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
(一)每天保障師生的生活用水。
(二)定期對供水蓄水池、水塔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清洗、消毒,并負責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記錄。
(三)按標準對細菌指標超標的自備水進行嚴格的消毒,并負責做好消毒記錄。若因玩忽職守未對水質進行嚴格的消毒而造成檢測不合格,將承擔對水質復查檢測的費用。
(四)按要求對細菌指標超標設備的操作,保證設備對水質的消毒效果。
(五)按要求對凈化處理設備的操作,保證設備對水質的凈化效果。
(六)負責水源地的衛生安全,不準閑雜人員進入水源地、機房,負責鎖好井蓋、機房、水池(水塔)。
(七)注意個人衛生,做到勤換衣、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洗頭。
學校發生飲用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學校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造成師生中毒事件時,應急處理預案如下:
(一)教育局:在獲悉學校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造成師生中毒故后,立即組織人員趕到現場,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學生進行救治,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盡可能了解事故發生的時間、原因、過程,污染物種類、品名、數量、性狀及污染程度、危害和擴散趨勢,及時追蹤了解中毒師生的情況及中毒原因的調查結果,并立即逐級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幫助學校協調有并部門,妥善處理事故。
(二)學校:一旦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造成師生中毒故立即啟動學校飲用水突事件應急機制,學校和相關部門應做好以下應急處置工作:
1、即刻向當地政府報告,通知當地醫療單位,在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必要的救護工作。同時立即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育局報告飲用水染被污染情況、學生中毒情況、中毒發生時間、中毒主要癥狀、中毒的學生人數等。
2、通知有關供水企業或自備管理相關人員,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和臨時供水措施,并通過多種媒體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消除前,不得擅自飲用被污染的水。
3、當水質污染嚴重,學校調整水處理工藝后仍不能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要求時,如系化學性污染,供水區范圍內沒有發現人群身體不適等異常現象,應及時向學生通告,不能飲用已被污染的水,只可用于沖洗衛生間、澆花等;如系致病性微生物污染,應立即暫停供水,同時,采取應急供水措施,運送安全衛生的生活飲用水。
4、當生活飲用水受到強毒物質(如氰化物)污染時,應立即停止供水,不得飲用。另找水源,保證師生飲水需求。同時,采取措施,盡快使水源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的要求。
5、積極協助衛生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及各項后勤保障工作。
水污染報告制度
為保證安全、優質、持續供水,完善落實水質事故的報告、處理事項,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損失,特制訂本制度:
(一)若遇突發水源污染事故時,應立即關閉電機,停止供水。
(二)將情況匯報給學校領導。
(三)學校應將情況及時報告給上級主管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采取應急措施,保證水質達標。啟動應急預案恢復供水。
八、飲用水檢測制度
(一)學校學生生活飲用水及自備水源,應經疾控中心水源水質監測合格后,方可作為供水水源。
(二)為保證飲用水安全,在正常情況下,每年無條件接受一次區疾控中心對自備飲用水各種指標的監測。
(三)加強對水質的日常監測工作。學校要盡可能開展水質微生物項目自查,使用氯化消毒而無條件開展水質微生物項目自檢的學校,必須配備余氯快速檢測設備,開展消毒效果檢測。
(四)水源地發生自然災害、化學污染事故及其他可能對水源造成危害的事件時,可根據風險評估,增加水質監測的頻率和檢測指標。
備注:各學校根據以上8個制度,結合本校飲用水實際,制定出管理制度并上墻,進檔。
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篇2
一、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法規要求,學校要為學生提供飲水供應,并成立管理小組,確定管理人員和巡視安放人員。保證提供相應的經費保證,加強飲水管理。
二、學校應制定飲水突發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指派飲水衛生管理員(衛生教師兼管)負責監督飲水工作,安排供水管道管理人員和凈水配送人員,配送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持證上崗。
三、提供的飲用水和飲水機的生產單位必須具有食品衛生許可證、涉水產品許可批件。
四、飲水設備、設施(飲水機、電熱水器)應完好有效,及時修理和調換。電熱水器箱必須加蓋,飲水機需進行加框防護,防止惡意投毒破壞、灰塵雜物等進入箱內污染水質。
五、學校平時供水做到足量、安全、衛生、有效。做好日常維護,使設備完好無損。
六、寒暑假開學前、每兩月對飲水機進行一次清洗消毒,并定期為飲水機出水口進行消毒清洗。每天應及時處理隔夜的剩水廢水,長期不用的水處理掉,更換新水。
七、學生飲用取水時,應保證使用個人自帶的飲水用具,不可用口直接接飲。
八、學校每日安排護導人員巡視各飲水機和水龍頭處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和報告學校領導部門。
九、蓄水池每半年清洗消毒一次,清洗工作人員須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證才能進行水池清洗。盡可能請專業清洗隊清洗,有水池清洗消毒記錄。并接受衛生部門水質檢測,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
十、未經管理人員許可,嚴禁一切無關人員進入水泵房和靠近樓頂蓄水池。
十一、每逢冬季應對水管系統進行檢查,做好必要的防凍防護措施,尤其是室外、屋頂的管路必須包扎防凍保溫層。
十二、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取水指導,避免燙傷事故。并教育學生節約水電、愛護公物。
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篇3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飲用水、生活用水衛生,保障師生的飲水、用水安全,根據《飲用水、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訂本管理度。
一、在校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用水衛生公告欄,告知師生飲水、用水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一旦發現飲用、生活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學校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
二、學校飲用水、生活用水及其自備水源,應經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水源監測合格后,方可作為供水水源。加強對水源的防護,落實相應的水源保護措施,水源30米以內不許存在污染源。
三、保溫桶或飲水機衛生安全管理要求
1、水質符合《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
2、定期清洗保溫桶或飲水機并記錄;
3、供水房應加鎖,每日清掃,保持潔凈,每周消毒一次;
4、清洗人員應進行健康體檢,持證上崗;
5、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
四、生活用水(過濾水)衛生安全管理要求
1、使用的石英砂等水處理材料和使用的供水管材、管件有有效的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2、水質符合《生活用水水質衛生規范》。有定期更換水處理材料制度并予以落實;
3、長期停用,恢復使用前應對過濾池、管道等進行清洗、消毒;
4、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
五、加強飲用水、生活用水的常規管理
1、有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對學校飲水安全和水源的安全監測,發現異常應立即停用并報告;
2、有專職或兼職人員對學校使用的.供水設施、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3、開水溫度必須達到100℃,并應保證學生足量飲用;
4、井水、蓄水池必須密封加蓋,定期清洗水池、蓄水箱;
5、加強飲水衛生健康教育,教育學生不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發現水質出現異色異味等現象應立即停用并報告。
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篇4
一、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條例,堅持滅四害的常規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飲水安全。
二、學校對飲水設施定時進行維護,保證飲水設施的正常使用,密切關注師生飲用水安全。廚房負責蒸飯的工人為飲用水安全責任人。
三、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每月進行一次清洗。每周進行一次消毒。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
四、消毒工作須請專業人員指導。
五、責任人須做好責任區內環境衛生,保持整潔的衛生環境。
六、定期進行除四害的工作,使工作區內的除四害的要求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七、學校所有飲用水由學校統一管理,任何個人都不得自行經營飲用水。
八、學生用開水由廚房工人負責。每天早、中、晚各1——2桶。要保證住校生飲用水,并按一桶三鎖的要求,確保飲用水安全、衛生。
九、教職工打開水時間做到定時開放,節約用水。廚房工人要和門衛做到嚴禁外單位人員到校取水。
十、負責飲用水安全的人員必須按時開關閘閥,確保水塔儲水量和不多次外流,造成浪費。
以上各條敬請遵照執行。
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篇5
一、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條例,堅持滅ldquo;四害rdquo;的常規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飲水安全。
二、學校對飲水設施定時進行維護,保證飲水設施的正常使用,密切關注師生飲用水安全。廚房負責蒸飯的工人為飲用水安全責任人。
三、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每月進行一次清洗。每周進行一次消毒。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
四、消毒工作須請專業人員指導。
五、責任人須做好責任區內環境衛生,保持整潔的衛生環境。
六、定期進行除四害的工作,使工作區內的除四害的要求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七、學校所有飲用水由學校統一管理,任何個人都不得自行經營飲用水。
八、學生用開水由廚房工人負責。每天早、中、晚各2桶。要保證住校生飲用水,并按一桶三鎖的要求,確保飲用水安全、衛生。
九、教職工打開水時間做到定時開放,節約用水。廚房工人要和門衛做到嚴禁外單位人員到校取水。
十、負責飲用水安全的人員必須按時開關閘閥,確保水塔儲水量和不多次外流,造成浪費。
以上各條敬請遵照執行。
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篇6
一、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條例,堅持滅“四害”的常規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飲水安全。
二、對學校飲用水設施進行必要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好正常用。
三、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學校的水塔蓄水池每學年進行一次清洗。師生的飲水機由供水方每學期進行消毒不少于二次。所用的凈水劑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要求和有關規定。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
四、師生直接飲用的桶裝水必須是標有生產日期和QS認證標志的,并每月向供水方索取檢驗報告,以確保廣大師生用上安全、放心的純凈水。
五、相關責任人做好責任區內環境衛生,保持整潔的衛生環境,保持其外圍十米范圍內不得有污染源。
六、如發現有人為造成影響正常飲水情況,包括損壞飲水機、桶,由損壞者照價賠償。
七、注意安全、節約用電。當天工作結束后必須關閉房間所有電源,包括飲水機電源。嚴禁自行拆御飲水機,如有故障及時到總務處更換。
八、鍋爐房供水設備每學期使用前必須進行排污、清洗。
九、鍋爐房提供師生飲用的`開水須保證達到100℃。
十、接受當地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
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篇7
一、成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成立單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何小來
成員:沈建偉高富祥
主要職責:負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協調單位與各級部門及單位內部之間職責范圍內的工作,積極配合各個相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開展的各項調查、處理、救援等工作。
必要時可根據具體情況成立調查協助組、人員救治協助組、后勤保障組等,并根據實際制定相應的職責。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秩序,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在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下,做好防范。
二、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單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飲用者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飲用者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居民,及時解除控制。
6、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
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篇8
1.嚴格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學校為師生提供充足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建立和落實學校衛生管理制度,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確保師生飲水衛生安全。
2.學校需要為師生提供管道直飲水,須向轄區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有效管道直飲水衛生許可證方可使用。
3.學校提供瓶(桶)裝水,要選擇信譽好、水質優、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供水,并負責衛生監督檢查。建立索證和進貨臺賬制度。學校與供水企業簽訂合約,由企業的專業人員定期為飲水機消毒,更換過期、破損部件,送達水質檢驗報告單,經審驗合格后,方可繼續供水。
4.學校總務處專職對管道直飲水、瓶(桶)裝水、燒開水以及其他方式的供水負責,專人專管。管理責任人要明確職責,正確掌握管道保養維護、清洗消毒、更換飲水設施等的操作規范和衛生要求,確保供水各環節的衛生安全。
5.及時落實衛生行政部門對學校飲用水提出的整改措施,加強與專業監督機構的溝通,做好檢查與記錄,共同做好師生飲用水工作。
6.總務處要建立師生飲用水工作管理檔案,接受教育、衛生部門對學校飲用水情況巡查、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