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小編帶來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篇1
赫爾岑曾說過:“書,這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精神遺言,真是將死之人對剛剛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真是準備去休息向前來代替他的崗位的哨兵。”的確,書便是這樣。
前幾天,我看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書中講的是英子小時候的故事。兒時的作者小英子一直生活在北京,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城。還是胡同生活的時代。長得清秀可愛的妞兒;眾所周知的“瘋子”秀貞;重男輕女的宋媽,還有講不清北京話的爸媽。他們都深深印在了我心中。
《城南舊事》這本書像一幅童年的風景畫,很多童年的生活細節都被作者描述的栩栩如生,趣味盎然。老洋槐上的“吊鬼子”,西廂房里的小黃雞,草叢里的小皮球,跟爸爸亂學歌謠,撮合蘭姨娘與德先叔。盡管時代不同了,生活的條件也不同了,但作者純真的童心并沒有改變,因為那是作者最深處的記憶。
回過頭,讓我們也想想童年,有多少記憶是我們回味過的。或許真的很少很少。有的人甚至不稀罕去回味,因為他們認為,過去并不能代表現在。但他們又可曾想到:如果沒有過去,又怎會有今天;如果沒有過去,又怎會有悲與歡,如果沒有過去,又怎會有離與合。過去,是重要的!
童年,是每個人最純真,最快樂的時代。童年,也是每個人最深處的美好記憶。讓我們一起來開啟心靈的窗戶,去回味心中最美麗的種子——童年的記憶!
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篇2
一字“舊”,讓我浮想連翩,憶起兒時的伙伴,兒時的歡樂,兒時的老棵樹。童年記憶——一曲夢的音符。
轉眼間,我的童年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個音符。作者的往事:惠安館瘋癲的秀貞,愛美的蘭姨娘,小伙伴妞兒,草叢里的男青年,宋媽、德先叔、父親、駱駝隊……這些美好的人,事和物,都離英子離去了。但唯一還在的只有英子對童年的懷想。
一書終,意未盡,下眉頭,上心頭。我不由地閉上眼,在默默時,勾起童年回憶,勾起英子的回憶,如同身臨其境般,兩個童年是那么純凈淡泊,彌久恒馨。
一幅幅童年的回憶圖,被作者輕松樸實的筆調,細致地勾勒出來,一同追尋著。書中的一切是那么井井有條,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的人群,緩緩逝去的歲月,有一種別樣的天真無邪,卻飽含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似一曲娓娓道來的詩歌,讓我們在孩子的眼中感到人間的凄苦。
雖然世態茫茫,但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斗轉星移,落葉殘陽……這一切的一切依舊是那么美好,令人向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如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花兒落了,英子長大了。但童年,依舊是冬日的陽光,是雨后的云彩,是人生中十分絢爛的時光。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城南舊事》,每個人都有快樂的時光。
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篇3
在不經意間,讀到了林海音的那篇文章《城南舊事》。在剛讀到這本書時,我就感到十分有興趣,一開始就被作家林海音那嫻熟的文筆和她的文字吸引住了,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讀起來讓人能跟上節奏,她的作品很受大家的喜歡,我讀了她的作品之后也一樣感受到了舒服與流暢!
一本真正的好書,伴隨著人們的讀書步伐,給人的第一感覺應該是讓人可以在作者的筆尖下游走、活靈活現,就像我們的老師說過的這樣一句話:“讀書就像喝酒,如果是一本好書,那么就會有后勁,能在你過了很長時間之后還能想起來,只有這樣,那才可以被成為一本好書,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過癮。”
當我看到作者寫的那章序《冬陽.童年.駱駝隊》,我仿佛也到了那幾頭駱駝的面前,作者林海音寫得實在是太傳神了,她說她看駱駝咀嚼時看呆了,不要說她了,就在我讀了她的作品之后,我也覺得自己看駱駝咀嚼時看呆了。
第二個故事很長,我是在飯后開始看的,等到看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也許是是因為天黑的緣故吧,我的心情由剛開始時的開心歡快到現在的十分壓抑,故事一開始,我就認為她十分可憐,我希望她能找到她的小桂子,同時希望思康三叔也可以回來,與秀珍與小桂子團聚,最好是能在賺了很多錢之后與秀珍與小桂子娘倆團聚。
除了秀珍以外,我認為妞兒也是值得同情的,她也十分可憐,遇上了這么一個狠毒的后爸,我希望她能在齊化門那兒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擺脫掉這個狠毒的后爸,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好好地對待自己的父母親,因為我知道他們是多么的辛苦,所以,我一定會好好努力,好好學習,爭取考上一個好大學,來報答父母的恩情!
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篇4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這是《城南舊事》中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話。這句話,讓我更加珍惜童年。
《城南舊事》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小說加上序言,共由6個故事組成。小說作者林海音,她以樸實、純真的筆調,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自己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個世紀初北京人的生活。
書中,那個天真爛漫的小英子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序言中,小英子對駱駝甚是喜愛,看著眼前正在咀嚼的駱駝,不禁模仿起來,不怕被人稱為“瘋子”的秀貞,反而幫助她找回“小桂子……我又很羨慕小英子,因為她的身邊有很多疼愛她的人,乖巧可愛的妞兒,憨厚老實的宋媽,樂于助人的爸爸,持家的媽媽,還有好多的弟弟妹妹,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陪伴她成長的人漸漸遠去,英子也開始明白童年已經過去,而更多的,是對物是人非的感嘆。我又想到我們現在,是不是也應該趁童年還未遠去,好好珍惜時間,珍愛那些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呢?
我想,每個人最難忘的記憶就是童年那些或快樂,或悲傷,或痛苦,或甜蜜的往事了吧,而當細細去品味時,童年早已流逝,悔之晚矣,我的童年也給我帶來了許多回憶。記得有一次,同學到我家來玩,我們到了池塘邊,決定用澇杯子的方法決定勝負,可是,正當我和一個同學在澇杯子時,事情發生了,我和這個女同學紛紛跌落池塘中,掙扎了好一會兒,才爬上岸來,想想那個時候,是多幼稚呀,競想到玩這樣不安全的游戲,這也讓我得到了教訓,讓我銘記不能在沒有大人的陪同下到河邊玩,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同學們,不要再讓時間無情地縱逝了,好好珍惜進間,珍惜童年,展望美好的明天吧!
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篇5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每當這首凄涼的歌曲回響在我耳邊時,我的心里就會翻滾起巨浪,很不平靜。我想起了林海音,想起了《城南舊事》,想起了英子。
我很喜歡書中那個純真善良、活潑堅強的英子,她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心,愿意用真誠去接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她的朋友都很特殊: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為了供弟弟上學而去偷東西的厚嘴唇的男人……這都是一些人們不愿意靠近的人。可英子并不討厭他們,反而真心地喜歡他們,天真地和他們談話。英子那顆水晶般的心深深地打動了我。
然而,命運卻并不眷顧這個天真的小女孩,她最親的爸爸因得了肺病,而永遠地離開了她,但她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堅強地面對了這個難以接受的事實。英子默念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城南舊事》這本書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講述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又像一首悠悠的思鄉曲,唱說著童年的酸甜苦辣。往事是模糊的,是遙遠的,是像遠處翩翩起舞的白蝴蝶那樣,淡淡的。
雖然《城南舊事》這本書已不在眼前了,但這樣一幅畫面永遠地定格在了我的腦海里:幾只白蝴蝶在零零落落的花朵旁飛舞著,一個女孩走過院子,平靜地望了一眼那垂落的夾竹桃……
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篇6
翻開《城南舊事》,隨著泛黃的紙張、淡淡的墨香,我走進英子的童年。
英子六歲到十二歲在北京城南生活時,與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友情,三天兩頭的住惠安館里鉆;她對“小偷’許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而傷心難過;她深愛著嚴厲而慈愛的父親,父親的去世讓她意識到她的童年漸漸遠逝。
我感觸最深的是英子與秀貞的故事。秀貞是人們口中的瘋子,可有誰知道她瘋的原因呢?人們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把她當成朋友,愿意陪她,愿意傾聽她的訴說,可見英子是善良、純真的。英子的玩伴妞兒,被養父母領養,但總受到他們的毒打,她的眼睛總是淚汪汪的,眼底下還有淚坑,身上傷痕累累。我為秀貞和妞兒感到難過,沒有人理解秀貞的痛苦, 而妞兒還是個孩子都遭到這般待遇,可見當時人心的陰暗,秀貞和妞兒終于相認,我替她們高興, 也多么希望她們能找到爸爸并幸福地生活下去。可事實卻開了個玩笑,她們母女二人一同喪命于火車下。看到此處,我的眼淚不受控制地掉了下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鎖,任由人們進進出出。英子的世界是悲傷的,一些她所珍視的人都離開了。父親的去世讓她知道了自己的責任,讓她從兒童蛻變成了大人。當英子發現大人們的良好愿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愈發顯得羸弱。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一切事物都隨著時間緩緩改變,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他們的情。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我想英子在回憶童年時,也是笑著流淚吧。
最新的城南舊事讀后感篇7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的是歡聚,唯有離別多......”伴隨著這悠揚的旋律,小英子的童年漸漸地被時光抹去了,而我們這些讀者,通過《城南舊事》目睹了林海音的童年。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我久久難以忘懷,心潮洶涌,難以平靜。我發現,每一篇故事的主角,最后都離小英子而去。斜著嘴笑的蘭姨娘,和那個“四眼狗”——德先叔叔——坐車走了;宋媽媽騎著小毛驢回了老家;秀貞和妞兒死在了火車站;藏在草堆里的小偷,被警察局的人帶走了;甚至小英子的爸爸也去世了......那些活生生的人物,陪伴著小英子童年生活的人物,都被時光帶走了,這對一個幼小的心靈是多么大的打擊啊!我不僅潸然淚下了。
我在代序里獨到了這樣一段話: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童年結束了,那時我十三歲,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如果說人生要分幾個段落,那么,爸爸的死將是我生命中的重要段落。我托腮細想:我還真是幸福啊。爸爸媽媽都那么愛我,我的童年生活這么豐富多彩,充滿歡聲笑語,無憂無慮,小英子負起的責任,對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我同情她,又欽佩她,同時,更加珍惜起自己的生活來。
想到這里,我禁不住再次翻開書,走進那傳奇又傷感的北京城南,和林海音一起回憶那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