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小編帶來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7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篇1
今天,我在《愛的教育》這本書里看了一篇文章,叫《煙囪掃除人》。
主要講了:有一個小男孩在哭,有幾位女同學問他為什么哭。小男孩回答了。原來,這個小男孩是一個掃煙囪的人,已經拿到了三十個銅板,可一不小心把三十個銅板弄丟了,如果沒有錢拿回去,師傅要打他的。有好幾位女生給他錢了,但是還不夠。有一位高年級的女生給了小男孩十個銅板,可還差五個銅板。這時,來了幾位五年級的女生,把錢給了小男孩,還超過了三十個呢!
我覺得這些女孩子很有愛心,幫助了小男孩,我也要向這些女孩子學習樂于助人的好品質。
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篇2
愛,好比一個環,把一顆顆心聯系在一起。我一口氣讀完了。
這本書中記錄著一個意大利小學生每天所過的生活和接觸的人,發生了許多平凡而動人的故事,描寫了他們對祖國和人民,對老師和同學的深厚、真摯的愛——這里面的每一個故事都不夸張離奇,可卻生動引人。
讀完這本書后,我沉浸在愛的海洋中,從中我領悟到了:再壞再可怕的人也會被融化的,遇到可憐的人,應當伸出援助之手,愛能挽救一切,愛是黑暗中的一束陽光,是寒冷中的一支火把,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驚人的回報。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刻體會到了愛是什么。雖然我們離開那個年代很久遠了,但愛的品質不會離我們而去。愛是偉大的,愛是無私的,我想以安利柯為榜樣,做一個善良正義、勤勞孝順、勇敢愛國的人。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懂得愛,才能做一個有品德的好人!
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篇3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全文以小孩子的日記方式記錄了三年級的主人公安利柯所見所聞的感人故事,每一篇的篇幅雖然不長,但是都是感人的故事。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索。這個世界上的愛有很多種,愛情,親情,友情。但我認為小孩子的愛是最純真也是最感人的。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里記載的日記。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它多高的文學價值,而在于那平凡細膩中體現出來的親子情,師生情,朋友情。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全文以一個愛字貫穿始終,這不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
這本書感人的故事有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看護著》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鄉下少年去看望爸爸卻陰差陽錯認錯了爸爸,但在這個年輕人知道真相后還好心的照料這個爸爸,直到這個老人家去世。故事太感人了,年輕人的愛心真偉大。
這本書我喜歡的是卡隆,他善解人意,還樂于助人,充滿智慧和正義感。我覺得孩子們應該像他學習,以他為榜樣。如果孩子從小就知道愛別人愛自己,給予和幫助別人的時候不圖回報,別人幫助我們時常懷感恩之心,孩子就會因富有愛心而善良,世界因充滿愛心而美好。
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篇4
梵高曾說過:“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蔽疑钜詾槿?。生活中如果缺少愛的點綴,那便如無水的池塘一樣干涸,枯燥又無味。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每一篇都記錄了小學生恩里科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的所見所聞。在書中,恩里科與同學們互相關心,共同成長,而他的父母也以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的形式指出恩里科的過失,教育他要努力成為一個善良勇敢的人。而老師講述的每月故事更是讓人學到了什么叫“愛”。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馬爾科的母親遠渡重洋為償還債務做女傭卻音信全無,而念母心切的馬爾科踏上了輪船,前往了南美洲,千里尋母。歷盡千辛萬苦,嘗遍了生活帶來的苦澀,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親,陪伴在母親身邊,助她重拾活下去的信念。這里面的愛是親情,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支撐著馬爾科,在他遭遇諸多困境時,母親就是他堅持的動力與信念。這份愛不止是親情,這里面的愛更是友善,馬爾科在尋找母親的途中先后得到了船長、倫巴第老人、“首領”等人的幫助。是他們的友善將弱小的馬爾科拉了上來,這份善良友愛讓馬爾科在異國他鄉也倍感溫暖,堅強的活下去,最終找到了母親。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將變成黑夜。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用愛做前行的火車,駛向一個又一個遠方。我們要用愛點綴生活,讓愛充滿人間,更溢滿我們的心間,如此,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篇5
我讀過許多有趣的書,比如《水滸傳》,《俗世奇人》等,但是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六年級必讀課外書《愛的教育》。
這本書講的一位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學校的四年內寫的日記,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題目叫一個愛國者思想的孩子。文中試講一艘法國輪船準備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開往意大利的熱那亞。船上有許多旅游的人,其中包括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兩年前,安利柯被人賣到馬戲團,馬戲團里的人經常欺負他,踢他,打他,不給他飯吃,強迫他學習賣藝。到了巴塞以后,他想盡辦法逃出了馬戲團。來到意大利領事館尋求保護,領事館聽到了她的遭遇,十分同情,把他安排到了回國的輪船上。船上的三個游客聽到了他的遭遇,出于憐憫,給他了一些錢。接著又和游客聊起了天,把話題轉移到了意大利。他們越說越激動,把意大利說得一無是處。正在這時錢幣像雨一樣落了下來砸在他們的頭上?!鞍涯銈兊腻X拿走,我絕對不要那些侮辱我的祖國人的錢?!币粋€憤怒的聲音炸開。這篇文中的小男孩雖然受到了許多苦,但是他這種熱愛祖國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小男孩雖然十分窘迫,非常需要那一筆錢,但是他十分有骨氣,聽到那些人辱罵他的國家就把錢回歸原位。這種骨氣,我們值得學習。
《愛的教育》情節跌宕起伏,很適合我們看。
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篇6
這個寒假,《愛的教育》一直與我相伴,它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以小學生安利柯的口吻,講述了他從三年級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發生的100件動人故事。有悲傷,有歡喜,有親人在他日記本上寫的批評、勉勵與教育,還有每月一次的小故事。
讀書時,我與安利柯一起傷心、一起高興、一起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好像我就是安利柯,安利柯就是我。這個普通的小學生帶給了我太多感悟,使我懂得了要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尊重萬事萬物;善待父母,善待長輩,善待親朋好友;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愛的教育》所包含的教育、慰藉和激蕩的情愫,使人們無不流下感動的眼淚。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每月故事《洛馬格那的血》。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調皮的小學生費魯喬,住在洛馬格那街上。一天,他因為與同學打鬧,被祖母嚴厲訓斥了一頓。這時,兩個強盜沖進來搶劫,祖母沒忍住,說出了其中一個強盜的名字,那個強盜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地拿出一把尖刀,向祖母刺去。勇敢的費魯喬擋在祖母身前,被刺死了。費魯喬為了保護家人而奮不顧身、不怕危險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懂得了,在家人遇到危險時能夠挺身而出是多么自豪而光榮的事情。我理解了:為什么過馬路時,媽媽要緊緊地拉住我的手走在我的左側;為什么爬山時,爸爸讓我靠山體走而他卻走在懸空的那邊……今后,我也要向費魯喬學習,保護家人,把愛帶給家人。
《愛的教育》給我帶來的啟發和認識是史無前例的。這本書不僅兒童適合看,任何人看了都會有全新的認識。希望你有機會也去看一看,感受它的獨特魅力吧!
關于愛的教育讀后感篇7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小說,以一個意大利小學生恩利科的視角,講述了他在四年級開學到學年結束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這本書極富感染力,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抒發了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
埃·德·阿米琪斯用他溫柔的語言,詮釋了這種偉大的感情。其實,愛一直在每一個人的心里,它在最柔軟的地方茁壯成長。它像一棵樹,當世間的人情之暖融入心里,就像春季的雨滋潤了它,它便開花。
美好、單純的心靈使世界上充滿了愛。在這部由溫暖語言構成的書中,有出生富裕的德羅西,他因純潔的心靈而顯現出自身的善良與愛;卡羅納是火車司機的兒子,內心樸實、善良,富有正義感,令人愛戴。小主人公生活在這樣一個洋溢著溫情與美德的愛的世界里,內心亦是美好單純的,有愛的。
這里的教師也充分表達著他們內心的善良:二年級的女教師深愛著學生,一會兒去同學家看望,關照班里生病的孩子;一會兒就得回家批改一大堆作業,還因辛勤工作而積勞成疾;過度勞累的班主任即使在發高燒時也念念不忘孩子們的功課……在這個學校的老師都是那樣的富有愛,學生們被深深地熏陶,成為一個個內心純潔、善良的孩子。
愛,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幸福。讓我們去關愛身邊的人,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