重新制定的新憲法。二十多年來,先后四次對部分內容作了修改,通過了四個憲法修正案,共31條??偟膩砜?,現行憲法既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又反映了全黨全國人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認識的深化,從而使憲法更加完善,成為體現時代特征、符合國情、與時俱進的憲法,對于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發揮了并將繼續發揮巨大作用。
(一)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立國基石),也是現行憲法體現的原則性。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既是我們黨的主張,又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意愿,也是現行憲法包括四個憲法修正案能夠立得好、站得住的四根支柱。四項基本原則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前進的共同的政治基礎,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特別是通過第三次和第四次對憲法部分內容進行修改或者補充,實現國家指導思想的兩次與時俱進,對于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項基本原則怎樣寫入憲法?當年在起草現行憲法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兩個方案:一是直接寫入憲法條文,二是在憲法序言中闡述。經過反復研究,認為寫入憲法條文存在一定的困難。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這兩項基本原則,當然應該寫入憲法條文,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違反。但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兩項基本原則,則主要是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要求,而不能要求非黨的組織和個人都要信仰馬克思主義,都要服從各級黨組織的決議,并依靠國家強制力予以保證。因此,比較來比較去,最后確定還是把四項基本原則寫入序言為好,認為在序言中用敘述歷史事實的辦法對四項基本原則加以闡述較為順理成章。憲法序言回顧了一百多年來中國革命的歷史,指出二十世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變革,其中有四件最重大的歷史事件。除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以外,其他三件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的。這三件大事是: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滅了幾千年的剝削制度,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本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從這些偉大的歷史變革中,中國人民得出的最基本的結論是: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四項基本原則既反映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發展規律,又是本稿件版權屬517878秘書網中國億萬人民在長期斗爭中作出的決定性選擇。憲法由序言開篇,最根本的就是要表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歷史的結論和人民的選擇。因此,無論對憲法如何修改,憲法序言是決不能刪去的。如果刪去憲法序言,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四項基本原則,動搖了國家的根基。
四項基本原則在憲法條文中又是怎樣體現的呢?憲法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我們的國體,它確定了國家的性質。四項基本原則在這一條中明確規定了兩項,即人民民主專政和社會主義;同時,規定我們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實際也就肯定了工人階級通過它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實行領導。至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憲法序言已經肯定了其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同時,憲法第二十四條中又明確規定,“國家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按照這一條的規定,用馬克思主義占領思想陣地,對人民來說是個教育問題,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則是法定義務。除此之外,憲法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許多條款,實際上同時包含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內容,其中對公民義務的規定是具有法律強制性的,比如:要求公民提高自己作為主人翁對國家、社會和其他公民的責任感,自覺地履行自己的各項義務,包括維護社會主義制度的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遵守憲法、法律、紀律和公共秩序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的義務,等等。提高全體公民履行這些法定義務的責任感和自覺性,按照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來處理公民個人同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同其他公民的關系,建立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權利義務觀念和組織紀律觀念,養成社會主義的公民意識和社會公德,正是在全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現行憲法體現的原則性,當然并不限于在序言中的表述和在第一條、第二十四條和其他有關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規定中的體現,而是貫穿憲法始終,是憲法的靈魂。在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方面,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帶全局性、長期性、根本性的問題上,憲法的每一條規定可以說都是有利于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都是有利于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主張,都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中國國情得出的結論。
(二)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現行憲法體現改革精神,為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鋪設了明確的軌道。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是統一的。開放也是改革。改革是人民民主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改革是我們黨的主張,又是在我們黨領導下進行的。改革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正如:“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憲法序言在明確規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同時,又明確規定了“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關于政治體制改革?,F行憲法在當年制定時就已根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建國以來政權建設的基本經驗,在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的同時,體現改革精神,對國家機構作了許多重要的新規定,主要是:(1)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選舉擴大到縣級;實行差額選舉;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設會;全國人大設立專門委員會;擴大全國人大會的權力,如與全國人大共同享有立法權等。(2)恢復設立國家主席、副主席。(3)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4)行政機關實行首長負責制。(5)縣級以上各級政府設立審計機關。(6)廢除國家最高領導職務事實上的終身制。(7)改變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體制,設立鄉級人大和鄉級政府。(8)實行基層群眾自治。此外,根據“一國兩制”方針,著眼祖國統一大業,憲法還對設立特別行政區作了特別規定?,F行憲法實施以后,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后三個憲法修正案肯定了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主要是:(1)確定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2)確定了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發展戰略。
(3)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4)肯定了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在愛國統一戰線中的地位。(5)完善了應對包括戒嚴在內的各種緊急狀態的制度。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現行憲法正確地反映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我國已經確立起來并正在發展壯大的事實,肯定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同時,又為全面、深入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了原則?,F行憲法實施以后,經濟體制改革從廣度上和深度上加快推進,舊的經濟體制不斷突破,新的經濟體制逐步建立。我們黨總結成功的改革實踐經驗,制定并不斷完善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在這個基礎上,四個憲法修正案肯定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主要是規定了:(1)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3)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4)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5)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6)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
關于對外開放。憲法規定: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國法律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受中國法律的保護。這一條規定是一九五四年憲法、一九七五年憲法、一九七八年憲法所沒有的,也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所少見的。
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篇2
憲法宣傳日活動總結為了進一步把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結合20x年“12.4”全國法制教育宣傳日,根據市教育局指示精神,我校以“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為主題,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為創建安全文明校園,培養文明之花的重要工作來抓,給學生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創建安全文明校園。
一、成立領導小組,強化教師法制意識。
成立了學校法制教育領導小組。利用每周一的例會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憲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廣大教師的法制意識和依法治教的自覺性。
二、營造文化氛圍,注重校園法制宣傳。
利用國旗下的講話、黑板報、學校LED屏幕循環播放相關的宣傳標語等,營造氛圍,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宣傳法律知識,剖析法律案件,通過班會向學生進行“法在身邊”的法制教育。
三、積極開展豐富多采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各班舉行“12.4法制教育宣傳日”法制教育主題班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習自覺性。
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中,我們將持之以恒地開展好此項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篇3
近來看到一篇文章,是嘲笑德國人的:在德國留學的大學生見德國人做事循規蹈矩,便想去捉弄他們。于是便在兩個相鄰的電話亭上標上“男”“女”兩字,然后觀察他們,最后他們發現,德國人就像見了“男”“女”廁所一樣,都往自己該去的亭子打電話。曾有一段時間,女電話亭里空無一人,男電話亭卻排了一大隊人,卻沒有一個人到女電話亭去。留學大學生們驚訝極了,想不到德國人可以“呆”到這個程度,便很好奇的去問他們,德國人只是平靜地聳聳肩說:“紀律嘛,就是讓人來遵守的。”
德國人的刻板可以讓我們笑掉大牙,特別是讓那些漠視法律,一貫無視規則的人嘲笑幾天,但靜下來想想,我們都已經漠視這些多久了?我們總是自以為聰明的認為,活人為什么要被規則捆住呢?
其實,有法制看守的世界才是高貴生命的圣潔花園。相反,無視法制,對抗規則的心靈是被魔鬼鉗制著的不自由的心靈。
德國人的回答讓我們生活在“禮儀之邦”的國都里的人感到汗顏。也許是我們背負了太多枷鎖的壓迫,以至于我們翻身以后也可以漠視對社會有益的原則,當被漠視后,現實問題也多了,人情,金錢,權力……一切都可以改變法制,那我們還要怎么生活呢?
我們早就該把法制牢記在心中了,不要認為法制是死的,法制不就是讓人遵守的嗎,否則要它干什么呢?
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篇4
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按照學校的要求,我認真的學習了剛剛頒布的憲法修正案和相關的憲法方面的知識,下面就我個人的體會談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一、充分認識到了這次修改憲法的意義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我國憲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必須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作為執政黨的中國的各項政治主張,通過修改憲法的程序,將黨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變成國家意志。現行憲法頒布以來進行的4次修改,都是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后,在執政黨確立了新的指導思想和制定了新的行動綱領的前提下,及時地反映執政黨的最新執政理念。此次是新一代黨的領導集體執政治國理念的集中體現,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二、充分了解到了這次修改憲法的特點
從修正案的內容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現實性。這次憲法修改通過對以下幾方面的補充和調整,進一步保證了憲法與現實的統一。一是確立憲法的指導思想。憲法的指導思想是憲法的靈魂,是引導國家各項工作和實施憲法的指南。把思想寫入憲法,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斗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矗。
(二)、以民為本。憲法修正案充分體現了對公民權利的關注和保護。第一,憲法修正案確立“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把人權由一個政治概念上升為法律概念,把尊重和保障人權的主體由黨和政府上升為國家,突出了人本精神,對于保障人權,推動我國的憲政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二,完善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擁有的私人財產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產資料,人們對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財產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這樣修改必將有力地推進社會保障的立法進程,更好地保障公民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基本生存權利。
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篇5
憲法必須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一條基本規律。從我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至今,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過程中。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后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分別進行了4次修改。這4次修改,體現了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發展成果,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力推動和加強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表明,我國憲法是隨著時代進步、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而不斷發展的。
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是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黨中央決定用一次全會專門討論憲法修改問題,充分表明黨中央對這次憲法修改的高度重視。有利于在總體保持我國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性的基礎.上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憲法保障。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我國憲法應該堅持與時俱進,更好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成為國家各項事業、各方面工作的活動準則。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修改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確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憲法是人民的憲法,憲法修改要廣察民情、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
黨員干部要自覺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起好帶頭作用。黨員干部要增強憲法觀念,依照憲法法律行使職權、履行職責、開展工作,恪盡職守,廉潔奉公,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同時,我們黨員干部要做好憲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揚憲法精神,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憲法意識,形成“學法知法”的好風氣。
我們只有自覺維護憲法,保證憲法的實施,才能有效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才能有效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篇章。
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篇6
今日之中國,已經進入全新的航域,身后是法律體系的基本完備,腳下是發展的新階段,周邊是上下打量的目光。社會精神層面,法治日漸成為共同的核心價值;人民物質層面,法治為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保駕護航乃是熱切期盼。從發展階段和實際看,這一期盼已經成為一個痛點與焦點。
這兩年,中央對老虎蒼蠅一起打,讓一批大貪小蛀們落馬,人民群眾拍手稱快。為什么?原因就在于,這些蛀蟲們在吞噬人民的血汗財富。在那些有利益的地方,權力都在染指;有資源的地方,權力都在伸手。一些人因此而大貪大吞,肆無忌憚。因此,打掉腐敗分子的囂張氣焰,把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里,才會確保人民的果實落到人民的手里。
也必須看到,人民要能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路障不少。一個關鍵方面就是體制機制障礙。這些障礙,并不僅是因為滋生腐敗,更可能是因其制約而導致社會失去活力,導致發展成果被沙漏。因此,改革是必須推進的主旨。
社會生活中,公平正義如陽光、空氣,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從總體情況看,改革開放36年來,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是,還有一些地方的百姓遭受不法分子的欺凌,還有一些權力凌駕于法律之上而對群眾利益造成侵害。有的案件存在徇私枉法現象,人民群眾還難以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有的執法不嚴、選擇性執法,有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有的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這些都使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逐漸蠶食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和法治的信心。對此,我們又豈能讓人民失望?又怎能不回應人民群眾的強烈期待,不給人民的信心注入法治的能量?
法治的最終呈現,應當是一種良好的狀態。當出現違法現象時,依法治之成為共識和行動。當人們解決問題辦事情時,法治成為共同價值和信念。誠然,我們知道這樣的狀態還很難一蹴而就,但是我們必須把法治導入良性循環,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在這個軌道上不斷向上攀升。
讀憲法心得體會150字篇7
此次修改憲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歷史性時刻。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經過投票表決,高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對我國現行憲法作部分修改,是以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大勢所趨、事業所需、黨心民心所向,必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憲法保障。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黨中央決定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目的是通過修改使我國憲法更好體現人民意志,更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更好適應提高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能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這次憲法修改,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嚴格依法按程序推進,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共提出數千條建議。這是嚴格依法辦事、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的過程,體現了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當代中國憲法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坝^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我國憲法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這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從1954年我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至今,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過程中。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后,分別進行了5次修改。實踐證明,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性,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必由之路。
“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睉椃ㄖ挥胁粩噙m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確立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第一章《總綱》第一條,修改主席任職方面的有關規定,為了貫徹和體現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精神增加有關監察委員會的各項規定……這次憲法修改,根據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形勢新任務,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體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睉椃ǖ纳谟趯嵤?,憲法的也在于實施。只有更加自覺地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才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以這次憲法修改為契機,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把依法治國、依憲治國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必將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