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關于環保題材的演講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各位朋友:
大家好!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之本、發展之基,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管理水平最直接、最重要的體現。一個城市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繁榮將難以為繼,社會文明將黯然失色,人與自然的和諧將難以實現。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呼吸清潔空氣、享有藍天白云、感受溫暖陽光成為人們的新期待。小康全面不全面,環境質量是關鍵。山清水秀但貧困落后不行,殷實富裕但環境退化也不行。
凡是沉疴,短時間內單以猛劑強攻,往往難以奏效。唯有找準病灶,長時間綜合施治,溫補調養,方能標本兼治。醫道如此,環保也是如此。中東部地區持續出現的霧霾、沙塵天氣、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不斷沖擊人們的神經,面對這些嚴峻的問題,我們不能奢望畢其功于一役,搞一次聯合治理就玉宇澄清萬里埃。發達國家治理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環境問題是長期積累形成的,解決起來需要一個過程。針對環境改善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一定要積小成多,積跬步至千里,打好持久戰、攻堅戰,才能實現以藍天白云裝扮美麗中國的夢想。
改善環境需要群策群力。聯合國環境署為世界環保日確定的主題是:“思前·食后·厲行節約”。這一主題的寓意是,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除了政府部門的環保行動外,更需要每個公民從日常生活細節上重視環保的方法方式。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有追求美好環境的權利,同樣也有為環境改善盡一份心盡一份力的義務,既然我們“同呼吸”,那我們就應當“共奮斗”。從可見、易行的小行動做起,努力踐行使用環保袋、不剩飯、少開車等綠色生活方式,將對環境保護的承諾轉化為日常生活習慣。越來越多的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必將推動整體環境質量的改善。
只有了解,才能關心;只有關心,才會行動;只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環境保護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美好環境更是等不來,喊不來,只有意識提上來,步子跟上來,全民動起來,希望才會來,美麗中國才能早日實現。
大學生關于環保題材的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綠色校園與素質培養》。
晚自習之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總會見到這樣的場景。路邊賣小吃的商販早已離去,油煙味也早已消散,但留下一堆堆塑料袋和一灘灘令人作嘔的殘渣。風刮過,塑料袋便瑟瑟抖動,有時還會被吹上半空,幾個年邁的環衛工人在這面前顯得那么得無力。此時,我總會想起那次新加坡之行。新加坡有“花園之城”的美譽,整潔是它留給我的最深印象,在幾天的行程中,極少見到過環衛工人,也從未見到當地人有任何有損環境的行為。這使我明白,優美的環境,不只是靠清掃,更靠人們的自覺維護。
當然,生活中許多人會在有意無意之中做出有礙環境的行為,但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對一些看似是小事的“小事”習以為常,“久在其中,不聞其臭”,成為破壞環境的推手。保護環境這一意識也并非一朝一夕可養成,所以學校日常教育顯得至關重要。
保護校園環境,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又有多少人能夠重視呢?
課間時候,同學們蜂擁至小賣鋪,吃東西的同時,會很隨意地將包裝袋丟在身后,任憑它們在風中游蕩。
晚自習前,很多同學喜歡把食物帶到班里吃,一時間,各種氣味充斥教室,地上還灑下若干湯汁,有的索性把那些包裝不經處理就直接扔到教室的垃圾桶,且不說增加了值日同學的負擔,還可能引來一群不速之客——有的班不是出現老鼠和蟑螂了嗎?
一滴水蘊藏著大海的本質,一束光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更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隨手扔掉的不只是雜物,更是我們的素質,甚至有可能是我們的健康!
雖然我們的力量改變不了化工廠,改變不了煤礦,幾乎不能為降低PM2.5做任何貢獻,但是我們有能力保護我們的校園。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環境,請從身邊做起,從班級做起,從校園做起!為了我們的健康,請從身邊小事做起!為了提高我們的素質,請從自覺遵守“行為規范”做起吧!
大學生關于環保題材的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環保的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環保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大家不環保,那么我們這個世界即將被推到生死邊緣。
我常常想:環保是什么?綠色又是什么?當我們看見鳥兒在天空中遨游,您一定認為世界上的動物多得數不勝數吧!噢,不得不告訴您您完全想錯了,如今,由于人們的大量捕殺和環境的日益污染,動物的家園已成了一片灰色,它們的生存已經受到了影響,正面臨著危機,頻臨著滅絕。動物的生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傷害動物就等于傷害自己。
水是生命的源泉,一切生物都離不開它。現在,工廠越來越多,大多數河流都因為它們排放的污水而受到了污染,許多的小溪成了黑色的。動物們遭遇悲慘的命運。想象一下,如果您只能用生活中被污染的水,洗臉、洗手、洗頭發了,人生中如此苦惱的事,你該怎么辦?如果您家中停水一天該怎么辦?一個月?一年?如果您走在沙漠里,熾熱的太陽烤曬著大地,此時您已渴得嘴存干裂了,卻沒有一滴水,或許我們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會感到水的可貴,才能懂得珍惜水。
樹木,綠色的象征,它不但能凈化空氣,還能起到光合作用。每天都能聽見嗡嗡的電鋸聲和一棵棵大樹的呻吟聲或倒下時發出的怒吼。原本郁郁蔥蔥的樹木,而如今卻只剩下了棕色的樹干。樹木在頻頻減少,昔日茂密的樹林已剩寥寥無幾了,這也使得沙漠面積在不斷擴大,使得動物少了棲息的地方,使得大自然缺少了生氣,最嚴重的則是山洪來臨時,人們在也不能依靠樹來抵擋了,會使得自然災害更加猖狂,無情地來傷害人們。這難到不是我們自己在毀壞自己的生存環境嗎?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生活中的綠色已逐漸被黑、灰、棕、土黃所替代,我們是明天社會的主人,地球的命運掌握在我們手中,在此我號召大家:
讓我們用雙手,多種一棵樹;讓我們站出來,保護野生動物;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自己的家園;讓地球上的樹更綠,天更藍,水更清;讓我們的家園處處開滿綠色的環保之花。
大學生關于環保題材的演講稿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同學
家上午好!
現在我們的地球是多么的臟垃圾,濃煙,尾氣,危害著我們的身體,我們雖然不可以挽救整個大局但是我們也要從我做起。
每年因為垃圾污染死亡的人有很多,剛剛還活蹦亂跳的一個人就這么死樂,生命使用金錢買不來的,一個人只有一條命,如果你不珍惜遲早會后悔的。
你也可以換個角度來想想,如果你是死者的家屬你會怎么想,如果你就是死者你會怎么想。
將垃圾仍倒垃圾桶真的有那么難嗎?有時垃圾桶就在旁邊,而你卻什么都不看直接往地上一丟,從這一個短短的一個動作就可以看出你的品德修養。
如果我們不亂仍垃圾我們就有可能不需要清潔工這個職務了,清潔工是多么的辛苦,早上六點就會聽道掃地的沙沙聲,也許他們剛剛將那邊一塊地掃好但是由于你的品德問題害的清潔工還要在過去掃。如果你是清潔工,剛剛把一塊地掃干凈,又被別人給搞臟了你又會怎么想?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有有一顆環保的心,有了這顆心在懶的人,也會將垃圾扔進垃圾桶,地球是唯一的,請珍愛地球保護環境。
我的演講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大學生關于環保題材的演講稿篇5
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愛護環境,從你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我們知道,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也知道,由于我們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不注意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電視上說,現在全球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淪為沙漠,20__萬公頃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時有一種物種在滅絕。由于溫室效應加劇,使地球氣溫不斷升高,隨著南極冰川開始溶化,海洋平面將不斷升高,世界上許多沿海城市、島嶼和大量土地,將被海水吞沒。
同學們、小伙伴兒們,我們不愿意看到,有一天,我們的美麗的家園——變成了沙漠;我們也不愿意看到,有一天,我們身邊沒有了可愛的小貓小狗們,只剩下我們人類孤零零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更不愿意看到,有一天,由于海平面升高,我們溫馨的校園漸漸被海水淹沒。
所以同學們,愛護環境,已成為你我應該共同關心的問題。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我們在校園內不能亂扔垃圾。見到垃圾不能因為不是自己丟的就視而不見,也不能把垃圾塞到別人或自己的抽屜里和角落里,一定要把垃圾丟到垃圾桶里。
我們在教室里要認真做好自己負責的衛生工作,不能馬馬虎虎、應付了事。
我們下課后要文明休息,不應在教室里大吵大鬧,也不能追逐打鬧,亂扔粉筆頭。
當我們走過某個班級,看到空無一人的教室里的電燈還開著,應幫忙關掉。
洗手時,我們不要將水開得太大,那樣既會濺得自己一身水又十分浪費,用完水后必須把水龍頭立即關掉。
同學們、小伙伴兒們,我們是地球的小主人,保護環境是你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每一天都變成環境日。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我們共同的家園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同學們,我的演講即將結束,但保護環境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最后讓我們齊唱一首歌,讓我們像歌中唱到的那樣,共同保護好我們的“地球村”。這首歌就是——《我和你》。謝謝大家!
大學生關于環保題材的演講稿篇6
尊敬的評委老師,各位朋友:
大家好!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在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暴發的特殊時候,勤儉節約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如今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同益是我家,我愛我家,作為同益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員都有責任做到勤儉節約,為家著想。勤儉節約,節能降耗,每個同益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問:“我能做什么?”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能做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多思考,多想想怎樣才能節能降耗,全心全益的為學校利益盡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當我在付款寫單據時,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將各項明細費用相近的匯總填寫憑證,打印水單盡量使用二手紙,以節省紙張?
當我在使用電燈、電腦、空調時,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在中午休息時間關閉電燈、電腦,空調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調1度,以節省電費?
當我在使用復印紙、公文紙、打印機的時候,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將正面已用過的紙再利用一次,可打可不打印的資料盡量不打印,盡量無紙化辦公?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思想上崇尚儉樸,作風上艱苦創業,管理上精益求精。每位大學生都從身邊的點滴事情做起,形成“節約文明,浪費可恥”的良好風尚。
大學生關于環保題材的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這是大詩人陸游的金玉良言。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興之臣曾國藩曾經說過:“勤儉自持,可以處樂,可以儉約”,“無論是大家還是小家,士農工商,勤儉節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翻開厚重的華夏歷史,由勤儉而成的事例可謂不勝枚舉,文王成了圣人還親自上朝,日影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晝夜從不懈怠,事無巨細,勤到這種程度。陶侃綜理密微,就是竹頭木屑都儲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劃粥為食發奮攻讀,粗茶淡飯礪大志,始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窮奢極欲導致身死國滅的教訓亦是數見不鮮。夏桀、商紂亡于奢靡無度,荒淫暴虐;秦始皇興建阿房宮豪華蓋世,終為楚人一炬;隋煬帝沉迷于燈紅酒綠,不理朝政,落的個身首異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亂,是盛唐趨衰。
前世不忘后世之師。當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人就逐漸拋棄了勤儉的秉性。由節儉到揮金如土,從粗茶淡飯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為了顯示自己的氣派,在菜肴里點綴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們拿俸祿、吃皇糧,卻不為人們辦事。
今天,我們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仰望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過自豪,因為我們國家日漸強大,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可是,我們又曾思考過,這相對優越性的生活由何而來。舊中國水深火熱,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樣動蕩不堪的年代,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秉承艱苦奮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換來我們今天的這一片欣欣向榮,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我們怎么敢忘記,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又豈能拋棄?
可是,舉手投足之間,浪費卻又是我們的慣常之舉,面對食堂里面我們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飯,我們可曾有過一絲的憐惜,面對寢室里流過的自來水,我們可曾有過一絲自責。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火紛飛的歲月,沒有經歷過饑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節約的可貴,隨即把浪費當作無所謂。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卻還有許多人正在飽受饑餓的煎熬、在死亡線上掙扎啊。
我們學習勤儉節約,是在學習一種道德品質,學習一種人格力量,也是為失敗做保險,因為任何一個人,一旦奢侈浪費,必然敗家或自取滅亡。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儉樸,用冷靜的眼光,著眼于我們的一生。深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