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
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篇1
炎炎夏日已經過去,金秋九月如期而至,豐收的季節迎來了開學季。同時也盼來了《開學第一課》的開播。今年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何為夢想,他可能是無數次失敗都無法擊倒想站在世界之巔的奧運健兒。也可能是謝華安爺爺那一句“為了大家有一碗飯吃這個夢想而努力”。又或者可能是中國艦載戰斗機、中國載人航天的傳奇故事。這就是奮斗、這就是夢想!
北京冬奧會的志愿者挑戰冰雪的殘酷,82歲謝華安爺爺還要戰高溫,冒酷暑,下田間。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身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得珍惜現有的環境與年齡,在自我提升學業的同時,也要為祖國強大的背后出一份力。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加無窮的力量!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在這么強大,靠的不是喊口號,而是中國人的團結!
這次《開學第一課》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撒貝寧撒老師的那一句話:“一份付出一分收獲”。節目中不僅讓我了解到理論上的知識,更多是百折不撓的努力!
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篇2
開學第一課讓我再一次想起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涌現出了一個個最美“逆行者”,他們的出現令我們心安,他們的英雄事跡,我們銘記在心。
鐘南山院士,這位敢講真話、敢啃硬骨的抗擊“非典”英雄,84歲高齡臨危受命再次出征。作為防疫專家,他曾建議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可1月18日晚,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帶領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死亡鐮刀下爭搶一個個生命。他的出現仿佛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讓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民看到了戰勝病毒的希望。
在與疫情的斗爭一線,年輕醫護人員的身影頻頻出現,這些“90后”甚至是“95后”們,跟隨在前輩左右和病魔抗爭、與時間賽跑。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胡佩連續數日,忙碌在隔離病房里。無數次的穿脫手套和洗手液、消毒液的侵蝕,使她的雙手腫脹粗糙,布滿道道血痕。98年出生的她明明還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孩子,但在這次疫情中卻選擇了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她在日記里寫道:“我隨時準備被隔離,怎么可能不怕,但如果連我們都怕,這個病毒誰來消滅?心中的使命告訴我一線需要我,需要我們這代90后熱血青年。”
沖鋒在第一線的醫務人員令人動容,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也在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老師們開始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授課,成為新一批的“網絡主播”。還有被大雪覆蓋成雪人依然守在小區門口執勤的門衛大爺、三進三出疫區,有家不能回的卡車司機、往返60公里為防疫點送餐的火鍋店老板......他們的堅守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如一道光芒,將溫暖撒入每個人的心中。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在災難面前,我們看到了祖國的強大;在災難面前,我們看到了英雄的人民,眾志成城;在災難面前,我們中華民族從未畏懼,永遠奮勇向前!
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篇3
每年央視的節日,我和媽媽都喜歡開學第一課,這是我們中小學生的特別節目。所以每次看完之后,心里總會有一種很大的感觸和收獲,這讓我越來越熱愛祖國的繁榮昌盛。
古往今來,無數愛國人士都想歌頌自己的祖國。聶耳創作的《開學第一課》,充滿了爭吵和豪情,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著人心。他不是號召大家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衛祖國嗎?一句“自古以來,誰在生活中從未死去?”以丹之心作紀念”已經取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畢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座愛國愛黨的豐碑,因為國家給了我們很多,我們從來不奢求任何回報。當我們周圍的人需要幫助時,每個人都會伸出手來互相幫助;面對災難,祖國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后盾;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祖國仍然是我們的前線。
不知不覺,讀完了學校的第一節課,心情久久不能釋懷。一直覺得自己的命是應得的`,覺得除了努力學習,什么都不用做。現在我明白了,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作為中國人的后代,我需要努力學習,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身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此時此刻,心中只有一股熱血涌了上來,它時刻提醒著我,要學會為祖國的利益做出堅定的態度,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貫徹好祖國和黨的路線,不斷跟隨,始終保持一顆純潔的心,勇往直前。
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篇4
“火”——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如果不好好利用它,就會成為一種危險品,甚至成為一種災難。森林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有生命,如果森林里著火,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我們的身邊也常常會發生一些火災:有一年的正月初一,奶奶家附近的一座山上突然冒出了一股濃煙,隨著風勢頓時火光沖天,象一條火龍迅速在山林里蔓延了開來。“不好了,山上著火了!”——有人在外面大喊,爺爺聽到后趕緊第一時間報警,爸爸、大伯伯與村民們立刻向山上沖去,經過村民與消防隊員的奮力撲救,但還是燒掉了兩座山的樹木,幸好沒有人員傷亡。每年的春天,其它山坡上一片綠色,生機勃勃,唯有那被火烤過的那片山頭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有零星的幾種不知名的小草。
黑龍江大興安嶺美麗富饒,天藍、水凈、空氣清新,是夏天避暑的理想勝地。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無情地吞噬了大片大片的綠色,那是1987年5月6日的一天,興安嶺的森林里發生了特大火災,那次火災整整燒了25天,燒掉森林面積達101萬公頃,投入滅火人員3萬多人,受災群眾5萬多人,死亡193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億元人民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森林火災。
森林是天然的大氧吧,如果沒有森林,我們將失去美好的環境;如果沒有了森林,我們人類將不復存在。森林可以讓沙塵暴、海嘯等災害,望而卻步。讓我們都來保護我們的美好家園,保護森林出一份力,讓森林火災成為歷史,讓人類與森林相依相伴,讓森林與人類與諧共存。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永遠披上美麗的綠色衣裳。
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篇5
為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建設,解決我校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揚教師立德樹人、以身作則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學校發展目標的實現。學校自今年9月起深入開展了以“立德樹人,師德師風”為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參加動員學習,提高認識;對照檢查,民主評議。使我對開展這次活動,對教師這一職業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將個人學習
一、熱愛教育事業是為師之根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對我們自己而言,也許就是一個職業,一種謀生的手段,但是,我們為此付出了寶貴的青春,還將繼續付出我們一生的心血。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也許,和社會上的所謂“金領”、“白領”相比,我們的工資不夠多;也許,和政府官員、經理老板相比,我們的地位也不夠高。但教書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我們別無選擇,愿我們在學生的
二、關愛學生是為師之魂
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么愛心要靠愛心來培養。曾有個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們就喜歡你教我們。“為什么呢?”我問她。她欣喜地說:你對我們多好啊!從來沒有歧視我們。說實話,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節課,從不放任自流,尊重他們,公平公正。你也會因此得到他們的尊重。每次從校園走過,學生發自肺腑一聲聲“老師”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不要抱怨學生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問問,我們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大學教授鄭強有個理論:
在我的身邊,許多老師關愛學生的行動震撼著我的心靈。學校的那些班主任老師,在實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堅持跟班作業,嚴愛結合,恩威并施,從心靈深處教育學生,確實是真正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的。
在新的歷史時期,教育有了新的特點,愛學生有了更深的內涵。我們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假想中醒悟出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公平公正、尊重學生,成為學生的伙伴,成為學生的朋友,引導他們走進社會。楊林柯精辟地論述:“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就是震撼心靈、開啟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進而達到獨立行動,成為一個心靈博大、
三、努力學習提升素質是為師之本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謂:學高為師。俗話也說,要想給別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都在強調,作為老師要有豐富的知識,過硬的素質。我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篇6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在TFBOY的歌聲中開始了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它的精神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
在革命先輩的講述中,我對這種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先輩們用這種精神走完了萬里長征,開創了新中國,讓我們過上了現在這樣和平幸福的生活,這種精神實在是讓我欽佩。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用到我們的學習上去,遇到任何困難不要害怕,相信自己能夠解決。
遇到挫折要勇敢的面對,失敗了不要怕,不退縮、不放棄,繼續努力直到成功為止。我們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今后我會努力學習,不怕困難,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自我,將來回報
開學第一課感悟心得篇7
20_年的開端,沒有熱鬧喧天的爆竹聲,沒有連續不斷的吉利的道賀聲,也沒有圍在一起熱熱鬧鬧開著玩笑的親戚朋友們。有的只是一去平常的寂靜,是收到援助通知默默收拾行李的醫護人員,是彌漫在人們心中淡淡的擔憂。
湖北武漢作為重災人民人心惶惶。未知病毒的強傳染性幾乎讓每一個在武漢居住的武漢人民都被感染了。未知的病毒像空氣一樣,危險又可怕的暗藏在人們身邊。未知的病毒來源于一只蝙蝠,這是一場由某些人吃野味引起的病毒“戰役”。這種病毒打響了20_年第一聲炮響。
鐘南山院士踏上去湖北武漢的高鐵這一步就是國人們向著新型冠狀病毒發起進攻的一聲炮響!被病毒傳染的人數不斷飆升不見下降,身為醫護人員的武漢人民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病毒打了個措手不及,甚至自己也被感染了,前方急需醫護人員的幫助,聽到這個消息,其余各省的醫院醫生紛紛報名前往馳援武漢,我想他們心中一定有這么一個信念:一旦出征義無反顧,戰不退,戰必勝醫生們紛紛剪去長長的秀發,披上潔白的防護服,戴上悶熱的口罩和防護鏡,就這樣,在過年前,留給了家人們一個離別的背影。
前方戰況緊急,其他公務人員的支持援助也是刻不容緩!人民警察們也不顧險情,盡忠職守,勇敢的沖在前面,人民在后,我們便擋在前方!除此之外,各個地方的黨員們也紛紛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戴上口罩積極參與政府的防疫工作,踏踏實實履行為人民服務的服務的宗旨。眾所周知,黨員們是人民群眾最堅實的堡壘,其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他們在前線發揮領導指揮,統領全局作用,在后方進行民眾安撫民心的工作。中國的有志青年們在按奈不住為國家做貢獻的心情積極參與防疫檢查工作,甚至有的人還擔負起了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重任與為醫院工作人員的飲食派送的工作。而在前線工作人員努力抗擊疫情的同時,后方的群眾也一樣為其擔憂,我們為前線捐贈防護服、口罩和手套等……作為一名青年,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國難當前,匹夫有責,專業的事就由專業的人去做……
如今,我們可以坐在課堂里聽講,可以在操場上自由的玩耍,這就是抗疫精神,我們也一定要把抗疫精神弘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