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
同學們要學雷鋒甘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學雷鋒精神活動心得新鮮出爐,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2024年(1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1
雷鋒的童年。失去了所有親人的雷鋒依然成為孤兒,家中斷糧,在他即將走向死亡的前夕,他見到了也許是他所認為偉大的人:解放軍。幾乎在一夜之間,土地改革以疾風暴雨之勢全部鋪開。托洛斯基說:“想過上平靜生活的人,在二十世紀真是生不逢時。”無論現在的史學家如何哀痛鄉紳階級的崩潰和傳統宗族的瓦解,事實就是,貧無立錐之地的雷鋒叔叔獲得了自己的三畝田地,并且從此過上了人的生活。
而雷鋒的整個人生亦由此徹底改變。同年,雷鋒入學讀書。在這期間,雷鋒同學應該學習很努力,從他日后的日記水準來看,他確實掌握一些基本寫作能力。譬如那段著名的“春夏秋冬”論。()雷鋒在一九六零年發表過文章,名字叫《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 很明顯,雷鋒在一個謊言盛行的年代中卻并沒有說謊。
小學畢業后,雷鋒同學沒有選擇繼續讀書。重點大學在那時候確實沒有太大吸引力。他隨后在地方政府找到了工作,直到一九五九年,雷鋒響應號召,光榮入伍。請注意,在入伍之前,雷鋒已經在工作中獲得了諸多的榮譽。換言之,政府毫無可能以一系列預謀展開“造神”的運動。兩年后,雷鋒殉職。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2
雷鋒的精神我們要時時刻刻學習,要爭做文明好少年。
為什么要這樣說呢?因為雷鋒小的時候也經常幫助別人。我記得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看見雷鋒為了幫助老奶奶,自己卻在外邊淋雨,背上還背著老奶奶的孫子,雷鋒背著她的孫子還要走二十多里路,因為這位老奶奶想去她的兒媳婦家,正巧下了一場大暴雨,所以她才沒辦法的。
雷鋒把老奶奶和她的孫子送到了她的兒媳婦家,老奶奶把在路上的事,一字不漏的說了出來,本來老奶奶想叫兒媳燒一碗姜湯給雷鋒喝。可是一轉眼人就不見了,老奶奶嘴里好像還說道:“真是好人啊!”
還有雷鋒的戰友,王大力也學著雷鋒幫助別人,王大力在火車站的時候,看到一位老有奶抱著孩子,那位老奶奶說她的車票不見了,好像是去往張家團的火車票,王大力聽見了。連忙拿了錢去買張家團的火車票。還對老奶奶說他找到了。
我們看,我們身邊的像雷鋒的好人很多,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精神,爭做文明好少年。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3
我們雖然是00后,但對雷鋒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在我們中間好人好事更是層出不窮。
還記得去年夏天一個炎熱的上午,我和媽媽一起去南山學騎車,路上遇到一群和我年紀相仿的小學生。見他們有說有笑的走進敬老院,出于好奇,我便跟了進去。
原來,他們在為敬老院里的爺爺奶奶們服務:他們有的在為老人整理頭發,有的在清掃院子,有的在和老人談心,其中一個個子不高的小男孩兒,正在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吃力地把一條厚重的被子搭在繩子上……他們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們知道老人最怕的是孤獨和寂寞,他們需要幫助。每做完一件事情,他們就會多一份開心,而老人們也多了一份溫馨。這也許就是雷鋒精神吧。
不知什么時候,太陽收去了幾縷熾熱的陽光,熱風似乎多了幾分涼意,為他們送去了絲絲涼爽…..
現在,我雖然已經記不清楚他們的模樣,但想起他們幫助別人時那一串銀鈴般快樂的笑聲,即使在冬季,我也不會覺得溫暖。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4
煙花再美,只在燃燒的一剎那絢麗;花兒再艷,只在那場花事里璀燦;當時光靜靜流逝,多少繁華和權貴在時間中剝落遺忘。而雷鋒,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卻在時光的沖刷下越來越清晰,他用自己高尚的品質,成就了幾代人心目中的榜樣,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斷前行。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是孝子們的寫照。當時光帶走了父母的青春和健康,當我們的爸媽有一天需要我們扶持相伴,就像小時候他們牽著我們長大一樣,我們該怎么做呢?陳斌強叔叔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當他用一根布帶綁著自己的母親,五年如一日,奔走在30公里的上班路上,悉心照顧著癡呆的母親,沒有一天睡好覺,沒有一天不是如此勞累。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母親每一天都幸福地生活著。小時候,這根布帶是母親的關愛它背著年幼的兒子,茁壯成長;長大后,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它背著年老的母親,起早貪黑。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無論刮風下雨,這布帶難道不就是雷鋒精神嗎?它在兒女的肩膀上一天天傳遞下去,在祖國大地上接力著!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5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就是對雷鋒叔叔的真實寫照。雷鋒叔叔是個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的人。他把為人民服務當作他的生活習慣,經常在工作、生活中體現,他見到生活中有困難的人,就竭盡所能幫助他人。雷鋒做好事,對他來說很平常。下面就是雷鋒叔叔幫助別人的一些實例:
1、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后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2、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3、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毛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送到火車站,
或許有些人覺得雷鋒精神有些過時,但雷鋒的精神已經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要發揚雷鋒叔叔的這種樂于助人的精神,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少年吧!!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6
我家里有許多書,比如說:《格林童話》、《愛迪生童話》……其中,我最喜歡看《雷鋒》這本書了!
《雷鋒》這本書里把所有雷鋒做的好事都記錄了下來。他是一位樂于助人、關心別人、無私奉獻、愛學習的好戰士。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解放后,雷鋒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在日常生活中,雷鋒處處關心別人,對待同事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樣。雷鋒叔叔只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而他卻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好事做得不計其數。雷鋒叔叔之所以這么偉大,是因為他把遠大的理想生活和工作中最細小的東西聯系在一起,用革命的干勁深深地鼓舞著,用黨的光芒照射著自己。他常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每天在學校,我也想做好事,受到老師的表揚。假如同學有困難,我會幫助他;假如我撿到一個錢包,我會交給班主任;假如……可是,這些事情偏偏我都遇不到。直到我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雷鋒叔叔并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去做好事,也并不是為了受到表揚去做好事。雷鋒叔叔的偉大,完全出自于平凡,而這些都是表現在一些極小的事情上。
我每時每刻都要學習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精神,讓雷鋒精神永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7
在學習雷鋒的日子里,我校大隊部舉辦了一系列的'學雷鋒主題活動.讀雷鋒書籍,講雷鋒故事,學雷鋒精神.我們舉辦了讀雷鋒故事讀后感比賽,有近十幾人獲獎.講雷鋒故事比賽讓每一位同學都從雷鋒的點滴事跡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獲.仿佛雷鋒叔叔就在我們身邊.
每班還開展了學雷鋒為主題的主題班會,讓孩子的心靈有一次受到了震撼和洗禮.我們會在今后的活動中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孩子們向雷鋒叔叔那樣,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8
20____年3月5日宣傳號召學雷鋒,我們不僅要3月5日學雷鋒,而且要天天、時時、事事學雷鋒,把雷鋒精神體現在我們的思想上,落實在我們的行動上。
學習雷鋒要學習他的“螺絲釘精神”,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他曾經說過:“自己要像一棵螺絲釘,擰在那里都要閃閃發光。”一所大廈要有棟梁支撐,也少不了小小螺絲釘的作用。不論你是國家的棟梁,還是固定共和國大廈構件的螺絲釘,都應該閃閃發光。這就要真正使雷鋒精神扎根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每一個崗位上,每個教師都能像雷鋒那樣,立足崗位、忠于職守、勤勉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雷鋒在他的日記中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說:“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所以學習雷鋒最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
學習雷鋒,弘揚雷鋒精神,是時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望,它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要進一步形成學習先進、弘揚正氣、催人向上的社會氛圍,把雷鋒精神貫徹到行動中去,形成人人學雷鋒、人人是雷鋒的良好氛圍。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9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雷鋒的故事》,我看了之后深受感動。
雷鋒學習認真刻苦。上小學時,每天要走十六七里路,他總是早去晚歸,從不曠課。雨雪天,他沒有膠鞋,就穿上自己打的草鞋或木屐趕去上學。老師講課時,他用心聽講,絕不在課堂上貪玩打鬧。
雷鋒生活勤儉節約。他穿的襪子補了又補,不知補了多少遍,穿了多少年,也舍不得丟棄。他還找了幾塊木板,釘了一個“節約箱”,把撿到的碎銅爛鐵、螺絲釘、牙膏皮、破手套等,都裝到里面。修車修工具時能用得上的就用上,盡量節約開支。
雷鋒工作非常認真。一次出車前,他檢查發現一個火花塞帽不見了,他的助手找來一個新的讓他換上趕緊出車,他不肯,硬是將車輛機件拆開,細心查找,終于在汽缸里找到了,防止了意外事故發生。
雷鋒待人愛憎分明。在小時侯斗惡霸的大會上,他手握紅纓槍,憤怒地質問地主,表達他的滿腔仇恨。在戰友父親得病時他把自己的錢寄去不留名。正如他日記中寫到: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雷鋒雖然只活了二十二歲,但雷鋒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大家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10
當三月的春風吹遍大地的時候,我們總會想起一個不朽的名字――雷鋒。在我們耳邊會想起一句偉大的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為了進一步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我在班級召開了“學習雷鋒精神”的主題班會。
由于當代的小學生對雷鋒的了解比較少,所以通過視頻、圖片向學生多講述一些雷鋒事跡,讓平時自己的所作所為與雷鋒進行對比。雷鋒雖然與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難道對集體的那種火熱的熱衷,對他人春天般的溫暖,不值得我們當代小學生學習嗎?因此,要鼓勵學生從身邊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起,學習雷鋒精神,遵守校規校紀。學習上發揚雷鋒“釘子”精神,努力拼搏,互相競爭,爭取上進。生活上粗糧細糧一樣吃,不浪費一粒米,穿衣服干凈整潔即可。積極參加義務勞動,隨手撿起一片廢紙,凈化校園。關心集體,關愛他人,團結集體不說臟話。相信,只要我們學習雷鋒,共同努力,就肯定會留住“雷鋒”,留住文明,創造出和諧的校園。通過此次班會,既達到了弘揚雷鋒精神的目的,也使他們明白了學雷鋒要落實到行動中去,要從身邊小事做起的道理,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助人為樂、服務他人的意識。
三月,讓我們走近雷鋒,解讀雷鋒,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思想,用我們的行動,去助人。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向雷鋒學習,做一個新時代的“雷鋒”!使新時期雷鋒精神之花開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11
在星期四的中午,我們全班去后院看電影。
我們歡呼起來,電影開始了,帳篷里屏幕上寫著一個大大的字,就是《青春雷鋒》。頓時,雅雀無聲。
雷鋒在農村里,大學過后,他當上了兵,雷鋒在兵場上大顯神威。有一天,隊長給雷鋒發了兩件衣服,可他一件也不收,每一天給孤兒院捐錢,他根本不收國家的一分錢。就在一次早上,隊長帶他帶他去的地方去看看,在雷鋒走在半路上,他發現一顆螺絲釘,一腳就把它踢出去,隊長急忙跑過去說:“你怎樣把螺絲釘給踢出去呢”雷鋒說:“螺絲釘拿來有什么用呢”隊長就說:“假如,一個機器沒有了一個螺絲釘,那怎樣正常啟動呢所以丟了一個螺絲釘是很重要的'”。雷鋒聽了這句話,發誓自我就要做一棵螺絲釘。最終得到了的夸獎,得到大家的掌聲。
我以后也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熱于幫忙別人的好孩子。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12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這首歌可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人皆有知。
雷鋒,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他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學習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并獲得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這些遠比得上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可雷鋒叔叔沒有上過學,就連學校也沒踏進過,他的知識都是后來長大了努力補起來的。
還有一次,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什么幫大媽倒水,幫婦女提包,幫丟票的小孩買票,等一堆好事。
像這樣的好人,我們班上也有幾個,就說鄭燈運吧,他雖然成績很差,但是他非常樂于助人,還經常被老師同學們表揚呢!你瞧,他又做了一件好事,今天晚自習的時候,一位同學先開始還活蹦亂跳的,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撲通一聲,他吐了一地,不怕臟不嫌臭的.鄭燈運同學馬上跑下樓鏟了些煤灰,把臟物蓋住了,并用掃帚把它掃干凈了。下課后,老師還表揚了他,批評了我們這些所謂的干部,讓我們寫了一份深刻的檢討,像這樣的事情不知發生了多少次呢!
我,雷鋒完全不一樣的人,做完全不一樣的事,現在我一定要改變自己,就如“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一切,改變小氣。”這句歌詞一樣把自己的不足之處改變,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同學。
雷鋒叔叔,你是我的榜樣,我永遠忘不子您。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13
有一個人,從小就經受磨難;有一個戰士,他心里裝的全是人民;有一顆“螺絲釘”,他總是職守自己的崗位。他——就是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樸素、憨厚,為人老實。他助人為樂的事跡伴著風兒吹向祖國的高山大河,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吹進億萬中國人民的心中。
當我讀了《雷鋒故事》之后,我同情他童年的遭遇,發揚他無時無刻視人民如親人的可貴精神,為他短暫的生命而惋惜,對他的“釘子精神”我十分敬佩。
他的童年是辛酸的,親人們一個個相繼去世,他孤苦伶仃,但他人窮志不窮,從小就樂于助人。他出生在舊社會,受盡地主婆的折磨。一次,解放軍從他家鄉經過。解放軍非常愛護群眾,使他從小立志想當一名解放軍戰士。
長大后,他終于如愿以償的當上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從軍后,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簡樸,從不亂花一分錢。衣服、褲子和襪子都是補了又補。毎次吃飯后他都會把桌子上掉的米飯拿去喂豬。他還用廢木頭釘了一個“聚寶箱”,把多出來或撿到的螺絲、螺帽、牙膏皮、鐵絲條都放在里面,當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不到的東西就賣給收破爛的,得到的錢就交給公家。
“做一件好事并不難,做一輩子的好事卻很難”。但雷鋒叔叔做到了。他就是這樣樂于助人,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了數不清的好事。如援災區捐款獻愛心、幫戰友補被子、協助炊事班洗菜、在列車上為他人服務和雨中送親人等。大家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也有人說他是“傻子”,但他甘愿做“傻子”。
記得雷鋒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名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就是雷鋒的崇高愿望。在他短暫的生命中,他做了無數件為人民服務的事。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這么優越,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讀書呢?人人都需要幫助,為什么都不互相搭一把手呢?雷鋒叔叔雖然“睡著”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著,永遠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做一個新時代“雷鋒式”的好少年吧!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14
一身簡單樸素的工作服,平淡無奇的五官上掛著恬靜的微笑,再加上“光滑”的安全帽和透明亮麗的眼鏡,“當代雷鋒”郭明義正緩緩向我們走來。
當郭明義伯伯聽見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得白血病的時候,在踏入病房的那一刻,郭明義伯伯的眼淚就不聽話的往下流,心仿佛被揪住了一般。他憐愛的眼神望著小家伙瘦弱的臉龐,唉聲嘆氣的說:“多么不幸的小家伙呀!”說著情不自禁地從口袋里掏出一些皺巴巴的鈔票,雖然捐出的錢輕于鴻毛,但對那個小家庭來說卻是重于泰山!郭明義伯伯把錢硬塞給那小家伙的奶奶,奶奶熱淚盈眶,雙手一顫抖地接下了那些錢,奶奶說:“謝謝你!”郭明義伯伯心平氣和的說:“不用謝,盡量幫助這不幸的孩子說我應該做的。”郭明義伯伯捐出的錢給予了那些家伙希望,給那小家庭重新看到了太陽的光輝。近20年來郭明義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孩子,共計12萬元,那等于是他20年的工資!別看他那觸目驚心的數字,以為他是個大富翁,其實他不是,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家里一貧如洗,僅僅只有40平米,家里沒有舒服的沙發,沒有大屏的電視機,沒有完好無損的椅子。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向他這樣呢?
不管時代風云怎樣變幻,不管價值追求多遠,他始終以雷鋒為榜樣,無償獻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郭明義伯伯無償獻血6萬毫升,相當于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獻血證厚厚一沓,共64本。可想而知,在炎熱的夏天,驕陽似火,郭明義伯伯走在回家的路上,汗如雨下,豆大的汗珠從臉頰淌下。突然,郭明義伯伯看見一輛獻血車,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去獻血了,一年四季都是這樣。正應為如此他獲得莉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嗯嗯,只要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他總是看別人,還需要什么,他總問自己,還能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平凡,越能彰顯簡單的偉大。”郭明義伯伯雖說自己做的事微不足道,但對我來說卻是偉大的!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心得感悟篇15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每當這首歌曲響起時,大家心里都會想起一個人,那就是“雷鋒”。
“雷鋒”有一句名人名言是“我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有些人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雷鋒”,“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在生活上也有做好人好事的“活雷鋒”,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比如我們班上“孔文卬、楊文郁……”無論誰需要幫助,他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有一次,其他同學都回家了,教室里只剩下孔文印一個人了,他一個人拿著掃把,把教室掃得干干凈凈。
還有一次,班上的兩個女生抬不起一個滿滿的垃圾桶,孔文印看見了,馬上跑過去說:“走開,我來幫你們抬”。
“做好事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這句話我每天都能聽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對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______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