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
心得不僅可以記錄學習經歷和成果,還可以梳理知識體系,反思學習過程,分享經驗和知識,提高表達能力等。這里分享一些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下載,供大家寫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參考。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1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了解《水滸傳》,我異常到書店買來了原著,并且對其反復研讀了多遍。
小說描述的是北宋時期宋江領導的一支起義軍構成、壯大至失敗的全過程。小說以太尉高俅為中心,刻畫出了各個地區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和惡霸。比如:鎮關西、蔣門神、西門慶等等……。他們一個個面目猙獰,使整個社會暗無天日,民不聊生。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實,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小說中以很多的筆墨塑造了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說中智取生晨綱、大鬧清風寨、倒拔垂楊柳等一系列故事情節都描述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在梁山的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他理解招安,雖然處于好意,一來為兄弟們找個歸宿,二來能夠名正言順地去精忠報國,鏟除奸臣。可是皇帝卻還是把宋江一伙人視為草寇看待,招安只可是是皇帝想利用宋江等8將為工具,去撲滅各地區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其中在攻打方臘時,梁山眾人損兵折將。兩頭蛇解珍、中箭虎丁得孫等正偏9員將領戰死沙場。船火兒張橫、青面獸楊志等正偏員將領半路病亡。燕青、武松2人不愿要什么封賞,各自奔東西去了!最終僅有27人如期返朝。而宋江、盧俊義等員頭領又先后被四大奸臣所害死,上演了一出遺恨千古的杯具!
讀完這本《水滸傳》后,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么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齊反抗昏帝,那么我相信,最終的結果必須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有一位詩人不僅僅發出了感嘆:“宋江重賞升官日,方臘當刑受剮時。善惡到頭總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但我卻覺得宋江的“善”并不是真“善”,與此相反,方臘的“惡”也不是真“惡”,而是為了打擊昏庸無能的皇帝,為天下的老百姓造福!不知大家可有同感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2
說到《水滸傳》,相信大家肯定不會陌生,肯定有很多人拜讀過這本書,它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圍繞在梁山泊稱霸的英雄好漢,作于元末明初。全書敘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故事里面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國古代優秀長篇小說之一,寒假爸爸給我買了這本我一直想拜讀的書,一拿到書我就如饑似渴的閱讀起來。
在《水滸傳》中,里面一共描寫了一百零八條好漢,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武藝超群。他們每一個人還有富有特色的“綽號”。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智多星——吳用等。
在這一百零八條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小李廣——花榮。李廣是我國漢朝時期一位著名的將軍,他最擅長的就是射箭,傳說他曾經將箭射入石頭。現在你肯定從這個“綽號”就可以猜出了,花榮的射箭技術非常高超,能與李廣將軍媲美。在《水滸傳》里寫到:花榮說:“請看我射中那行大雁第三排第二個大雁的頭。”說完花榮拿起弓,搭好箭向那行大雁放了一箭,只見那第三排第二個的大雁掉了下來,派人取來一看,果真射在大雁的頭上,眾人無不佩服。
當然,這么高超的技藝不是憑空得來的,沒有艱苦的練習是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任何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我現在學習老是抱著可以就行了的態度是不對的,所以學習成績老是不能提高。讀了這本書,對我觸動比較大。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端正態度,重新樹立正確的目標。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3
在我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中國有四大名著,可是我卻對他們一無所知,有一天我下定決心去書房去找一本書看我悄悄的走進書房,取下一本書,我與看書名《水滸傳》,便自己一知半解的讀下去,可是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有的都讀不對,因為自己只學過那個字的一半。對于這部官逼民反的《水滸傳》,這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我是氣憤填胸啊!水滸傳》里,這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李逵了,他粗中有細、直爽率真、脾氣火爆、忠義兩全、勇猛無比。
說他粗中有細,是因為他做縣令時的一次審案。有一次,農民張老告當地的土財主,說他強行奪走了自己的兩畝地。當土財主送給李逵幾張銀票后,李逵就知道肯定是這個財主霸占了張老的地。于是就詐他說:“張老告你說你偷了他四畝地契,你可知罪?”財主中計,急忙說:“哪來四畝?只有兩畝。”這時他才發現自己說漏了嘴。李逵立即叫小吏把財主拖出去打一百大板,并歸還兩畝田地。說李逵忠義兩全、勇猛無比,是因為江州劫法場事件。宋江和戴宗被押赴刑場殺頭,李逵一馬當先,沖入敵群,逢人就殺,勇不可擋,為救兩位義士,立下汗馬功勞。
說李逵脾氣火爆、直爽率真,是因為他在朝廷招安、詔書送到時,一怒之下,把詔書撕成兩半,原因只是因為陳太尉說話不尊重梁山好漢,態度傲慢。詔書上多把梁山好漢比作草寇。李逵不僅撕了詔書,還把欽差大罵了一通:“寫來的詔書是誰說的話?你那皇帝不知我這里眾好漢,來招安老爺們兒,倒要做大!你那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來惱犯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寫詔書的官員,盡都殺了!”好在眾人都來解勸,把黑旋風推下堂去,李逵這才罷休。讀這本書,我懂得了對朋友我們不能有福同享、有難不當,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真正的朋友應該是能夠患難與共的。曹雪芹有句名言:“萬兩黃金容易得,之心一個也難求。”同學之間應真心相待,建立永久性的友誼,而不是易破碎的!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4
這個暑假里,我讀了我們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每當我翻開這本書,都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那種豪邁、俠肝義膽所拍案叫絕。
就拿作者對人物的塑造來說,施耐庵在刻畫不同的108位好漢時,常常會讓我感到個別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性格特點有些相似,但當我再細想深讀一番,便明白原來是我的思維太小了。比如書中的魯智深和李逵,他們兩個都有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的性格,但魯智深粗中有細,豁達明理。李逵頭腦簡單,直率逼真。
若問魯智深他怎么個粗魯法,當他去肉鋪找鄭屠幫金氏父女倆討說法時,他上前一腳便把鄭屠踢倒,還要踩住他的胸脯,邊質問邊用他那罐子似的拳頭狠狠砸下去,一拳打歪了鄭屠的鼻子,二拳打得他的眼眶眉梢上直掛彩,三拳打在太陽穴上,鄭屠便動彈不得了。
但若問他精細不精細?當然精細,魯智深在懲治鄭屠之前,大早的便來到了客店,為金氏父女送行。等他們走后,他為了防止店小二給鄭屠報信,他拿凳子在店門口硬是坐了兩個時辰。到了肉鋪,魯智深先讓鄭屠把不要肥肉的精肉剁成肉沫,又讓鄭屠把不要半點精肉的肥肉剁成肉沫,之后又讓他把不要半點肉的軟骨剁成沫。折騰了鄭屠一個早晨,目的就是為了拖延些時間,好讓金氏父女走得遠一些。還有,當林沖被刺配滄州時,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粉碎了高俅想要中途加害林沖的陰謀。
再來說說李逵。李逵上梁山后,天天以殺敵為樂,甚至睡夢中也斧砍高俅等__臣,醒了還大叫:“快當!”李逵的作戰方式與他人不同,常是敵我不分,拿著斧頭便一路砍過去。此舉固然對敵人的殺傷力不小,但在毫無目標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許多無辜的冤魂。
在閱讀過程中,除了作者對108位好漢的人物塑造,我還注意到一件事,就是這些綠林好漢們,他們何以相聚在一起,又因何能夠匯聚起一股力量,一同來對抗朝廷的壓迫呢?我腦海里首先蹦出“亂世出英雄”這個詞。徽宗時期,長期的繁華富庶與和平,使得社會的管理者們懈怠了,徽宗醉心于他的書畫藝術,以至于__臣當道,不作為甚至為非作歹,與地方豪強相勾結,魚肉鄉里,致使百姓有冤無處申,正如書中所言,高俅依附著權勢上位,小說開頭就介紹了王進因為高俅發跡后徇私報復而展開了《水滸傳》的故事。由此我們可看到108位好漢被“逼上梁山”的社會現實,小說深刻地反映了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5
經過了這么多天的閱讀,我終于把《水滸傳》讀完了,書里面的人物和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深深的打動了我。
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混亂的年間,許多人都開始起義,各自占領山頭為王。因為朝廷的腐敗和各個官員的迂腐,本來品性良好的平民或者其他官員,被逼的離開朝廷或者出走村莊。
之后眾人相聚在一起,頗有相見恨晚之意,那感覺就像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們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眾人覺得當代朝廷腐敗,大權被掌握在各個官員手中,準備謀劃個時間一同起義,在之后經歷的事中,又有許多人慕名前來。
終于有一天,皇帝感覺自己的地位不牢固了,就派兵去攻打,結果兵敗歸來。然后皇帝派人去招降,梁山泊眾人才來到朝廷,給每個人都封了官。之后收復山河,最后,眾人死的死,傷的傷,最后的幾個人也被奸人下毒。
我的心情隨著事情跌宕起伏,仿佛我身臨其境,就像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6
在水滸這部書里,有一個人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他在水滸里排名也不算靠前,武功才華都不高超,他就是周通,也被人稱作小霸王。
讀過這本小說的人,想必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都不太好。為什么呢首先這個人本身也不怎么有能力,可還偏偏喜歡裝個讀書人,裝很有修養的樣子。裝模作樣實在是有些可笑,跟我們現在說的爆發戶,差不多是一類人。其次,他有很多小毛病,相比于梁山好漢的義氣,他就顯得吝嗇小氣,以及虛偽。但是,即便周通在梁山排名不靠前,可好歹也是曾經占山為王的人,好歹也是桃花山一霸,不愁吃喝,條件也不差,放在那個年代也是個不錯的歸宿,可是這樣的人最后卻是連個媳婦都沒娶到,著實奇怪。
水滸傳周通,如此好的家底,為何娶不下媳婦呢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他的婚姻大事為什么得不到解決。
首先我們先說說這個人的人品吧,這個人骨子里不算是壞人,就是有時候脾氣暴點,不過這都很正常啊,一個土匪,你能要求他脾氣有多好能要求他的素質能多高,一個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地地道道的小流氓,我們確實不能要求的太多了。但是本性不壞有什么用,他在外人眼里就是個土匪,土匪是什么是官府打擊的壞人,平民老百姓誰愿意把自家閨女嫁給土匪呢所以,周通的身份是他婚姻之路的一個障礙。
再者,雖然此人的出身不是很好,不是富二代,也不算官二代,但是命好,占山頭,稱霸王。在桃花山,他坐穩了當家的這個位置,不用說,肯定家底也不少,不缺錢,這是關鍵。可有人要問了,這么好的家底,為毛娶不下媳婦呢。這個人吧,不能說他丑,但是確實算不上什么帥哥,顏值不高這是其次,他的小霸王稱號也是有來源的,據說是以為他的長相很像古代的霸王項羽。試想,項羽那個長相雖然說不上丑,但是五大三粗的,看起來還是會讓人生畏,再加上他土匪的身份,就更沒人敢接近了。
水滸傳周通,如此好的家底,為何娶不下媳婦呢其實要說他身為土匪,就算搶也能搶到一個姑娘,可是周通這個人有個特點,就是傳統,他眼中的婚姻,一定是明媒正娶來的。別的土匪看上人家村里的姑娘了,直接搶回來當壓寨夫人。可是他不,他非要經過媒妁之言,再選個良辰吉日,風風光光的把婚結了。要說這也沒什么過錯,甚至于現在的姑娘就喜歡這種負責任的男人。可是,他唯一的不好就是沒有自知之明,他在外人眼中是個土匪,他結婚一定會被很多人阻攔,所以等結婚那天花轎準備好去迎親了,不料半路出來個魯大和尚。
這人很有名大家都該知道,他是嫉惡如仇的和尚,一聽說這事那還坐得住,拿著家伙就過了,好家伙,本來想的一頓把這大兄弟打的服服帖帖,不料他與周大頭的兄弟相識,經過兩方的和解,這才沒有打起來。這打起來也不一定誰占便宜,事情就這么過去了,畢竟自己兄弟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可是即便這樣,這次的娶妻計劃也還是泡湯了。
水滸傳周通,如此好的家底,為何娶不下媳婦呢那么有人要問了,同樣是土匪,同樣是官府打擊的壞蛋,那梁山上其他人也娶了媳婦啊為什么他娶不到呢要說人家也算是個小土豪,有車有房,有鉆戒,一樣都不差。岳母也沒啥好挑剔的,還有就是人家的小別墅,他占山為王,在桃花島沒人敢惹,也是自在瀟灑。可是,這樣的身份地位,跟其他人比也是有差距的,相比于梁山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身份還不足以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更可況,桃花山相比于梁山,還是不值一提。
不久以后,因為種種原因,終于上了梁山,這個過程比較復雜,就不多扯了,他沒有娶到媳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過自負,認不清自己的位置和處境,土匪始終是土匪,再怎么偽裝也變不了土匪的本質,而他始終沒有看清,處處把自己放在清高的位置,自以為是。
這個周通大毛病沒有,可是小毛病卻多的令人難以忍受。他上梁山說到底就是為了避難,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一腔熱血的反抗,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都竭盡全力,同樣,相比于名列前茅的實實在在的英雄好漢,無論是品行還是地位,他都難以望其項背。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7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宋江,水滸的傳奇人物,為何他會在梁山泊獨當一面?原因就是宋江的忠義。在那個對外獻幣氣和,對內恣意,搜亂的年代,一個官官相護,結黨營私的朝綱,民不聊生的時代,老百姓自然寧愿踏上造反這條不歸路,也不愿去迎合政府。水滸于忠義,須臾不可離。但忠,是為何忠?宋江的忠義一直是后人議論紛紛的。他的忠義帶領著梁山泊走向了不歸之路,使他們成了統治階級的鷹犬。致使宋江忠義的理想幻滅。不可否認,這是愚忠,是盲目,不可認同的。雖說如此,還是為這位固執的好漢拍案叫好!再說那李逵,因為宋江的忠義食酒而死,卻是忠心耿耿。無怨無悔。于忠,于心,也讓人熱淚盈眶。
忠義到底是什么?忠,是對家人,對朋友,對祖國的至死不渝,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下,也沒有做出任何對不起國家的事。這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的欺凌,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那義呢?《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
生活中的我們,又有幾個人能真正詮釋忠義兩字?光說一個義字,又有幾人能用正義的眼光去評判一件事?大馬路上,一位老人摔倒了,又有幾人上前攙扶?也許你們都會認為是是碰瓷的,但你們有考慮過,倘若真的摔倒了,卻還被誤認為是碰瓷,那當事人會是什么感受?20____年感動中國人物叢飛,一生資助了許許多多的孩子,為慈善事業做出了無數的貢獻。如果叢飛也有那么多顧慮,那他還會被后人如此傳頌嗎?叢飛只是一個普通人,卻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忠義”兩字,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水滸,寫出了中國人的忠,中國人的義,寫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水滸是一首驚天動地的英雄壯曲,好一個水滸!
水滸傳讀書體會心得篇8
在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我最喜歡的英雄人物中,武松就是其中之一。
在《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里,宋江初見武松時,作者對武松做了這樣的描寫:“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可見,他真是一個了不得的英雄豪杰。
我喜歡武松的英勇無畏。在景陽岡,他徒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額猛虎,為民除害,博得百姓交口贊譽,被稱為“打虎英雄”。面對蔣門神勾結官府張都監的暗算,在飛云浦幾乎九死一生的危急時刻,臨危不懼,力誅歹人血濺鴛鴦樓。
我喜歡武松的英雄氣概。他不為嫂子潘金蓮的美色所動,不畏西門慶的黑惡勢力,不屈蔣門神的兇殘暴戾。他不僅除惡揚善、懲強扶弱,而且敢作敢為。他血濺鴛鴦樓,誅殺蔣門神、張都監等惡霸貪官后,為不連累他人,還在墻壁上留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字跡。……足見武松的過人膽略和英雄豪氣。
我喜歡武松的義薄云天。其兄長武大雖被人稱作“三寸丁谷樹皮”,武松卻是敬重有加。為報殺兄之仇,毅然拋棄縣衙都頭的鐵飯碗,血刃殺兄仇人;在孟州,為報施恩的照顧幫助,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在蜈蚣嶺,他勇殺惡道人,解救被劫持的良家女子;當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塔圓寂,放棄高官厚祿,為朋友守靈。
今天,我們去杭州西湖游玩,還可以看到,留存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的武松陵墓,陵墓的墓碑刻著“宋義士武松之墓”。我認為,這是后人對武松的敬仰,也是對武松的褒獎。