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
長征精神的建立實屬不易,長征精神大家了解哪一些呢?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新鮮出爐,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最佳1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1
一場跨越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一次改變了中國命運的奇跡,它的精神跨越了時代、跨越了空間,震撼著每一顆流淌著熱血的心靈。
80年了,整整80年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關于長征的故事仍流傳至今。
回首硝煙歲月,漫漫征程,說不盡的離思,道不完的'苦痛。皚皚白雪無情,將戰士們的軀體封凍,卻阻擋不了他們滿腔熱血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沼澤漫漫吞噬了戰士們的身體,卻無法掩藏他們堅信革命必將勝利的信念;槍林彈雨奪走了戰士們年輕的生命,卻奪不了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
經歷了80年的風風雨雨,歲月蒼桑、年輪圈圈,沉淀往事斑駁傷痕;狼煙縷縷、烽火散盡,悲壯回聲繚繞。今天的我們可能再也無法想象過草原,翻雪山的苦楚,可中華兒女靈魂深處,已被深深烙上了長征精神的烙印,直到永遠。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長征精神,正是新中國與時俱進所擁有的強勁動力。它成為了中華民族發奮圖強、堅韌不拔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砥柱!
漫漫長征路,刻骨銘心,波瀾壯闊。長征精神,穿越歷史,把美好未來的光輝映入每個人的瞳孔,始終為中國人民所銘記,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富強的方向堅定前進!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2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河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這是我們剛學過的一首寫的詩。但我讀起它時,我的內心就久久不能平靜……
媽媽從小就對我說:“小陽陽,你知道嗎?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那些紅軍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你看見那國旗沒有?那就是用紅軍戰士的鮮血染紅的,所以我們要更加熱愛今天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我愛我的祖國,愛著在太陽下迎風飄揚鮮紅的五星紅旗。國旗上有著紅軍戰士的靈魂,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沒有昨天他們的浴血奮戰,哪有這強大美麗的新中國?沒有他們的不朽的付出,哪有我們今天能坐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
在陽光下,國旗在空中高高飄揚。國旗似乎在微笑,因為它對現在的中國很滿意,因為,付出有了回報。它微笑著看著祖國一天一天強大,一天一天美麗。在2008年的奧運會上,它看著全中國人民的熱情和中國健兒的頑強。在不久的將來,2010年,它又要在美麗的不夜城——上海,迎來世博會。一份又一份為它爭光的答卷,呈現在它的面前。
這首詩里的紅軍是頑強的!他們不怕困難,在逆境中向前走。這是紅軍的樂觀主義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紅軍才會走下去,才會有新中國!正因為有了紅軍精神,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迎來了我們祖國今天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
當我們遇到一些小挫折時,不妨去想象一下紅軍精神,也許你就會覺得你的那些小挫折不算什么。
紅軍的精神使我刻骨銘心,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人才會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遠更遠,直到成功……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紅軍先輩們以敢為天下先的創造精神,以不畏艱險、不怕失敗的拼搏意識,踏上了那條布滿荊棘的長征路。
當他們走到人跡罕至的皚皚雪山面前時,可曾被它所嚇倒呢?他們的行動擲地有聲地告訴我,他們再一次迎接了挑戰,選擇了前進。糧食用盡了,他們殺掉了心愛的戰馬,甚至啃咬堅硬的腰帶;淡水喝光了,捧起一手雪花便塞入口中;身上的衣服單薄了,他們摩拳擦掌,加速前進。
然而,高速度的行軍,營養的缺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令英勇的紅軍戰士們一個又一個長眠于白雪之下。還記得那個脫棉衣借給他人的老紅軍,在漫天飛雪中化作了一尊永遠矗立的豐碑!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犧牲保證了長征的全面勝利,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奉獻,整個紅軍才能靠著頑強的'毅力走出雪山,拼到最后!
當我們遇到一些困難一時之間無法克服時,當我們收到了挫敗甚至打擊時,我們要像紅軍那樣有毅力與恒心。一次失敗不要緊,怕的是一輩子失敗。而要想從失敗走向成功,就一
定要沉住氣,堅持、堅持、再堅持,在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紅軍將士們正是由于具備了這樣的毅力和恒心,才能克服千難萬險,贏得長征的輝煌勝利。
兩萬五千里長征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精神的熏陶,深刻的沉思,更有著無窮的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4
在21世紀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無一不改變,但是黨還是一如既往,沒有貧富貴賤之分,更沒有年輕貌美或者風燭殘年的區別。能讓黨始終如一的,終究還是華夏人民的那一顆熾熱的心。因為我們沸騰的心燃燒之時,映照出來的只有黨的影子,所以黨至今還是那么燦爛輝煌。
記得長征是一段艱苦又無法一帶而過的歷史,是中國紅軍主力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想陜甘寧革命根據地會合的戰略轉移。長征的勝利從各個角度上來說,無一不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紅軍是一支無人能敵,不可戰勝的隊伍。長征后保存下來的紅軍人數雖然不多,但這是黨的極為寶貴的精華,構成以后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骨干。紅軍在長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長征中紅軍所表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頑強信念、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和一往無前不畏犧牲的.英雄豪爽的乞丐,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成為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僅對繼續前進的巨大動力。
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不拔的革命理想和堅貞不屈的信念,無論如何都相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就難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所擁有的一切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上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謹守紀、團結一起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廣大群眾,同大家生死相隨、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長征精神還是黨的原動力和中國革命的偉大的頂梁柱,更是一股以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為核心的無形的力量。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5
優雅的語言傳承著我們的智慧,經典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光彩。
校園里的墻上寫著“弟子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我們剛懂事時,父母就教導我們:“要講普通話,不能說臟話,不能......”可是,還是有一些不良少年整天臟話連天,不管學業,就知道吃喝玩樂,天天在網吧上網,學業是一敗涂地。我們要爭做一個文明的小衛士,去阻止那些不文明的`現象發生。
出自《論語》的“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立足。是呀,現實生活中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禮儀和禮貌的語言的話,就算是壓縮垃圾處理廠,也不會收沒有禮儀、沒有教養的人吧。如果沒有禮儀,沒有教養,那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會有立足之地嗎?
古人雖條件比我們新時代要落后,可是,他們個個牢記文明禮儀,從來不說一句臟話,不做一件壞事,而我們呢?穿不愁,玩樂盡有,卻每天臟話連天,不管學業。落后時代都能做到文明,為什么我們做不到呢?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是金錢買不到的。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儀,你就徹底的失敗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讓我們牢記:任何事都沒有個長久,只有優雅的語言和高尚的品德才會伴隨我們一路前行,走過一生。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6
“長征萬里路遙迢,風蕭蕭,雨飄飄。浩氣比天,千軍勢如潮。為雪國恥灑熱血,真理在,恨難消。夢斷推窗聽鼓角,冷月皎,流螢高。身居京華,常盼歸鴻早。抽出心絲填舊句,寫往事,萬年驕。”民在《江城子——憶長征》這首詞中,生動地描寫出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歷經的艱苦。
有人說“紅軍隊伍是地球上一根長長的紅飄帶。”是啊!紅軍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足跡。湘江,一條碧綠的河流,如今卻被鮮血染紅,這血是我們紅軍所流,它時時提醒著人們保衛自己祖國,為祖國利益所戰!
在長征途中,紅軍需翻過一座座雪山,穿過一片片草地,紅軍不能因為累而停下腳步,因為此時的`每一分鐘都可能牽扯到國家的安危。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領導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南昌起義影響下,全國暴發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百色起義等大小武裝起義100多次,建立了井岡山根據地、中央根據地、陜北根據地等十幾個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全國紅軍發展到10萬人。蔣介石心有不甘,開始“圍剿”,但是紅軍在周恩來、朱德指揮下,執行的戰略戰術原則,勝利粉碎敵人四次“圍剿”。
如今,我們提起紅軍長征我們不會感到羞恥,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7
星期五午時,教師帶著我們在學校一起觀看了電影《長征》,這是個真實感人的故事。
在長征途中,紅軍艱難地翻越雪山過草地,在翻越雪山時,有一個紅軍戰士身上背著沉重的行軍鍋,很多人勸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樣意。因為太疲乏了,他一不細心摔下了懸崖。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淚。還有的紅軍戰士在過草地時,因為沒有東西吃,很多人都餓死了。實在沒東西吃的時候,只能啃樹皮,吃草根。我真想把我的糧食給他們,可我們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
可是,他們沒有所以而氣餒,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擊國民黨的圍剿,為了人民得解放,為了建立一個新中國,他們歷盡千辛萬苦,不怕任何困難,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經過觀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此刻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比起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辛,我此刻所遇到的困難根本算不了什么。我要勇敢地應對困難,想盡辦法克服一切困難,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漢。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8
每當聽到激昂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看到紅彤彤的五星紅旗,我便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那艱苦的長征,眼前浮現出紅軍因為饑餓而攤倒在地的情景。
長征,從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結束,一共兩年,紅軍一個個飽受磨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能吃上一些野菜已經不錯了,而這樣竟然持續了兩年。這段歷程絕對是世界上史無前例的。
光陰似箭,轉眼間長征已經 70 周年。長征是中國史上最美的詩篇。生機勃勃的小草對紅軍說:“用你強壯的身體走過 25000 里”,鮮艷的花朵說:“用你的生命為祖國貢獻力量”。
幾十萬紅軍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走出了轟動全世界的長征,紅軍戰士勇往直前,不怕遙遠的路途,不怕艱險的歷程,不怕千變萬化的天氣。這種“無所畏懼”的奮斗精神,時時激勵我們要在實踐中努力奮斗,在學習中努力奮斗,在生活中努力奮斗!
遙遠的長征,縱橫十一個省市,攻占了 700 多座縣城,進行了近三百次的戰斗:“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等都是這里面最著名的.戰役,兩年后,終于到達了陜西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天地。長征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的光輝成就。紅軍戰士為了走完長征,冒著槍林彈雨。鮮花和掌聲只垂青于成功者,而紅軍戰士們就是最成功最成功的成功者,因為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成了光彩奪目的五星紅旗,染成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長征,不但使中國日益強大,也深深地體現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深情。它是一朵鮮花,它是一首美妙的歌曲,它也是一股用之不竭的力量!
紅軍們的長征精神過去偉大,現在偉大,可以說是“空前”,不過我們這些晚輩會把它視為過去,用我們的力量創造理我偉大的壯舉,不過我們不會忘記它,而是深深地銘記,用這種精神認真學習,認真工作,成為國家的棟梁,贏來鮮艷的“花朵”與激烈的“掌聲”。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9
清明假期,當我做完作業時,我轉頭看見爸爸正目不轉睛地看電影《長征》,我也坐在一旁靜靜地跟著看。剎那間,我想起過去當我看見外婆在看革命戰斗片時,眼眶總會泛紅,懵懂無知的我還喊著“婆哭了!”,全然不懂那沉重的長征精神。直到今天,我才真切地感受到那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所謂何物。
影片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紅軍行軍作戰中,不怕苦、不怕死,中途餓了就吃野草、樹皮充饑,渴了就喝溝河水,甚至雨水和雪水。紅軍戰士也沒有像敵人一樣的先進裝備武器,他們有些人沒有槍,只拿砍刀等武器用來和敵人作搏斗。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不僅受到敵人的圍追堵截,還受到病魔、饑餓和寒冷的痛苦折磨,盡管如此艱難,但仍沒有人退縮。“紅軍不怕遠征難”,歷時兩年時間,終于取得了長征勝利。
我的心仿佛被錘子重重一錘,我內心的小喇叭在不斷地詢問我,“你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讓紅軍戰士不怕艱險、不怕流血犧牲,戰勝困難,與敵人做斗爭嗎?”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他摸摸了我的腦袋,摟著我說:“孩子,你是不是疑惑紅軍為何如此堅持不懈嗎?”我點了點頭,爸爸繼續說道:“你還小,你也不曾經歷過,所以不明白……”
從爸爸的講述的話中,我恍然大悟,這種精神就是堅定的革命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就是嚴守紀律、緊密團結、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
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紅軍戰士用鮮血染紅的。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偉大的長征精神激勵我們好好學習,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來報效我們的國家和社會。
或許過去的足跡終究成為塵埃,但是紅軍的精神卻如春雨綿綿,不斷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10
戰勝自己是需要勇氣的,今天,我們體驗了長征。
我們來到蕭山的紅山教育基地,首先,我們先繞著基地走了一圈,當做長征的日行八百里。這個怎么能和長征相比呢,長征日行八百里,我們不知道一百里有沒有行到,這根本感受不到紅軍長征的辛苦,但是陳佳慧居然說累死了,她的腰好痛。開什么玩笑呢?走這點路就累啦?紅軍要是像你這樣的話,就沒有長征,沒有新中國了。也許陳佳慧是因為身體不好才說的,但是我的身體好的不得了,這點路對我來說不算什么!嗯,我默默發下誓言,不能像陳佳慧那樣懦弱,一定要戰勝自己。
爬“雪山”時,我看見錢景行的腳和手都在大幅度地不停的顫抖,我理解他,我有恐高癥,爬山時看看下面是萬丈深淵,我就想下去可已經爬到一半了,半途而廢有點可惜。所以,我只能咬咬牙,頂著頭皮往上沖。錢景行此時應該就是這樣的感覺,雖然“雪山”不高,兩層樓高度都沒有,但現在錢景行十分害怕,上也上不了,下也下不去,我猜他一定在想:怎么辦?怎么辦?現在下也不好下,可上……哎!看著就讓我膽顫,算了,硬著頭皮上吧,反正咬咬牙就過去了。錢景行他雖然十分害怕,但還是勇敢的上去了。啊!錢景行的這種精神值得學習,我也要像他那樣戰勝自己。
紅軍讓人敬佩。他們以前也過著跟我們一樣的生活,卻因環境所迫,而戰勝了自己,翻雪山,渡黃河,吃草根,嚼樹皮,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終于贏得了勝利。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過的十分幸福,為了那些長眠于地下的英靈,我們更應該戰勝自己,對于今天這場與以前的自己打的仗,我們贏了!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1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一條路:一條光明之路,一條幸福之路,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里,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陜北。
光陰荏苒,一晃70年過去了。70年前的長征,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跡,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云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里的黑草地……70年前的今天,偉大的工農紅軍用自己的血汗在中國大地上寫下了一部史無前例而又驚心動魄的壯麗詩篇―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12
一個腳印,一個足跡——這是微不足道的。但當千千萬萬個腳印匯聚在一起,那便足以踏過中國的千山萬水,足以征服一切面前的困難。然而,一個腳印一滴血,一個足跡一串淚,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當年帶領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這是由多少血與淚堆砌而成的宏偉詩篇啊!
一雙雙破舊的草鞋,一把把沉重的步槍,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役——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一次一次的困難被英勇的紅軍踩在腳下。有人說:“長征是一次奇跡!”而我不這么認為,長征不是一次奇跡,而是一次必然,是必然會成功的。因為信念,因為紅軍戰士們胸懷救國救民的堅定信念,將一般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挑戰成功,名揚中外!
在整個長征征途中,沒有退縮的紅軍,只有倒下的紅軍!沒有放棄的紅軍,只有堅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紅軍!胡正先老先生,當年也是一名紅軍,如今已經99歲高齡了,但每逢提起當年長征的往事,便會挺直胸膛,臉上洋溢出自豪的神情。當講到過草地整整48天沒有糧食,只能啃草根時,我的`雙眼濕潤了。48天——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震撼的數據。我們正常人一天不吃飯肚子就會鬧騰一天;三天不進食想必就會渾身無力了。可紅軍戰士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卻還是投身于一場場戰役,拿下一次次勝利。這種克服萬難、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信念,就是長征精神!
長征雖是歷史,但長征精神并沒有成為歷史,它就在我們身邊。大到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小到學習工作,都可見長征精神在發揚和傳承。好比我們的日常學習,由小學至初中,再升入高中,甚至大學。每一次考試就像是一場戰役,著漫漫求學路就是一次人生的長征!平時上課,再苦再累也要挺住,要在這人生之路上打下一場場漂亮仗,贏得一次次勝利,要讓這長征精神永存心中。
長征精神,并不僅僅只是紅軍戰士所擁有的信念,更應該是我們生活中所必需的品質。讓我們接力,讓長征精神成為永恒!值得學習的東西!長征留給了世人無窮的精神動力,長征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踏上這條漫漫求學路,我感覺身上仿佛肩負起了長征般的責任,也正在面臨著與長征路上相似的艱難險阻。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長征精神。踏著先烈們的足跡,尋著紅軍們的路途,我正整裝待發,迎接人生路上的一個個考驗。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13
這幾天,學校宣傳櫥窗里,正在展覽紅軍長征的圖片。一下課,總有很多同學圍在那兒。中午吃完飯,我和同學也來到了這里。
“奧,原來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我們剛到那兒,就聽到同學們在議論。
我倆趕緊看了起來。在第一張圖片上,我們知道了紅軍長征的大概歷史。接著,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就像放電影一樣,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看,寒風呼嘯,懸崖聳立,鐵索連接著兩座遙遙相對的山峰,下面是幾十丈深的波濤洶涌的江面。橋的那頭,敵人架起機槍,瘋狂的掃射;橋的這邊,紅軍戰士踩著搖搖晃晃的.鐵索,向前沖去。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后面的戰士接著沖,一個又一個的戰士倒下了,又有一批又一批的戰士沖上去……
看到這兒,我扭頭看看和我一塊兒的同學,他正全神貫注的看著圖片介紹。我沒有打擾他,繼續看下去。
瞧,那張圖片中,幾個戰士相互攙扶著,還拄著拐杖,地上都是草。我猜,這應該是“紅軍過草地” 的故事吧這。個故事我聽過,有個可敬的老班長,為了照顧傷病員,自己吃魚骨頭,在即將走出草地的時候,犧牲了……
早在80年前,我們可愛可敬的紅軍戰士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踏上了長征路,這一路上,灑下了多少獻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想起那一次的體育課,老師讓我們跑四百米,還沒過半,我便感到口干舌燥,真想放棄算了,想想這些紅軍戰士,我真為自己的怯懦而感到羞愧。
這些圖片,靜靜地在那兒告訴我們曾經發生的感人的故事,而那些故事,也在默默的鼓勵著前來參觀的每一個同學。紅軍長征精神將永遠散發出燦爛的光芒,激勵著我們向前進。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14
深化文明城建設,就要“做文明人、講文明事”。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一些話語,一件小事,都會讓你明白一些道理。
那天,媽媽和我說她小時候的事。那次,媽媽同桌的鋼筆掉到了前面同學的桌子底下,媽媽的同桌對前面的同學說:“喂!幫我撿一下鋼筆。”前面的同學什么也沒有說,但還是一臉不高興地幫他把鋼筆撿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沒想到媽媽的鋼筆也掉到前面同學桌子下面,媽媽對前面的同學說“請幫我把鋼筆撿一下,好嗎?謝謝!”前面的同學高興地把鋼筆撿起來,還說了聲:“不用謝!”媽媽告訴我,從那時起,她明白了個簡單的道理——就是對待任何人都要講文明,懂禮貌。現在媽媽要求我也要講文明懂禮貌。
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去學畫畫,上車的時候人還很少,不過每到一站,人們就紛紛擠上來,車子里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車又到一站,一位老奶奶上來了,她一看沒有座位,就緊緊地抓住扶手站了下來。我剛想給老奶奶讓座,我旁邊的一位叔叔微笑地對老奶奶說:“坐這里吧,大娘。”老奶奶連忙說:“ 謝謝,小伙子1”看見老奶奶和叔叔高興的樣子,我也好像懂得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對人要友善,要尊老愛幼,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一份快樂。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使用文明禮貌語言;讓我們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
《紀念紅軍長征九十周年》心得范文篇15
大家知道兩萬五千里長征嗎?它是紅一方面軍從1934年10月10日開始由江西的瑞金出發,到1936年10月19日達到陜西吳起鎮的路程。
這段長征路是多么艱苦啊!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紅軍開始了漫漫的長征之路,就在這個月,紅軍渡過了長征第一河——都河,11月29日,紅軍開始搶渡湘江了,這次戰斗,為了保護領導戰士們和敵軍展開了激烈的戰爭,戰后,湘江上漂起了許多紅軍的尸體,湘江也被血染紅了,真令人傷心,1月,紅一方面軍做了竹排,準備強渡烏江,最后,倔強的烏江也屈服在了紅軍之下。突破了重要關卡婁山關的'紅軍,又假裝成了戰敗的敵人,智取了遵義城,還用智慧四渡赤水,戰勝敵人,紅軍戰士渡過了金沙河,又強渡了大渡河,之后,翻越了大山夾金山,來到了草地,紅軍三次過草地,遭到了敵人的八次攻擊,可惡的敵人總想把共產黨徹底消滅,經過了千辛萬苦,紅軍終于走完了兩萬五千里長征。
我要向這些紅軍戰士學習這種愛國報國、不惜自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