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1
從東到西綿延萬里,從古至今,有一個建造的奇特建筑。它那雄偉的風姿,美學的價值,防御的功能,以及蘊含的軍事謀略,都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少見的,它不僅是世界的奇跡,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他深受各國人民的贊嘆,他就是長城。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御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筑的規模浩大的工程。長城東西綿延上萬里,所以稱作“萬里長城”。站在長城上,不論是萬物復蘇的春天,還是炎熱的.夏天,秋高氣爽的秋天,還是冰天雪地的冬天,不管看長城內外茫茫的山,還是連天的青草都有一股濃厚的思古幽情。
長城的八達嶺建筑在海拔600到1000的山脊之上,因為這個地方四通八達,南通北京,北京延慶,西通宣化、大同等,所以取名為八達嶺。
長城共有十三關,分別是: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平型關、偏頭關、雁門關、娘子關、殺虎口關、嘉峪關、陽關、玉門關。這些建筑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血汗建成的。它不僅代表著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還代表著讓我們奮發圖強向上的精神。
看見長城建筑用的方磚和城墻上的條石,那是古人不朽的杰作啊!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在當時沒有火車、汽車、貨車的時候,只能靠古人的肩膀一塊一塊的搬運到長城上。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所以__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
啊,長城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奇跡,我愛你長城!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2
長城是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長城是中國,甚至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建筑。秦始皇二十六年,吞并六國,統一天下,為了維護帝國安危,從西周開始就組織人們開始修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長城也稱萬里長城,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絕的長垣,以阻隔敵軍的騎兵,并可以大量的消滅敵軍的步兵而聞名。它不是一道單純而獨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時與大量的城、障、亭、烽火臺、藏兵室、箭垛等相結合的防御體系。
據史實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筑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里,以備楚”。“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蜿蜒萬余里”“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修建了全長為六千多公里的長城,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從以上所述,不難得出萬里長城的確名副其實。
其實,關于長城還有一個著名的民間故事。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相傳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有一對青年男女名叫范喜良和孟姜女,他們才新婚三天,新郎范喜良就被官府抓去修長城,不久由于饑寒和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城墻下面。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經千辛萬苦,萬里尋夫來到長城腳下,得到的`消息卻是丈夫的噩耗,不由悲苦的痛哭了三天三夜,卻不想城墻嘩啦一聲倒了一大片,露出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收斂了尸骨后,投海自盡。
長城的歷史悠久,又有如此凄美和悲痛的故事,真是讓人念念不忘。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3
舉世聞名得長城全長6000多公里,合12000多華里,它被譽為“萬里長城”,可謂名副其實。長城初為秦始皇下令修筑,前后共動用了幾十萬民工,用39年得時間才完工。長城得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得騷擾,因而保證了那里農業得正常進行,對中原一帶得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遠望長城,高聳雄偉,蜿蜒萬里,四周被連綿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偉得青山環繞著。在這綠色得海洋中,它猶如一條灰色巨龍,盤繞于峰巒之間。曾有一位南北朝詩人,用這樣得詩句來形容它得險、長、高:“長城地勢險,萬里與云平”。據報載第一次登上月球得美國宇航員說,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顯得建筑物就是長城了。
長城由磚砌成,城墻高3——5米,墻頭是齒形得,很適合防御敵人。長城上有八大關: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雁門關、娘子關、偏頭關、嘉峪關、玉門關。其中得山海關最為有名,它背山面海,處于萬頃波濤、千丈絕壁之間,號稱“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是歷代兵家得必爭之地,明末李自成曾與降清得吳三桂在此酣戰。其次為居庸關,在這個關口,成吉思汗曾同金兵刀槍相見。在近代,山海、居庸兩關腳下得農民,也在此奮勇抗擊過八國聯軍侵略者。20世紀30年代,手持大刀、長槍得中國健兒曾在這兩關阻擊過日軍,他們用血肉筑成了保衛民族得長城。
萬里長城是座不朽得奇跡,是中國人民智慧得結晶,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得象征,也是中國人民英勇不屈得體現。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4
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建筑奇跡。據說從太空唯一能夠看到的人類建筑就是長城,可見有多么宏偉。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筑。現長城有21196千米,就像一條長長的臥龍,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龍江、遼寧等15個省市自治區。
長城的城墻平均高約7.8米,城磚是用堅固的`燒制磚砌成,每塊城磚約重六千克到七千克,從城樓上的建筑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制作技術都極為復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長城有什么作用呢?戰國時期,秦始皇為了防御別國的入侵,用了近百萬勞動力去修筑長城。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的烽火臺,作為情報的傳遞系統,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火臺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臺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延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臺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臺與中央朝廷聯系。還有一組烽火臺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系,這四組一共約80余座,間隔距離平均約3千米,凡是修筑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夾谷之間或河流轉折之處,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么一句和長城有關的話:不到長城非好漢。那就讓我們去爬一爬長城,領略成為好漢的豪邁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5
長城,一個朝代的烙印;長城,一個民族的象征。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它是文明的瑰寶,也是智慧結晶……
長城和比薩斜塔,空中花園這些奇跡不一樣。它并不是完全用來觀賞的,它是用來抵御一些游牧民族而建設的。秦朝時,匈奴成了入侵搶劫,秦始皇便修建長城。像長城這樣聲勢浩大的工程,自然要耗費人力和物力。其中,就發生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長城。因過度勞累而死,孟姜女知道后一直哭。哭倒了八里長城,整整400米呀!但巴黎對長城來說根本不足為奇。畢竟整個長城有21196.18千米,相當于211961800米!或許光看數字看不出來,整個長城相當于44259列火車!而長城在國外也大有名氣。在國外,長城被稱為“The great wall”譯為“偉大的墻”
長城不僅有雄偉的.墻,還有大量的烽火臺。烽火臺是古代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白天因陽光強,火光不太明顯,所以放煙霧尤為明顯。而夜晚放煙,幾乎看不見,可火光卻特別亮眼。
長城的臺階有多高?嗯,5厘米或10厘米?No!No!No!怎么可能?長城的臺階又斜又峭可嚇人了。而且有30到40厘米高!是普通臺階的三倍到五倍呢!甚至有的地方只有斜坡,連臺階都沒有!
長城一件民族的藝術瑰寶;長城,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長城,永不腐朽!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6
圓明園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它曾經是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從1709年建造至1809年造了整整150年。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又稱圓明三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搬得環繞在四周。美不勝收,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中許多景物更是巧奪天工。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也有許多景物是仿造各地名勝風景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文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島瑤臺、武陵春色等。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個種奇珍異寶,所以又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
可是這么美的景物,到最后卻被毀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把圓明園大鬧一通,把拿的走的就拿,拿不走就摧毀。把圓明園滅的慘不忍睹。更加可恨的是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民侵略者奉命在院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把中國變得更加強大。使別的國家不敢侵犯我們!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7
在中國,有許多壯麗的文化遺產。它們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是歷史的沉淀。其中,長城便是有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一談到長城,肯定會有不少人想到殘 暴的秦始皇,以為長城是秦始皇下令建造的。實際上,長城的淵源能夠追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各國紛紛在不同地點修建長城,但是這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下令連接和修繕長城,這才有了“萬里長城”之稱。
長城為什么叫長城?當然是因為它很長。長城東起遼寧虎山,經過遼寧、河北、天津、北京等十個省,終點在甘肅嘉峪關,全長八千八百五十二千米,歷代長城總長度約為二萬千米,多么壯觀!
長城不僅很長,它的結構也大有學問。究竟是怎樣的建筑方法與結構讓它屹立千年而不倒呢?長城有青磚砌墻、石砌墻、磚石混合堆砌等等。長城上還有許許多多烽火臺,使信息能夠傳遞;還有許許多多的城堡和關城,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古人的智慧。
關于長城,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孟姜女是秦朝一個善良美麗的女子,與丈夫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可好景不長,婚后不久,丈夫就被抓去建長城。工地上又苦又累,還不給飯吃,丈夫被活活累死了。孟姜女跋山涉水到長城尋夫,聽聞噩耗,傷心欲絕,在長城腳下痛哭,三天三夜都沒有停止,把長城都哭倒了,孟姜女最后投海而亡。從此,山海關就被后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的地方!
長城不僅僅是一座建筑,還是勞動人民的血汗,更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8
相信大家都知道故宮吧,那么你們對故宮了解多少呢?如果還不是很了解的話,就聽我介紹介紹吧。
故宮舊稱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距今已經有六百年的時間了,是明清兩代皇宮。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說完歷史現在來說說他的布局吧,故宮占地約70萬平方米,房屋999間半,建筑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
故宮宮殿的外面太和、中和、保和三大店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利舉行盛典的地方。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位置,健在高約5米的漢白玉臺階上,太和殿紅墻黃瓦朱瀠金扉,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的木構殿宇。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位置,健在高約5米的漢俳漢白玉臺階上,太和殿紅墻黃瓦珠滎經飛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的木構電影。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面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流經,寶鼎,形體,壯麗建筑精巧。
寶和店也是故宮三大店之一,在中和殿后面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建筑裝修一彩繪十分驚喜,絢麗。
故宮是令中國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我們要珍惜和保護著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9
在甘肅省敦煌境內鳴沙山1600多米長的陡崖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700多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繪畫、彩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敦煌藝術的發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著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還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那尊臥佛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工匠高超的技藝。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西方學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琴弦;有的彩帶飄飛,漫天遨游;有的閉目凝視,側耳傾聽……飛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如今,飛天已成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為敦煌藝術的標志。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藝術寶庫。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篇10
說起世界文化遺產,你們會想起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聞名遐邇的中國“故宮”。
提起故宮,大多數人應該都非常熟悉吧!故宮位于北京市區中心,舊稱“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是明清兩代皇宮,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說完歷史,再來說說整體布局。故宮占地大概70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關,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它是一長方形城池,有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墻外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真是氣勢雄偉啊!堪稱中華五千年古代建筑的精華。
故宮不僅建筑雄偉,還有許多許多的歷史文物呢!故宮文物分為25個大類、200多個類別。比如繪畫作品,有《千里江山圖》《五牛圖》,還有《韓熙載夜宴圖》,當然還有無人不曉的《清明上河圖》,這些可是非常重要的畫作呀!這樣的畫作一共有五萬多件呢!再比如書法作品,《蘭亭序》《中秋帖》《伯遠帖》……這樣價值連城的重要藏品就有七萬多件。光是故宮的珍貴文物,就占到全國的百分之四十多了。怎么樣?這么一聽,故宮像不像是一個藏寶庫呢?
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我們要努力傳承歷史文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